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生,周志軍
(東北石油大學 石油工程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8)
水位計是水利、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等領域不可缺少的部件。雖然它的體積相對很小,結構也很簡單,但卻是加熱鍋爐運行重要的安全保障[1-2]。全球每年都有許多工業(yè)鍋爐和熱水鍋爐因水位計的原因發(fā)生爆炸等重大事故。加熱鍋爐保證油庫原油的輸送,水位計保證鍋爐安全,可見水位計的重要性。目前,國內水位計的發(fā)展更新的速度非常緩慢,從1949年以來國內單個機容量已經(jīng)從35 t/h增長到1 000 t/h,水蒸氣的參數(shù)也從中等壓升至到亞臨界。水位計作鍋爐輔助部件之一,大部分的制造廠依然還在使用國外20世紀20-30年代的落伍產(chǎn)品[3]。在20世紀60-80年代期間,高精度測液位計是各國主要研究方向,使用伺服馬達的伺服式液位計,解決了摩擦引起的誤差,靈敏性度、復現(xiàn)性大幅度提高。期間分別研發(fā)出6500 型伺服液位計(美國VARE),811 型伺服動力液位計(荷蘭ENRAF),它們測量準確度高達0.01%。在此之后又研發(fā)出854ATG 多功能伺服液位計、BM-60 儲罐測量系統(tǒng)多功能伺服水位計[4],它們能一同測量4 種不同介質的各項指標,還有防泄漏、自動報警功能。通過對以上的多種水位計的優(yōu)缺點分析,篩選出適合國內油庫加熱鍋爐所用的磁翻板水位計,但經(jīng)過長期使用發(fā)現(xiàn)了雜質堵塞、拆卸復雜、連通管直徑過細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改進設計。
此水位計是國內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種,結構較為簡單,觀察直接,但缺點很多,例如不能連用調節(jié)設備,傳送水位信號也不可以,必須有員工就地觀察水位情況,消耗人力較多;云母片還得進口,價格昂貴(2 000~3 000 元/kg);與此同時非常容易漏損,所以它逐漸被淘汰[5]。
此水位計與上一水位計相比較,本水位計具有以下幾種優(yōu)點;壽命長(4 500~5 300 h);安全性較高,能觀測水位長(達300 mm);指示清楚明顯,白天無需光照;有防護裝置,汽水不容易噴出;維修便捷,屬于經(jīng)濟型[6-7]。
此水位計適用于石油、化工等工業(yè)領域的液位指示,該液位計結構簡單,觀察直觀、清晰,不滲漏,安裝方便,維修簡單。由本體、翻板箱(由紅白雙色磁性小翻板組成)、浮子、法蘭蓋等組成,可用于多種類型容器以及鍋爐等的介質液位檢測[8-9],根據(jù)浮力原理和磁性耦合作用研制而成,并且指示清晰度較好,不容易破裂,測量無盲區(qū),顯示度高,測量廣范,還具有優(yōu)秀的可靠性以及耐腐蝕性,適合在油庫加熱鍋爐上使用[10]。
油田公司主要使用磁翻板水位計,經(jīng)過長期的使用磁翻板水位計出現(xiàn)下列一些問題。油庫使用單臺磁翻板水位計,用兩根直徑16 mm 的連通管將爐與液位計連接,一個磁性浮球在爐內,多個磁極位于球體兩側[11]。其測量的基本原理是爐內的水位波動讓浮球上下運動,由于球的磁力作用使磁極上下翻轉,所表示出不同的顏色的水位。在現(xiàn)場運作中,高溫影響鍋爐本身的材質,有金屬氧化物雜質生成,鍋爐內水質受污染,導致水位計磁性浮球卡住,不能上下浮動,以及水位計與爐體連通管堵塞,系統(tǒng)正常運行不了,導致無法觀察真實水位,爐內水位過低則報警,致使生產(chǎn)停運[12]。
水位計3 到5 天就要拆卸清理,在拆卸水位計之前,需打開爐體底部排水閥,將爐水排放至液面低于水位計與爐體下側連通管,防止爐水外流。在清理水位計內部堵塞物、通管、安裝過程中,空氣進入爐體,產(chǎn)生正壓。水位計清洗安裝完畢后,需要調動水罐車對加熱爐進行補水。而且冬季較冷,大大增加了員工勞動程度[13]。
爐體本身與水位計通過連通管相連接。利用連通器原理爐體內的液體可流向水位計內,通過水位計觀測爐內液位狀況。但是目前所用連通器直徑較小,容易出現(xiàn)流通不順的狀況,導致數(shù)據(jù)不準,造成事故[14]。
