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楨霖 王葳娜 編輯/長歌
一杯清茶,兩道點心,午后的時光難得如此悠閑。生活就是如此,嘴里品著酸酸甜甜的味道,心里裝著酸酸甜甜的回憶。
鳳梨酥相傳最早起源于三國時期。鳳梨,閩南話發(fā)音“旺來”,象征子孫旺旺來的意思,深受民眾喜愛。當(dāng)年,劉備以喜餅迎娶孫權(quán)之妹,而訂婚禮餅便有以鳳梨入餡制成的。到了近代,臺灣省臺中縣一位糕餅師傅經(jīng)常挑著擔(dān)子、帶著自己做的“龍鳳餅”販?zhǔn)?。最初的“龍餅”是包了肉餡的大圓餅,同樣大小的“鳳餅”則以菠蘿為內(nèi)餡?!褒堷P餅”寓意吉祥,是訂婚、結(jié)婚不可或缺的喜餅。后來經(jīng)改良,鳳餅縮小成每個大約25-100克的精巧小餅,鳳梨酥由此而生。
制作步驟
步驟一:和面將糖粉和黃油混合,用右手掌跟向前擦,擦至無糖粉顆粒即可;將蛋液分次加入混合物,用右手手掌順著一個方向打圈擦制,蛋液全部加入后擦勻即可;將面粉、奶粉、泡打粉粉料混合均勻,加入80%的粉料到混合物中,采取復(fù)疊的手法擦制;面團(tuán)粘結(jié)后,再加入20%的粉料繼續(xù)擦揉,至沒有干粉即可。
步驟二:搓條
將粉料成團(tuán),雙手向下搓成粗細(xì)均勻的條狀。
步驟三:下劑
用面刮板將條狀粉料切成大小一致的六個劑子,每個約30g。
步驟四:制皮
拿起一個劑子,雙手搓成球形面團(tuán),用食指在面團(tuán)中央旋轉(zhuǎn),捏成碗狀,大小剛好夠放入鳳梨餡心即可。
步驟五:上餡
將鳳梨餡心放入皮坯中心,每個餡心約15g。
步驟六:成形
用手虎口部位慢慢將碗口收攏捏緊,雙手搓成表面光滑的球狀點心。
步驟七:成熟
將生坯放入紙托,入烤盤,烤箱溫度上火200℃下火180℃,烤制20分鐘。
步驟八:裝盤
取出裝盤。
金糕始于清代,原叫山楂糕。在一百多年前的某天,吃膩了山珍海味的慈禧太后突然心血來潮點名要吃此物解饞,宮人急忙找來京城做山楂糕最出名的張掌柜連夜趕制。由于精選原料、細(xì)致加工,做出的山楂糕色澤紅潤且透著絲絲金黃,慈禧品嘗后極為喜愛,不僅對這爽滑細(xì)膩、酸甜可口的滋味贊賞有加,更是愛極了這為皇家專用的金色,于是金口一開,賜封其名為“金糕”。之后,王公貴胄紛紛跟風(fēng)購買,以至于一時間金糕竟供不應(yīng)求,名震北京城。
制作步驟
步驟一:制作果蓉將山楂洗凈略泡,倒入鍋中,加水燒軟。將山楂倒入圓形濾網(wǎng)中,下襯圓盆,用木勺將山楂壓成泥并過篩成山楂蓉。
步驟二:調(diào)制果膏
將玉米淀粉兌水適量調(diào)勻備用。把山楂蓉和糖倒入鍋中加熱,邊燒邊用木勺攪拌,慢慢加入淀粉水使糊濃稠。山楂果膏制作完畢。
步驟三:冷藏定型
將制作好的山楂果膏趁熱倒入預(yù)先刷好油的不銹鋼方盤中,敲平。封上保鮮膜冷藏3小時。
步驟四:切塊出品
把冷藏定型的山楂糕取出,去掉保鮮膜。將糕體倒扣在砧板上,改刀裝盆出品。
茶需細(xì)抿出清香,酸甜的點心也需慢品才能回味無窮。午后的陽光下,白云披著湛藍(lán)的輕紗悠悠蕩蕩地遠(yuǎn)去,思緒也隨那云朵飄進(jìn)酸酸甜甜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