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茍波 許浩
“本想減掉10斤,開始努力健身,有氧加無氧每天起碼練一個半小時。結(jié)果3周后,體重從104斤變成了115斤……”最近,一女明星在直播時的吐槽上了熱搜,并引起了很多網(wǎng)友的共鳴。為何鍛煉后非但沒減肥,還增重不少?
在這,首先要糾正一種錯誤的認識——并非體重增加就表明你胖了。這個時候更需關注的是身體成分的變化。如果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鍛煉,人的身體成分中脂肪量稍微減少,但肌肉量卻明顯上升,那體重肯定會增加,但這并不代表你的鍛煉是失敗的,起碼身材肯定變得比原來要好。而且,肌肉含量增加帶來的長遠收益不可小覷,其對身體力量、協(xié)調(diào)性等方面都有好處。就拿代謝來說,肌肉含量高的人代謝明顯快。換言之就是肌肉練好了,人是不容易虛胖的。
其實,隨著年齡增長,基礎代謝率逐年下降,肌肉量也會下降。所以,就算老人吃得少,但消化、吸收能力差了,這種情況下自然會 “發(fā)?!薄D昙o過大的老人,如果只是輕度肥胖,且沒有明顯心血管疾病,不一定要減肥。即便要減肥,也不能像年輕人那樣節(jié)食,可從晚餐的節(jié)制入手,吃一些粗糧代替主食,中午主食控制在2兩左右。鍛煉方面,最好采取一些比較舒緩的形式,比如太極拳、瑜伽、散步等,只要能每天堅持,完全可以瘦下來。
◎文/李志鋒(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康復科康復治療師)
相信大家在晨練時,經(jīng)常都能看見一些老人在倒著走。問他們?yōu)楹芜@樣做,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我腰不好,倒著走能減輕腰痛。人云亦云,漸漸大家也就深信不疑,認為“倒著走能防治腰痛”。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倒走運動可以鍛煉人的本體感覺,減少老人跌倒的風險。然而,對于防治腰痛問題,則可行性不大。這是因為,不管是倒走,還是向前走,人的腰部肌肉都是處于緊張收縮的狀態(tài),并不能起到放松肌肉、緩解疼痛的作用。再加上老人的平衡器官逐漸退化,反應能力減弱,一旦在路面遇到任何一個小障礙,都極易發(fā)生跌倒,造成骨折等嚴重后果。
如果心臟及腦部有潛在病變,老人在倒走時不慎跌倒的話,有誘發(fā)心肌梗死、腦梗等疾病的風險。所以,患有頸椎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的老人,不適合以這種方式走路。
相比起倒走,后踢腿運動更加適合有腰痛問題的老人進行。這是因為,老人常見的腰痛主要是因為腰部骨骼、肌肉退化以及勞損導致的。要緩解這類型的腰部疼痛,可以通過后踢腿加強腰臀部的力量訓練,能一定程度上鍛煉臀肌的力量,從而緩解腰痛。
但值得注意的是,后踢腿不應該變成后甩腿。后甩腿更多是靠腿部的慣性在運動的,并不能鍛煉到相關肌群。而且對于老人來說,該運動方式不一定能維持在安全的狀態(tài)。
其實,老人要預防和減少腰痛,就應該從日常生活中減少彎腰負重運動,這樣才能真正減少腰痛癥狀。而且,堅持進行規(guī)范的腰部肌力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