Helen
Pamela愛搜集廚具,廚房內(nèi)不少爐具杯子都是從外國帶來。
進入這個小空間,四周全是白色墻身,店主愛花,除了在墻上、天花板掛上鮮花,地上亦放有盆栽,比起餐廳,倒不如說像個小花園,這正正切合店名Sow,撒播種籽的意思。
“讓大家擁有全新的素食生活習慣,是我們希望做到的?!毖矍斑@位不茍言笑、神情嚴肅的小女生,就是這家私房菜的主理人Pamela。向來熱愛下廚的她,在英國讀書時因為腸胃健康問題而成為素食者,從此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發(fā)現(xiàn)素菜的可塑性,因而更醉心鉆研廚藝。大學心理學系畢業(yè)后,到倫敦藍帶廚藝學院學廚半年,直到2015年才回國。
“雖然我吃素,但在煮肉食的菜式中,也可以學到不同的煮食技巧。”學廚時期Pamela需要烹調(diào)肉食,作為全素者,由于茹素只為健康,沒有宗教包袱,故她認為煮肉和自己的飲食習慣沒有抵觸,反而可將當中的廚藝基本功,運用在素菜上,平日她亦會在肉類食譜中,取得創(chuàng)作素菜食譜的靈感,使她用心鉆研烹飪。
在藍帶修讀完廚藝課程后,她到了一家素食私房菜做兼職,學習素菜制作和店鋪運營。半年后,剛巧遇到以前在英國high school認識的朋友Marium?!皬男∥覀兿M_café,這次重逢,把小時候的夢想實現(xiàn)。”
Tasting menu堅持食物本味
由于有營運私房菜的經(jīng)驗,再考慮到成本和人手有限,二人選擇了在工廈開私房菜。兩人分工合作,Pamela是主廚,全職打理私房菜,而Marium則有律師的正職,只有在下班和假日才過來幫忙。Pamela認為私房菜和餐廳不同之處,是可以直接和客人交流,故店內(nèi)采用開放式廚房,客人可以直接看到清洗、切菜、烤焗、上碟等過程,她又可不時跟客人閑聊幾句,拉近跟客人的距離。私房菜最多只能容納12人左右,Pamela可以每端上一道菜,就向客人介紹菜式,這樣她可以更直接傳達健康素食理念。
店內(nèi)所有菜式均由Pamela一手創(chuàng)作,每道菜也做得精致,這大概是由于她曾在藍帶學廚,而本身也鐘愛食物攝影的原因。例如一道紅菜頭沙拉,先在碟中灑上一道面包屑,再以交叉形式,放上紅菜頭和橙肉,最后才加上醬汁,不論是食物的擺位或是顏色配搭,絲毫不馬虎。
Sow Vegan
香港地址:觀塘鴻圖道43號鴻達工業(yè)大廈11樓1102室
Pamela堅持保留食物的原味,不會做豆制素肉,故她認為制作素食頗具挑戰(zhàn)性,平日會看不同餐廳的餐牌,研究當中的烹飪方式,從中轉化成素食食譜。例如制作面包,可以不用蛋、奶,只用油、醋、豆,亦可做到相同的質感,Pamela覺得這就是當中的一大樂趣。食物著重新鮮、有機,Pamela除了會在外國的food market購入天然的醬料、香草,同時她亦支持本地的有機菜,平日會向新界的農(nóng)夫選購當造蔬菜入饌,為了確保新鮮,每次只取2至3天的貨量。
