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忽與一觴酒,日夕歡相持

      2020-07-14 18:22:40利維
      讀者欣賞 2020年6期
      關(guān)鍵詞:越窯酒器故宮博物院

      利維

      成化斗彩花鳥紋高足杯明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詩人陳貞慧,曾在自己的散文集《秋園雜佩》里,回憶過往赴陽羨(今宜興市)云起樓與友人促膝飛觥的情景。云起樓是宜興收藏家吳正志家的一處別院,在陳貞慧的記憶里,歷史的輪替竟然是與一件酒器密切關(guān)聯(lián)的。詩人想起前朝時,自己總是在云起樓與眾人一起飲酒,桌案上當(dāng)然不乏奇珍異寶,譬如吳家收藏的成化斗彩鸚鵡啄金杯。陳貞慧動情地寫道:“余友問卿家藏鸚鵡啄金杯,高足磐口,亭亭玉立,一名四妃十六子,又名太平雙喜,淡白中見殷碧離離之色……醉眼婆娑,目睹此太平遺物,不勝天寶琵琶之感?!?/p>

      陳貞慧筆下的鸚鵡啄金杯,就是明成化斗彩花鳥紋高足酒杯,敞口,深弧壁,外撇式高足,外壁繪斗彩果樹雙禽紋兩組,一組為青花白腹小鳥,棲于一枝,另一組為紅彩黃腹小鳥,分棲兩枝,果樹絳干綠葉,果實殷紅之中泛黃,足內(nèi)以青花書“大明成化年制”楷書款識。陳貞慧的朋友,同屬“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曾與友人唱和并作《鸚鵡啄金杯歌》,其中便有“兩赤鸚鵡棲碧梧,兩小青雀交睛視”的描寫。

      彩繪漆渦紋方耳杯高5.5cm 連耳寬15cm戰(zhàn)國 故宮博物院藏

      紅陶斝 商

      不知道“明末四公子”的酒量如何,但可以肯定他們喝得很嗨,不然哪有“醉眼婆娑”的說法。酒是喝進肚子,讓人產(chǎn)生愉悅的,而酒器承擔(dān)的不僅是盛具的功能,還有觥籌交錯的儀式感,以及酒具本身帶給飲酒者的視覺感受。在人類歷史上,醉酒一定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世上幾乎所有的文明都存在豪飲狂歡的情況。最初,先民可能通過醉酒,表達一種慶祝儀式,或者一種打架的借口,有時飲酒也可能表達一種決策或達成合約的方式。據(jù)說古代波斯人在做重大決策時,會就需要決策的事情展開兩次辯論,一次是醉酒時進行,一次是清醒時進行。如果兩次得出的判斷相同,那他們就會照此執(zhí)行。這種傳統(tǒng)后來傳給了猶太人。重要的是,人們學(xué)會了飲酒時碰杯,這種彼此響應(yīng)的方式,可能是喝酒這種極富儀式感過程的最后一步,仿佛是一場音樂會的最后一個音符。當(dāng)然,在幾乎所有飲酒的場景里,這樣的音符都是由酒器“彈奏”出的。

      中國人最初的酒器一定很簡單,隨物取用。酒與水一樣,都是液體,物理上方便做盛器的,譬如瓢,在古代就是將瓜果對半切開,尋常時制成舀水器,當(dāng)然也適宜盛酒?!墩撜Z·雍也第六》里,孔子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是他對弟子顏淵的贊美,顏淵住很簡陋的屋子,吃很簡單的食物,喝很簡單的水,卻還能堅持自己的志趣,多好。這是老師講學(xué)生擅長“窮開心”。顏淵用葫蘆做成瓢,究竟用來喝水還是喝酒,不得而知,但一瓢飲,從此成為君子自守的典范?!都t樓夢》里,寶玉和黛玉談?wù)摱U理,黛玉跟他講大道理,寶玉就說:“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這里寶玉說的當(dāng)然是喝水,但這話聽著更像微醺時的言語,不然他怎會用這樣富有醉態(tài)的禪語告白呢—“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風(fēng)舞鷓鴣?!?p>

