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全面深化的背景下,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而建設活動性學科課程,無疑是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課堂是高中政治教學活動的主要陣地,是活動性學科課程的有效載體,而議題式活動課堂可以推進活動性學科課程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建設,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活動中,從而推動教學目標更加高效的達成。為此,本文主要對高中政治議題式活動課堂的實踐原則和實踐路徑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高中政治;議題式活動;課堂實踐
隨著我國高中政治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模式的滯后性日漸突顯出來。加強對高中政治課程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是提升高中政治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而議題式活動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政治教學模式,其倡導教師根據政治學科的性質和育人功能的要求,通過設置教學情境、優(yōu)化活動方式、設置教學任務等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到知識探討中,提升學生的關鍵能力和政治核心素養(yǎng),強化學生思想政治覺悟,從而將政治學科的育人價值充分體現(xiàn)出來。由此可見,加強對高中政治議題式活動課堂實踐路徑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
一、 高中政治議題式活動課堂實踐原則
(一)議題貫徹原則
議題是開展議題式活動教學的重要媒介,通過議題學習科學知識是議題式教學的主要特色。但是高中政治教材中的議題內容是多樣化的,且來源豐富,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議題,并通過議題呈現(xiàn)、情境模擬、議題討論、理性選擇、交流展示、反思實踐等環(huán)節(jié),將議題式教學貫徹擴落實到政治教學中,推動教學效果更上一個層次,有效提升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除此之外,教師還得更新教育觀念,學習新課程理念,對政治教育內涵進行深入剖析和理解,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利用議題式教學的獨特優(yōu)勢,深化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和理解,提升學生的政治思想覺悟。同時在議題式教學活動中,高中政治教師還得采用合適的措施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主動進行政治知識的探索,提高學習效率。
(二)思行合一
在議題式教學活動中強調思行合一、知行統(tǒng)一,這就要求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合理組織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注重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效結合,以此來實現(xiàn)思行合一?;顒有驼n堂與傳統(tǒng)課堂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尊重,認識到自己就是學習的主人。因此,在高中政治議題式活動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落實新課改要求,給予學生課堂主體性充足的尊重,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參與性。同時為了提高議題式活動的教學效果,在學生進行議題討論前,應該給予他們充足的時間進行準備,并指導學生先對議題進行思考,做好知識儲備和充分的思考,在開展議題討論時,學生才會有更加清晰的思路,并將自己的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繼而引導學生對議題的內涵和意義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將理論知識落實到自己的行為實踐中,實現(xiàn)思行合一。
(三)社會建構原則
班級是一個小型的社會,而議題式活動課堂中的社會建構原則,主要是指在課堂中通過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方式,對議題進行社會協(xié)商,并建構政治知識體系的過程。在社會建構原則中強調集體活動、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行為對于知識建構的影響,要求在政治教學中不僅需要注重對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且還得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強化。因此,在議題式活動課堂中,學生必須要是活動的主體和主要參與者。但就目前高中政治教學現(xiàn)狀來看,學生參與政治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普遍偏低,議題參與力度明顯不足,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知識建構的水平。這就要求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的激發(fā),以此來提高學生議題參與度,強化議題教學應用水平,促進學生知識建構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二、 高中政治議題式活動課堂實踐路徑
(一)巧妙設置議題
就高中政治議題式活動課堂來說,議題是十分重要的抓手和紐帶,所以,合理設置議題意義重大,有助于推動議題式教學活動高效的開展。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結合教材重難點合理選擇議題。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就是教材,而教材中的難重點主要就是教材中一些關鍵性的知識和必備能力,及學生理解掌握有一定難度的知識點?;诖诉M行議題設計,是構建理論與實際有效結合議題式活動課堂的有效途徑。二是設計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的議題。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的生活具體有社會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學校生活。從中找尋合適的議題,能夠給予學生一種親近感,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三是設計和社會熱點相關的議題。對于高中政治課程教學來說,社會熱點是十分重要的一種教學資源,在議題設計過程中與社會熱點有效結合,有助于強化學生的公共參與素養(yǎng)。例如:“你們印象最深的校園文化活動是什么?說出你們的理由;在中美貿易戰(zhàn)中,中方為什么堅持‘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的立場?”等,這些議題能夠很好激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并在討論過程中實現(xiàn)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政治素養(yǎng)自然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強化。
