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藥寒熱藥性與其現代藥理作用關聯(lián)研究

      2020-07-23 05:07:00谷幫杰李傳芝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20年6期
      關鍵詞:寒性藥性藥理作用

      金 李,谷幫杰,李傳芝,羅 歡

      (1.達州中醫(yī)藥職業(yè)學院,四川 達州 635000;2.重慶醫(yī)科大學,重慶 401331;3.重慶市銅梁區(qū)中醫(yī)院,重慶 402560)

      中藥藥性是中藥固有性質和功能的高度概括,廣義的中藥藥性包括“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毒性”等;而狹義的中藥藥性主要指中藥的“四氣”即寒、熱、溫、涼四種屬性[1],再精準概括為寒、熱兩種藥性?,F代藥理學主要是基于現代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上產生的,研究藥物有效成分,以及藥物與藥物之間、藥物與人體之間作用機制的一門學科。當今所謂的中藥現代化研究其本質主要就是以研究中藥的有效成分、藥理作用為主導的,雖說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藥的發(fā)展,但是這種以研究單體或者化合物等有效成分的模式具有明顯的“中藥西藥化”的趨勢,它忽視了中藥功效發(fā)揮的復雜性和整體性[2]?;谶@一狀況,筆者對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中藥藥理學》中所涉及到的所有中藥寒熱屬性及某些現代藥理作用(抗菌、抗病毒、抗炎)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期對于闡述傳統(tǒng)中藥藥性和現代藥理作用的關系有一定指導作用,為臨床合理運用中藥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數據來源及納入標準

      收集整理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中藥藥理學》中所涉及到的,具有明確的現代藥理作用記載的中藥共計315味。

      1.2 數據處理

      根據中藥寒、熱(平)藥性,抗菌、抗病毒、抗病原微生物等屬性,符合標記為“1”,不符合標記為“0”,針對教材中對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中藥的記載,只要描述了同時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則默認其抗菌、抗病毒項目成立,并在下面標記為“1”。在進行頻數統(tǒng)計時,發(fā)現中藥有涼、微寒、寒、微溫、溫、熱、大熱等藥性??紤]寒與涼、熱與溫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沒有本質的差異[3],就其本質而言均可歸為寒、熱二性。因此,本研究將“大寒”“寒”“微寒”“涼”規(guī)范為“寒”,“大熱”“熱”“溫”“微溫”規(guī)范為“熱”。

      1.3 數據錄入與統(tǒng)計

      利用WPS2019 EXCEL軟件錄入數據,建立數據庫。通過SPSS 20.0軟件進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相關性分析、χ2檢驗的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中藥寒熱屬性與相關現代藥理作用分布情況

      根據統(tǒng)計結果發(fā)現,315味中藥中,熱性藥112味,寒性藥145味,平性藥58味,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的中藥比例較大。見表1和圖1。

      表1 中藥寒熱屬性現代藥理作用分布情況

      圖1 中藥寒熱藥性分布情況

      2.2 中藥寒熱屬性與現代藥理作用的相關性

      根據統(tǒng)計結果發(fā)現,抗病毒作用與寒性藥成正相關,與平性藥成負相關;抗菌作用與平性藥成負相關。見表2。

      表2 中藥寒熱屬性與現代藥理作用的Spearman相關分析

      2.3 寒、熱藥物組現代藥理作用對比分析

      根據統(tǒng)計結果發(fā)現,寒、熱藥性中藥中抗病毒作用所占比例存在差異,寒性藥物占比例更大;抗菌、抗炎比例無統(tǒng)計學差異。見表3。

      表3 寒熱藥物中現代藥理作用對比分析 [n(%)]

      3 討論

      (1)大多數中藥具有抗菌或者抗炎作用。通過對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中藥藥理學》中所涉及到的中藥傳統(tǒng)寒熱藥性及部分現代藥理作用的統(tǒng)計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數中藥均具有抗菌或者抗炎的功效。這說明對于一些炎癥或者細菌性感染,中醫(yī)藥并非完全無計可施。眾所周知,在我國抗生素濫用一直是個老問題,雖然國家加強了監(jiān)督管制力度,但情況仍然不理想。2007年中國科協(xié)調查表明中國人均抗生素用量是美國的10倍;在歐美等發(fā)達國家,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在10%左右,而我國達到了30%,在某些基層醫(yī)院甚至達到了70%[4]。那么,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減少抗生素的濫用。實際上,臨床上已經有很多醫(yī)生把某些中藥當成抗生素來使用,一些科研機構和藥廠也開始著手研究“中藥抗生素”[5]。且不說這種做法是否合理,研究能否成功,但這也代表了中藥的一種研究趨勢。我們有理由相信,中醫(yī)中藥在這方面可以發(fā)揮重大作用。而且,因為中藥相對于西藥的結構來說成分更加復雜,導致了其不像抗生素那樣存在耐藥性的問題。因此,我們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及時合理的中藥介入,堅持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原則,盡可能少用抗生素,降低西藥抗生素的副作用。

