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內(nèi)容摘要:語文一直是教育教學中的重點內(nèi)容學科,語文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生們的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有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科教師也都在尋找著高效課堂的打造策略。本文將結合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出了見解和看法。
關鍵詞:語文教學策略高效課堂
要想使小學語文教學過程充滿魅力,教師要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水平,制定出高效可行的教學策略。首先教師要能夠在備課期間吃透教材,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能看到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進而有效促使學生提高語文學習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熱愛自己所學的語文課,要以激發(fā)學生語文求知欲為突破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給學生充分質(zhì)疑、獨立探索、獨立思考的時間。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機會,對其學習的目標、內(nèi)容、方法及學習的材料等有白由選擇的機會。
一.精心備課,明確教學目標
新課程背景下,師生共同關注三維目標的教學效果,其中包括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為了使教學目標更加科學合理,教師要充分把握備課時間,首先要“備學生”,要了解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能力、認知水平和成長規(guī)律,其次是要“備教材”,教師要明確自己要教哪些內(nèi)容,并找到重難點內(nèi)容,只有對教學主體以及教學內(nèi)容做到了然于胸,教師才能更加從容自信地面對學生,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們開展學習活動。
例如在學習到《走月亮》一課時,教師要能看到四年級學生們富有個性、思維敏捷的特點,并要了解到學生們對散文的把握已經(jīng)具有初步的白主性和獨立性。為了達到更為精準的教學效果,教師要在備課期間明確如下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們有感情地朗讀散文,并背誦重要語段;體味散文所描繪的意境。2.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們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感知文意,賞讀散文。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們感受作者對于和阿媽走月亮的喜愛之情。另外還要知道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們用自己的語言轉述文章中的情景,并深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明確的目標引導下,教師會提前預設出學生們在課上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并制定出斗學合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小學生們天性愛玩,好奇心強,注意力不易集中,體現(xiàn)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也是如此,如果整節(jié)課沒有一點使學生們感興趣的東西,氣氛沉悶,那么學生們就很難專注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使學生們開展學習活動的原動力,當學生們有了語文的學習興趣,自然會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因此,教師要能夠根據(jù)學生們的特點,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策略,比如采用情境教學法,使學生們能夠置身于特定的教學氛圍中,找到能夠激發(fā)出自身興趣點的內(nèi)容,進而使得學習效率更高。
教學情境的種類有很多,比如圖像情境、音樂情境、問題情境、活動情境、知識情境等等,教師要能夠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制定適合的情境內(nèi)容。例如在學習到《桂林山水》一課時,考慮到學生們?nèi)狈ι罱?jīng)驗,可能未能到實地欣賞過桂林的風景,如果直接開始文章學習,可能難以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對此,教師可提前為學生們搜集相關圖片資料,通過多媒體讓學生們欣賞風光如麗的桂林山水實景圖,在相關圖像情境中,使學生們可以產(chǎn)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進而激發(fā)深入探究的興趣。
三.以生為本,引導合作探究
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上,大多是“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狀態(tài),教師習慣將知識點掰開了揉碎了傳輸給學生們,占據(jù)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忽略了學生們才是課堂的主體,致使學生們越來越依賴教師,不愿再主動地進行問題思考,久而久之,學生們的思維能力會越來越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會隨之降低,對此,教師要能夠及時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策略。
例如在學習到《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時,首先教師可引導學生們自主閱讀文章,并把文中的疑難字詞標注出來,和同桌間認一認,對一對,解決基礎知識問題。在深入學習文章內(nèi)容時,教師可為學生們出示相關問題,比如:為什么伯父魯迅先生會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為什么“我”聽了伯父的話會“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罵還難受”?本文核心主題是什么?在相關問題的指引下,組織學生們開展合作交流活動,讓其開展積極地討論,切實發(fā)揮學生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與時俱進,更新教學觀念,并著眼于學生們的實際情況,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教學策略,為學生們營造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使其能夠充分獲得在課上思考、交流的機會,有效提高其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進而促使其語文學習的主動性不斷增強,最終達到高效學習的目標。
