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QIAN JUN MOTORSPORT MEDIA 編輯/施毓麟
如何做到的呢?不懈努力!沒人天生就能駕馭F1 賽車,因為成功無捷徑。在無數(shù)次練習怎樣通過不同彎道后,車手們的大腦慢慢“學會”怎樣在賽車過彎時判斷微小的變化,并將視覺和觸覺的信號轉變?yōu)殡p手、雙腳的精準操控。
就像演奏樂器,或表演雜技,車手們的不斷操練讓一些看似無法完成的動作得以輕松呈現(xiàn)。然而,練習遠非成功路上的全部,實際上在疾苦過后,真正考驗才剛開始。
當你擁有了世界級的駕駛技術、頂尖的反應速度,還有不斷練習所造就的本能后,最重要的就是在表演時刻,能否將“超能力”全部釋放。
無論你擁有怎樣的能力,你若無法在適當?shù)臅r刻——一號彎的爭奪、進站前的關鍵回場圈,或是最后幾圈的“輪對輪”里將能力全部釋放,之前的無數(shù)練習也變成了徒勞??芍^是“養(yǎng)兵千里、用兵一時”。
世界冠軍和普通車手之間的差距,并不在于是否具備完美單圈的速度。拉開差距的是一位車手能否在每一圈、每一場比賽,甚至每一年都能穩(wěn)定地展現(xiàn)出同樣速度。這其中的決定性因素就是車手的心理能力。畢竟車手的駕駛由大腦操控,就像我們在激烈的對抗中所見到的那樣,車手們都會失去理智,都會展現(xiàn)出內(nèi)心最真實的那一面。這也是為何真正偉大的車手,對自己心理訓練有著和體力練習一樣的重視。
“當今這個時代,一個人若想要在體育界成功,如何使用科技來幫助自己進步很關鍵?!眱蓪肍1 世界冠軍米卡·哈基寧表示,“就像研發(fā)一輛F1 賽車一樣,要從細節(jié)開始精密計算,再不斷通過測試來完善。F1 對車手的體力有著很高的考驗,但它的本質是一場心理對抗。車手必須要達到100%的專注,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一點都不能影響你的心理?!?/p>
許多人都能想象到,當這些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成為全球巨星,銀行賬戶里的“0”在不斷增多,有多少人能真正達到100%的專注?為此車手們越來越多地尋求心理上的幫助。
心理教練在職業(yè)網(wǎng)球和高爾夫中很常見,但在賽車圈,車手們卻始終認為自己不需要大腦層面的指導。幸好在過去幾年,人們的想法開始轉變。這些車手對體能的要求十分苛刻,沒理由不再好好訓練自己的抗壓能力。
在退役后,哈基寧說出了邁凱倫隊醫(yī)兼體能師阿基·欣薩(Aki Hintsa)對自己的幫助。作為一名創(chuàng)傷外科醫(yī)生,欣薩在觀察多位埃塞俄比亞長跑運動員,包括傳奇人物海勒·格布雷希拉西耶后發(fā)現(xiàn),高水平運動員的成功離不開身心健康。欣薩在自己的生命里幫助了多位F1 車手,他所創(chuàng)立的身體、心理訓練中心在他2016 年癌癥去世后仍向人們提供幫助。
“在F1 的世界里,車手們的生活沒有暫停鍵可按。”哈基寧說,“我們輾轉于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區(qū),吃著不同的食物。我們面對著多重壓力,這也是為何需要有人幫助我們應對,幫助我們更好地放松。所以當車手有壓力時,就不該藏在心底,應該說出來。無論有什么問題,去找到解決方法。信任很重要,找到一個正確的人來溝通也是成功的組成部分之一?!?/p>
“我在1997 年認識欣薩,我此前剛經(jīng)歷了一次極其嚴重的事故。他是一個好人,頂尖的醫(yī)生,對科學真理總有好奇心,他幫助我踏上職業(yè)生涯的巔峰。通過研究,他明白了自由練習、排位賽與正賽分別對于一名車手的心理壓力。他令我明白,我若對自己的目標100%清晰,那離勝利就不遠了。”
哈基寧說的最后一點有點令人難以置信,但這句話很好地展示了成為世界冠軍的一個重要條件。每個人都會質疑自己,而當你清晰自己的目標時,迷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類似的故事很多,生活中幾乎所有領域都可以運用,甚至可以說夢想是準備的一部分。當我們將一個目標牢牢地印在自己腦海中時,我們似乎總能壓榨出以往所不具備的潛力,去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與車隊花費重金所構建的賽車模擬器不同,想象的成本要低得多,只需要車手們的大腦。這也是欣薩的另一位學生塞巴斯蒂安·維特爾為何常在排位賽前的中午坐入賽車閉眼冥想。
“排位賽是速度的最真實體現(xiàn)。例如哪些彎道重要,相比上個計時圈我能在哪些區(qū)域取得進步。”維特爾說,“但當最后的沖刺圈開始,我們根本沒時間去想什么是最好的狀態(tài)。就算犯了一個錯誤,我也要試圖忘掉,一個個彎角地過,最佳狀況就是行云流水般地完成單圈?!?/p>
維特爾說的“忘記”和“進入最好的狀態(tài)”,與禪學思想很接近。很少有人能把賽車和修行聯(lián)系在一起,但當我們真正擁有了極高的專注度,能不被外界任何事物所影響時,才能釋放出所有的能量。
不過,這似乎很難解釋德國人為何在最近幾個賽季里未能展現(xiàn)出如此高水準的專注度。法拉利車手仿佛需要在每次見到銀色44 號賽車時就接受一些心理指導。另外,這位四屆世界冠軍面對夏爾·勒克萊爾時,德國人看似強大的心理能力已不再處于頂尖水平,也令自己敗下陣來。
“過去幾年,我的抗壓能力提高了許多?!崩湛巳R爾回顧到,“專注有很多種不同方法,我最喜歡的還是在腦海中想象最完美的一圈,特別是在排位賽前!我經(jīng)常這樣做,這對我很有幫助,幫助我進入狀態(tài),更好地操控賽車。而在面對正賽時,觀看上一場比賽,并在腦海中分析各種可能發(fā)生的事件,是很好的準備。比如在一號彎的走線?!?/p>
勒克萊爾的“想象”幫助他在進入法拉利的頭一年就在F1 的金字塔塔尖立足,為TIFOSI(法拉利死忠)帶來了久違的蒙扎主場勝利。只不過,摩納哥人要對付的是處于職業(yè)生涯巔峰、駕駛著全場最好賽車的劉易斯·漢密爾頓。
實際上,“六冠王”多次表示自己不需要心理教練,但在職業(yè)生涯初期長期接受欣薩輔導的英國人多次稱芬蘭醫(yī)生是自己的領路人。作為F1中不多見的“平民車手”,漢密爾頓也多次告訴小車手所謂夢想的力量,可見他早已將想象的力量牢記在心。而當他的世界冠軍數(shù)不斷上漲時,他的自信度也自然跟著不斷提升。
在加盟梅賽德斯后,漢密爾頓開創(chuàng)了屬于自己的“車皇”時代。心理強大的英國人僅有的一次失敗,就來自對手在抗壓上的進步。
新賽季,這些星球上最頂尖的對手們又有了一次新機會來完成羅斯伯格曾達成的事——擊敗漢密爾頓。他們必須有夢想、保持冷靜并堅信自己能完成預定目標。對部分車手,找到頂級車隊的席位很重要,有時需要的也只是一些額外的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