      犀角雕鷹熊合巹杯高13.2cm 明 故宮博物院藏

      除了瓢,還有動物的角,牛角、羊角諸如此類。如今經(jīng)常見到偏遠山區(qū)的百姓,用此做飲具的,這可能也是為何古代的青銅酒器其文字結(jié)構(gòu)總以角為偏旁,譬如商代出現(xiàn)的盛酒器—觥,下半部的器身宛若西餐中的船形醬汁壺,有著環(huán)形支足,上半部往往做成動物或獸類頭部的形狀,且連著一個猶如獸背形狀的長蓋子。再或者觚、觶,至于角、爵、斝之類,則形狀上就如角體一般。除此之外,還有石制、木制、陶制不等。周人重禮,且說“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尊者舉觶,卑者舉角”,可謂秩序森然。不過唐宋以前,除非禮制需要之外的場合,各色各樣的盛器皆可被用作酒具。陶淵明年輕時找工作,說工資只要足夠買酒就行,這才做了彭澤縣令;“竹林七賢”里的劉伶,常攜酒乘小車出行,并讓人扛鍤跟隨,醉醺醺地說:“我一死,便就地埋了?!焙茈y想象這些人喝酒,對盛器有多講究。對比明末詩人陳貞慧在亂世酒局里,以婆娑醉眼盯著一只酒杯感慨世事,可能有種時空的錯落之感。

      獸面紋斝高31.3cm 口徑18.4cm 商 上海博物館藏

      對生活品質(zhì)有所要求的酒徒,一定會很喜歡唐宋。因為除了美酒,井噴式的生活美學(xué)也層出不窮。自兩晉成熟起來的青瓷,到了隋唐已有成熟如南方越窯、北方邢窯的釉色品種,形制上也繼承了南北朝的美學(xué)融合,出現(xiàn)如聯(lián)體壺、執(zhí)壺、盞、注子、杯、碗等的酒具。此外,唐代還有極具西域特點的金銀及玉質(zhì)酒器。

      獸面紋兕觥高15cm 寬20cm 西周 故宮博物院藏

      龍形觥高19cm 長43cm 寬13.4cm商 山西省石樓縣桃花莊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越窯青釉八棱瓶高21.7cm 口徑2.3cm 足徑7.9cm 唐 故宮博物院藏

      越窯鳥式杯高5.8cm 口徑7.3cm 足徑4.9cm五代 故宮博物院藏

      越窯器,顯然是唐代貴族們競相爭逐的茶酒名器,有一種直口長頸的越窯多棱瓶,是其中的代表器型;多見有八棱形的長頸瓶,且頸、肩相接處有三條凸棱,極顯雅韻。這類越窯瓶最引人入勝的,除了優(yōu)雅的線條之外,更有明亮的釉面。詩人陸龜蒙以“九秋風(fēng)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形容這種迷人的釉色。陜西扶風(fēng)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過多件唐代越窯青瓷,其中一些被記載為“瓷秘色”。秘色瓷的說法由此廣為人知。據(jù)說詩人王績喜歡用南方的酒器飲酒。武德初年,他在門下省做官。按舊例,門下省的官員每天供酒三升,有人問:“做官有什么樂趣?”王績回答說:“每天配三升美酒就是安慰?!遍T下省長官侍中陳叔達聽說此事,命令每天給王績一斗美酒。于是,王績號稱“斗酒學(xué)士”。不知這位斗酒學(xué)士每日拿著千峰翠色的越窯器飲酒,會是何種雅致且風(fēng)流的景致。

      曾在兩晉時流行的雞首壺,至唐代演變成更高雅的酒器形制,如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唐代白釉雙龍耳瓶,細長頸上突起五道弦紋,橫式排列的弦紋給人以整齊勻衡的視覺感受,豐滿的腹部至脖頸處漸收,口沿與肩之間有兩個對稱的龍形柄高聳直立,龍頭探進瓶口銜住口沿,極富動感。這種酒器以造型的空間虛實,以及輪廓線的自然和諧為特點,于剛健挺拔中透出一種協(xié)調(diào)柔和的韻律美。這樣的酒器,也令人想到《拾遺錄》里記載的后趙的第三位皇帝石虎,在大武殿前蓋起一幢高四十丈的大樓,樓上掛著由珍珠串成的簾子,簾下墜著五彩玉佩,樓上還有中空的銅龍,龍腹盛有上百斛的酒。石虎讓胡人在樓上取酒喝,每逢風(fēng)起時,整個大樓遠遠望去就像龍被罩在云霧中一般。

