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治鐳 魏秀娟 李勇軍 張小雷 唐松明 何 俊,3 李樹紅*
(1西藏昌都市農(nóng)業(yè)科學(xué)研究所,西藏昌都854000;2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生物技術(shù)與種質(zhì)資源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3;3大理大學(xué)農(nóng)學(xué)與生物科學(xué)學(xué)院,云南大理671003)
羊肚菌屬(Morchella)屬于低溫型菌類,主要分布在我國的云南、四川、甘肅、寧夏、新疆、西藏等省區(qū),每年的 1—4 月為出菇季節(jié)。 至今被Indexfungroum 接受的羊肚菌物種一共有108 種(http://www.indexfungorum.org/Names/Names.asp)。
羊肚菌美味,口感較好,是比較好的蛋白質(zhì)來源[1],且其藥理作用逐漸被重視。目前規(guī)?;耘嗟难蚨蔷饕橇醚蚨蔷∕orchella sextelata)與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當(dāng)前羊肚菌栽培模式多樣,但是不同栽培模式栽培羊肚菌的營養(yǎng)成分是否存在差異,尚未報道。為此,筆者對不同栽培模式栽培羊肚菌的營養(yǎng)成分進行了分析比較,旨在為羊肚菌規(guī)?;耘嗵峁﹨⒖?。
采集云南、四川的六妹羊肚菌與梯棱羊肚菌進行組織分離,并進行三種栽培模式:露天(LT)、溫室(WS)、林下(LX)出菇試驗,篩選出性狀表現(xiàn)優(yōu)良的兩個菌株作為供試菌株。所有羊肚菌栽培種均由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統(tǒng)一生產(chǎn)。
表1 樣品編號及栽培模式
栽培種配方:麥粒50%,腐殖土20%,木屑27.3%,石膏1%,輕質(zhì)碳酸鈣1%,硫酸鎂0.5%,磷酸二氫鉀0.2%。
露天、溫室、核桃林下三種栽培模式羊肚菌栽培方法同常規(guī)。采收取樣后測定方法:礦質(zhì)元素,GB 5009.268—2016;硒,GB 5009.93—2017;蛋白質(zhì),GB 5009.5—2016;總糖、還原糖,GB 5009.7—2016;粗纖維,GB/T 5009.10—2003;灰分,GB 5009.4—2016;維生素 C,GB 5009.86—2016;粗脂肪,GB 5009.6—2016;粗多糖,NY/T 1676—2008;水分,GB 5009.3—2016。每個樣品重復(fù)3次。
由表2 可知,三種栽培模式栽培兩種羊肚菌的子實體均含有17種氨基酸,且同類氨基酸含量差異較小,其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均為谷氨酸,含量最低的均為胱氨酸。三種栽培模式栽培的兩種羊肚菌的總氨基酸含量差異不顯著,但均呈溫室栽培>林下栽培>露天栽培。
從表3 可知,兩種羊肚菌子實體均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但栽培環(huán)境的改變對其微量元素含量影響較大,其中影響最大的微量元素為鈉、鐵、錳、鎂、硒。溫室栽培六妹羊肚菌的鋅、鈣、鈉、硒等微量元素含量高于露地;溫室栽培梯棱羊肚菌的鐵、錳、鎂、鈣、銅、鉀等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其他兩種栽培模式,僅硒含量低于其他兩種栽培模式??傮w來講,不同栽培環(huán)境對兩種羊肚菌礦質(zhì)元素含量影響不同。
表2 三種栽培模式栽培的兩種羊肚菌的氨基酸含量
表3 三種栽培模式栽培的兩種羊肚菌的微量元素含量
溫室栽培的六妹羊肚菌的微量元素含量最高或最低的種類較多,其中鋅、鈣、鈉、硒等元素含量遠高于其他栽培模式;而磷、鐵、錳、鉀含量均為最低值,表明溫室栽培羊肚菌不利于其積累上述微量元素。林下栽培的兩種羊肚菌的鐵含量均遠高于其他兩種栽培模式,而梯棱羊肚菌子實體中的鎂、鈣、銅、鈉元素遠低于其他兩種栽培模式,表明林下栽培梯棱羊肚菌不利于其對鎂、鈣、銅、鈉微量元素的積累。露天栽培的六妹羊肚菌的磷、鎂含量最高,鋅、硒含量最低,表明露天栽培對六妹羊肚菌不同微量元素的積累的影響不同。三種栽培模式栽培的兩種羊肚菌的微量元素鉀均較高。
從表4 可知,溫室栽培的兩種羊肚菌子實體的蛋白質(zhì)、總糖、維生素C含量均低于露天栽培和林下栽培,且兩種羊肚菌含量差異較小。林下栽培梯棱羊肚菌蛋白質(zhì)含量最高,為43.9%,溫室栽培含量最低,為29.8%。維生素C、總糖含量最高的是露天栽培的六妹羊肚菌,為22%、5.25%,最低的是溫室栽培的六妹羊肚菌,為9.46%、3.1%,表明,溫室栽培六妹羊肚菌和梯棱羊肚菌不利于其蛋白質(zhì)、糖類等物質(zhì)的積累,但對梯棱羊肚菌的影響比六妹羊肚菌小。露天栽培六妹羊肚菌的其他成分含量要高于梯棱羊肚菌。
表4 三種栽培模式栽培的兩種羊肚菌的其他營養(yǎng)物質(zhì)分析
研究發(fā)現(xiàn)羊肚菌中微量元素與氨基酸含量豐富,羊肚菌子實體含有17 種氨基酸,且不同栽培模式六妹羊肚菌與梯棱羊肚菌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差異較小。兩種羊肚菌所含總氨基酸含量均為溫室栽培模式>林下栽培模式>露天栽培模式。
栽培環(huán)境的改變對羊肚菌子實體微量元素含量有影響,而溫室栽培模式可能對梯棱和六妹羊肚菌微量元素積累影響均較大。林下栽培梯棱羊肚菌不利于其積累除鐵之外的其他微量元素。露天栽培模式對六妹羊肚菌微量元素的積累影響較大。原因可能是因為每種栽培模式中土壤中所含的微量元素不同。另外,無論哪種栽培模式,羊肚菌子實體微量元素百分比含量最多的為鉀,且梯棱羊肚菌鉀含量高于六妹羊肚菌。說明羊肚子實體在生長過程中需要較高的鉀元素,這為羊肚菌的大田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其他物質(zhì)含量,總體來看溫室栽培的羊肚菌均低于露天栽培、林下栽培,溫室栽培可能不利于六妹羊肚菌和梯棱羊肚菌蛋白質(zhì)、糖類等其他物質(zhì)的積累。
相同的栽培條件,梯棱羊肚菌子實體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六妹羊肚菌,這可能是梯棱羊肚菌比六妹羊肚菌栽培條件要求更高的一個主要原因,這為梯棱羊肚菌栽培條件研究提供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