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婕
有一位伙伴與她的男友分手了。
事實上,我一點都不覺得意外。
那位伙伴喜歡防彈少年團,能周五放學直奔機場,看完演唱會趕回來上周一的課。她喜歡《銀魂》,會說“年輕人對著夕陽應該有種忍不住跑出去的沖動才對啊”,也會說“不要以為事事都能長久”。
她的男友不喜歡韓國愛豆,也不喜歡日本動漫。他解釋道,當年我們被害得有多慘,對他們的東西怎么喜歡得起來,并且認為我們應該抵制日貨。
他們幾乎是極有代表性的兩類人,而這兩類人也明顯存在于電競受眾中。
一類往往追尋有吸引力的目標,可能是某位出眾的選手,可能是某支連勝的隊伍。另一類始終支持與自己聯(lián)系得最緊密的對象,可能是地域的聯(lián)系,可能是民族的聯(lián)系。哪一類居多很難說,但前者更像是為了一己私欲,后者似乎占據(jù)了道德高地。
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曾有恩怨的人在競技場上公平公正地擊敗我們并且展示出高超的技術,值不值得我們喝彩?
他們會回答,“我們贏的時候,外網怎么說我們的?!?/p>
那么來自同個地域只是有外援的隊伍呢?
他們會回答,“還不是在舔韓國人?!?p>
甚至無關地域民族、無關歷史恩怨,最后他們也不愿承認對方有出彩之處。
近幾年來,這樣非我即敵的冷嘲熱諷變得愈發(fā)的多。不知何時,道不同不相為謀,不再一別兩寬,而是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敵我劃分也變得愈發(fā)普遍。
通過否定對手規(guī)則內革新,那些“黑科技”、那些“騷操作”,就能獲得勝利嗎?難道更加理所應當?shù)姆绞讲皇菍W習與借鑒?同樣的道理,通過抵制日漫和韓劇就能防止文化入侵嗎?難道更加一勞永逸的方式不是讓自己變得堅實強大?
政治提綱見過千百遍的概念“經濟全球化”近來不??剂耍Z文寫作用過五六次的素材“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也變得老套。只要是美日韓的新聞,下面總會罵聲一片,去年又多了一個澳大利亞。直到這次疫情發(fā)生,才發(fā)生了一些改變。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边@句話是誰說的,能不能換成其他話語,在我看來并不重要,它或許只是觸動了一個快要麻木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