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莉娟,趙雨荻,郭 平,白鐲蘭
初中生對體育中考的態(tài)度調(diào)查與對策研究
安莉娟,趙雨荻,郭 平,白鐲蘭
(河北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采用問卷法對371名不同性別、不同年級、不同地區(qū)的中學生進行關于對中考體育態(tài)度的調(diào)查,結果表明,城市與農(nóng)村學校都非常重視體育中考,重視程度無明顯差異;體育中考帶給女生的壓力明顯高于帶給男生的壓力;學生通過練習后體育成績有明顯的提高,在初三大部分可以達到25分以上,城市學生初二的體育成績遠高于農(nóng)村的學生,城市的初中更早開始對學生進行體育中考的訓練;農(nóng)村學生認為體育中考的項目比較容易得分,與城市學生的態(tài)度差異顯著;絕大部分學生認為體育中考的練習對學習產(chǎn)生了負面的影響;學生雖參與體育中考的練習,但對科學健身的方法卻知之甚少,行動與認知出現(xiàn)了明顯的偏差;初二與初三學生對體育中考的態(tài)度與看法差異較大,初三學生對體育中考的態(tài)度比初二學生更加積極。
初中生;體育;中考;態(tài)度;策略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關了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zhì)量的意見》,提出將體育科目納入高中階段學??荚囌猩浫∮嫹挚颇?,引起了一系列爭論。而在此之前,國家為增強中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已經(jīng)在初中普遍實施體育中考制度,即將體育中考成績納入中考成績的一部分。體育中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校體育的社會地位,促進了學校、社會和家長對學生體質(zhì)健康的關心和重視。但由于種種原因,體育中考也漸漸暴露出應試的弊端,如學校和家長更加關注體育成績而不是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提高,逐漸違背了體育中考的初衷。本研究立足于學生,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通過調(diào)查研究中學生對體育中考的態(tài)度,分析體育中考需要發(fā)揚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并提出改進對策建議,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轉(zhuǎn)變追求分數(shù)的功利性態(tài)度,對體育中考改革提供參考。
被試來自于河北省石家莊市第四十中學、石家莊市第二十七中學、石家莊市第四十四中學和石家莊市藁城區(qū)興安鎮(zhèn)中學。本次調(diào)查共發(fā)放問卷400份,刪除未完成的問卷、規(guī)律作答問卷和隨機作答問卷等無效問卷后,有效問卷354份,有效率89%。其中,城市179人,農(nóng)村175人,男生175人,女生179人,初二188人,初三166人。
在借鑒已有研究成果基礎上自編關于學生對體育中考態(tài)度及看法的問卷,分為五個部分:學生的基本情況;體育中考帶來的社會重視度;體育中考對中學生體育意識的影響;體育中考對中學生體育行為的影響;學生對體育中考的意見與建議。
以學校中的行政班為單位,隨機抽取城市與農(nóng)村學校初二、初三各兩個班,共八個班。先由主試說明施測的目的和答題的方式,同時告訴被試調(diào)查結果僅用于科學研究,完全保密。在確認被試理解測驗的要求后,開始正式測試。被試填完問卷后當場回收。
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和SPSS Statistics 25.0對數(shù)據(jù)進行錄入;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和處理。
問題選項分為1—5,1為非常重視,根據(jù)分數(shù)增加重視程度逐漸減小,5為不重視。平均值1.49,標準差0.801,數(shù)據(jù)分布較為集中,主要集中在1—2分,即非常重視與比較重視。
城市和農(nóng)村學校對體育中考的重視程度差異不顯著,但農(nóng)村學校對體育中考的重視程度平均分(=1.54)超過了城市(=1.45)。
體育中考給個體帶來的壓力程度分為1—5,1為帶來的壓力很大,5為沒有壓力。
通過對男女、年級以及城鄉(xiāng)數(shù)據(jù)的對比可看出,體育中考帶給男生與女生的壓力差異顯著(=0.016<0.05),女生的平均值要明顯低于男生,說明體育中考帶給女生的壓力比男生要大,見表1。
表1 體育中考帶給學生的壓力程度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發(fā)現(xiàn),壓力得分在性別上存在顯著差異((335.936)=2.413,=0.016<0.05),即女生在壓力得分上明顯高于男生。
通過問卷調(diào)查初二學生模擬體育中考目前的得分情況,與初三學生的體育中考分數(shù),直接讓學生選擇自己所對應的的分數(shù)段。1:26—30分,2:21—25分,3:16—20分,4:10—15分,5:10分以下。
通過對比平均分可看出,初二(=2.03)與初三(=1.72)學生體育中考成績差異顯著,且初三大部分學生可以達到25分以上,說明體育成績可以通過大量練習來提高。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發(fā)現(xiàn),體育成績在年級上存在顯著差異((322.739)=2.947,=0.003<0.05),即初三學生的體育成績明顯高于初二學生;體育成績在城鄉(xiāng)上存在顯著差異((320.084)=-8.254,=0.000<0.05),即城市學生的體育成績明顯高于農(nóng)村學生。
對體育中考項目得分的難易程度的態(tài)度分為1—5,1為容易,5為很難。結果表明,農(nóng)村學生認為體育中考項目比較容易得分,而城市學生認為比較不容易得分,見表2。
表2 項目設置難易程度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發(fā)現(xiàn),城市與農(nóng)村學生對體育中考項目設置的態(tài)度有顯著差異((348.912)=-2.041,=0.042<0.05),即農(nóng)村學生認為體育中考更容易得分。
體育中考練習對文化課的影響程度分為1—5,1為促進很大,5為阻礙較大。統(tǒng)計結果顯示,平均值3.06,標準差0.944,數(shù)據(jù)分布較為集中,主要集中在3—4分。還有不少學生認為體育中考的練習對文化課的學習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甚至起到了消極的作用。這個結果與體育中考最初的目的大相徑庭。