四.深度參與百花齊放
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活動的有效性。同時學生之間相互認同,互相學習;組內(nèi)合作,組間競爭;作業(yè)互批,建構新知;平等對話,“互動”課堂。創(chuàng)設利于學生參與的氛圍,引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創(chuàng)設學生自主學習的情境,突出學生主動參與的自主性,讓學生全過程參與。為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均等參與的機會。構建語義的認知、感悟,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的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
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教學古詩《草》一文時,精彩生成,鼓動生本對話,課堂上流淌著生命的靈性。于老師讓小朋友通過朗讀.基于自己對詩句的理解,用圖畫來描述詩句的意思,讓學生在交流互補中領會了詩句的正確意思,真正實現(xiàn)了平等對話,實現(xiàn)了課堂的互動。同時還應保護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張揚。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均有所獲,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參與興趣和參與深度。
五.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語文教學需體現(xiàn)層次性,承認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落實分層教學,分類指導。針對學生層次,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對教材內(nèi)容按其重要性及其難易程度劃分為若干層次,即分為:學習很難自主達成的學困層,多數(shù)學生經(jīng)努力后可以達到的中等層,少數(shù)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達到的能力層。對差生適當降低教學起點,要求學會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識,掌握基本方法,會做基礎題,發(fā)展基本能力;對中等生要求在熟悉熟練上下功夫,發(fā)展其能力,促成轉變?yōu)閮?yōu)等生。對能力層要求深刻理解,啟迪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展個性特長。并注意對能力層學生要設計一些靈活和難度性較大的問題;對學困層學生關鍵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因此設計的問題要簡單,坡度要小,讓他們嘗試到成功感。
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實際,分層適時有效進行分類指導。對能力層的學生,以“放”為主,多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放”中有“扶”,“扶”在引導深化理解和深入探究上。對中等層的學生,實施半“扶”半“放”的策略,在適當點撥之后,放手讓學生主動學習,自主發(fā)展,或先讓學生獨立閱讀、思考、探究,在遇到困難時,適時予以指導。對學困層的學生,以“扶”為主,“扶”在引導深化理解知識和指導歸納學習方法上。
六.多元評價激發(fā)內(nèi)驅(qū)
語文教學如何科學而有效地評價學生,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語文的信心,對提高課堂效率與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有對學生進行評價,一方面,評價是否合理,是否有激勵性,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熱情。另一方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希望老師能對他參與學習(行為)的表現(xiàn)進行及時的評價與肯定,故正確運用評價手段,可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并修正,從而使其更加自信,在學習中獲得身心的熏陶和學習收獲的成就感?!稑藴省分赋觯骸罢Z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程度,更重要的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在評價活動中口頭評價是最常見的貫穿于教學中的一種即時的、情境的評價,是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重要手段,口頭評價具有直接、快捷、情景等特征,課堂上極為實用。書面評價作為一種溝通師生心靈極為有效的方法。如:發(fā)現(xiàn)某一學生字寫得清楚了,教師會在他的作業(yè)本上寫道:“你的字進步了,越來越工整了!”發(fā)現(xiàn)作業(yè)糾正對了,教師會寫道:“經(jīng)過努力終于做對了,恭喜你!”,書面評價的正規(guī)性更能引起學生對自己進步的期盼,因而它以評價的深刻性,效果的長期性的特點而日益成為師生交流的一種有效手段。因而在使用時應盡量注意語言的運用,多使用激勵性的語言。合理有度的評價,使得課堂會變得異常生動活躍,教學中會出現(xiàn)許多預設不到的精彩生成,故而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凸現(xiàn),利于學生對學科的發(fā)展甚至身心的愉悅。
總之,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制約課堂教學的因素眾多,但為了打造高效課堂,我們需不斷深入實踐,大膽創(chuàng)新,不斷地教學自省,才有可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使得教師教也輕松,學生學亦愉悅。
參考文獻
[1]袁志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激發(fā)課堂活力——淺談小學語文高效教學[J].學周刊.201 6
[2]趙甫,李偉,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3
本文系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基于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中高效性提問的策略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BY[2019]G242號。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新塬鎮(zhèn)中o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