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掛線引流法治療高位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別稱肛周膿腫)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高位肛周膿腫患者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均分為兩組:普通組(選用單切開引流法)、研究組(選用掛線引流法)。比較兩組術后的肛門失禁Wexner評分系統(tǒng)(Wexner)、主訴疼痛程度分級法(VRS)評分,并觀察其肛門缺損情況及復發(fā)情況。結果 研究組的Wexner、VRS評分均低于普通組;此外,研究組的肛門缺損率及復發(fā)率均較普通組低(P<0.05)。結論 在高位肛周膿腫患者治療中采用掛線引流法能夠有效改善其肛門功能,減輕疼痛感,同時減少肛門缺損及膿腫復發(fā),促進康復。
【關鍵詞】高位;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掛線引流法;治療價值
【中圖分類號】R65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6..02
肛周膿腫屬于肛管直腸周圍感染中期,非手術治療手段難以奏效,因而肛周膿腫的基本處理方法為切開引流、掛線引流。然而,臨床研究顯示[1],單純切開引流法實施后,肛周膿腫患者的復發(fā)率及肛門缺損率均較高,該療法治療價值不甚明顯,因此,有學者選擇將掛線引流法用于肛周膿腫治療中,發(fā)現(xiàn)該療法可有效減輕肛門疼痛感,降低復發(fā)率,收效甚好?;诖?,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高位肛周膿腫患者進行了觀察,以分析掛線引流在其中的治療價值,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接收的40例高位肛周膿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將其均分為普通組(選用單切開引流法)與研究組(選用掛線引流法)。普通組年齡30-42歲,均齡(35.37±2.01)歲;男女性別比為13:7;膿腫類型:高位馬蹄形膿腫、直腸后間隙膿腫、骨盆直腸間隙膿腫比例為7:13:10。研究組年齡28~42歲,均齡(35.37±2.01)歲;男女性別比為13:7;膿腫類型:高位馬蹄形膿腫、直腸后間隙膿腫、骨盆直腸間隙膿腫比例為7:13:10。處理上述基線資料得知,數(shù)據(jù)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納入標準:符合高位肛周膿腫診斷標準[2];經(jīng)臨床穿刺抽液檢查確診者;患者簽署研究知情協(xié)議書。排除標準:直腸陰道瘺患者;由惡性腫瘤或肛瘺惡變引起肛瘺的患者;合并炎癥性疾病患者。
1.2 治療方法
普通組采用單切開引流法:指導患者取側臥位,行腰俞穴麻醉及常規(guī)消毒;確定原發(fā)感染肛隱窩位置、膿腫范圍;于肛隱窩處作一放射狀切口,深度達到膿腔;以食指探查膿腔情況,分離纖維間隔,排出膿液;于肛隱窩上0.5 cm處切開黏膜(放射狀),向肛外延長;結扎切除感染肛隱窩雙側黏膜創(chuàng)緣、下方括約肌,暴露內(nèi)括約肌原發(fā)感染病灶,對壞死組織行清除處理;置入紗布引流,沖洗膿腔;以中藥洗液清創(chuàng)后換藥,酌情為患者使用抗生素5~7 d。
研究組采用掛線引流法:引流前切開操作同普通組,清除患者內(nèi)括約肌原發(fā)感染病灶壞死組織后,掛入橡皮筋作對口引流;針對深部膿腔,于原發(fā)感染肛隱窩創(chuàng)面至膿腔頂端間掛橡皮筋(單雙股橡皮筋的選用以膿腔大小為準),松掛不緊線;術后換藥操作同普通組,必要時填棉加壓包扎肛門外腔道。
1.3 觀察指標與評估標準
記錄兩組術后的Wexner、VRS評分,并計算其肛門缺損率、復發(fā)率。
Wexner評分[3]:用于評價術后肛門功能,采用4級量化評分法進行評分。以0~20分表示肛門失禁程度,其中,0~5分為1分,6~10分為2分,11~15分為3分,16~20分為4分;分值越高,表明肛門失禁越嚴重。
VRS評分:用于評價術后肛門疼痛情況,0分為無痛,1分為輕微疼痛;2分為中等疼痛;3分為重度疼痛。
肛門缺損:肛管缺損、鎖眼畸形。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0軟件分析文中數(shù)據(jù),以(%)、(x±s)表示計數(shù)、計量資料,并行x2、t檢驗,P<0.05時數(shù)據(jù)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比較兩組的Wexner及VRS評分
如表1所示,研究組術后的Wexner、VRS評分均較對照組低,且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兩組的肛門缺損及復發(fā)情況
如表2所示,研究組的肛門缺損率、復發(fā)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肛周膿腫指直腸肛管周圍軟組織內(nèi)或周圍間隙內(nèi)發(fā)生急性化膿性感染,并形成膿腫,典型癥狀為發(fā)熱、腫脹、疼痛。高位肛周膿腫常見療法為單純切開引流法、掛線引流法,但關于本病的手術方式,臨床一直爭議不斷,近來研究顯示[4],掛線引流法對減輕高位肛周膿腫患者術后疼痛、改善肛門功能及減少復發(fā)情況具有顯著療效,可加快其康復進程。
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研究組的Wexner、VRS評分均低于普通組(P<0.05),上述結果表明,掛線引流法確可有效保護高位肛周膿腫患者的肛門功能,降低術后肛門疼痛感,促進恢復。掛線引流法作用原理來源于祖國醫(yī)學掛線療效的“水逐線流”,該療法掛線但不緊線,能夠有效避免切斷肛門括約肌,減小組織損傷,保護患者肛門功能,顯著降低疼痛程度,同時發(fā)揮較好的引流作用,增強療效。另有研究顯示[5],掛線引流法通過借助橡皮筋的緊縮力,能夠慢性機械性勒割患者肛門括約肌,從而防止斷斷回縮,減少組織粘連情況,最終達到保護、維持肛門功能的目的。
本研究另一結果顯示,研究組的肛門缺損率及復發(fā)率均較普通組低(P<0.05),該結果指示,在減少肛門缺損及復發(fā)情況方面,掛線引流法取得了較為明顯的療效。分析原因為:掛線引流法本身具有較好的引流效果,加之其僅對肛管直腸環(huán)形成部分勒割,無需分次緊線,不會完全勒斷肛直環(huán),因而可減少肛門缺損情況,保護肛門功能的完整性,降低疾病復發(fā)率。
綜上所述,在高位肛周膿腫治療中選用掛線引流法可取得明顯療效,該療法能夠有效解決保護患者肛門功能、減輕疼痛感等問題,降低其肛門缺損率,同時避免肛周膿腫復發(fā),治療價值較高,推薦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高 昆.中藥藥線對口引流法與高位掛線低位全部切開術治療高位復雜性肛瘺臨床比較[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8,20(6):216-219.
[2] 宋順心.美國結直腸外科醫(yī)師學會肛周膿腫、肛瘺和直腸陰道瘺臨床診治指南[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7,20(12):1437-1439.
[3] 智從從,石玉迎,崔衛(wèi)華,等.應用虛實結合掛線法治療直腸后深間隙膿腫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19,47(8):956-958.
[4] 毛龍飛,儲正達,胡智亮.定向掛線治療高位肛瘺的臨床效果及對患者肛門括約肌功能的影響[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8,35(10):2066-2068.
[5] 葛 強,韋 蘭,田 穎.直腸腔內(nèi)超聲引導下高位括約肌間肛周膿腫改良切開置管引流術對括約肌的保護效果[J].中國臨床研究,2019,32(5):589-592,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