科學健身與終身體育的了解程度分為1—5,1為非常了解,5為不知道,初中生的得分大部分集中在了4—5分。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的體育行為與自身對體育鍛煉的認知出現(xiàn)了很大的偏差。
數(shù)據(jù)對比發(fā)現(xiàn),無論在體育中考帶給個體的壓力、體育練習后的心情、體育中考對體育興趣的影響、體育中考對學習的作用,還是在體育中考項目設置難易程度等方面,初三學生對體育中考的態(tài)度都普遍比初二學生對體育中考的態(tài)度更加積極。
在體育中考帶給個體壓力方面,選項分為1—5,1為帶來的壓力很大,5為沒有壓力。壓力得分在年級上存在顯著差異((352)=-2.193,=0.029<0.05),體育中考帶給初三學生的壓力明顯小于初二學生。
在體育練習后的心情方面,選項分為1—5,1為很快樂,5為痛苦。體育后練習后的心情得分在年級上存在顯著差異((352)=3.119,=0.002<0.05),即初三學生在體育練習后的心情明顯要好于初二學生。
在體育中考對體育興趣的影響方面,選項分為1—5,1為促進很大,5為更加討厭。體育中考對體育興趣影響差異顯著((351.151)=3.080,=0.002<0.05),初三生認為體育練習對興趣促進作用更大。
在體育中考項目設置難易程度方面,選項分為1—5,1為容易,5為很難。結果顯示,學生在對體育中考項目設置難易程度的態(tài)度上存在顯著差異((352)=5.830,=0.000<0.05),即初三學生比初二學生認為體育中考項目更為容易得分。
從整體來看,在被調(diào)查學校,無論城市與農(nóng)村,都非常重視體育中考。說明體育鍛煉雖以一種強制的方式推行,最后以分數(shù)的方式呈現(xiàn),但最終提高了學生的體質(zhì),對學生的體育行為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
體育中考帶給女生的壓力要顯著高于男生,女生對體育中考的壓力主要來源于800米長跑。從生理角度看,800米跑對女生的需氧量、肺活量、吸氣容量等要求更高,造成生理上的不適,進而導致厭煩、產(chǎn)生畏懼心理,所以女生的壓力顯著高于男生。
在體育練習對文化課的影響上,學生都普遍給出了非正性的回復,甚至許多學生認為體育中考的練習阻礙了自己的文化課學習,這與生理心理學的研究背道而馳。生理心理學認為,學習與運動的合理調(diào)節(jié),可以使學生感覺器官、運動器官與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機能得到鍛煉和提高。一般來說,運動可以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但過度、單一的運動則會對學習起到阻礙作用,即產(chǎn)生了運動性心理疲勞。
調(diào)查結果顯示,學生對科學健身與終身體育的了解很少,體育行為與認知出現(xiàn)了偏差。如今學校的功利化體育鍛煉并沒有教會學生真正的科學鍛煉的方法,也沒有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而是一味地追求高分數(shù),甚至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產(chǎn)生了阻礙作用,這嚴重違背了體育中考的設計初衷。
農(nóng)村學生比城市學生認為體育中考的項目更容易得分,主要是由于農(nóng)村的環(huán)境可以為農(nóng)村學生提供更多運動空間,故而農(nóng)村學生的體質(zhì)要好于城市學生,所以農(nóng)村學生認為體育中考的項目更容易得分。
在初二與初三學生對待體育中考態(tài)度對比上,發(fā)現(xiàn)初三學生的態(tài)度要明顯比初二學生的態(tài)度積極。本問卷調(diào)查是在初三學生參加完體育中考后展開的,初步分析是由于初三學生已參加完體育中考,學習不再受體育訓練的影響,故對體育中考的態(tài)度更加寬容,更加積極。而初二學生依舊在為體育中考而訓練,故負面情緒較大。該結果從側(cè)面說明了體育訓練對日常生活和學習沒有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
從調(diào)查研究中共得到七條結論:學校對體育中考的重視程度都很高;體育中考帶給女生的壓力要高于男生;對體育中考項目的練習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體育中考成績;農(nóng)村學生認為體育中考項目更加容易;多數(shù)學生認為體育中考及其練習對自身的文化課產(chǎn)生了非正面性影響;大部分學生只知機械練習體育中考項目而不知其意義;初三學生因剛參加完體育中考,對體育中考持相對寬容的態(tài)度。
要在學生進入初中后進行一個系統(tǒng)的、完整的體質(zhì)檢測,并記錄在體育檔案袋中,同時要在檔案袋中印出體質(zhì)測定的各項指標、記錄的表格和各項指標的全國平均值,以便把體質(zhì)測定的各項結果填入表格內(nèi),然后與全國同年齡、同性別組的平均值相對比,從而評價出自己體質(zhì)的優(yōu)劣。同時讓學生本人了解自己的測試結果及其自身體質(zhì)存在的具體問題,根據(jù)不同的等級進行較為細致的、有針對性的體育訓練。
體育教學的內(nèi)容應具有多樣性、實效性,而不僅僅是以體育中考的項目為核心。課程要以學生為中心,對不同體質(zhì)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訓練方式,見表3。
表3 學生體育課程方案
很多學生認為,體育中考提前安排在五月份不合適,因為五月上中旬的天氣過于炎熱,不適宜體育中考。建議將體育中考提前一個月,改為四月上中旬考試,確保天氣不會過于炎熱,不影響考生的正常發(fā)揮。
體育中考項目可以依據(jù)學生當前的實際體能階段制定不同的項目與標準,以便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與對體育鍛煉的興趣。還可以根據(jù)學生個人的特點,通過增加可供備選項目來降低學生對體育中考的壓力,即允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特點選擇不同的體育中考項目。此外,將體育中考設置成過程性評價,從多個層面、多個內(nèi)容對學生中考進行考核,以實現(xiàn)中考的目標和價值。
學校體育課應將體育鍛煉項目多元化,不應拘泥于體育中考項目的練習。教師要在體育教學中要普及科學鍛煉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從事健身鍛煉的興趣和熱情,并逐步促使他們形成健身習慣。教師還應避免應試性體育,忽視學生興趣的發(fā)展和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性。學生要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鍛煉的良好習慣,主動樹立“終身體育”意識,主動擺脫應試教育的侵蝕,促進自身全面發(fā)展。
