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宏
詩意是什么?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大概永遠也不會有一個公式化的標準答案。不過我以為有一點是沒有疑問的,詩意是一種美,是一種崇尚美的精神之光的閃爍,是自由的心靈在廣闊世界飛翔時撞擊出的美麗火花。
只要生命存在,詩意就不會消失。
大自然給予人類的詩意是豐富而繽紛多姿的。如果你愿意去尋找去感受,每時每刻它都會出現(xiàn)在你的眼前,蕩漾在你的心胸。
爛漫春光里有詩意,蕭瑟秋景中也能找到詩意。詩人可以為春日暖雨中蔓延的新綠譜寫詩行,也可以面對秋風中飄舞的金色落葉動情詠唱。夏日的炎陽照耀著一朵初綻的蓮花是一首詩,初冬的冷雨敲打湖面衰敗的殘荷也是一首詩。
我想,例子是永遠也舉不完的。因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中會感受到不同的詩意,而我們所擁有的大自然是何等遼闊多彩。
人群中當然也能找到詩意,這種詩意往往比大自然的詩意更溫馨更深沉,更使人為之心弦顫動。
有人說:“世界上最美麗的風景,是人?!边@種說法,本身就富有詩意,是對人世間美好景象的一種詩意的解釋。有些人只是從人的外表中發(fā)現(xiàn)詩意,譬如少女的明眸和秀發(fā),譬如在音樂中翩然作舞的青春肢體……而真正韻味悠長、意境幽深的,是出自心靈的詩意。
是的,在人群中尋覓詩意,其實是一種對真誠的渴望,渴望真誠的友誼,渴望真誠的愛和被愛,渴望真誠的呼喚能得到真誠的回報。有時候,相識幾十年的熟人會形同陌路,對方的靈魂永遠被一堵墻封鎖著。有時候,陌生的心靈卻會在一瞬間碰撞出美麗璀璨的火花。那一瞬間,可能是茫茫人潮中的一次邂逅。目光似乎是不經(jīng)意的相遇,卻毫無阻隔地看見了對方的心靈。也許從此便消失在人海中,永遠再無相逢的機會,可是記憶中卻點燃一盞不滅的燈,只要你想起人海中那一縷清澈透明的目光,心中的這盞燈便會發(fā)出晶瑩動人的光芒。
詩意也是一種激情,這種激情的抒發(fā)常常如噴泉涌動、瀑布飛瀉,它是人類良知和智慧情不自禁的流露。
面對殘忍和兇暴發(fā)出的憤怒呼喊,也可以是詩意的宣泄。目睹人間慘劇后迸灑出悲戚的熱淚,發(fā)出哀慟的長嘆,也可以是詩意的絕響。
有時候,在孤獨中同樣能尋求到詩意。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便是這樣的意境;王摩詰的“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林深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也是這樣的意境。遠離塵囂,陶然于大自然永恒的寧靜,當然是詩意盎然,現(xiàn)代人幾乎無法體會這種獨酌天籟、陶然忘憂的快樂,而這種快樂是多么的迷人。
現(xiàn)代的喧囂常常使心靈疲憊,尋求詩意的心靈卻可以在喧囂中進入一種孤獨的狀態(tài)。這種孤獨絕不是與世隔絕、超凡入圣,而是暫時忘卻塵世的煩惱,獨自一人默默地遐想。詩人好比夜鶯,坐在漆黑之中用優(yōu)美的聲音唱著自己的孤獨?,F(xiàn)代人生活空間的狹窄和閉塞無法封鎖心靈的翔舞,自由的思緒和幻想的翅膀可以飛向任何你想抵達的目標。
詩意,是活潑的生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或者創(chuàng)造的一種情調。不管生活的節(jié)奏發(fā)生多么巨大的變化,釀成這種情調的土壤卻永遠存在著。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心靈都能感受詩意、撒播詩意。當你的心被浮躁或者冷漠籠罩,當你對生活和人生喪失了激情和愛,那么詩意便會離你而去,就像小鳥毫不遲疑地飛離凋零的枯枝。
[怦然心動]
詩意,是一種美好的心靈體驗,是一種永恒的精神之光。自然界有詩意:“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泵利惖淖匀伙L光進入我們的視野,喚醒了枯槁、蒼白的心靈。人群中也有詩意,而且更加動人心弦:陷入困境時的一雙援手,失敗氣餒時的一句鼓勵,投射進我們的心田,溫暖了悲傷、寒涼的心懷。詩意是真誠,是那些善良溫暖的眼神;詩意是激情,是將心比心的悲戚和哀慟;詩意是孤獨,是寂寥的時空里自由的遐想和靈魂的翅膀。詩意無處不在,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擁有詩意,它需要尋找。這樣的“有心人”有著共同的特征: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和自由活潑的心靈,當它們與美好的事物碰撞時,才會激蕩起詩意的火花和精神的絕響。詩意最怕浮躁,也最怕冷漠,當你遠離了它們,也就漸漸走近了詩意。那些真善美的心靈,都是詩意的長久棲居之處。
【文題延伸】尋找詩意;詩意的真諦;拒絕冷漠……(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