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顏
(廣東省冶金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80)
某特大橋所處位置在長江入口上游處,全長687.8m。主橋采用勁性骨架鋼筋砼上承式拱橋,鋼桁拱肋為勁性骨架,主弦管及橫梁弦管內灌注C60自密實無收縮砼,拱圈勁性骨架外包C55補償收縮砼。拱座基礎采用水平樁+豎向樁形式,交界墩為雙柱式空心墩,拱上11根墩柱、三聯連續(xù)梁(4孔一聯),左端引橋2×65mT構連續(xù)梁,右端引橋(44+72+44)m連續(xù)梁+24m簡支梁,全橋位于3‰直線縱坡上。
該大橋纜索吊裝系統(tǒng)跨徑布置為96.100m+492.950m+115.15m(右幅為123.150m),布設兩套75t主纜索吊機與兩套20t工作纜索吊機,兩套主吊中心間距20.8m,兩套工作吊最大間距為15m。兩岸設計門式纜塔,左岸纜塔高95m,右岸纜塔高92m(左幅85m);纜塔基礎采用樁基承臺結構形式,卷揚機及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放置于右岸5#橋臺附近。
該套纜索吊機系統(tǒng)由纜塔、錨碇、主索、索鞍、牽引索、起重索、行走天車、吊具、牽引及起重卷揚機、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等主要系統(tǒng)構成。主塔立柱采用Φ630×20mm鋼管,橫梁主管采用Φ351×12mm鋼管,鋼管間聯系件采用2[20。塔身由兩道橫梁將上、下游塔柱聯成一體,構成門式框架。纜索吊機主索錨碇分別設置在0#橋臺、5#橋臺附近,纜索吊機結構簡圖如圖1所示,其各索結構基本參數見表1。
表1 索結構參數表
主索承受的荷載主要有兩個部分:一是集中荷載;二是均布荷載。集中荷載主要包括節(jié)段重量P1、吊具自重P2、起重索部分重量P3等幾部分。均布荷載由主索、牽引索、起重索、支索器等的自重。
集中荷載:
其中:
P1=180t(最大吊重150t,計入1.2的沖擊系數);
P2=64t(兩線各兩臺共四臺跑車24t+扁擔梁重40t);
P3=10.86t(起重索起落高度182.25m的重量)。
主索(2-9Φ62)所受的均布荷載:
鋼絲繩主索:q1=2×9×16.1kg/m=289.8kg/m=0.2898t/m
φ28起重索:q2=2×2×2.98kg/m=11.92kg/m=0.01192t/m
φ30牽引索:q3=2×4×3.42kg/m=27.36kg/m=0.02736t/m
支索器設計每50米一個,共2t:q4=2000/492.95=4.057kg/m=0.0041t/m q=0.2898+0.01192+0.02736+0.0041=0.33318t/m
針對主索的計算應選擇最不利工況,即吊重處于跨中位置工況。
最大吊重處于跨中位置時主索的設計最大垂度:
則主索最大水平拉力為:
承重索和最大吊重在靠近河心側作用在纜塔上的豎向力為:
靠近河心側承重索和水平線的豎向夾角α可以通過力的關系計算:
則由此可計算出主索的最大張力:
式中:
F——主索截面積,為1808×18=32544mm2;
Dmin——小車平滾的最小直徑,取450mm;
d——主索鋼絲直徑,取3mm;
Ek——主索的彈性模量,取7.3381×104MPa。
主索的接觸應力安全系數為:
式中,n為起重跑車車輪數,設計中為n=2×18=36,其它符號與前面相同。
則主索的彎曲應力安全系數為:
主索的張力方程為:
式中:
Hx——主索的水平張力;
Q——集中荷載;
Qx——任意荷載值,空索狀態(tài)即Qx=0;
Gx——兩塔間均布荷載總重,為164.24t;
Hm——最大水平張力,為1280.96t;
Eη——換算彈性模量。
