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
摘? 要:高階思維,是指發(fā)生在較高認識水平層次上的心智活動或認知能力。本文立足語文課堂,從課前“三分鐘”演講說起,首先分析出語文課堂前“三分鐘”演講的意義,有效的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活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其次分析出通過課前準備,精選內容;課堂演講,組織辯論;自我展示,演講點評三個途徑,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批判思維,促使學生的語言得到錘煉和思維外化,逐漸促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提升。
關鍵詞:語文課堂;三分鐘演講;思維能力;提升有效性
語言,是一門藝術,更是人們用來思想和情感交流的一種工具。在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和目標提出下,更加注重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而初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情趣和文化修養(yǎng)四個方面。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可以合理的利用課前“三分鐘”演講,來進一步錘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有效性提升,從而實現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一、語文課堂前“三分鐘”演講的意義
語文這門學科的本質,就是學生對語言的學習和運用,讓學生能夠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而課前三分鐘的演講,則是以“說”的一種高級訓練方式,能讓學生在三分鐘之間內展開自由的表達,有效的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活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促使學生利用三分鐘時間展開頭腦風暴,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潛能。這樣,不僅能夠點燃課堂的氛圍和學生的參與熱情。還有助于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首先,課前的三分鐘演講,是教師將課堂交給學生,學生通過演講稿進行演講表達,或者聆聽其他學生的演講,促使學生可以從中獲得思想的啟迪,來陶冶學生的情操和心靈,讓學生的精神境界得以升華【1】。其次,三分鐘的演講時間,可以鍛煉學生的膽識和臨場應變力,這樣學生在眾目睽睽之下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和才華,并且學會運用得體的動作和手勢等等,塑造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從而,可以說課前三分鐘演講,既是學生的語言錘煉,又是學生的思維外化,讓學生的口語表達從語態(tài)、內容上得到鍛煉,在聆聽演講過程中促進思維的收獲,形成判斷和分析能力,強化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從而進一步達到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升目的。
二、語文課堂前“三分鐘”演講提升思維有效性的途徑
(一)課前準備,精選內容
在語文課堂前“三分鐘”演講,語文教師想要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要根據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讓學生在課前三分鐘的演講之中獲得語言和思維的訓練。因此,語文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布置演講的主題和內容,給予學生充足的準備時間,包括去收集資料、練習聲音和體態(tài)等等,避免學生因為準備不充分所產生的不好效果發(fā)生,并且有效的增強學生的信心和三分鐘演講的實效性【2】。這樣,語文教師在明確一個范圍后,學生可以針對性的去選取演講內容,從一些期刊、雜志等讀物之中汲取豐富勵志的故事,敢于大膽借鑒加以修改,創(chuàng)作出演講稿,而此過程也是學生思維活動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語言組織表達的進一步提升。
比如,教師可以根據當下的時事熱點,包括國際上、國內上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時政新聞等作為話題;或者結合校園內外發(fā)生的安全事件等等進行演講,讓學生提前去收集相關的資料,可以借鑒新聞的報告內容,以及發(fā)表自己的個性化評論,引導學生學會關注社會和生活,獲得思想上的啟發(fā)和思維的收獲,不斷拓展學生的生活視野和眼界,從而確保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緊密的銜接【3】。
(二)課堂演講,組織辯論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開展的課堂前“三分鐘”演講,就要以激活學生的思維為主,來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因此,在實際的課堂上,語文教師可以規(guī)定一個主題,讓學生根據課前擬定的演講稿進行演講表演【4】。在此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引導其余學生認真的聆聽,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和建議,并且語文教師給予學生科學的寫作指導,讓學生從材料的選擇、結構的安排、主題的命名和風格樣式等方面獲得提示,不斷強化學生的演講稿創(chuàng)作能力。這樣,學生可以真針對同一個主題,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深化學生對某一個問題、事件或現象的感知,同時有效的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廣度。
另外,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根據主題,展開辯論式的演講活動,將學生分成持不同意見的兩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去撰寫演講稿進行激烈的辯論。或者,直接在課堂上圍繞某一個主題,直接進行即興的辯論,充分活躍起學生的思維,從而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辯能力,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批判思維有效的提升,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而有助于學生在辯論之中升華思想,收獲一定的道理,實現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全面提升。
(三)自我展示,演講點評
對于語文課堂前“三分鐘”演講活動,為了提升學生的思維和核心素養(yǎng),語文教師就可以徹底做到放手,讓學生真正在這個“三分鐘”中成為課堂的主人。首先,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去自選演講題目,沒有任何的范圍和限制,鼓勵學生盡可能利用有限的時間,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和才華,并且進一步延伸了學生選題的廣度和深度,促使學生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能夠根據所選的題目有見地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感悟,逐漸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思維能力。
其次,在學生的三分鐘演講環(huán)節(jié)中,屬于是自我的展示,所以語文教師要調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給予學生表達想法的自由和權利,在學生聽完演講后進行點評,做一個簡單的闡述【5】。而這個闡述可以是贊同演講者,也可以是不一致的想法。與此同時,語文教師可以借助部編版《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為學生講解演講技巧,從演講的思路、演講詞層層推進的結構與論證,促進學生思維上的收獲,讓學生認識到身邊處處小事都是演講的素材,為學生豐富的演講內容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從而,逐漸拓寬學生的演講選題寬度,為下節(jié)課的“三分鐘”演講奠定良好的基礎,進一步實現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課堂前“三分鐘”演講提升思維的有效性,能夠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批判思維,促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提升。通過語文教師精心設計的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引導學生自選演講題目,或者圍繞同一個主題展開演講辯論等等形式,充分激活學生的積極思維,促使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去看待問題和現象,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寬度,讓學生的口語表達從語態(tài)、內容上得到鍛煉,從而,在聆聽演講過程中促進思維的收獲,形成判斷和分析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莉莉. 談談課前三分鐘演講對語文學習的作用[J]. 新課程(教育學術),2019,000(002):126.
[2]? 陳曉淑[1]. 以講促寫,提升思維品質和表達能力——"課前五分鐘"話題演講模式初探[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000(013):1-2.
[3]? 陳茜菲. 悅讀能說會寫r——課前小演講的實效性研究[J]. 語文天地,2018(23).
[4]? 胡蕾. 推敲情真意切的演講語言提升邏輯思維的批判品質——《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課堂【4】教學評述[J]. 學語文,2018,000(002):20-22.
[5]? 丁麗華. 初中語文課前演講全方位探析——基于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實踐探究[J]. 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19,000(00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