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在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瓶子:飲料瓶、酒瓶、香水瓶……它們形態(tài)各異、大小不一。這些瓶瓶罐罐在用過之后往往被人們丟棄,但是對于幼兒教育來講,這些瓶子卻蘊藏著許多好玩的秘密,具有豐富的教育資源。我們帶領幼兒走進廢舊材料的世界,在和瓶子的多渠道、多方式交互過程中,幼兒既豐富了活動經(jīng)驗,開闊了視野,又提高了表現(xiàn)能力和創(chuàng)作審美情趣。
收集、整理瓶瓶罐罐,激發(fā)探究欲望。作為幼兒教師,不能簡單地把家長看成我們工作的配合者,應和家長建立真正意義上的伙伴關系,充分調(diào)動家長的積極性,共同使教育活動更豐富多彩?;谶@樣的認識,學期初我們動員家長,收集了很多瓶瓶罐罐。我們的瓶子創(chuàng)想,就是從對瓶子的分類開始的。
看似簡單的歸類整理環(huán)節(jié),實際是幼兒探索科學活動的開端。幼兒想到的分類方法比我們預期的要多。有的瓶子有圖案,有的瓶子身上什么都沒有;有的瓶子是塑料的,有的瓶子是玻璃的;有的瓶蓋是擰開的,有的瓶蓋是拉開的……不同的認識角度,產(chǎn)生了多種多樣的分類方法和結果。在這樣寬松、自由的探索中,孩子們的探究欲望被激發(fā)出來。
在瓶瓶罐罐上創(chuàng)作,感受藝術的魅力。對瓶子進行細致觀察、分類后,我們把這些瓶子投放到班級的美工區(qū)。區(qū)域活動時,有不少幼兒選擇在瓶瓶罐罐上進行繪畫。
區(qū)域活動結束后,我們一起總結了使用工具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比如:蘸顏料的時候不能太多,換顏色前要把原來的顏色涮干凈等。通過討論,大家一起制定了活動的游戲規(guī)則及顏料的使用說明。
制作許愿瓶,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皨寢屪蛱鞄胰ヌ旖至?,里面能做許愿瓶,我還做了一個呢?!毙瞧谝粊韴@,糖豆高興地向我描述許愿瓶的制作過程。于是,我們決定在美工區(qū)嘗試制作許愿瓶。
制作許愿瓶需要用彩砂,可是班里沒有彩砂,我們上網(wǎng)查了一下,發(fā)現(xiàn)用鹽和粉筆也可以制作成彩砂。我們從伙房領來一袋食鹽,但沒有找到粉筆,用什么東西可以代替粉筆來使鹽變色呢?通過試驗,孩子們選擇了油畫棒。糖豆把鹽倒在盤子里,用油畫棒在鹽上來回劃,結果鹽都粘在了油畫棒上,慢慢整理下來,油畫棒的顏色都蹭到了手上。過了一會兒,她興奮地告訴我:“老師你看著,我給你變一個魔術?!闭f著她把油畫棒涂在大拇指和食指上,捏一些鹽一搓,鹽就變成了她手上的顏色。經(jīng)過一番努力,她第一個完成了彩砂許愿瓶。其他小朋友邊看邊學,很快也把許愿瓶做好了,個個臉上洋溢著創(chuàng)造帶來的快樂。
親子制作大比拼,感受更豐富的制作形式。通過玩瓶子的游戲,孩子們在觀察、思考、操作中收獲了自己的作品,但還有好多新奇的想法沒有實現(xiàn),于是我們開展了一次“親子制作大比拼”活動。孩子們利用周末時間和爸爸媽媽一起在家進行制作,不少家庭一邊制作一邊在朋友圈里討論、交流制作的方法,互相汲取智慧和經(jīng)驗。親子制作充分發(fā)揮了家長的資源優(yōu)勢,不但增進了親子關系,還讓孩子們體驗了不同的制作形式。
(作者單位:北京市大興區(qū)黃村第三幼兒園)
責任編輯:歐陽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