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育齡人口男孩偏好測量方法的比較研究

      2020-07-11 19:46張歡歡

      作者簡介:張歡歡(1990-),女,河南鄭州人,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博士生,主要從事社會人口學、婚姻與家庭研究。

      摘 要:迄今為止,學界對性別偏好的大多數(shù)研究實質是對男孩偏好的研究。本研究嘗試解決學界在測量男孩偏好的實證分析中標準和指標不一致的問題,分別從地區(qū)和家庭兩個層面梳理男孩偏好的測量指標,著重對國內外男孩偏好測量的人口學指標進行比較性分析,提出了地區(qū)層面和家庭層面的男孩偏好的統(tǒng)一測量標準。研究認為,男孩偏好不僅體現(xiàn)在家庭在生育前的準備工作、懷孕和生育過程中的一系列積極激勵與消極補救措施,更體現(xiàn)在家庭孩次性別、數(shù)量與序列上的期望差異,甚至表現(xiàn)為對接下來生育計劃的影響。因此,對男孩偏好的測量使用單一指標往往無法得到有價值的結果,而綜合測量則可以更接近育齡人口性別偏好的真實表達。

      關鍵詞:男孩偏好;測量指標;育齡人口;性別偏好

      中圖分類號:C913.15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20.03.007

      一、男孩偏好的研究現(xiàn)狀

      男孩偏好是指人們在生育意愿和行為方面對生育男孩的期望與喜好。學界對男孩偏好的研究大多建立在對不同性別偏好的研究基礎上,這些研究表明不同性別偏好對家庭生育數(shù)量的作用方向和強度存在差異:性別數(shù)量雙偏好會顯著提升家庭生育數(shù)量;與無性別偏好相比較,單性別偏好會提升家庭生育數(shù)量[1]?,F(xiàn)有研究認為,男孩偏好并非全球普遍現(xiàn)象,但是很多亞洲國家的人口普遍地表現(xiàn)出了男孩偏好的特征。我國人口生育的男孩偏好受國家計劃生育政策法規(guī)的約束和人口漏報問題而顯復雜和難以測量。而目前對男孩偏好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對男孩偏好的理論研究、度量方法以及男孩偏好與其他社會人口因素的聯(lián)結上[2]。從研究范圍上,男孩偏好可分為個體層面偏好及地區(qū)層面偏好;其中,個體層面男孩偏好又分為生育意愿上的偏好和生育行為上的偏好。

      學界對直接測量男孩偏好進行過實證分析,也提出過相應的指標,但并沒有形成一致的公式標準[3-6]。大體來看,已有研究常常將男孩偏好按地區(qū)層面和家庭層面區(qū)分進行研究。故本文分別從地區(qū)和家庭層面梳理男孩偏好的測量方法,并著重對國內外男孩偏好測量的主要人口學指征進行比較性分析,進而提出地區(qū)層面和家庭層面男孩偏好的測量標準。

      二、地區(qū)層面男孩偏好的測量指標

      地區(qū)層面常用來反映男孩偏好的指標有出生性別比、胎次性別比、孩次遞進比、有男孩偏好的育齡人口比例等指標。

      (一)出生性別比

      人口出生性別比(Sex Ratios at Birth,SRB)是測量男孩偏好的一個重要指征,它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男孩偏好是否存在。出生性別比=活產男嬰數(shù)/活產女嬰數(shù)*100%,即女嬰數(shù)為100時男嬰的數(shù)量。當某一人口中沒有性別偏好或者性別選擇時,出生性別比波動的主要原因是生育水平的變動;而有性別選擇行為時,性別選擇行為就成為出生性別比異常的主要原因,而此時生育水平的變化則對出生性別比的影響較小[7]。我國上世紀末的計劃生育政策對人口出生數(shù)與生育間隔的嚴格控制導致人口出生性別比居高不下,這儼然成為生育問題中的嚴峻現(xiàn)實,而男孩偏好是出生性別比偏高的根本原因。

