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回春
新百倫貿易(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新百倫公司”)以紐巴倫(中國)有限公司(下稱“紐巴倫公司”)、趙城鵬構成不正當競爭為由訴至法院,索賠3000萬元。
4月16日,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宣布,對這起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紐巴倫公司除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公開聲明消除影響外,還需賠償對方經濟損失1000萬元及維權合理開支80萬元。這宗案子其實就是“山寨”、“傍大牌”的又一個實例。
品牌標志大寫“N”令消費者
難以分辨
喜歡運動鞋的人都知道,1906年,New Balance創(chuàng)立于美國波士頓,專門替腳型特殊的人生產運動鞋。一直以來,新百倫(New Balance)公司極為用心的致力于制鞋工藝。至今,一個持續(xù)100多年的品牌,仍然不斷以新興的科技,開發(fā)更符合人體工學的鞋款?,F(xiàn)已成為眾多成功企業(yè)家和政治領袖愛用的品牌,在美國及許多國家被譽為“總統(tǒng)慢跑鞋”,“慢跑鞋之王”,2003年正式登陸中國。
還有一款類似的運動鞋叫紐巴倫。紐巴倫也不算什么山寨或者假冒,它是2003年以前美國newbalance在中國的代理商注冊的名字,因為期間代理商違反經銷協(xié)議,newbalance退出中國市場,2003年再回到中國市場時,紐巴倫這個名字已經被注冊了,所以才用的“新百倫”這個名字,一定要有中文名字是為了接地氣方便營銷,所以紐巴倫和新百倫是不同的兩個牌子。
“New Balance(紐巴倫)”和“NEW·BARLUN(新百倫)”兩個品牌,除了讀音相似,兩家運動鞋的兩側都使用了僅存在細微差別的大寫字母“N”,令消費者難以分辨。
帶立人旁的“新佰倫”
又是何許人
其實,喜歡運動鞋的人會發(fā)現(xiàn),在市場上還有另外一個類似的牌子“新佰倫”。
新佰倫股份有限公司,地址:福建省晉江市陳埭鎮(zhèn)岸兜南工業(yè)區(qū)。品牌名稱是“新佰倫”,而此“新佰倫”并非彼“新百倫”。
掃描吊牌二維碼進入官方微信公眾號,在“關于我們”中,并沒有企業(yè)的介紹,而是錄入了一段馬拉松長跑項目的起源文字。在“品牌故事”中寫道:承載了慢跑文化的基因,NBLS將品牌標志“N”作為凝聚卓越品牌精神內涵的經典烙印,呈現(xiàn)于產品設計中。仔細觀察才發(fā)現(xiàn),原來“NBLS”是通過壓花處理印在標志“N”四個角上的四個字母。
經全國組織機構代碼信息核查系統(tǒng)查詢顯示,新佰倫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14日,經營期限自1900年1月1日至長期,統(tǒng)一社會誠信代碼913505003153467783,未顯示其他詳細信息。
《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曾致電“新佰倫”售后服務電話0595-82012666,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百倫”是中國品牌,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有正式注冊,可以查詢,與美國“N”牌沒有任何關系,并且強調美國“N”牌不能叫做“新百倫”(音)。新佰倫股份有限公司在福建晉江注冊,注冊資金一億元,是一家位于國外上市公司的下屬公司,有關其他情況在電話中不便透露。
一個百年品牌的形成,是需要花費一代甚至幾代人的努力,一點一點做起,孜孜不倦的把產品做好,把事情做好。
就如,美國新百倫(New Balance)公司極為用心的致力于制鞋工藝。至今,一個持續(xù)100多年的品牌,仍然不斷以新興的科技,開發(fā)更符合人體工學的鞋款。自1906年創(chuàng)立于美國波士頓以來,秉著制造卓越產品的精神,不斷地在科技材質、產品外觀與舒適感持續(xù)作進步。
唯一不變的是New Balance以高標準道德規(guī)范、100%顧客滿意度、團隊合作的精神來經營,以期成為高科技、高品質的世界運動及休閑用品的領導者。
一些傍大牌的產品生產者,或者由于沒有實力,或者壓根就不想自己去投入時間、成本去做什么產品設計、市場開發(fā)、品牌培育的工作,他們不屑于工匠精神,也不想做百年老店。
傍大牌者只需有“拿來主義”的精神就可解決一切問題,完全不尊重別人“知識產權”里所蘊含的資本和曾經為此付出的代價,更無從談“敬畏”,所追求的只有眼前的利益。
傍大牌者其潛在的目的還是利用那些大品牌受消費者關注、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不管有意還是無意,都形成了蒙蔽、欺詐消費者的事實,并不僅僅是知識產權的問題。被蒙蔽、欺詐消費者,一般都是兩種人:第一種,粗心大意的人,由于傍大牌者產品與知名品牌高度近似,粗心的人被誤導;第二種是為了低價,追求那些“山寨”的知名品牌。無論哪一種人,都給傍大牌者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文學家、語言學家夏丏尊先生在《中國的實用主義》一文中講到,中國的實利主義的潮流發(fā)源可謂很遠,流域也很廣泛,滔滔然幾乎無孔不入。養(yǎng)子是為防老,娶妻是為生子,讀書是為做官,行慈善是為名聲……除用“做什么為什么”來做公式外,是再也說不盡!中國對于事情非有利不做,而所謂利,又是眼前的、現(xiàn)世的、個人的利。
傍大牌就是夏丏尊先生提到的實利主義,這種情況多是沒有實力的不知名小企業(yè)想迅速擴大市場,借助知名品牌,或者從產品到名稱都力求與大牌無限靠近,或者無意或者故意,從本質上反映一些生產者急功近利的思想,短期行為上屬于攪亂市場,蒙蔽、誤導消費者;長期來看,則影響和制約中國企業(yè)的自主創(chuàng)新,阻礙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fā)展。
【相關鏈接】
根據(jù)《反不正當競爭法》第5條的規(guī)定,傍大牌屬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
(1)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
(2)與知名商品相混淆。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yè)名稱或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4)偽造、冒用各種質量標志和產地的行為。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章列舉規(guī)定了11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其中4種屬于限制競爭行為,另外7種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分別包括市場混淆、商業(yè)賄賂、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侵犯商業(yè)秘密、低價傾銷、違反規(guī)定的有獎銷售、商業(yè)毀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