      陜西何家村出土的唐代金銀器,蔚為大觀,其中多數(shù)酒器皆有西域粟特銀器的特點,如樂伎紋銀質(zhì)帶把杯、人物紋金質(zhì)帶把杯,皆八棱形,杯體下有橫向內(nèi)折棱,足部有連珠紋,由口至腹部安環(huán)形把手。這些把手亦極具西域特色,上帶指墊,下帶指鋬,指鋬上又常帶精致的胡人頭像,頗有趣味。在這些精致的金銀酒器里,有一件鎏金仕女狩獵紋八瓣銀杯,杯體有四幅男子狩獵圖與四幅仕女游樂圖相間排列,具有唐代特有的視覺美感。唐人有北域遺風(fēng),過去燕、代地區(qū)的豪杰,常常臂膀上擎著猛鷹,攜帶眾多歌舞伶伎策馬圍獵,酒杯上的唐風(fēng)就是絕佳寫照。《大唐新語》記載的唐玄宗與大臣姚崇“偕馬臂鷹,遲速在手,動必稱旨”,在酒杯卓絕精致的紋飾上,似乎也若隱若現(xiàn)。

      仕女狩獵紋八瓣銀杯高5.4cm 口徑9.2cm 足徑4.2cm唐 西安市何家村出土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高3.8cm 口徑10.1cm 唐西安市何家村出土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既然提及唐玄宗,又怎能不想起“一朝選在君王側(cè),從此君王不早朝”的楊玉環(huán)。貴妃的貪杯之相,在京劇《貴妃醉酒》中,即有詩情寫照。戲曲理論家齊如山描述梅蘭芳赴美國表演這出戲,提及大戲劇家普隆科女士的點評,說過去總以為女子喝醉了沒什么好看的,若醉后調(diào)情,不定怎么粗鄙呢,誰知看了以后,竟覺得似醉非醉、酣然銜杯的貴妃,自有醉態(tài)的好看。史載楊貴妃比玄宗更善飲?!堕_元遺事》里說,玄宗每日清晨比她還要早醒,因為貴妃時常夜飲無度,更有“貴妃每宿酒醒后,晨傍花枝,以口吸花露潤肺醒酒”之說。貴妃用的酒器是什么呢?五代人編的《云仙雜記》里說,貴妃的姐姐虢國夫人同樣嗜酒,她的酒器喚作“洞天瓶”,即將干燥后的鹿腸懸掛于半空為瓶,“筵宴則使人從屋上注酒于腸中,結(jié)其端,欲飲則解開注入杯中,號‘洞天圣酒將軍,又曰‘洞天瓶”。

      何家村窖藏里亦有玉質(zhì)、瑪瑙或水晶質(zhì)的各色酒杯。唐詩中有“公子王孫恣游玩,沙陽水曲情無厭。禽浮似挹羽觴杯,鱗躍疑投水心劍”的描寫,此處的“羽觴杯”便是沿襲了漢晉時文士曲水流觴時的耳杯。窖藏里有一件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有8個橫向分層式曲瓣,外觀極似羽觴造型。至于“詩仙”李白在《客中行》中所吟的“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當(dāng)為個中寫照。至于《把酒問月》里的“所愿當(dāng)歌對清酒,月光長照金樽里”,就更將唐人酒器的氣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了。