[1] 崔立中,劉鵑.課間緩解學習疲勞的一項探索性研究[J].心理科學,2007(6):1405-1408.
[2] 馬勇,吉新田.對學習疲勞問題的初步探討[J].醫(yī)學教育,1990(6):32-35.
[3] 吳本連,郭華生.體育鍛煉與疲勞關系的綜述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04(2):78-80.
[4] 鄭君亞,鐘聲.淺談體育中考利與弊及對策分析[J].運動,2011(3):67,46.
[5] 王皓.淺析如何解決體育中考女生對中長跑的畏懼心理[J].田徑,2016(3):61-62.
[6] 白巖,朱永,文昌明,等.當前體育成為中考必考科目的思考[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8,(16):47-48.
[7] 夏書紅.日本學校體育的特點以及對我國的啟示[J].體育文化導刊,2007(11):65-68.
[8] 李磊.體育中考政策實施對初中學校體育影響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9,(13):132.
Research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Physical Education Examination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AN Lijuan, ZHAO Yudi, GUO Ping, BAI Zhuolan
(College of Educatio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00,China)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attitudes of 371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are from different genders, grades and regions towards the physical education examin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The results are: (1) Both urban and rural school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hysical education examination,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gree of emphasis. (2)The pressure brought by the physical education examination to female students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brought to male students. (3) After practice,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score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most of them can reach more than 25 points (full mark is 30 points) in the third grade. Urban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scores in second grade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rural areas and they start the exercises for the examination earlier than rural students. (4) Rural students think that the items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examination are easy to score, but the attitude of urban students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5) The vast majority of students believe that the practi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examination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learning. (6) Although students practice for the physical education examination, they know little about the scientific way of getting fit, 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eviation between action and cognition. (7)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econd and third yea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erms of attitudes and views. The attitude of the students in the third grade is more positive than those in the second grad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physical education;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attitude; strategy
10.3969/j.issn.1673-2065.2020.04.024
安莉娟(1972-),女,河北石家莊人,副教授;
趙雨荻(1999-),女,河北石家莊人,本科生。
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課題(1903030)
G80
A
1673-2065(2020)04-0114-05
2019-10-29
(責任編校:李建明 英文校對:李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