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模擬題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題目。
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
[宋]陳 亮
老去憑誰說?看幾番、神奇臭腐①,夏裘冬葛②!父老長安今余幾?后死無仇可雪。猶未燥、當時生發(fā)③!二十五弦④多少恨,算世間、那有平分月!胡婦弄,漢宮瑟。
樹猶如此堪重別!只使君、從來與我,話頭多合。行矣置之無足問,誰換妍皮癡骨⑤?但莫使伯牙弦絕!九轉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尋常鐵。龍共虎,應聲裂。
[注]①神奇臭腐:出自《莊子》“萬物一也,臭腐化為神奇,神奇化為臭腐”,言天下之事變化甚多。②夏裘冬葛:夏季穿皮毛衣服,冬季穿葛衣,比喻世事顛倒。③生發(fā):即胎毛?!吧l(fā)”“未燥”意思就是胎毛未干,指嬰兒時。(4)二十五弦:出自《史記》“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意寓國家分裂。(5)妍皮癡骨:妍皮,指俊美的外貌;癡骨,指愚笨的內心。
1.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詞的上片議論天下大事。首句“老去憑誰說”表明作者感嘆年事已高,已不在乎身外之名,任人評說。
B.“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的典故指世事反復變化,且越變對國家越不利,人們日漸喪失了收復失地的希望。
C.詞的下片轉入抒情。詞人深情抒寫了他與辛棄疾建立在“改變南宋屈辱現(xiàn)實”這一共同理想基礎上的真摯友誼。
D.詞人以“九轉丹砂”與辛棄疾共勉,希望能經得起鍛煉,使“尋常鐵”煉成“精金”,為國家干一番事業(yè)。
2.比較本詞與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詞在抗金情感上的異同。
全國百強名校高考模擬題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后面題目。
古劍歌
[唐]齊己
古人手中鑄神物,百煉百淬始提出。
今人不要強硎磨,蓮鍔星文未曾沒。
一彈一撫聞錚錚,老龍影奪秋燈明。
何時得遇英雄主,用爾平治天下去。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神物”指古劍,“神”字體現(xiàn)出古劍神奇的威力和靈性。
B.“百煉百淬”寫古劍經歷干錘百煉后而成,因來之不易,所以顯得珍貴。
C.“不要強硎磨”指不要用磨刀石來強行磨古劍,意即不能隨便使用古劍。
D.五、六兩句從聽覺與視覺的角度寫古劍的堅韌與鋒利,表現(xiàn)了古劍不減當年的風采。
2.詩歌最后兩句的意思是什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廣東深圳市高考模擬題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題目。
寄秦州田元均(1)
[宋]歐陽修
由來邊將用儒臣,坐以威名撫漢軍。
萬馬不嘶聽號令,諸蕃無事著耕耘。
夢回夜帳聞羌笛,詩就高樓對隴云。
莫忘鎮(zhèn)陽遺愛(2)在,北潭(3)桃李正氛氳。
[注](1)田元均:在鎮(zhèn)陽做官時與歐陽修交好,后調任秦州。(2)遺愛:遺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懷的德行、恩惠、貢獻等。③北潭:鎮(zhèn)陽一處風景幽麗的池苑。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強調田元均雖以儒臣身份出任邊將,卻能憑借其威盛的名聲來安定軍心。
B.戰(zhàn)馬沒有嘶鳴,與將士靜聽號令,軍容整肅,此描寫是詩人對田元均的贊揚。
C.邊疆無戰(zhàn)事,詩人勉勵友人當帶領軍民積極從事農業(yè)生產,建立守邊新功績。
D.北潭桃花、李花芬芳馥郁,象征田元均曾化育一方,也寄寓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2.第三聯(lián)刻畫出田元均怎樣的形象?請結合詩句簡析。
湖北武漢市高考模擬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題目。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唐]岑 參
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
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干官。
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以詠“早朝”為主題的唱和詩,寫景極盡鋪張,氛圍渲染莊嚴,對仗精工典麗。
B.頷聯(lián)中“金闕”“玉階”,其辭藻富麗堂皇,正適合表現(xiàn)皇宮的金碧輝煌和雕欄玉砌。
C.頸聯(lián)將“花迎劍佩”“柳拂旌旗”的場面與“星初落”“露未干”的時間融匯成一體。
D.尾聯(lián)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內心的真實感受,充滿對當今皇上的贊頌之情和恭敬之態(tài)。
2.詩的首聯(lián)起筆不凡,匠心獨運。請結合相關詩句簡要分析。
浙江名校高考模擬題
閱讀下面這兩首詞,完成后面題目。
臨江仙-送錢穆父
[宋]蘇 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①,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②。