      銀執(zhí)耳杯4.7×7.9×6cm 唐

      銀執(zhí)耳杯5.5×8.2×6.1cm 唐

      北宋初編撰的《太平廣記》記載,唐代名臣裴均有一次大設(shè)酒宴,但負責(zé)發(fā)請?zhí)娜送搜堃晃唤信岷胩┑墓倮簟>蒲绠?dāng)天,裴弘泰聞訊趕來卻已遲到,裴均語有責(zé)怪,裴弘泰說:“我沒有接到邀請,并非我有意怠慢,如要罰酒,請您把席上的銀酒器一一斟滿,我把它們都干掉,但您要將喝干后的酒器都賞賜給我。”裴均說:“好。”于是,裴弘泰一邊喝酒一邊收拾酒器,喝完酒竟淡定地將酒器席卷而去。第二天,主人怕他醉酒傷身,便親往探視,卻見裴弘泰正席地而坐,命一銀匠用秤量稱酒器,竟得銀共計200多兩。裴均看到不禁失聲大笑。

      這樣的故事說明兩個結(jié)論:第一是唐人多流行用金銀器喝酒;第二是那個官吏酒量非常嚇人。這樣的事情到了宋代,恐怕會是另一種情況。宋人林洪《山家清供》里講過兩件事,其一叫碧筒酒,即趁暑天,叫人行舟到水中蓮花茂盛處,將酒倒在一片荷葉上,包好,再取另一片葉子包上腌魚。待回程時,一路風(fēng)熏、日烤,酒已溫,魚也香,各自打開,即時享用,真是愜意。林洪不乏詩意地引了蘇軾的一句詩:“碧筒時作象鼻彎,白酒微帶荷心苦?!逼涠邢銠幢?,說是有位文士平時不愛喝酒,某天寫字撫琴乏了,突然心生奇想,讓仆從橫剖一只香櫞,當(dāng)作兩只酒杯,再倒進溫過的美酒,文士飲后竟如醍醐灌頂,始知酒趣。林洪后作點評,說即便是純金好玉制成的杯盞與之比起來也不值一提了。這兩個故事也說明兩個結(jié)論:第一是宋人不像唐人那么豪放,開始懂得享受精致細膩的生活;第二是酒器這種事情,真不需要那么講究,人會過日子更重要。

      景德鎮(zhèn)窯青白釉刻花注壺、注碗宋 故宮博物院藏

      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北宋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話分兩頭,對宋人而言,雅還是必需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幾件被作為鎮(zhèn)院之寶的汝窯器,其中有一件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十瓣花口,弧形深壁,器身隨花口呈現(xiàn)均勻的波浪形,釉質(zhì)勻潤,青中泛藍,局部微現(xiàn)粉色光澤。這樣的溫碗在宋人的生活里常與注壺搭配使用,注子往往圓口有蓋,鈕樣各式,折肩彎流,曲柄圈足。注子、溫碗組合成套,是宋人最常見的溫酒用具。溫酒時將注子置于注碗中,以碗中熱水溫之。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里說:“凡酒店中,不問何人,止兩人對坐飲酒,亦須用注碗一副,盤盞兩副。”其實注子唐代即有,只是叫法不一樣,如被稱作偏提、注予之類。五代時大臣韓熙載和朋友搞酒局,被李煜派去的畫家顧閎中給畫了下來,畫里面就有注子與溫碗。后來,宋人將其發(fā)揚光大,形制上也是越做越雅了。

      宋人生活與唐人較之更接地氣,且形成的日益龐大的士大夫階層,也決定了他們的品位是漸趨復(fù)古的。有人統(tǒng)計過蘇軾詩詞里呈現(xiàn)的各種酒器,如玉杯、銀杯以及組合式的各種酒器,竟有8 0余種,其中既有飲酒常見的杯、盞、樽等,也有盛酒、溫酒所用的壺、甕等。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寫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皓月當(dāng)空,把酒問天,詩人肯定是手里拿著酒器。這樣浪漫感性的蘇軾,酒量其實不好,自述“予飲酒終日,不過五合,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下者”。他有段涉及酒量的話,更是直接提到了酒器:“吾少年望見酒盞而醉,今亦能三蕉葉矣?!彼^蕉葉杯,應(yīng)該就是那種形狀如同蕉葉的淺酒杯。