      我國的出生性別比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不斷攀升,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2004年我國出生性別比為121.2,自2008年出生性別比開始下降,但目前的出生性別比仍高于110,未回歸至正常水平。但必須承認,我國生育轉變已開始進入新的歷史階段,社會影響因素的作用強于政策因素的生育動力格局正在逐步形成[8]。侯佳偉、顧寶昌的研究認為,性別偏好對出生性別比的影響在于,雖然我國性別偏好趨勢在近幾十年來不斷弱化,但男孩偏好和女孩偏好的弱化是不同步的,男孩偏好的相對強化也會導致出生性別比的上升[9]。而在人口轉變進程中,人們性別偏好的轉變會晚于生育孩子數(shù)量和時間偏好,時間和數(shù)量偏好的改變會擠壓性別偏好,這從宏觀上表現(xiàn)為人口出生數(shù)的減少與生育間隔的增加。

      從測量的角度來看,出生性別比直接測量了某一時期總體出生男女嬰人口的比例,它是有性別偏好的人口在出生性別比例上的表現(xiàn),因此,通過出生性別比大致可以看出某一人口是否存在性別偏好。然而,它的固有缺點在于出生性別比與性別偏好的變化是不同步的,尤其是在出生性別比走低的過程中,出生性別比不能顯示出人們在不同胎次生育水平的變化而難以顯現(xiàn)性別偏好的影響。因此僅使用出生性別比這一指標對性別偏好的測量是粗糙而不準確的。

      (二)胎次性別比

      相對于出生性別比,胎次性別比更能直觀地從胎次上反映人們的男孩偏好。胎次性別比=某胎活產男嬰數(shù)/該胎次活產女嬰數(shù)*100%。對我國來說,二胎及以上胎次性別比偏高是造成出生性別比高的直接原因。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在1990、1995、2000年的出生性別比分別為111.13、115.16、116.19,但這三個年份的一胎性別比分別為105.12、106.14、107.11;二胎性別比分別為121.00、141.11、151.19;三胎性別比分別為127.00、154.13和159.14??梢?,二、三及更高胎次性別比高于一胎次性別比的格局短期內是確定的,但從長遠來看,隨著人們的男孩偏好越來越弱,甚至和女孩偏好水平相近,胎次性別比和出生性別比都將會經(jīng)歷不斷下降的過程,最終出生性別比將接近或回復正常的102-107區(qū)間水平。

      從測量水平上來講,胎次性別比指標是對出生性別比的細化,它剝離了分胎次的人口數(shù)據(jù),因此對男孩偏好的測量更為直觀。但由于高生育胎次的數(shù)據(jù)受基數(shù)影響而波動較大,因而對男孩偏好的測量也往往止步于定性的判斷而非定量的測量或比較。

      (三)生育遞進比

      生育遞進比(Parity Progression Ratio,PPR)是以育齡婦女作為考察對象的指標。婦女的生育孩次就是其活產子女數(shù)量,而從第i到i+1孩次的孩次遞進比就是至少有i孩的婦女中再生至少一孩的比例。

      PPRi,i+1=生育了i+1孩及以上的婦女人數(shù)生育了i孩及以上的婦女人數(shù)

      學者Guilmoto C. 基于孩次遞進比,研究了男孩偏好對不同區(qū)域和胎次生育遞進的影響(見表1),他認為,男孩偏好效應是之前沒有生兒子的孩次遞進(PPRs0)與之前有生兒子的孩次遞進(PPRs1)的比值(1=無差異;1.5=在之前沒有生男孩的情況下多生一個孩子的概率高50%),而平均男孩偏好是不同胎次男孩偏好比值的加權平均值[10]。

      生育遞進比從生育者的角度出發(fā),是生育者對現(xiàn)有孩次數(shù)量和性別結構的期望在行為層面的表達。但這一指標的缺陷在于,一方面它無法區(qū)分出人們在生育上的數(shù)量偏好和性別偏好;二是無法區(qū)分出人們在生育意愿上的數(shù)據(jù),由于生育意愿與生育行為有很大的差異,并非所有生i+1胎的婦女都主觀上愿意再生一胎,而是在懷孕事實發(fā)生后才接受生第i+1胎的事實,但是生第i+1胎并非是為了生男孩,而是由于健康或信仰等因素選擇將孩子留下來。因此,單一使用行為層面的數(shù)據(jù)是缺乏說服力的。

      (四)有男孩偏好的育齡人口比例

      該測量指標是考察持有男孩偏好觀念的育齡人口比例。穆光宗提出了偏好比例和性偏好指數(shù)來測量宏觀人口的男孩偏好[11]。其中,偏好比例=有生育性別偏好的育齡人口/育齡人口總數(shù)的比值*100%,性別偏好指數(shù)=偏好男嬰的育齡人口/偏好女嬰的育齡人口。偏好比例說明了性別偏好的有無和強弱,性別偏好指數(shù)表明了有偏好的育齡人口中偏好男孩與偏好女孩的相對強度。

