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桂榮
葉嘉瑩先生說:“學習中國古典詩歌的用處,也就正在其可以喚起人們一種善于感發(fā)、富于聯(lián)想、更富于高瞻遠矚之精神的不死的心靈。”我在課上對古典詩歌閱讀單元拓展整合方面做了一些初探。
一、拓展閱讀闊視野
1.精選篇目,充分閱讀。
針對古典詩歌單元任務(wù)要求,教師精選體現(xiàn)家國情懷的經(jīng)典詩歌作品(從漢代曹植、唐代李白到清代林則徐不同時代的詩詞)20篇和基于同一個作者(蘇軾)不同人生階段的詩文5篇進行縱向拓展和橫向拓展。課堂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閱讀,閱讀的同時圈點勾畫。同時布置每日一首背誦任務(wù),督促學生充分利用個人時間背誦,沉淀積累。
2.思維碰撞,精彩賞析。
小組合作交流,組內(nèi)成員分享震撼自己內(nèi)心的句子和在價值觀方面的收獲。由于時代的影響和學生自身理解能力的限制,詩歌的很多地方學生無法疏通,教師可選取這些經(jīng)典詩歌的寫作背景及精彩賞析作為閱讀補充,讓學生在掃清閱讀障礙的前提下,進一步理解把握文本的精神內(nèi)核。
二、讀后整合助生成
1.在準確理解和思想提高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分別把縱向和橫向閱讀的人文收獲以自己最喜歡的形式(可以用表格,思維導圖,圖文并茂等)整合在紙上。在整合的過程中,學生對文本涉及的所有核心價值觀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匯總,為這些價值觀的內(nèi)化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2.采用評價鼓勵機制進行班內(nèi)交流。學生以“我之所以要成為這樣的人”為話題,自由發(fā)言。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拓展整合的生成過程,有了生成,拓展閱讀整合課堂才算是完整的課堂;有了這樣的課堂,才能讓學生得到真正的收獲和成長。
三、博聞強識展風采
為了進一步內(nèi)化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展示當代青年學生的精神面貌,基于前期閱讀積累,開展詩詞大會比賽。比賽分兩部分:先出一套詩詞試卷,對背誦情況進行摸底,各班篩選出參賽人員;筆試勝出的再參加擂臺賽。擂臺賽題目以白板大屏幕呈現(xiàn),由簡單的詩詞重組到難度較大的飛花令。學生在兩周的準備時間里熱情高漲,在課間,在操場上,在宿舍里,經(jīng)??吹剿麄兣鯐b讀的場景,尤其優(yōu)生班的孩子各個不甘示弱,力爭要在臺上一展風采。
四、反思課堂利提升
古典詩歌是詩人的情與景、心與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種感性形象,需要感性認識和情緒體驗,王國維《人間詞話》中“境非獨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境”說的便是詩帶給人的內(nèi)在體驗。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分析和指令包辦,學生就會興味寡然,更談不上去體味挖掘詩的意境美和內(nèi)在價值了。
因而,作為教師要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想,去問,去說,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好奇心和興趣。心理學家奧托指出:“我們所有的人都有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睆哪撤N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在努力實踐著讓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也是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內(nèi)在人格的培養(yǎng)。
“詩言志,歌詠言?!睒?gòu)建基于核心價值功能的古典詩歌單元閱讀拓展整合課堂探究,不僅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文化自信,加快文化傳承,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豐厚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發(fā)揮社會的“主人”效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