      (2)利用中藥藥性與藥理作用的關系以促進新藥的研發(fā)。通過統(tǒng)計我們發(fā)現,寒性中藥與抗病毒的功效成正相關,平性藥與其抗病毒、抗菌作用成負相關。我們可以認為,寒性中藥是抗病毒成立的優(yōu)勢因素。也就是說,寒性藥抗病毒成立的概率更大。通過對比熱性藥和平性藥,可以更加肯定這一點。以上談到,我們可以通過合理運用中藥來達到抗菌、抗炎的效果,以減少或者緩解抗生素濫用的情況。同樣,對于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存在,西藥往往沒有很好的特效藥物。因為病毒基因的特殊性,更加容易發(fā)生變異,產生新的突變病毒株,造成原有的藥物療效大大降低甚至消失,增加了疾病防治的難度。截至2011年 4月底,全世界累計批準63種抗病毒藥物[6],而這些藥物只能預防和治療少數幾種病毒所致的疾病。眾所周知的HIV之所以難以治愈,根本原因也是因為它是一種靈活多變的病毒。而中藥因為其復雜的成分,發(fā)揮的是一個整體的效應,病毒的變異并不會對其療效產生太大的影響。因此我們還可以有選擇性地嘗試從寒性藥物里面篩選出一些藥物來做一些相關研究,從中提取出一些對于特定病毒或者微生物有特異性殺滅作用的有效成分。已經有研究發(fā)現紫草、黃芩、姜黃、甘草等中藥的活性成分對于艾滋病毒具有一定抑制作用;而對于其他病毒,例如乙肝病毒、單純皰疹病毒也發(fā)現了很多具有抑制作用的相關中藥[7]。對此,以后還可以對傳統(tǒng)中藥功效和現代藥理作用進行分析,以更好地為新藥開發(fā)、挖掘中藥潛在價值作出貢獻。

      (3)合理運用中藥的傳統(tǒng)藥性及現代藥理作用以提高臨床療效。通過對比寒熱藥性中藥的現代藥理作用,我們可以發(fā)現,二者在抗病毒方面具有一定差異。相對來說,寒性藥抗病毒成立的可能性更大。這一點也和上面的相關性分析結果相一致。但是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認為,寒性藥就具有抗病毒和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而熱性藥就不具備這種作用呢?顯然這樣的認識是不合理的。

      但現在臨床上對于中藥的運用就存在兩種明顯的誤區(qū),第一個誤區(qū)是很多醫(yī)生一遇到細菌感染,出現炎癥,或者病毒感染,就喜歡用寒涼藥,甚至有些中成藥在功效說明這一欄標記“清熱抗菌”,可謂不倫不類。通過我們的研究發(fā)現,首先在抗菌抗炎方面,寒熱藥的差異并不明顯,因此遇到細菌感染就用寒涼藥這一點,明顯說不通。其次關于抗病毒和抗病原微生物的藥物運用上,雖說寒涼藥成立的可能性更大,但就好比之前說的,這并不代表熱性藥就沒有抗病毒和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也并不代表寒性藥就一定具有抗病毒和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而寒涼藥大多數是清熱解毒藥,應用不合理對脾胃損傷非常大,醫(yī)學是一個嚴謹的學科,性命攸關,哪怕一點小差錯也可能致命,我們對于這些錯誤也要盡可能避免,所以以此為依據用藥也是不可取的。關于在臨床中藥運用的第二個誤區(qū)是,不單純根據寒涼屬性對應抗菌、抗病毒等關系來套用,而是更加準確地根據中藥現代研究認為其含有的有效成分的功效來運用。例如金銀花、板藍根,就具有抗病毒和退熱的效果;大黃具有增加胃腸道蠕動的功效。很多醫(yī)生凡是遇到病毒性感冒發(fā)燒就用金銀花或者其提取物,如熱毒靈,被廣泛用于退燒,其主要成分就是金銀花提取物。這樣做往往很容易出現高燒反復,遷延難愈。因為很多風寒感冒,雖說表面上有發(fā)熱、咽痛等癥狀,化驗也有細菌或者病毒性感染,但是中醫(yī)認為造成發(fā)熱咽痛的根本原因是寒邪閉郁,陽氣不能很好地宣發(fā)所積聚的熱,就是老百姓通常說的寒包火,正確的做法應該用辛溫大熱的藥物如麻黃來發(fā)汗解表,寒邪隨汗而出,發(fā)熱自愈。如果不懂中醫(yī)辨證,不懂中藥運用,此時運用寒涼藥的后果就是把表面的熱給降下來了,但是造成發(fā)熱的病因未能祛除,因此發(fā)熱才會反復。同理,針對一些便秘患者,如果其病原并非胃腸蠕動力量不足,而是缺少水分滋潤,我們治療的當務之急是滋補陰液、潤腸通便,中醫(yī)也叫增水行舟。如果屬于氣虛不運,則需要補氣助運,而非蠻力地使用大黃、番瀉葉等藥物瀉下通便。有動物實驗研究顯示,長期大量服用大黃會產生肝腎毒性,甚至有致癌的可能性[8-9],因此,不能遇到便秘就用具有瀉下作用的中藥,否則即使大便出,但容易造成痔瘡破潰,甚至肛裂、癌癥等多種后患。