      從操作角度上看,有性別偏好的育齡人口比例這一指標是建立在具有生育性別偏好的育齡人口和育齡人口總數(shù)這兩個數(shù)據(jù)基礎上,但前者數(shù)據(jù)的定義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何為具有生育性別偏好,是觀念上還是計劃上還是行為上的偏好?如何定義個體在觀念、計劃或行為上的偏好標準?其次,性別偏好是建立在男嬰偏好與女嬰偏好的比例基礎上,因而這一指標受到男嬰和女嬰偏好的同時影響:假設沒有男孩偏好的人口,也會由于部分人口具有女嬰偏好而使得研究結果偏向男孩,因此,測量結果可能有失偏頗。

      綜合以上,出生性別比是反映是否存在男孩偏好的重要指標,但由于其數(shù)值不能顯示出人們在不同胎次生育水平的變化,因此不適合單獨用來作為男孩偏好變動的測度;胎次性別比和孩次遞進比則更為直觀地展現(xiàn)了人們男孩偏好的強度,但無法細分出再生育的人們在生育上的數(shù)量偏好與性別偏好,需要結合其他指標共同測量;而帶有男孩偏好的育齡人口這一指標常常因數(shù)據(jù)難以得到而缺乏適用性。

      三、家庭層面男孩偏好的測量指標

      家庭層面用來測量人們男孩偏好的指標包括兩個層面。一是認知與意愿層面:(1)理想男孩比例;(2)已有孩子結構下意愿生育更高孩次的比例。二是行為層面:(1)孩次性別結構下婦女避孕措施使用情況;(2)性別選擇性人工流產情況;(3)最后一個孩子的性別、家庭中活產孩子的性別比,以及家庭中孩子的性別序列與性別結構;(4)不同孩子性別結構下再次生育的時間間隔、不同子女結構下母乳喂養(yǎng)時長。此外,大部分學者常常聯(lián)合使用多個指標進行男孩偏好的綜合評估。

      (一)個體認知與意愿方面男孩偏好的測量

      1.理想男孩比例。除了從意愿主體(育齡人口數(shù))來表達總體人群中的男孩偏好強度外,考察意愿客體(意愿或理想生育孩子數(shù))更具有微觀性意義?;氐饺粘I钪校斘覀儐柤澳橙说纳庠傅臅r候一般會涉及兩個問題,一是“您認為生育幾個孩子最合適?其中您希望生育幾個男孩幾個女孩?”因此,可以通過理想男孩占總意愿生育孩子數(shù)的比例來判斷,即理想男孩比例=意愿終身生育男孩的數(shù)量/意愿終身生育孩子總數(shù)*100%。

      這一指標從意愿客體的角度考查了人們在純粹生育意愿上的態(tài)度,它不受現(xiàn)實環(huán)境和家庭經(jīng)濟、個體身體健康條件和現(xiàn)有孩子數(shù)量性別結構的影響,因而從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們的男孩偏好態(tài)度與生育喜好。但是,理想男孩比例與實際的生育男孩計劃和生育男孩數(shù)相比更具有不確定性,因為現(xiàn)實中人們的生育意愿往往是被客觀社會環(huán)境影響和渲染的結果,個體的現(xiàn)實生育結果部分表達了人們愿意生育男孩的比例以及愿意為生育男孩承擔的成本和代價。

      2.已有孩子結構下意愿生育更高孩次的比例。借助邦戈斯低生育率模型[12],通過統(tǒng)計已經(jīng)生育過一個或多個孩子的家庭,通過對比其再生育更高孩次的意愿比例來宏觀測量其人口的男孩偏好或女孩偏好。比如,在已經(jīng)生育兩個孩子的家庭中,已經(jīng)生育兩個兒子、兩個女兒以及一兒一女的家庭中,還想繼續(xù)要孩子的平均比例是不同的,而男孩偏好反映在已有兩個女兒和已有兩個兒子的家庭中婦女希望繼續(xù)生男和生女比例的差別。這是基于這樣一種假定:人們對現(xiàn)有家庭孩子結構及數(shù)量的滿意程度,會影響接下來的家庭生育計劃和安排。這一指標通過對現(xiàn)有生育家庭的孩次性別結構及計劃再生育孩子的家庭的比較,來看人們對目前孩子性別數(shù)量結構的滿意程度,從而測量人們在男孩偏好上的差異,它表達了具有生育偏好的家庭對現(xiàn)有孩子的性別結構是否滿足了他們男孩偏好期望的評價。其優(yōu)點在于,它結合了人們在意愿層面和行為層面的男孩偏好,通過接下來的生育計劃直接反映了男孩偏好的強弱。其缺點在于,對部分家庭來講,想要繼續(xù)生育孩子的家庭如果沒有性別偏好而有數(shù)量偏好,那么將這部分家庭納入測量范圍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偏差。

