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雪草
古人說人生有八樂:“靜坐、讀書、賞花、玩月、觀畫、聽鳥、狂歌、高臥。”清代醫(yī)家石成金是養(yǎng)生高人,他總結(jié)出的“人生八樂”頗有些意趣,是為神仙之樂。
靜坐之樂 不一定非得去山中,不一定非得到寺廟,只需尋得一處閑地,無人攪擾便好。松衣寬帶,手拈串珠,心性內(nèi)斂,不問流年,澄心靜坐。收心斂性,靜坐養(yǎng)心,那種好,只能意會(huì),不能言傳。
讀書之樂 孤燈如豆,一卷在手,書香繾綣。有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卻覺得倒不如“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來得自在和無所求,在別人的故事里找尋自己的快樂,做逍遙游。
賞花之樂 古人風(fēng)雅之事,賞花為其中之一。觀其色,賞其姿,品其韻,聞其香,疏影斜橫,暗香浮動(dòng)。閑來無事,養(yǎng)花植草,涵養(yǎng)心性,在花花草草的世界里覓得片刻閑適,不是雅事一樁?
玩月之樂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彼杏^月,林中覓月,屋中窺月,高臺(tái)賞月,在清淡的月光里,神清氣爽,骨清心明。明明是自己流連忘返,卻偏偏要說“花常留我賞,月不放人眠”。
觀畫之樂 雅樂需要知音,觀畫亦是如此。線條、色彩、構(gòu)圖、紙張,方寸世界,別有洞天。畫者獨(dú)具匠心,釋放激情,宣泄靈感;對(duì)于觀者來說,則是一場視覺上的盛宴,精神上的享受。
聽鳥之樂 有一種更加貼近大自然的音樂,那就是百鳥和鳴。清晨或黃昏,閑步公園、郊區(qū),在林間漫步時(shí),除了看花賞景,側(cè)耳聽一聽鳥鳴,可以松弛一下繃緊的神經(jīng),“松陰張亭蓋,鳥聲奏管弦”。
狂歌之樂 醉舞狂歌,是一種狀態(tài),是一種氣勢(shì),是一種宣泄,是一處極致的情感表達(dá),既可以表達(dá)心中的欣喜之情,也可以解除心中郁悶之惑。無事登高,狂歌一曲,歸來后,心中清寧。
高臥之樂 人生最悠閑的時(shí)光,莫過于高臥北窗,安然榻上。悠然地躺在床上,任光陰流淌,任世事浮沉,喧囂有聲。我自如閑云野鶴一般,管它今夕是何夕,高臥睡大覺,且把流年渡。
人生有“八苦”,也有“八樂”,涇渭分明,苦樂交錯(cuò)。好在人生就是由苦和樂互相交錯(cuò)而成,沒有苦,哪來的樂?苦和樂成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懂得“日日是好日,時(shí)時(shí)是好時(shí)”這個(gè)道理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