因為主索兩端錨固長度較大,所以按三跨計算更接近實際,其換算彈性模量為:
代入公式可求得空索水平力為:則可求出空索安裝時的跨中垂度為:
垂直分力:
則最大張力為:
主索長度為:
每根主索安裝的切線傾角為:
安裝時每根主索的拉力為:
起重索使用四臺起重跑車起吊,每臺起重跑車采用φ28纖維芯鋼絲繩(6×37S+FC)走10線布置,選用4臺15t起重卷揚機,下圖2為1/2起重索布置:
圖2 起重索布置圖
作用在起重索上的荷載包括:最大吊重180t、扁擔梁重40t、起重索部分重10.86t。作用在跑車上的總荷載為:
不計偏載系數,作用于每臺起重跑車上的總荷載為:
每段拱肋采用四部跑車抬吊,每部跑車各有一組起重滑輪組,走10線布置,從定滑輪繞出,起重滑輪與轉向滑輪均采用滾動軸承。
起重索采用φ28(6×37S+FC)普通纖維芯鋼絲繩,TP=458kN,設起重索進入卷揚機卷筒時的單頭拉力為T。
起重索破斷拉力安全系數為:
418.47MPa
式中:
F—— 單根起重索截面面積,為317mm2;
d—— 起重索單根鋼絲直徑,為1.2mm;
Dmin—— 起重滑輪組直徑,取400mm;
Ek—— 起重索彈性模量,為7.56×104MPa。
起重索破斷拉力安全系數為:
即起重繩安全滿足要求。
起重索容繩量由起重跑車運行至跨中時需繩量控制,最大起吊高度Hmax=塔頂高程-最低水位-吊重垂度-起吊物及吊具的總高度(大約25m)。
一臺起重跑車設計走10線,各卷揚機同時起吊,為確保繩索足夠,卷揚機含有50m富余量,則起重卷揚機的容繩量為:
則其容繩量取2100m。
牽引索采用2×1Φ30(6×37+FC)鋼絲繩,單套系統(tǒng)走4線布置,配置4臺25t雙筒摩擦卷揚機作為機械動力。下圖3為1/2牽引索布置:
牽引索受力由牽引升角最大工況控制影響,跑車位于塔架附近x=50m時,牽引升角最大。
假定主索在索鞍處不移動,可得到索結構張力方程為:
得:Hx=9202.39kN
該位置垂度為:
牽引索最大升角為:
即:θ=10.09°
最大牽引力包括:后牽引索松弛張力W1、跑車運動阻力W2和滑輪轉動阻力W3。
1)后牽引索松弛阻力
式中:
qa——牽引索單位長度重量,為0.02736t/m;
xa——后牽引索跨度,為492.95m;
fa——牽引索垂度,為后牽引索跨度的1/15。
2)跑車運動阻力
式中:
μ——鋼絲繩與起重跑車的運動阻力系數,弧形軸承取μ=0.02;
Q——荷載總重;
θ——牽引索升角。
3)滑輪轉動阻力
式中:
fc——起重索穿過滑車(取0.98);
a——起重跑車運行時,牽引索中轉動的導向滑輪數;
b——起重跑車運行時,起重索中轉動的導向滑輪數。
總牽引索牽引力為:
牽引滑輪組實際工作效率:
卷揚機牽引力:
牽引索拉力安全系數:
式中:
F——單根牽引索截面面積,為364mm2;
d——牽引單根鋼絲直徑,為1.4mm;
Dmin——牽引滑輪組直徑,取400mm;
Ek——牽引索彈性模量,為7.56×104MPa。
即牽引繩安全滿足要求。
牽引索按走4布置,每岸通過兩臺牽引卷揚機進行牽引,牽引索可在全跨內移動。卷揚機初始繞繩量取值50m,則卷揚機的容繩量為:
式中,未計索繞過滑輪的長度,其值包含在50m的初始繞繩量中,選用容繩量2200m。
對于長江入江口處,一般兩岸地形較為陡峭,不適合大型構件的生產與安裝,當在這種位置建橋時,首選方案即為將預制拼裝完成的構件節(jié)段通過長江水路運送到安裝位置并通過纜索吊裝系統(tǒng)進行吊運安裝。針對現場地形設計的纜索吊裝系統(tǒng),其索結構的受力合理極為重要。本文對該橋各索的受力進行了驗算,滿足規(guī)范安全要求,確保了施工的安全性,同時也為同類型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鑒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