根據(jù)實際情況,油田對水位計進行多次改進,分別使用磁鐵吸附液體里的雜質,擴大連通管以及裝置具有隔離性能的閥門。
為解決以上問題,在加熱爐運行過程中,多方探索試驗,對水位監(jiān)測系統(tǒng)進行了改進,研制出一種新型磁翻板水位計。該水位計設置了沖洗、排污功能。通過開關閥門即可實現(xiàn)定期沖洗水位計,簡單易行,有效減輕了員工的勞動強度,同時解決了水位計堵塞問題,保障了加熱爐的水位真實可觀,避免了低水位報警、停爐現(xiàn)象的發(fā)生。
3.2.1 安裝磁鐵吸附雜質
將4 塊圓環(huán)形磁鐵安裝到爐體兩側靠連通器的位置(如圖2)。雜質被磁鐵吸附,水位計的清理周期延長到8~12 天,與此同時,又在缸體底部法蘭外安裝一塊適中磁鐵,將清理周期有延長至12~30天。
圖1 改裝前水位計
圖2 改裝后水位計
3.2.2 擴大連通管徑以及配置隔離控制閥
把原來連接鍋爐與水位計直徑16 mm 的短接管改為直徑20 mm,并且按調節(jié)(1)和(2)閥門,對爐體與水位計進行隔離控制(如圖3)。因此,對水位計拆卸時不需要排低爐水。
圖3 擴大連通管徑以及隔離閥安裝改造圖
3.2.3 水位計本體改進
拆除原來水位計,連接法蘭,安裝一個高700 mm,直徑200 mm 主穩(wěn)定缸,加強水位計吸收雜質的能力。并且將兩塊活動的磁鐵塊安置在缸體底部法蘭外側,加強吸附能力,使水中的金屬雜質在進入水位計前先被吸附。同時把一個翻磁板水位計連接到主穩(wěn)定缸兩側,完成兩個水位并聯(lián)讀數(shù),提高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另外,在主穩(wěn)定缸的上部及下部安裝排污閥門,有利于兩側的水位計與主穩(wěn)定缸獨自清污。
磁翻板水位計的改進,可以推廣到其他單位使用磁翻板水位計的鍋爐、加熱爐系統(tǒng)上,能夠有效保障設備的可靠運行。
a.關閉閥門(1)(2),將隔離水位計和爐;
b.卸載永磁鐵(16),關閥門(4)(5)(7)(8),打開閥門(11)(10)(15),單獨沖洗主穩(wěn)定缸;
c.關閉閥門(11),打開閥門(4)(5)(6),單獨沖洗水位計(12);
d.關閉閥門(6)(4)(5),打開閥門(7)(8)(9),單獨沖洗水位計(13);
e.關閉閥門(9)(10)(15),打開閥門(4)(5)(7)(8)(1)(2),水位計恢復運行。
因此,閥門(6)(9)(11)與軟管一一連接,沖洗倆側水位計和主穩(wěn)定缸。水位計正常運行時,把一臺磁翻板水位計的隔離控制閥門關閉,只沖洗該磁翻板水位計,由另一臺繼續(xù)檢測爐體水位。
圖4 水位計與加熱爐爐體連接圖
水位計改進之前3~5 天進行一次沖洗,按照5天一次沖洗,采暖期270 天,需要沖洗54 次,單臺爐用水量約1.89 t,一個采暖期需要消耗102.3 t,浪費水嚴重。此水位計改進之后,通過一個采暖期的試工作,它的清理周期從3 天變成約30 天,可以一個開關解決沖洗、排污功能,一個完整的過程只需要兩位員工耗時5 min,并且經(jīng)一個采暖期的使用后,經(jīng)計算單臺加熱鍋爐節(jié)水量約為85 t。
圖5 新型磁翻板水位計結構及沖洗連接圖示
表1 新型水位計各部位名稱
(1)當代水位計應該具有相對較高的分辨率。電站爐基本為15 mm,但希望小于10 mm。核電設備要求可以分辨100 mm 的液位波動數(shù)值。所以,必須努力探尋水位測定辦法的更新,避免應用連通型水位計,采用鍋爐內直接測量法[15-16],提高精度及可靠性。
(2)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顯示液位值,不可憑視覺直接觀測。如果水位值越過規(guī)定差范圍,可自動報警。
(3)可與計算機連通,并能夠自動調節(jié),自動化控制。當水位值降低至一定限度時,進水系統(tǒng)可自動調節(jié),如果鍋爐水位始終維持在規(guī)定范疇內,一旦有事故出現(xiàn),可立即給員工報警[17-18]。
(4)結構相對精簡,維護修理便捷,經(jīng)濟實用,久耐度高,壽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