惆悵孤帆連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鷓鴣天.送人
[宋]辛棄疾
唱徹《陽關》淚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璃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注]①改火:指過了一年。②筠:竹。③只應:只以為,這里指豈止。
1.蘇詞畫線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現(xiàn)手法盛贊了友人在面對坎坷奔波時所堅守的品節(jié)。
2.兩首詞同是寫送別友人,蘇詞與辛詞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
云貴川渝名校高考模擬題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題目。
釣 嶼【注】
[明]郭汝霖
天畔一舟橫,長風萬里行。
黃鼙浮浪遠,釣嶼蕪波明。
蜃氣山將結,濤聲笛共清。
倚檣時浩嘯,奇覽慰生平。
[注]嘉靖四十年(1561)閏五月,冊封正使郭汝霖一行乘坐“封舟”向琉球王國進發(fā),航行到釣魚島海域即興而作此詩。
1.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寫詩人乘舟在大海上航行的情景。既描繪了“封舟”在大海上揚帆遠航的生動場景,也寫出了磅礴的氣勢。
B.頷聯(lián)寫初見釣魚島。詩歌借著對“封舟”的動態(tài)描寫,將釣魚島這一主要表現(xiàn)對象自然而然地推到讀者眼前。
C.頸聯(lián)用想象的藝術手法,生動地描繪釣魚島的風景,給人一種迷蒙飄逸的美感與和諧安詳?shù)穆犛X感受。
D.尾聯(lián)寫詩人倚靠著船上的桅桿不時地浩歌長嘯,奇美的祖國山川,讓他感到足以告慰平生。此聯(lián)作者在直抒胸臆。
2.請結合全詩,簡要概括詩人形象。
南京師大附中高考模擬題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題目。
聚蚊謠(1)
[唐]劉禹錫沉沉夏夜閑堂開,飛蚊伺暗聲如雷。嘈然歘起初駭聽,殷殷若自南山來。喧騰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聰者惑。露花滴瀝月上天,利嘴迎人看不得。我軀七尺爾如芒,我孤爾眾能我傷。天生有時不可遏,為爾設幄潛匡床。清商一來秋日曉,羞爾微形飼丹鳥②。
[注]①唐元和年間,王叔文政治集團失敗,劉禹錫受到牽連,被貶謫朗州,此詩即作于這一時期。②丹鳥:螢火蟲的異名。
1.詩歌前八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結合相關內容分析“蚊子”這一形象。 2.請結合全詩,分析詩歌最后兩句的表達效果。
河南名校高考模擬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題目。
送汾城王主簿
[唐]韋應物
少年初帶印①,汾上又經過。
芳草歸時遍,情人②故郡多。
禁鐘③春雨細,宮樹野煙和。
相望東橋別,微風起夕波。
[注]①帶?。赫乒苡…t,指王主簿少年回到舊游之地汾城任職。②情人:這里指友情深厚的人。③禁鐘:宮中的鐘聲。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寫王主簿年紀輕輕就掌管印璽,回到舊游之地汾城任職,刻畫了王主簿年少有為、意氣風發(fā)的形象。
B.頷聯(lián)上句“芳草歸時遍”,以“芳草”比喻相思之愁,萋萋芳草,貼切自然;一個“遍”字,寫出愁緒之多。
C.頸聯(lián)上句“禁鐘春雨細”寫雨里鐘聲,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以春雨細密寫鐘聲輕細,形象生動。
D.詩歌標題中的“送”字既點明了詩歌的題材,同時又揭示了詩歌的主旨,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誠摯情誼。
2.詩歌的尾聯(lián)頗具特色,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閩粵贛十二校高考模擬題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題目。
夜起
[清]黃遵憲①干聲檐鐵百淋鈴,雨橫風狂暫一停。正望雞鳴天下白,又驚鵝擊海東青②。沉陰噎噎叫可多日,殘月暉暉尚幾星。斗室蒼茫吾獨立,萬家酣睡幾人醒。
[注]①黃遵憲: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廣東梅州人,晚清著名愛國詩人。曾積極參與維新變法,被解職后歸家閑居,此詩寫于閑居期間。②鵝擊海東青:暗指俄國侵占我國東北地區(qū)。③噎噎:天陰沉的樣子。
1.下列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句寫檐鐵和風鈴在風雨中撞擊、晃動,發(fā)出了“干”“百”聲。詩人運用以聲襯靜的手法,表現(xiàn)了夜晚的寧靜。
B.頷聯(lián)寫出了詩人長夜無眠盼望天亮的心情,“又驚”句揭示了詩人無眠夜起的原因。
C.頸聯(lián)感慨天色陰沉的日子太多,月光雖然明亮,卻是殘月,天空雖有星星,卻只寥寥數(shù)顆。
D.尾聯(lián)“吾獨立”照應詩題“夜起”,與下文“萬家酣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現(xiàn)了詩人鮮有同道的孤獨處境。
2.這首詩情感表達含蓄蘊藉,請你結合相關的詩句分析。
河北衡水中學高考模擬題
閱讀這首古體詩,完成后面題目。
癸9口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其一)①
[晉]陶淵明
在昔聞南畝,當年竟未踐。
屢空②既有人,春興豈自免?