      磁州窯清沽美酒梅瓶元 上海博物館藏

      磁州窯白地黑花梅瓶金 故宮博物院藏

      據(jù)說慣常以為宋人用于插花的梅瓶,也作酒器之用。上海博物館藏有兩件宋代白地黑花梅瓶,一件書有“清沽美酒”,另一件書有“醉鄉(xiāng)酒海”,可證此說。梅瓶口小、頸短、豐肩,瓶體挺拔修長。野史上說起這個名字的是宋徽宗,有人燒成這樣的瓶遞給他,他把玩了一陣便隨手將一支梅枝插入瓶內(nèi),此物便喚作梅瓶。清末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里說:“梅瓶,口細而頸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折于足則微豐??趶街H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也?!迸c梅瓶類似的玉壺春瓶,基本造型為撇口、細頸、垂腹、圈足,由左右兩個對稱的“S”形組成。唐人多稱酒為“春”,又蘇軾語“玉壺先春,冰心可鑒”,故很多人推斷玉壺春瓶起初也是裝酒的盛器,后來才演變成觀賞性的陳設(shè)器。宋人飲酒器物的種種變化,仿佛寫過“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辛稼軒,也寫過“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幽情豪邁的另一頭是頑皮嬉游。

      子剛款青玉合巹杯高8.3cm 口徑5.8cm 明 故宮博物院藏

      鈞窯月白釉梅瓶高29cm 口徑4.8cm 足徑7.5cm 北宋 故宮博物院藏

      鈞窯天藍釉玉壺春瓶高16.7cm 口徑4.8cm 足徑4.7cm 北宋-金 故宮博物院藏

      回到詩人陳貞慧的酒局,云起樓除了成化斗彩酒杯,時常也能見到一種合巹玉杯。所謂合巹,形制上就是一個葫蘆兩個瓢,將兩瓢的柄相連,內(nèi)盛酒,過去常是夫妻交杯喝酒的玉杯。如今,只剩前朝夢憶的陳貞慧,常與侯方域一起借這樣的合巹杯借酒抒懷,故園沒有了,放逐的人總還能結(jié)伴將彼此醉倒。是啊,飲酒到了最后,真的仿佛醉翁之意不在酒。酒既然不重要,酒器當(dāng)然更加無關(guān)緊要,重要是酒以及酒意背后的表征。據(jù)說宋代有一個人穿著奇裝異服,神出鬼沒,見人就笑,回頭就跑,三年了都不知自己是誰。有一天喝醉回來,忽然在墻上寫道:“云意不知滄海,春光欲上翠微。人間一墮十劫,猶愛梅花未歸?!彼袗劬浦蕉枷襁@個宋人,酒量不好的蘇軾說:“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zhèn)愓咭?。”人生到了百般滋味上頭的時候,何物不是酒器呢?

      猜你喜歡
      越窯酒器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直頸瓶
      《漫話國寶·故宮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話國寶·故宮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話國寶·故宮博物院》第四站(下)
      青瓷出越窯
      收藏界(2018年3期)2018-10-10 05:33:48
      唐 越窯秘色瓷八棱瓶
      紫禁城(2017年5期)2017-05-19 06:05:08
      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禮物
      北票博物館收藏明火溫酒器
      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窯遺址考古發(fā)掘 青瓷溯源
      大眾考古(2015年7期)2015-06-26 08:40:50
      唐代酒器“雙魚榼”
      大眾考古(2015年2期)2015-06-26 07:21:38
      米脂县| 周口市| 娄烦县| 锡林浩特市| 时尚| 遂宁市| 离岛区| 年辖:市辖区| 西峡县| 汨罗市| 平湖市| 宣化县| 鲁甸县| 万宁市| 将乐县| 德安县| 汕头市| 谷城县| 黄山市| 栾城县| 彝良县| 大洼县| 措勤县| 敦化市| 望奎县| 广宗县| 大埔区| 威信县| 巩义市| 昭苏县| 白山市| 鞍山市| 临猗县| 扎鲁特旗| 六盘水市| 肥城市| 贵州省| 高碑店市| 屯门区| 怀宁县| 海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