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鎧 編輯/南溪
最近在帶幾個朋友家的孩子上寫作課。有一個孩子的反應特別快,基本上我話音剛落,他就搶答了。搶答、插話、接話茬都是家常便飯,并且隨時隨地開啟“杠精模式”。
你說“這個問題,大部分人是這樣的”,他馬上說“不是,我就不這樣?!备愕梦液茈y把課順利講下去,要花很多精力去應付他,一節(jié)課下來特別累。
我選擇性忽視他兩節(jié)課后,他這個問題更嚴重了。我意識到不能任由他這樣發(fā)展下去,必須正面想辦法解決。
下課后,我就把他找來談話。我本來想跟他說“你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影響了別人的學習”。但是就在我話要出口的時候,腦子里突然冒出一個想法:這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他為什么會養(yǎng)成插話和抬杠的習慣呢?
在學校,老師面對一個班幾十個學生,很難分出太多的精力來照顧一個反應速度特別快、表現(xiàn)欲特別旺盛的孩子,時間一長,這個孩子可能就因為被忽視,而養(yǎng)成了搶答和杠精的習慣,以此來吸引老師的注意力,并且因此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
所以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必須要告訴他,我注意到他了,也注意到他的聰明了,這樣才能從根源上解決他搶答和抬杠的習慣。
我很坦誠地說:“你很聰明,反應很快,這些老師都注意到了”。他本來有些忐忑和對抗的表情頓時輕松起來,還跟我說起他的英語老師表揚過他反應快。
第一步目的達到。我接著說,你反應很快,但是搶答和抬杠的毛病既打亂了我上課的節(jié)奏,又影響了老師的心情,讓我很為難,“我需要所有的同學參與到課程中來,而不是我們兩個人的獨角戲。你不舉手就隨意插話,是對我的不尊重,我們倆要互相尊重?!?/p>
他表示理解,還跟我道了歉,但是又狡辯說他說話是因為他已經(jīng)想到了答案。于是我順勢提出,咱們做一個男人與男人之間的約定,你在課上配合我,不能隨意插話。有答案要舉手,我也會盡量多讓你回答問題?!?/p>
我表達了我的誠意,他也感受到了我對他的尊重,并沒有因為他是一個五年級的孩子就輕視他。他欣然接受我的提議,后面在課上,情況頓時大為好轉,和我沒有了對抗情緒,抬杠問題基本解決,插話的毛病也大大減少。
即使是一個十來歲的孩子,也是需要尊重的。一味地壓制并不能解決問題,相反坦誠自己的苦惱,表達對對方的尊重,反而容易解決問題。
每一個問題孩子都可能是潛力股,只需要給予一點尊重和理解,他就可能會成為寶藏。有的時候天才少年與問題少年也只是一線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