      (二)個體行為層面的男孩偏好測量

      現(xiàn)有研究中對男孩偏好測量的行為指標有:(1)不同孩次性別結構下婦女避孕措施使用情況;(2)性別選擇性人工流產情況;(3)最后一個孩子的性別、家庭中活產孩子的性別比、家庭中孩子的性別序列與性別結構;(4)不同孩次性別結構下再次生育的時間間隔、不同子女結構下母乳喂養(yǎng)時長。

      1.不同孩次的婦女避孕使用率。它是基于生育停止法則來進行測量,假定當人們對當前孩子數(shù)量性別結構滿足時,會選擇采取某些避孕措施避免生育更多的孩子。學者Fred Arnold提出了一個基于育齡人口避孕使用率來測量性別偏好效應的方法。它首先假定在自然狀態(tài)下,某一孩次結構上育齡夫婦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是相同的,進而從現(xiàn)實數(shù)據(jù)中選取相應胎次上最大避孕使用率,得出沒有性別偏好的總避孕使用率。其公式如下:

      其中,C*I代表在每個胎次i上的最大避孕使用率,即取在該胎次生育不同孩次結構的婦女避孕使用率中的最大值,而Pi代表在每一胎次i上的婦女人數(shù)。再通過對現(xiàn)實調查數(shù)據(jù)中分性別分胎次的總避孕使用率進行對比,二者的差異即是性別偏好效應。表3展示了男孩偏好對避孕使用率的影響??偟膩碚f,45.8%的婦女在調查時使用了避孕措施;而根據(jù)估算,如果沒有性別偏好,這個數(shù)字將上升到54.8%。

      這一指標的優(yōu)勢在于,對比了人們在沒有偏好和有偏好情況下的避孕措施使用情況,從側面測量了人們在生育上的偏好情況。一對夫妻在對現(xiàn)有孩子性別數(shù)量的滿意程度會影響接下來的生育意愿,因而,希望生育更多男孩的夫婦會有更大可能不采取避孕措施;而對當前男孩及女孩數(shù)滿意的夫婦會積極進行避孕而防止生育更多孩子。但是其缺點也較為明顯:一是我們難以得到有效且真實的避孕信息,即使得到了避孕信息,對一部分有生育意愿的夫妻來講,他們在非備孕期仍然會采用各種避孕措施;二是生育計劃會受到生育間隔、哺乳情況、男女兩性身體健康狀況、家庭撫養(yǎng)成本及家庭生命周期的影響,避孕措施會受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因此單獨使用這一方式進行測量有欠偏頗。

      2.性別選擇性人工流產情況。相較于避孕信息對性別偏好的粗略估計,性別選擇性流產信息直截了當?shù)胤从沉藗€體的男孩偏好。當女性所懷孕的胎兒性別不符合其性別期望,或者現(xiàn)有孩子的數(shù)量性別結構已經(jīng)滿足其期望時,部分家庭就會采取人工流產的方式結束妊娠。同時,當人們對生育的數(shù)量和性別同時存在偏好時,性別偏好往往隨數(shù)量偏好有不同的表現(xiàn)。人口計劃生育政策(尤其是二孩政策出臺之前)限制了每個家庭生育的孩子數(shù)量,使得所有家庭的孩子數(shù)量差別不大,當生育數(shù)量受政策約束時,選擇性人工流產會成為滿足夫妻理想生育結構的又一選擇。因此,通過人工流產信息,可以部分反映男孩偏好??疾?010年中國婦女地位調查數(shù)據(jù)后發(fā)現(xiàn),去除人工流產的婦女中未婚生育子女者,單獨考察已育人口流產女性,發(fā)現(xiàn)在已育女性的重復流產和多次流產者中,僅育有一女孩者占比最多。性別選擇性人工流產在1990年代至世紀初得到廣泛而普遍的應用,直到2002年國家出臺《關于禁止非醫(y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的規(guī)定》,性別選擇性人工流產才逐漸被制止。