私房菜采用品嘗菜單的形式,沒有固定餐單,大約一個半月會轉一次,全視Pamela的靈感。店內(nèi)分午餐和晚餐2個時段,午餐只有4道菜式,而晚餐則有6道。以人均400多元的價錢,雖然不算很便宜,但可以在一個Homey的環(huán)境下,靜靜享受味蕾在食物烘、烤、炒、煮等過程的變化,也是個不錯的體驗。
1.時令蔬菜配腰果奶油檸檬汁及小米
提子干經(jīng)炒香后,加熱水模仿小米口感,入口松軟,不會黏在一起,當造的蘆筍、黃甜椒和小西紅柿甜香,配上腰果制成的奶油和檸檬汁打成的泡沫,搭配剛剛好。
2.烤茄子配開心果、檸檬皮、薄荷葉
茄子灑上黑胡椒粒、粉紅鹽后,焗約20分鐘,又軟又惹味,醬汁則由檸檬汁、蒜頭和橄欖油制成,有很強烈的蒜味,加上開心果、檸檬皮、薄荷葉等,層次豐富。
3.紅菜頭橙沙拉配芝麻醬
在紅菜頭和橙肉上,灑上面包屑、龍蒿,入口帶少許薄荷味,再配上味道濃郁的芝麻味噌醬,豐富了味道層次。
4.自制酸種面包
酸種面包由自家酵母做成,涂面包的奶油蘑菇黑松露醬,則以鷹嘴豆水取代奶油,吃罷有很濃的菇菌味。
5.干柚子豆瓣湯
湯由西洋菜和番薯做成,加上柚子皮,入口清新。
1.卡邦尼亞意粉
有蘑菇、腸仔做配菜,所采用的白汁和坊間不同,沒有牛奶成分,只以油和芝士制成,因此味道較淡一點,但芝士味很香。
2.冬蔭功素雙丸檬粉
是日的daily special,選用素魚蛋和牛丸,雙丸彈牙,以冬蔭功做湯底,酸辣開胃,有很重的香茅味。
3.豪華全日套餐
有雞扒、大蘑菇、粟米粒、沙拉菜、以3只蛋制成的滑蛋等,當中腸仔和雞扒皆以豆纖制成,再配上一份香草吐司,份量非常充足!
4.豆纖芝士漢堡
漢堡總共有3層,由素雞扒、西紅柿、芝士、生菜組成,足足有成4寸厚, 面包十分松軟,半溶芝士熱辣辣。
5.牛奶咖啡
以豆奶取代平日用的牛奶,質感較薄身,多了陣陣黃豆香。
一陣陣檀香涌入鼻中,四周的布置也微帶宗教色彩,更不時坐著數(shù)位僧人在用餐。這家新開Café 有別于一般咖啡店形象。正在我疑惑時,餐廳義工許小姐走了過來,解答了我的疑惑?!肝覀兿M腿嗽谶@里可以慢慢地享受心靈食糧?!?/p>
餐廳于去年年底開設,由一家藏傳佛教出版社所開,餐廳所得收益,會全數(shù)捐到不同的慈善團體。擁有這種背景,理所當然以為開的是中式素菜館,想不到卻賣起西式all day breakfast和pasta。許小姐解釋,西式素菜相比起傳統(tǒng)中式素菜,制作時較少油煙,而且開店是希望大家有個小空間,讓心靈平靜,又可看看書,故以咖啡、輕食配搭,是最好不過。
店內(nèi)的選擇其實不多,但制作非常用心,蔬菜全選自本地菜農(nóng)種植,其中大啡菇、部分沙拉的菜更是有機的。每天來貨,保證客人吃到最新鮮食材,又不時會有師兄免費送來自己在粉嶺種植的水耕菜。店內(nèi)一半員工,包括侍應和廚師更是義工。這樣難得,皆因營業(yè)不求回報,為此吸引了一批無私付出的人。
食物以輕食為主,像素漢堡、all day breakfast、意粉和熱狗,當中主打的全日餐,分豪華和輕量2個版本,有滑蛋、沙拉、腸仔、西紅柿、大蘑菇、粟米等,當中的腸仔和雞扒則由大豆制成,大啡菇粒粒如掌心般大,肥大肉厚,菇味尤其突出,除用來做All Day Breakfast,做成不同的菜式如漢堡、意粉都很相襯。要數(shù)餐牌中最特別的,非“隨緣”這道菜莫屬,菜式由廚房決定,天天不同,可以是壽司、檬粉、薄餅,如果想不到今天吃什么,不妨點這道菜,由廚師幫你決定,任由那是咸是甜、是酸是苦,也學習隨緣。
