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鈺婷
能將早餐吃得有滋有味的人,都擔得起“生活家”這三個字。畢竟中國人熱愛將飯桌變成酒桌,以至于正餐的許多菜色不單是為了吃,也是為了“做給別人看”。而早餐因為毫無社交功能,反而幸免于難,得以認真做自己。每一個人對早餐的選擇與講究,也就更能反映出他對生活的喜好與態(tài)度。
如果在閩南吃過早餐,你此前對閩南人的印象大概會被顛覆?!皯猩ⅰ钡恼闹萑藢Υ绮蛥s很講究,花樣也最多,從鹵面、鍋邊糊到豆花粉絲,每一碗湯湯水水的鹵頭、湯頭、料頭都要經(jīng)過眾人評判;“小清新”的廈門人則是從一大早就吃得油膩又甜膩,連以海鮮聞名的八市都被帶入油炸江湖,特別是吃花生湯時,任何炸物都要先泡在甜湯里吸飽湯汁,沾點甜味才能下肚;“愛拼”的泉州人吃起早餐來竟又念舊,問及早餐,二不話說一定是面線糊,至于哪一家最好吃,因為實在太熟,反而各有各的心中繆斯。
都說早餐最能體現(xiàn)出一座城市的飲食文化,這也不無道理,畢竟中國人熱愛將飯桌變成酒桌,將吃飯視為社交手段,以至于正餐的許多菜色不單是為了吃,世是為了“做給別人看”。而早餐因為毫無社交功能,反而幸免于難,得以認真做自己。所以每座城市的早餐,在我們看來,也能體現(xiàn)出城市性格的另一面。
如此說來,其實全國的早餐都值得采寫,而我們之所以選擇閩南,有一個最主要也最關(guān)鍵的原因,就是因為熟悉。且別小看這兩個字,要想到當?shù)刈钍芯哪桥绮偷瓿?,沒有當?shù)厝说闹敢?,怕是要“三過其i]而不入”,除了瞅著人多的店去,沒有其他辦法。就算到了店里,還要面對那動輒十幾二十種的料頭,哪些才是這家店的招牌?要怎么搭配才好吃?又是一道世紀大難題。所以這次采訪,我們一邊調(diào)動自己的童年記憶,一邊又動用了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把過去在閩南采訪時認識的“吃貨”們都叫上,以確保這頓早餐吃得地道又美味。
我們雖都生于或久居閩南,但不得不承認,關(guān)于早餐的認識我們還遠遠不如這次的采訪對象。能將早餐吃得有滋有味的人,都擔得起“生活家”這三個字。畢竟,生活中還有什么事情,能比關(guān)照自己的身體更重要?中國早有“民以食為天”這樣的俗語,在傳統(tǒng)觀念里,一個家庭的用餐水平也反映了生活的水準,而如今,大多數(shù)人不再需要為果腹而發(fā)愁,對餐食的選擇與講究,更多是在體現(xiàn)對生活的喜好與態(tài)度。
所以當我們跟著熟稔的家人或朋友,穿行在閩南的大街小巷,就像是走進了一個個私藏的個人世界,直到這時才發(fā)覺熟悉的街道也是千人千面。一頓早餐,竟然每個人都能吃出不同花樣,而身邊這個人,分明就是一個被埋沒的生活家。這是我們采訪時收獲的意外驚喜,也希望它成為你閱讀這期雜志時體會到的樂趣——去閩南吃一頓早餐,不只是為了品嘗市井味道,也是為了放下過去所有的刻板印象,再一次認識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