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
我是男孩,但我的心里好像住過一個女孩子。
小時候看《新白娘子傳奇》,羨慕白娘子和小青的那一頭長發(fā),她們說話時,雙手把玩一側長發(fā),顯得很溫柔。我見過媽媽剪下來的長發(fā),特別想找來接在自己頭發(fā)上,像白娘子那樣把玩。
我跟我媽和兩個表姐在一起久了,耳濡目染,也跟著她們涂指甲油,有時也會看她們的粉盒,但是里面顏色太多,我不知道從何涂起。心里總有個聲音在說,別涂,女孩子才涂粉,你是男孩,涂了別人會笑話你,就沒敢涂過。
我有一回翻出媽媽的帽子和一條裙子,穿著裙子跑了出去,當時緊張到心臟都要蹦出來了。因為出去待了一小會兒就趕緊跑回家了,所以一個人也沒碰到,我怕別人看到說我不正常。
第一個說我不正常的好像是媽媽,我忘記是因為什么了。只是當她對我說出“變態(tài)”這個詞時,我感到巨大的恐懼,原來連我的媽媽都覺得我是個變態(tài)啊。
從小到大,我喜歡的游戲都是捉迷藏和跳皮筋之類的,不喜歡打彈珠。這個倒不是因為我心里住著個女孩子,而是因為膽子小,害怕輸,我在這些游戲上遠不如其他男孩子敏捷、準確。
我讀高中時,姑姑問我,你怎么不像其他男孩子一樣去打籃球,我只能尷尬地笑一笑。不只籃球,足球、乒乓球等運動項目沒有一個是我擅長的,所以每個周末男同學們圍著電視機看NBA聊球星時,我都在外圍心生遺憾:為什么他們不能看看音樂頻道?
高中時,我受到的攻擊最多。晚上舍友一起聊天,只要我插嘴,有個男同學就會學我講話,然后其他人也跟著學。我沒辦法安慰自己,因為這間宿舍里,除了我的下鋪成績跟我差不多,其他人都比我會讀書,也比我會打架。更讓人崩潰的是,另一個宿舍的某個同學也曾在體育課上嘲笑我,他說:“你成績不算好,球也不會踢,你以后什么都不是。”如今的我會想,會踢球的人究竟有什么資格看輕我?可惜那時我不知道怎么反抗,只能默默承受那樣的貶低和羞辱。
班上有一個穿著打扮像男孩的女孩子也經(jīng)常嘲笑我,她說我“娘娘腔”,我就說她“假小子”??伞凹傩∽印蹦挠惺裁礆δ??但是“娘娘腔”真的讓我很受傷。班上的女孩子們也叫我“××姐”,只有一個女同學一直叫我的名字。所以,過去這么多年了,我還記得她喊我名字時帶給我的溫暖,她幫我保留了一點尊嚴。
上了大學后,沒有人再覺得我像個女孩子,也可能是大家不會再說出來了,我好像自然而然地變成了一個“正?!钡哪猩?。
我再也沒有穿過女孩子的衣服,小時候那次異裝舉動可能只是因為我一個人在家太寂寞了,希望有人注意到我,會被我逗笑,能跟我說說話。
進入社會后,我因為不會喝酒而被人教育過,這可能是我像女孩子的一種延伸。我覺得人們對男孩的期待太片面了。后來我開始工作,遇到的人都挺好,沒有人會因為我像女孩子而排斥我,甚至根本沒人提起。
不過我現(xiàn)在接到快遞員的電話,他們還經(jīng)常在電話里叫我“美女”。我已有了足夠的自信來處理這種性別上的誤解,只是有點兒好奇,我的聲音真的溫柔到像一個美女的聲音那樣的地步了嗎?
跟大家分享這些,是因為我現(xiàn)在是一名老師,班上有一個男孩子,我不知道為什么他的同學覺得他像女孩。在我看來,他只是再平常不過的男孩子。今天課間休息時,我聽見幾個孩子在嘲笑他像女孩,聽著聽著我就生氣了。出去一看,看見他們幾個正得意忘形地聚在一起,這個可憐的男孩正不知所措地被迫接受他們的指責。我問那幫男生:“為什么要說他像女孩子?你們這樣會傷害到他,明白嗎?”然后我對那個男孩說:“沒事的,你沒有做錯,他們不應該這樣說你。”
一個男孩不應該因為長得像女孩子或者性格像女孩子就被人嘲笑、遭受辱罵。那些嘲笑他的孩子也不是壞孩子,但可能是我們的教育給了他們一種狹隘的認知,認為男孩子就一定要陽剛,女孩子就一定要溫柔。
不是的,男孩子也可以溫柔細膩,女孩子也可以大膽耿直,這些性格上的優(yōu)點和缺點和性別不是絕對掛鉤的。
有時,我會聽家長們聊天,但凡聽到家長說“我要送我兒子去學武術,我感覺他太秀氣了”,我就會感到窒息和無奈。孩子的性格和特質,是家長要去接受的部分,如果連孩子最信任和親近的父母都不能面對他身上與主流觀念不同的部分,他又怎么有勇氣去做一個堂堂正正的、自信又快樂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