Sujata Cafe
地址:香港觀塘成業(yè)街11-13號華成工商中心9樓907號鋪
注:不設加一 ,只收現(xiàn)金。
1.冬瓜盅
內(nèi)有薏米、蓮子、杞子、百合、淮山等,足料清甜。
2.香蕉拔絲
是餐廳的招牌甜品,每天也會轉換不同口味,好像香蕉、蘋果、紫薯等等,又脆又甜。
3.煎餃子
內(nèi)有雞頭菇、秀珍菇、金菇、木耳絲,吃起來有一點爽口,而且菇味很香。
4.芝麻醬冷豆腐
豆腐滑溜,配上咸香適中的醬汁,面上還有一片片紫菜和素肉松,吃來一點也不寡淡。
5.純素蛋糕
無蛋、奶成分的蛋糕,上層是巧克力味、下層是綠茶味,質感實在。
6.芝士撻
一口大小,撻皮香脆,芝士餡雖無流心效果,但依然好滑。
7.炸豆腐
外皮炸得酥脆,內(nèi)里亦十分軟滑,香口惹味。
「這個新鮮出爐的芝士撻,一眨眼就被搶空,意大利青醬焗西紅柿,客人常好奇當中的豐富口感,另外純素蛋糕也大受歡迎……」
甫一進餐廳,老板阿邦如數(shù)家珍似的介紹餐廳主打菜式,“吃素一點也不悶,最重要的是有得挑選”他說。
這間人氣素食自助餐,在全港開設了3間分店,餐廳成功的背后,店主阿邦也經(jīng)歷不少磨難事。
當大家對素菜的印象仍停留在綠色蔬菜時,阿邦已于2015年推出素食自助餐,本身茹素的他,有感平日的素食餐廳選擇不多,素食者難以覓食,他希望可以經(jīng)營一間餐廳,讓大家有更多素菜可嘗,因此和另外3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開店,第一間選址在北角,初期以超低午市自助餐,吸引了大批客人,但由于經(jīng)驗不足,上菜速度、款式、員工訓練等未能完善,除了收到很多客人投訴外,也回不了本,弄得焦頭爛額。阿邦后來吸取了教訓,慢慢學習如何控制上菜時間,和各方面溝通,餐廳才漸漸上軌道,甚至越來越多回頭客。
自助餐食物由一開始只有20多款菜式,到現(xiàn)時已超過50款的熱食、冷盤、點心、甜品和湯水等,選擇豐富得多,中式西式都有,光是熱食,已有欖菜翠玉瓜、炒面、蘿卜糕、春卷、炸地瓜圓、炸腐皮卷等30多款,相當豐富,當中最受歡迎的,一定是招牌拔絲和純素蛋糕,每次一推出便被搶空!期間菜式會不停轉換,力求帶給客人新鮮感。重量之余,還重質,店內(nèi)的蔬菜食材,全是自助餐開始前一兩個小時才送到,然后由廚房處理,非常新鮮。
直到現(xiàn)時,餐廳已累積了一堆熟客,不少是由北角首間店跟到旺角店,而且由一開始以年長客人居多,到后來越來越多年輕人捧場,阿邦對此十分感恩?!拔覀儠^續(xù)推廣,以相對便宜的價錢,令更多年輕人接觸素食”。走到第3間店,阿邦仍然非常用心。
自助餐有熱食、冷盤、點心、甜品和湯水等超過50款食物,也設沙拉吧,有青瓜、西紅柿、羽衣甘藍、藜麥、紅菜頭等多種選擇。
無肉食(旺角店)
地址:香港旺角洗衣街88號2樓
注:不設加一,只收現(xiàn)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