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俊偉
2020年5月20日,小滿,一個充滿愛意而又富有寓意的日子。
我翻開散發(fā)墨香的新一期《慈善》雜志,“慈善伴我成長”幾個字躍入眼簾,不經(jīng)意間勾起了我暖心的回憶。今年5月,恰逢莊河市慈善總會籌建14年,而我也從25歲走到38歲,伴隨莊河慈善事業(yè)走過了14年的發(fā)展歷程。深情回望來時路,這是我與善同行的14年,亦是拔節(jié)成長的14年,更是勤耕收獲的14年,我把青春與精力全部投入慈善,在人生路上留下深刻的慈善足跡。
慈善,給了我引以為榮的職業(yè)。2005年畢業(yè)后,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我曾在農(nóng)村工作一年多,對于百姓的狀況有著深刻的認識,也為后來從事慈善工作打下了民情基礎。2006年初夏,當我初次走進莊河市慈善總會的大門,領導的關愛和同事的熱情讓我倍感親切,一種強烈的職業(yè)認同感和慈善榮譽感在心中萌發(fā),暗下決心一定做好慈善工作。記憶猶新的是,我入會的首篇文章《慈善離我們有多遠》,刊登于當年7月29日的《大連日報》,并獲得“慈心善舉情意深”主題征文優(yōu)秀獎。這篇入門之作,恰如我的一枚“慈善胎記”,給了我巨大的鼓舞和信心,成為日后慈善宣傳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動力源。我從宣傳文秘工作做起,累計撰寫各類材料300余萬字,在《人民日報》《人民政協(xié)報》《中國審計報》《遼寧日報》《大連日報》《慈善》雜志等30余家報刊發(fā)稿9000余件次,編輯《莊河慈善》簡報260余期,主編《慈行善跡》《慈善學悟》《大愛長河》等圖書7部,創(chuàng)作《大愛贊歌》《大愛先鋒》《濱城彩虹》等慈善專題片6部,連續(xù)7年被中華慈善總會、《慈善》雜志社評為“全國慈善優(yōu)秀通訊員”,長篇通訊《那山·那人·那情》榮獲大連市慈善新聞獎一等獎。14年來,我以善為榮、為善而歌,我用青春書寫慈善,慈善與我成長相伴。
慈善,給了我歷練成長的平臺。我和同事有一個共識:在莊河市慈善總會就職,不僅是一份安身立業(yè)的工作,更是一個學習歷練的平臺。我們有“每周一學”的傳統(tǒng),單位每周一機關例會上,組織開展集體學習活動,從政治理論到慈善法規(guī),從傳統(tǒng)文化到社工知識,十多年來實現(xiàn)了個人成長與組織成長同步,《慈善》雜志曾以《“每周一學”打造學習型慈善組織》進行專題報道。我們有“每周一善”的活動,從創(chuàng)會時的幾名義工發(fā)展至8萬多人的義工隊伍,每周都有形式多樣的義工服務活動。特別是籌劃大型慈善會議活動,極大地鍛煉了我的組織力、執(zhí)行力、溝通力和創(chuàng)新力。我們有“每年一捐”的奉獻,我和同事都有一支個人“萬元”慈善基金,每年帶頭參與慈善捐款,幫扶特困群眾、“三無老人”或受災地區(qū),用行動展現(xiàn)慈善人的愛心風采。
為提高自身職業(yè)能力,我積極參加“老牛學院”等多種學習培訓,2008年報名全國首次社會工作者職業(yè)資格考試,2013年考取社會工作師(中級)職業(yè)資格,真正成為一名職業(yè)慈善工作者。2017年,經(jīng)單位推薦,我分別擔任莊河市政協(xié)委員、大連市青聯(lián)委員,同時兼任莊河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lián)誼會會長,這為開展慈善工作提供了廣闊的社會舞臺。我認真撰寫提案,積極建言獻策,為社會民生鼓與呼,為慈善事業(yè)思與行。這些年,在領導的培養(yǎng)和各方面支持下,我有幸獲得全國基層慈善工作者十大感動人物、中國百名社工人物、遼寧省機關檔案工作突出貢獻個人、大連市優(yōu)秀青年文藝人才、大連慈善優(yōu)秀工作者、莊河慈善家等多項榮譽稱號。
慈善,給了我值得珍憶的情緣。人的一生,可能有很多職業(yè)選擇,但自己從未想過會從事慈善工作。于我來講,這是一次機緣,一種情緣,亦是一份善緣。這種“緣”是以會為家的熱愛,因為工作需要,我曾多次熬夜甚至通宵趕寫材料,單位的燈光見證了我伏案忙碌的身影,我為慈善工作樂業(yè)不疲。這種“緣”是救人急難的欣慰,每當我們救助一個貧困對象,幫助他們走出困境,一種職業(yè)自豪感油然而生,當數(shù)以萬計的受助者成為助人者,正是慈善的意義所在。這種“緣”是小善大愛的義舉,工作多年,我感動于百萬豪捐的慈善家,感動于傾囊而捐的普通人,感動于無私奉獻的好義工,他們的善舉傳遞了正能量,繪就了和諧社會的溫暖底色。這種“緣”是君子之交的欣賞,我與《慈善》雜志編輯老師及各地慈善同仁始終保持聯(lián)系,關注學習他們的文章和工作經(jīng)驗,有時參加全國性慈善會議,大家見面分外親切,真可謂“天下慈善是一家”。這種“緣”是慈善傳家的接力,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和同事們帶頭捐款,我的愛人也主動參與捐贈,累計籌集款物832.58萬元,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令我感動的是,我9歲的兒子被白衣勇士所感動,繪制了多幅戰(zhàn)疫情手抄報,還寫了一篇《戰(zhàn)“疫”教我學會愛》作文,發(fā)表在媒體平臺……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14年的慈善歲月,5000多個慈善日夜,算不上多么漫長,但這份情懷與情緣足夠我用一生去珍惜、去回憶。如今,慈善已在我的心中深厚積淀,升華成為內(nèi)心的精神信仰、堅定的職業(yè)追求、人生的前進航標。我將與善為伴,永葆一顆慈善初心,在新時代慈善事業(yè)的大路上善行不止。
“小滿”猶未滿,慈善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