      這一指標的缺點在于,人工流產的原因可能受到生育間隔、生產方式、哺乳期、身體狀況及家庭照料壓力的影響,而單獨獲取性別選擇性人工流產的信息往往較難;其次,對于沒有經(jīng)歷過人工流產而又具有男孩偏好的婦女,其信息可能會產生遺漏,因而單獨使用這一指標較難進行男孩偏好強弱的比較。

      3.最后一個孩子的性別、家庭中活產孩子的性別比及家庭中孩子的性別序列與性別結構。在“生男則止”的原則下考察最后一個孩子的性別、家庭中活產孩子的性別比,家庭中孩子的性別序列與性別結構,均是通過考量人們現(xiàn)有孩子的情況來判斷人們在行為層面的偏好,該原則假定人們只有生育了男孩才會停止生育。這些指標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部分反映出人們生育行為背后的偏好,而其缺陷也正在于反映了人們部分生育結果的客觀實在,但這又能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人們的偏好期待呢?因為夫婦對生育結果的干預有限,因此從本質上來講,生育結果是否符合夫妻的理想孩子性別結構很難判斷,用生育行為來表達夫婦對性別和數(shù)量的意愿值得進一步商榷。

      4.不同孩子性別結構下再次生育的時間間隔及不同子女結構下母乳喂養(yǎng)時長。生育間隔與母乳喂養(yǎng)時長都假定人們對當下的家庭孩子數(shù)量性別結構的滿意程度會影響到母乳喂養(yǎng)時長或生育間隔。不滿足于當下孩子性別結構的夫妻,更希望盡快懷孕生下一個男孩,因而其母乳喂養(yǎng)時長和生育間隔都會大大縮小;相反,較滿足于當下孩子性別結構的夫妻,更不希望因為再次懷孕而影響到母乳喂養(yǎng)時長,而其生育間隔也會相對加大。

      這兩個指標和避孕措施使用情況相似,也是通過考察人們對有性別偏好的期望對生育間隔和哺乳時長的影響而間接判斷性別偏好的存在,有性別偏好的夫婦會縮短生育間隔和哺乳時長,而沒有性別偏好的夫婦則有更大可能根據(jù)自身和孩子的生長情況自然離乳,繼而備孕再生下一胎。這一指標的缺點在于它只測量出了性別偏好的有無,而無法測量出性別偏好是偏男還是偏女以及偏好的強度,因此,這一指標不可單獨用來測量人們的男孩偏好。

      綜合以上,在家庭層面男孩偏好的測量指標中,意愿層面的理想男孩比例或者理想男孩數(shù),以及已有孩子結構下意愿生育更高孩次的比例是對男孩偏好觀念最直接的考察,在全國諸多綜合性社會調查中均有涉及,但由于生育意愿與生育計劃或生育行為之間存在很大偏差使得這些指標的效果不能保證;行為層面的避孕使用情況、性別選擇性人工流產情況常因涉及個人隱私而使得數(shù)據(jù)的獲得和真實性有待商榷,且這兩個指標會受個體、環(huán)境及經(jīng)濟因素共同作用,因此單獨使用這一方式進行測量有欠偏頗;從生育結果的角度來看,生育間隔、最后一個孩子的性別、家庭中活產孩子的性別比、孩子的性別序列與性別結構、以及婦女母乳喂養(yǎng)時長都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男孩偏好存在的可能性,但夫婦對生育結果的干預是有限的,僅僅通過單一指標來確定此類特征人群是否有男孩偏好是遠遠不夠的。

