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宇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人們通過網絡電視臺來獲取信息,在這個信息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新聞已經是我們了解外界信息不可以或缺的一個通道。在廣播電視臺新聞采訪當中,如何保證新聞質量和信息傳達的準確性是非常重要的,而新聞記者對于信息的傳達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為了保證信息傳達的質量,就需要提高新聞記者的應變能力,并且應變能力是每個新聞記者必須要具備的專業(yè)素養(yǎng)。
關鍵詞:廣播電視臺;應變能力;新聞記者
前言
應變能力指的是人們能夠在外界事物發(fā)生改變時做出本能反應,同樣也是指經過人體大腦考慮之后做出相應的決策的一種能力。應變能力的高低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一個良好的應變能力能夠使人們審時度勢,隨機應變的去解決相關的問題,同時還能夠幫助人們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況。在廣播電視臺的新聞播報當中,新聞記者的應變能力對于播報質量有著極大的影響。新聞記者對于現場出現的差錯能夠及時調整心態(tài)從容處理問題,從而保證采訪工作能夠順利的進行,保證新聞的質量[1]。下文主要是分析了新聞記者應變能力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提高新聞記者應變能力的相關措施。
一、應變能力的特點
1.1流暢性的特點
在新聞采訪和播報過程當中,相關的工作人員在進行工作的時候,能夠及時敏捷的應對問題,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從而保證新聞采訪和播報工作能夠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順利的進行,從而保證了新聞采訪的質量。
1.2靈活性的特點
對于新聞記者來說,沉著冷靜的處理相關的問題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在日常的新聞工作當中,面對突發(fā)情況要平靜的處理問題,聯(lián)合身邊的人員進行氣氛調節(jié),緩解現場的緊張氛圍。同時還要對采訪問題進行靈活的改變,時刻關注被采訪者的情緒變化,適當的改變采訪方法技巧,從而推動工作順利開展[2]。
1.3獨創(chuàng)性的特點
應變能力是每個新聞記者應該具備的專業(yè)素質,其獨創(chuàng)性的特點是要相關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提高自身對于信息的敏感度,善于發(fā)現新聞當中的亮點和要點,并根據自身的見解去挖掘信息當中的深度價值,從而提高新聞的質量。除此之外還要培養(yǎng)自身的采訪特點,形成獨有的采訪風格和方法,從自身出發(fā)形成自己的工作特點,從而保證在面對相關突發(fā)事件的時候能夠根據自身的特點進行問題解決,保證新聞采訪的質量[3]。
二、提高新聞記者應變能力的作用
2.1有利于新聞深度的挖掘
記者進行采訪的時候,好的應變能力有利于采訪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新聞深度的挖掘。在采訪過程中,相關的采訪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一般采訪的對象在面對自己比較敏感的問題的時候會選擇避而不談或者糊弄完事,這種行為對于采訪來說是達不到相應的采訪效果的,同時還容易引起采訪對象的不適,造成他們不配合的情況發(fā)生。所以在采訪中靈活變通的進行采訪問題,根據被采訪者的心境、情緒變化進行合適的調整,找準采訪對象的表達點,從而有利于采訪內容的深入挖掘。
2.2提高新聞記者的工作能力
提高記者的應變能力能夠提升新聞記者的相關工作能力,同時也能夠展現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的風險,新聞記者是電視臺的門面,他們的存在展現了電視臺的工作能力和精神面貌,所以一個具有高應變能力的記者能夠大大的提升電視臺的形象,同時還能夠增加電視臺的收視率[4]。加強新聞記者應變能力培養(yǎng),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專業(yè)素養(yǎng),給后續(xù)工作做準備。
三、提高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應變能力的相關措施
3.1提高新聞記者的觀察能力
