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四束
【摘要】教師在初中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銜接中應以初中階段的教學為立足點,解決初中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銜接問題。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與信息技術教學的特點進行分析,讓教師意識到小學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銜接指的是在小學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保持教育的一致性,通過循循善誘讓學生逐步掌握信息技術課程的精髓,便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學以致用。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初中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銜接問題進行分析,以期能幫助學生有效銜接小學與初中的信息技術知識,進一步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初中? 小學? 信息技術? 銜接? 教學策略
【課題項目】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規(guī)劃課題,課題名稱:《初中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銜接問題的研究》,課題立項編號:GS[2018]GHB2533。
【中圖分類號】G623.58;G633.6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5-0144-02
針對初中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銜接問題來說,要求學生在小學時期完成基本操作,如鍵盤、打字的練習,學會文字處理的基礎應用,并結合學生興趣愛好寓教育于娛樂之中。而中學生要在這些學習基礎之上對操作系統(tǒng)、Office軟件的運用做到熟練掌握,及其程序設計、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等方面的應用,同時還要把學過的知識滲透到我們的學習與生活當中[1]。對此,本文闡述三個與小學數(shù)學相銜接的專題活動,供以借鑒。
1.用文字處理軟件進行創(chuàng)作(4課時)
1.1常規(guī)文檔的制作
雙基目標:要求學生學會文檔的輸入和標記;要求學生學會設置頁面、分欄等內容;要求學生學會插入表格、編輯表格,同時還要會設置表格屬性以及文字格式。
雙基任務:要求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常規(guī)文檔”類專題作品,并在此基礎上為他們提供相應的參考題目,如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歷程、網(wǎng)絡的發(fā)展歷程等[2]。
才藝展示:要求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常規(guī)文檔”類專題作品,并在此基礎上為他們提供相應的參考題目,如“我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認識”, “我對中學生活的期望”等。
1.2圖文混排文檔的制作
雙基目標:要求學生學會圖片的插入、文字環(huán)繞方式等操作方法。
雙基任務:要求學生學會結合“樣例”,制作出相應的“原樣照印”,并在此基礎上為自己的“常規(guī)文檔”作品配上與之相匹配的標題和插圖。
才藝展示:當這部分知識點全部講解完畢以后,教師要求學生在為其作品添加相關標題與插圖的基礎上還應當為他們提供相應的參考作品,如宣傳單、胸卡等。
2.多媒體素材的采集與創(chuàng)作(4課時)
2.1圖片素材的瀏覽、創(chuàng)作、搜集、加工及格式轉換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要求學生學會使用畫圖亦或是金山畫王等工具加工圖片;其二,要求學生學會網(wǎng)絡圖片素材的收集與存儲;其三,學會使用ACDSee看圖,并在此基礎上對圖片進行加工及格式轉換(BMP、JPEG)。 雙基任務:依據(jù)“樣例”,在自選主題的基礎上完成多媒體作品中圖片素材的創(chuàng)作、格式轉換等相關內容[3]。
才藝展示:在自選主題的基礎上完成多媒體作品中圖片素材的創(chuàng)作、格式轉換等相關內容。
2.2聲音素材的播放、錄制、搜集及格式轉換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要求學生對CD、MIDI等聲音特征與文件格式及播放做到熟練掌握;其二,要求學生學會使用Windows自帶“錄音機”、 MP3錄制音頻文件的技巧;其三,要求學生學會音頻文件格式的轉換。
雙基任務:在自選主題的基礎上完成多媒體作品中聲音素材的錄制、格式轉換等相關內容。
才藝展示:在自選主題的同時完成多媒體作品中聲音素材的錄制、格式轉換等相關內容。
2.3數(shù)字視頻與數(shù)字動畫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要求學生掌握播放VCD光盤的技巧;其二,掌握在線播放流媒體視頻的技巧;其三,要求學生學會圖片、聲音素材的壓縮及網(wǎng)上傳送。
雙基任務:不需要在對任務進行單獨設置了,只需要把多個文件的壓縮、解壓縮等任務安排在作品的網(wǎng)上交流及報送中即可[4]。
3.多媒體集成(4課時)
3.1多媒體及多媒體計算機的概念
雙基目標: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對多媒體與多媒體計算機的概念做到熟練掌握。
3.2用幻燈片集成多種媒體素材的方法
雙基目標:要求學生學會在幻燈片中完成文字、視頻等方面的集成和編輯;要求學生學會設置文本、圖片的動畫效果。
雙基任務:要求學生學會結合“樣例”,制作出相應的“原樣照印”。與此同時,還要求學生自選主題,在靈活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基礎上找到與之相匹配的素材。
才藝展示:當這部分知識點全部講解完畢以后,教師要求學生在自主創(chuàng)作單頁多媒體作品的同時還可以為他們提供相應的參考作品,如電子賀卡、單頁畫報等。
3.3演示文稿的制作與播放
通常情況下,雙基目標可以分為以下幾點:其一,要求學生學會幻燈片的插入、刪除等相關操作;其二,要求學生學會靈活運用幻燈片模板、超鏈接;其三,要求學生對演示文稿的放映和播放做到熟練掌握;其四,要求學生學會演示文稿的交流與發(fā)布(PPT、PPS、Web頁、exe、rtf)。
雙基任務:要求學生學會結合“樣例”,制作出相應的“原樣照印”。
才藝展示:當這部分知識點全部講解完畢以后,教師在要求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單頁多媒體作品的同時還可以為他們提供相應的參考作品,如電子賀卡、單頁畫報等[5]。
從這幾個與小學數(shù)學相銜接的專題活動中可以看到,初中和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銜接方案的設計一定要在充分了解、熟練掌握課堂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進行,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動搖,并采取針對性的手段引導學生熟練運用多種學習技巧參與其中,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初中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達到無縫銜接的效果。
結束語
總而言之,銜接教學自身就屬于一個研究的課題,初中與小學信息技術在銜接上發(fā)生脫離的情況,而人們沒有對其予以高度重視。所以,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對這方面的問題引起必要的重視,加大力度做好中小學教學銜接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小學和初中達到無縫對接的效果,實現(xiàn)小學與初中的自然過渡。本文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旨在希望可以和相關教育工作者互相交流學習,供相關人士參考與借鑒。
參考文獻:
[1]曾燕. 抓好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銜接思考[J]. 科學咨詢, 2014(24):193-194.
[2]于猛. 小學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銜接研究[J]. 科普童話, 2016(38).
[3]朱鳳娟. 做好小升初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銜接[J].知識窗(教師版), 2013(11):29.
[4]李丹. 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探討[J].新課程(中學), 2014(6):3.
[5]周捷. 淺析中小學信息技術知識的銜接[C]//2014年3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