      以上的兩個例子最大的問題在于,忘記了中藥之所以稱為中藥,根本原因是在中醫(yī)理論辨證論治的指導下用以預防治療疾病的藥物。如果一個中醫(yī)師在處方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現代藥理作用,即使寫的是草藥名字,其實質也算不上是一名稱職的中醫(yī),他已經失去了作為一名中醫(yī)應該具備的思維和辨證論治的思想。反過來看,這是否代表中藥的現代化研究完全一無是處呢?并非如此。中藥現代藥理,對于有效成分等研究,一方面,為現代藥物開發(fā)提供了基源(主要是西藥);另一方面,雖說現代藥理作用不能完全和我們中藥藥性功效劃等號,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中藥藥性功效。最后,中藥現代化研究也給了我們中醫(yī)開方更多的信心,因為筆者認為最好的中藥運用模式,即是在滿足中醫(yī)思維辨證論治的前提條件下,再考慮其現代藥理作用,使中藥的運用既符合傳統(tǒng)中醫(yī)藥理,又符合現代藥理作用,這對于提高臨床療效應該大有裨益。

      4 結語

      通過研究,我們發(fā)現大多數中藥具有抗菌或者抗炎的作用,因此如果可以合理地運用中藥,可以減少抗生素濫用;而寒性中藥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比例更大,因此我們可以嘗試從某些寒性藥物中提取出一些對于特定病毒有特異性殺滅或者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促進新藥的開發(fā),解決當今醫(yī)學界的某些難題,為人類健康事業(yè)作出更大的貢獻。但是,在臨床的中藥運用中,我們始終要秉承一個原則,就是無論想要達到抗菌、抗病毒,或者其他藥理作用的目的,都要首先基于中醫(yī)傳統(tǒng)藥性辨證論治的前提,同時選擇符合辨證論治和現代藥理作用規(guī)律的中藥,這才能使中藥運用更加正確、精準到位,以提高臨床療效。

      猜你喜歡
      寒性藥性藥理作用
      蚓激酶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白蘿卜與中藥同食,會解掉藥性嗎?
      橘紅素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中成藥(2018年9期)2018-10-09 07:18:50
      無花果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中成藥(2016年8期)2016-05-17 06:08:32
      寒性體質者試試艾葉坐墊
      測一測 你是“熱性體質”還是“寒性體質”
      海峽姐妹(2016年5期)2016-02-27 15:20:19
      半夏的化學成分及其藥性、毒性研究進展
      不同炮制和煎煮時間對大黃沉降藥性的影響研究
      如何區(qū)分食物的五性
      改進細菌群體趨藥性算法在可用輸電能力計算中的應用
      政和县| 虞城县| 武安市| 庆安县| 讷河市| 乌苏市| 辽中县| 中西区| 马山县| 绥化市| 城步| 巨野县| 磐安县| 西安市| 招远市| 新平| 都昌县| 关岭| 郎溪县| 基隆市| 偃师市| 福贡县| 杭锦旗| 宜宾市| 历史| 上虞市| 武汉市| 雅江县| 宕昌县| 涞源县| 洛阳市| 荃湾区| 同江市| 广丰县| 龙口市| 阜新| 酉阳| 司法| 交城县| 兰溪市| 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