夙晨裝吾駕,啟涂情已緬。
鳥哢歡新節(jié),冷風送余善。
寒草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是以植杖翁③,悠然不復返。
即理愧通識④,所保詎⑤乃淺?
[注]①此詩是詩人歸隱之前參加春耕后的作品。懷古田舍,即田舍懷古。②屢空:食用常缺。③植杖翁:荷蓧丈人?!墩撜Z·微子》載“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葆。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④通識:通明的見識,指儒家仕而不隱的思想。⑤詎:難道。
l.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開頭兩句寫詩人當年未能踐行躬耕南畝的愿望,流露出詩人的遺憾和惋惜之情。
B.三、四兩句寫由于家中食用常缺,因此春天下地耕種就不能自免,這是說躬耕之必要。
C.五、六兩句寫早晨整理農耕用的牛車和農具,啟程時生出緬懷之情;“緬”字照應了標題。
D.七至十句既描繪出鳥兒歡鳴、春風和暢的情景,也寫出“寒”“荒”所映襯出的憂慮之情。
2.詩歌最后四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矛盾心理?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湖南高考模擬題
1.A(首句“老去憑誰說”,“憑誰說”是指向誰訴說。寫知音難覓,而年已老大,不唯壯志未酬,甚至連找一個可以暢談天下大事的同伴都不容易。不是作者年事已高,已不在乎身外之名,任人評說。)
2.相同點:①都表達堅決主張抗金、統(tǒng)一祖國的愿望,及自身壯志未酬的憤慨。②都表達對朝廷茍安的不滿,對百姓已然習慣金人統(tǒng)治,逐漸失去民族自尊心、民族信仰,以及軍隊失去戰(zhàn)斗力的擔憂。
不同點:陳詞表達了與友人志同道合,互相勉勵,堅持共同主張、奮斗到底的情感。辛詞表達了反對冒進、輕敵的思想。
全國百強名校高考模擬題
I.C(“不能隨便使用古劍”錯誤,“不要強硎磨”意思是古劍保存很完好,還很鋒利。)
2.意思:古劍何時能遇到蓋世英雄,拿它平定天下。
情感:抒發(fā)了詩人積極用世、渴望施展才能的感情,充滿對機遇和功業(yè)的期待。
廣東深圳市高考模擬題
I.C(“勉勵……”錯誤,“諸蕃無事著耕耘”是描寫、歌頌,不是“勉勵”。)
2.①感情深沉。當他夢里醒來,在夜帳中聽到邊地的羌笛聲.情思更加邈遠。②文才出眾,、當他登上高樓面對隴地的浮云,詩興勃然而生。
湖北武漢市高考模擬題
1.D(“充滿對當今皇上的贊頌之情和恭敬之態(tài)”表述有誤,尾聯(lián)既有對賈至的恭維,也有自己的謙遜,還有和詩不易的尷尬。)
2.①寫“雞嗚”“曙光”,交代早朝上路的時間,點題巧妙、自然。②從視覺、聽覺、感覺等不同角度進行描寫,既寫所見之“曙光”“春色”,又寫所聞之“雞嗚”“鶯囀”,甚至寫到身心所感之“寒”,準確地抓住了暮春時節(jié)清晨之時景物和氣候的特點。③起句構思巧(或用詞巧)?!昂薄瓣@”都有冷澀、低沉之感,作者用在這里,讓人不覺得冷澀,與前后描寫(或用詞)結合,讓人清醒,有催人早去上朝的感覺。
浙江名校高考模擬題
1.比喻 對偶 象征
2.相同點:兩首詞均是在寬慰友人,不必為離別哭泣,要保重自己.。
不同點:蘇詞認為人生如逆旅,無須為暫時的離別傷情,表達了蘇軾曠達灑脫的情懷。辛詞認為友人此行風險重重,并不只是自然方面的艱辛,來自小人的威脅和陷害才是最危險的,表達了詞人對友人前途的擔憂,對自己內心壯志難酬的悲憤。
云貴川渝名校高考模擬題