      四、男孩偏好的綜合測量標準

      (一)其他綜合性男孩偏好測量的指標

      由于單一指標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頗,因此,有許多研究者將男孩偏好的一些相關因素進行綜合測量,或者加上醫(yī)學及社會學的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首先是性別選擇下的性別比。如,有學者通過計算經(jīng)過選擇性人工流產的出生性別比[13],以及通過計算一個婦女在處于性別選擇處境時,該母親有一個性別選擇的男孩的條件概率來度量男孩偏好強度[14]。其次是追蹤其再生育孩子的數(shù)量與性別來考察男孩偏好。通常在許多人口學相關調查中,受訪者會被到“您有幾個孩子?其中每個孩子的性別和出生年月是?”然后再追問其接下來的生育數(shù)量、性別和生育時間的打算。這種出于追蹤生育史的初衷側重于從行為方面考察人們對男孩偏好的堅持;但它忽略了一點:人們的生育計劃會隨著復雜的家庭環(huán)境、個體健康和社會政策等因素而被打亂或改變。再者就是依據(jù)低生育模型進行的估計。我們理論上認為生育偏好可通過對總和生育率TFR進行剝離,即估算出意愿生育數(shù)、非意愿生育率、替補效應、進度效應、不孕效應、競爭效應、出生漏報等因子,那么其男孩偏好因子的值也相應被估算出來。然而,男孩偏好的生育效應很難用一個指標簡單估計,因為它取決于家庭對性別構成和孩子規(guī)模的結構偏好,也取決于夫婦雙方對這種偏好的調和方式,以及實現(xiàn)方式。

      再者,還有學者分析比較了印度婦女的理想兒子數(shù)和理想女兒數(shù)、以及有兩個兒子的婦女和有兩個女兒的婦女使用避孕藥具的情況,以及不同地區(qū)的孩次遞進比。報告還比較了男女兒童在免疫接種率、母乳喂養(yǎng)期、三種常見兒童疾病的流行率和治療可能性、4歲以下兒童長期營養(yǎng)不良的流行率以及嬰兒和兒童死亡率方面的情況[15]。在幾乎所有這些措施中,大多數(shù)州的男性兒童比女性兒童具有決定性的優(yōu)勢。同時,他借助了Arnold量化性別偏好對生育和計劃生育影響的方法。這一測量方法假定,在沒有性別偏好的情況下,在某一特定生育期的所有婦女群體將繼續(xù)以在同一生育期的婦女相同的速度再生育一個孩子,而這些孩子的性別構成是最理想的(即最低的孩次遞進比)。按這種方式計算出男孩偏好對生育率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生育2-3個孩子時影響最大,若沒有男孩偏好,印度的生育率會下降8%左右。研究證實了男孩偏好在印度是普遍存在的,而且這種男孩偏好影響著印度各地的生育行為。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學者對男孩偏好測量的大多數(shù)研究都是建立在上述討論的指標范圍基礎上進行的加工和糅合,這些綜合測量方式大多包含了生育遞進比信息、避孕及流產信息、現(xiàn)有兒童的性別數(shù)量信息及理想男孩女孩數(shù)信息,多維指標的綜合測量已經(jīng)成為國內外學者的共識。

      (二)男孩偏好的測量標準的提出

      基于以上討論,本文認為在地區(qū)層面和家庭層面的男孩偏好測量都應關照不同的因素。首先,地區(qū)層面應當關照人口的胎次性別比和男孩的胎次遞進比,較為統(tǒng)一的男孩偏好地區(qū)測量標準:

      其中,SPRP即地區(qū)層面男孩偏好效應(Son preference rate of a population),代表地區(qū)層面的男孩偏好效應,它是多個孩次遞進比的比值的加權平均值。PPRs0(1,2)/PPRs1(1,2)代表在已生育一個男孩和沒有生育一個男孩的情況下婦女從一孩到二孩遞進比的比值,它代表了婦女從一孩到二孩的男孩偏好水平;而PPRs0(i-1,i)/PPRs1(i-1,i)則代表已生育一個男孩和沒有生育一個男孩的情況下婦女從i-1孩到i孩遞進比的比值,它代表在更高孩次水平下的婦女對生育1男孩的偏好和期望。若PPRs0(i-1,i)/PPRs1(i-1,i)的值等于1,代表無偏好差異,若此值等于1.5,代表在之前沒有生男孩的情況下多生一個孩子的概率高50%。總之,SPRP越接近1,代表某一人口的男孩偏好效應越弱;反之,其值越大,該人口的男孩偏好越強。

      第二,對家庭或個體層面的男孩偏好測量。根據(jù)理想男孩比例、不同孩次結構下的避孕率、基于男孩偏好的性別選擇性人工流產情況、家庭中孩子的性別比來綜合考察,得出男孩偏好家庭測量公式:

