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紅梅 于強 李慶余 姜福東 王義菊 張述華 李元軍*
(1山東省煙臺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煙臺265500;2煙臺市芝罘區(qū)黃務街道辦事處,煙臺264004)
近年來由于病毒病嚴重,導致萊陽茌梨樹勢衰弱,果實品質下降。利用組織培養(yǎng)可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再生植株,再通過脫毒技術可獲得萊陽茌梨脫毒苗木。
春季取萊陽茌梨當年生幼嫩枝條,迅速帶回實驗室,去掉葉片,放入三角瓶內,加入洗潔精洗滌,在流動的自來水下沖洗2 h,剪取3~4 cm帶芽莖段,75%酒精消毒40 s,HgCl2消毒設3個處理,每處理10瓶,每瓶接種4個外植體。將單芽莖段轉入MS培養(yǎng)基中進行啟動培養(yǎng)。培養(yǎng)條件為溫度 25±2 ℃、光照 14 h/d、光強 2 000 lx。
切取2 cm初代培養(yǎng)嫩梢并轉移至繼代增殖培養(yǎng)基,40 d后統(tǒng)計增殖倍數和嫩梢長度,調查組培苗生長狀況。正交試驗設計以6-BA、IBA等兩因素為參選因素,共設6個處理。每個處理10瓶,每瓶接種4個外植體。
滅菌的萊陽茌梨入瓶后,部分會出現褐化現象,消毒時間不同,褐化程度也會不同。其中,酒精消毒時間30~45 s,對植株的污染率及成活率影響相對較小,而HgCl2處理時間的長短對植株無菌體系的建立起重要作用。
表1 HgCl2處理時間對萊陽茌梨死亡率及污染率的影響
由表1知,HgCl2處理時間6 min時,植株的死亡率低(22.5%),但污染率高(15.0%),隨著HgCl2處理時間增加,雖然污染率降低,但植株死亡率迅速增加,綜合試驗得出:萊陽茌梨適宜的消毒時間為6 min。
由表2知,6個處理中,處理3的增殖系數最高,為3.3;處理2的莖節(jié)間的平均伸長量最長,綜合考慮后期進行生根與移栽馴化,萊陽茌梨組培快繁最適宜的增殖培養(yǎng)基為處理3。
表2 不同激素濃度配比對萊陽茌梨增殖培養(yǎng)的影響
本試驗通過對比萊陽茌梨在不同濃度6-BA和IBA的培養(yǎng)基上的生長情況,篩選出其最適增殖培養(yǎng)基配方為MS+0.2 mg/L IBA+1.0 mg/L 6-BA,外植體滅菌采用0.1%HgCl2滅菌6 min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