I.C(“想象的藝術手法”錯,詩句中的濤聲為實寫,應為“虛實結合的藝術手法”。)
2.詩人是一位具有強烈使命感、充滿豪情、熱愛祖國山河的官員。①他乘坐“封舟”破萬里浪,努力完成朝廷交給他的政治使命。②他面對祖國的壯美山河.興奮喜悅,倚靠桅桿浩歌長嘯,體現(xiàn)出愛國者豪邁的詩情。
南京師大附中高考模擬題
1.①用蚊子比喻腐朽官僚。②“伺暗”“喜昏黑”,表現(xiàn)其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陰賊本性。③“嘈然歘起”,刻畫其特別善于聚眾起哄、造謠惑眾的特點。④“利嘴迎人”,表現(xiàn)其心地歹毒。
2.①“清商一來秋日曉”與前文“沉沉夏夜閑堂開”相照應。②“羞爾微形飼丹鳥”與上面對“飛蚊”的赫赫威勢的描寫——“聲如雷”“嘈然歘起”“喧騰鼓舞”“利嘴迎人”等形成對比,突出了“飛蚊”的可悲、可恥的下場。③用詞精巧,情感強烈,“清商一來”“羞爾微形”等,強烈表現(xiàn)出詩人對“飛蚊”的鄙視以及樂觀豪爽的精神氣度。
河南名校高考模擬題
1.B(“以‘芳草比喻相思之愁”錯,應是“以‘芳草比喻離愁”。)
2.①以景結情。尾句“微風起夕波”,那一池春水不斷蕩漾,仿佛是詩人那顆不平靜的心,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去依依不舍的深情。②細節(jié)描寫。“相望”一詞運用了動作描寫,寫出了詩人和友人之間難舍難分的狀態(tài)。③卒章顯志?!皠e”字照應標題,同時又直接點明詩歌的主旨,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誠摯的情誼。
閩粵贛十二校高考模擬題
1.A(“詩人運用以聲襯靜的手法,表現(xiàn)了夜晚的寧靜”錯。檐鐵和風鈴發(fā)出的“千”“百”聲寫出了雨之大、風之狂,照應下句“雨橫風狂”。)
2.①首聯(lián)“千聲檐鐵百淋鈴,雨橫風狂暫一?!保蚤荑F和風鈴在風雨中的撞擊、晃動聲寫出了夜晚風雨大作的情景,象征清朝風雨飄搖的局面,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憂慮之情。②頷聯(lián)上句“正望雞鳴天下白”,寫詩人盼望天明,實則一語雙關,表達詩人渴盼時局好轉的迫切心情。下句“又驚鵝擊海東青”,“鵝”諧音“俄”,詩人運用諧音雙關的手法,表達了對俄國侵占我國領土的震驚與憤慨之情。③頸聯(lián)“沉陰噎噎何多日,殘月暉暉尚幾星”,感慨陰沉的天氣太多,夜空只有殘月和疏星,以此象征清政府的統(tǒng)治腐敗黑暗,國家前途微茫,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④尾聯(lián)“斗室蒼茫吾獨立,萬家酣睡幾人醒”,“我”獨立于斗室,聯(lián)想到此時民眾都在酣睡,以此隱喻國民的愚昧麻木,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憂慮之情。(從比喻或景情角度作答亦可)
河北衡水中學高考模擬題
1.D(“也寫出‘寒‘荒所映襯出的憂慮之情”錯,應為“表達詩人對南畝之荒、偏的喜愛之情”。)
2.最后四句表達了詩人“不隱”與“隱”(“仕”與“不仕”)的矛盾心理。詩人看到這優(yōu)美而人跡罕至的環(huán)境,理解了植杖翁的遁世選擇,心里產生了歸隱的念頭;但面對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這種歸隱的念頭使詩人感到愧疚??稍娙擞钟X得自己所保持的喜愛自然的情懷不是淺陋的,這又流露出對歸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