      六、結論與討論

      男孩偏好內涵豐富,對它的測量需要從多個維度進行展開。它既是宏觀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結果,又是大眾在生育觀及生活態(tài)度上的革新;既是人們在意識層面的生男期望,又是家庭對生育計劃的安排,又可能是家庭中生育孩次性別數(shù)量序列的表現(xiàn)。同時,男孩偏好不僅體現(xiàn)在家庭對生育前的準備、懷孕和生育過程中的一系列積極激勵與消極補救,更表現(xiàn)在生育結果上孩次性別與數(shù)量序列的評價,甚至表現(xiàn)在對下一步生育計劃的影響。因此,對男孩偏好的單一測量方法往往無法得到有價值和結果,而綜合測量則更接近人們在生育性別偏好上的態(tài)度的真實表達。

      此外,男孩偏好測量指標繁雜不一,這一方面與生育政策和人口漏報有關,另一方面與家庭成員對家庭規(guī)模及結構的期待不盡相同、夫婦雙方對這種偏好的調和方式和實現(xiàn)方式也在發(fā)生變動有關。同時,男孩偏好不僅僅是個人意愿的表達,更是社會制度、家庭決策和夫妻權力對話的結果。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存在著性別偏好的現(xiàn)象,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其性別偏好的程度將逐漸下降;我國男孩偏好的弱化是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它是男女兩性社會經(jīng)濟地位縮小及對生命價值尊重的必然結果。

      [參考文獻]

      [1] 宋健,陶椰.性別偏好如何影響家庭生育數(shù)量?——來自中國城市家庭的實證研究[J].人口學刊,2012(05):3-11.

      [2] 劉爽.中國育齡夫婦的生育“性別偏好”[J].人口研究,2005(03):2-10,96.

      [3] 穆光宗.生育現(xiàn)代化的幾個問題:顧寶昌先生文章的補遺[J].人口研究,1993(02):33-36.

      [4] Arnold F. Measuring the Effect of Sex Preference on Fertility:The Case of Korea[J].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1985,22(2):280-288.

      [5] 伍小蘭.中國生育現(xiàn)代化問題的定量研究[J].人口與經(jīng)濟,2001(03):40-44,21-51.

      [6] 陳衛(wèi).性別偏好與中國婦女生育行為[J].人口研究,2002(02):14-22.

      [7] 王欽池.生育水平、性別偏好和出生性別比:兼論出生性別比的監(jiān)測方法[J].人口學刊,2013,35(02):5-14.

      [8] 石雅茗,劉爽.中國出生性別比的新變化及其思考[J].人口研究,2015,39(04):35-48.

      [9] 侯佳偉,顧寶昌,張銀鋒.子女偏好與出生性別比的動態(tài)關系:1979—2017[J].中國社會科學,2018(10):86-101,206.

      [10]Guilmoto C. Son Preference, Sex Selection, and Kinship in Vietnam[J].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12,38(1):31-54.

      [11]穆光宗.生育現(xiàn)代化的幾個問題:顧寶昌先生文章的補遺[J].人口研究,1993(02):34-36,33.

      [12]Bongaarts J. Fertility and Reproductive Preferences in Post-Transitional Societies[J]. Population & Development Review, 2001, 27:260-281.

      [13]李涌平.胎兒性別鑒定的流引產對出生嬰兒性別比的影響[J].人口研究,1993(05):21-25,13.

      [14]李南,馬科斯·費爾德曼,什瑞帕德·圖加普卡.男孩偏好和出生性別比[J].人口與經(jīng)濟,1999(S1):19-26.

      [15]Mutharayappa R, Choe M, Arnold F, Roy Tanmay K. Son Preference and Its Effect on Fertility in India[R]. National Family Health Survey Subject Reports Number 3,1997.

      (責任編輯 王婷婷)

      友谊县| 丹寨县| 水城县| 栾城县| 仙居县| 朔州市| 化隆| 唐海县| 昭通市| 江永县| 青川县| 英德市| 托克托县| 喀什市| 靖宇县| 珠海市| 邢台市| 漳浦县| 章丘市| 确山县| 电白县| 个旧市| 松溪县| 山阴县| 兴安县| 津南区| 富源县| 海淀区| 绥化市| 灵川县| 二连浩特市| 方山县| 永顺县| 齐齐哈尔市| 若尔盖县| 筠连县| 永定县| 资兴市| 永寿县| 望都县| 巧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