采訪過程當中相關的被采訪人的性格和思維不一樣,所以在面對一些采訪問題的時候每個人的反應也會不同,在一些敏感話題采訪中,相關新聞記者要關注被采訪者的情緒變化,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注重細節(jié)變化從而良好的把控采訪質量和工作進程。在采訪過程當中注重細節(jié),根據細節(jié)及時的調整自己的采訪方法和節(jié)奏,以便于更好的挖掘新聞的深度,準確的捕捉采訪信息里面的亮點和重點,從而保證采訪的質量。
3.2做好新聞采訪前的準備
在新聞采訪當中,相關的采訪問題都有一定的深度和內涵。所以在進行采訪工作的時候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了解采訪對象和新聞大概內容,提前設計好當天新聞采訪時的開場白,并使用專業(yè)性的知識來設計相關的采訪問題,保證采訪問題是達到采訪質量的,能夠使相關的新聞信息完整無誤的傳達給觀眾。在采訪途中進行問題提問的時候要經過深思熟慮,通過多方面的考慮保證問題的實用性,能夠使采訪對象進行回答。還要調節(jié)現場的采訪氣氛,避免被采訪者不回答問題,導致采訪現場冷場,影響采訪工作的順利開展[5]。準備好采訪工作的采訪提綱是非常重要的,在采訪中問的對象、問的內容、問的方法這三個方面需要好好解決。首先要保證采訪對象對號入座,了解采訪對象的基本情況,其次是要了解新聞內容,營造一個舒適的采訪環(huán)境,由遠及近的進行提出采訪問題,引導采訪對象進行相關問題回答,從深入挖掘相關的新聞內容,最后在采訪方法上面,要注重次采訪細節(jié),把握好采訪的時機,轉變采訪的思路。提前做好新聞采訪工作的可以保證采訪的質量,促進工作順利開展。
3.3引導采訪內容的話題走向
在廣播電視臺的新聞記者進行采訪的整個過程當中,除了一些特別邀約之外,一般采訪的時候都不會對采訪的內容進行公布,或者是公布一小部分的內容,所以進行現場采訪的時候十分考驗新聞記者的臨場發(fā)揮能力。在進行新聞采訪的時候,新聞記者要具備兩個能力,其一是話題的引導性,在進行新聞采訪的時候保證記者的主導性,為了保證新聞內容的深度,所以在進行采訪時候,首先要考慮采訪對象的態(tài)度,杜絕直接用核心的問題進行采訪,而是通過迂回的方式不斷的進行試探,從而引導采訪對象去回答相關問題,達到理想的采訪效果。其二新聞記者設計的采訪問題具有試探的能力,在新聞采訪當中很多時候會涉及到采訪對象一些較為敏感的信息,當相關采訪問題冒犯到采訪對象的時候,這對于整個采訪工作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新聞記者在進行相關問題提問的時候要揣測采訪對象的心理想法,從而確定自己的問題的可用性,及時的進行問題調整,保證采訪質量。
3.4把控采訪對象的情緒變化
在新聞采訪當中,其采訪核心是新聞記者和被采訪者之間語言交流的問題。新聞記者如何提問、被采訪者如何回答等方面都影響采訪的質量。所以為了保證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的采訪質量,在進行采訪的過程當中,要注重被采訪者的微表情,從中讀出自己多需要的新聞信息,同時要對新聞采訪對象的情感進行掌控,使采訪的內容所表達出來的情感能和被采訪者產生情感的共鳴。同時還要明確在采訪中的主體,在進行采訪的時候要了解被采訪者的真實想法,對癥下藥進行提問。在進行采訪的時候保證記者的操作具有規(guī)范性,尊重被采訪者,從而達到合作共贏的效果[6]。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信息化的發(fā)展,人們對于新聞信息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如何提高新聞的質量,保證新聞傳播的準確性變得非常重要,所以相對于而言新聞記者作為新聞傳播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新聞的傳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廣播電視臺新聞采訪當中注重新聞記者的應變能力培養(yǎng),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專業(yè)素養(yǎng),保證新聞采訪工作的質量,從而促進我國新聞事業(yè)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鶴.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在采訪中的應變能力[J].記者搖籃,2020(06):67-68.
[2]? 康寧寧.廣電記者業(yè)務水平提升策略研究[J].中國報業(yè),2020(10):90-91.
[3]? 陳錫健.提升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策略[J].傳播力研究,2020,4(02):104-105.
[4]? 郝娜.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在采訪中的應變能力[J].記者搖籃,2019(12):60-61.
(作者單位:云南省楚雄州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