(二)合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情境是議題式活動課堂的重要載體,肩負著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與議題活動開展的重任。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基于實際情況合理進行議題情況的創(chuàng)設。一是創(chuàng)設真實的議題情境?,F(xiàn)實生活中存在很多的情境形式,而且內容豐富,不過必須得注意的一點,真實的議題情境并不是各種生活案例與事例的簡單重現(xiàn)和堆積,而是應該結合學科價值性合理的選擇。究其原因,一方面,體現(xiàn)學生的生活議題情境必須得和學生的心智相契合,既能調動學生思辨欲望,又能激起學生的無限聯(lián)想;另一方面,體現(xiàn)的情境素材必須得有著很強的價值性。例如在“為什么發(fā)展必須得以人民為中心”這一議題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找尋身邊比較感動的情境素材,并且討論通過以人民發(fā)展為中心的對策,使得學生能夠切實體會到經濟發(fā)展的獲得感。二是優(yōu)化問題設計。議題情境能夠很好體現(xiàn)出情趣性與生活性,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發(fā)展區(qū)當做基點,合理進行問題的設置,以便推動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例如,在《價值與價值觀》這一課程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結合社會熱點“最美禁毒人”H警官面對突如其來的尖刀,毫不畏懼的挺身而出,并且在身中多刀的情況下,依舊奮力追兇,設計啟發(fā)性強的問題,如“你們怎么評價這位警官的行為呢?從中學到了什么?”等等。然后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鼓勵學生針對該議題展開討論分析,實現(xiàn)思維的拓展與引導正確三觀的樹立。
(三)注重互動探究
課堂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平臺,而活動對于課堂來說,又是十分重要的一大載體。從本質上來說,教學活動的過程其實就是師生、生生互動探究的思維活動過程,而議題教學活動要想有效的開展,同樣離不開互動探究這一環(huán)節(jié)。一是搭建探究平臺。從建構主義角度上來說,學習不是由教師直接進行知識的傳遞或灌輸,而是應該將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充分體現(xiàn)出來,使得學生能夠主動進行知識的獲取和建構。通過探究平臺,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知識的自主探究、多維度的溝通交流,最終進行成果的展示分析。這樣不僅能夠很好體現(xiàn)學生的個體思維,同時還具備著很強的互動探究性,有助于推動議題活動高效開展。二是創(chuàng)新“研學”“思行”結合的活動模式。具體可以將課程內容教學與社會實踐活動有效結合,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如引導學生結合議題進行角色扮演,開展辯論賽等。例如,在“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這一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研學活動,以探尋英雄足跡為背景,設置“致敬英雄,崇尚理想”議題,進行課堂辯論“青春應重在仰望星空,樹立崇高理想;青春應重在腳踏實地,從現(xiàn)在做起”,學生在辯論中,深化了理想和現(xiàn)實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而且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也有著十分重大的作用,切實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四)合理應用任務驅動法
任務是議題式活動課堂的指向標,議題的推動通常都是依靠任務驅動這一方式,也就是說將議題轉變成為學習活動的引擎,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議題任務應該有著明確的驅動性和目標性,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就是在課前進行設置導學案,布置預習任務,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進行預習,效率會更加的高;其次,在課堂上構建多維互動平臺,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最后,應該加強注重課后延伸,設置拓展性、開放性的任務,以便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同時達成進一步深化的效果。
例如,在“民主決策:做出最佳選擇”這一知識教學中,高中思想政治教師便可以設置“公民怎樣參與民主決策——走出四明湖‘網紅衫林困境”這一議題,然后針對此設計合適的任務。以便推動學生一步步地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最終實現(xiàn)知識點的深度掌握和綜合能力的提升,促使學生今后更好的學習與進步。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 結語
綜上所述,議題式活動教學模式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將其運用到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彌補傳統(tǒng)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各種弊端,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因此,高中政治教師應當要加強對議題式活動教學模式的研究,并貫徹落實議題式活動教學原則,將議題式活動課堂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以此來提升高中政治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斌.高中政治議題式活動課堂實踐路徑探索[J].高考,2019(4):112.
[2]于春梅.新課標背景下議題式活動型課堂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中華少年,2019(34):198+298.
[3]何賽軍.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9(33):83-84.
[4]張家如.高中政治議題式活動課堂實踐路徑探尋[J].教學與管理,2019(31):63-66.
[5]張家如.高中政治議題式“活動課堂”路徑探尋[J].教學月刊·中學版:政治教學,2019(9):17-21.
[6]黃麗.高中思想政治課堂議題式教學探究[J].高考,2019(26):42.
作者簡介:
張文珠,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寧化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