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最后的宋詞

      2020-08-02 10:46王俊義
      躬耕 2020年7期
      關(guān)鍵詞:蔣捷滿江紅文天祥

      王俊義

      1、西風(fēng)枯葉滿江紅

      南宋晚年,宋詞多了一些凄涼。

      度宗的昭儀王清慧,一生寫的詩詞留下了四首,道盡了人世上無邊無際的凄涼。

      南宋雖然棲棲惶惶,皇帝的女人們還是例行老皇規(guī),一個也不能少。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宸妃,享受一品、從一品或是二品的待遇。昭儀、昭容、修媛、修儀、修容、充媛、婉容、婉儀、順容、貴儀享受二品、從二品或是庶二品的待遇。

      王清慧屬于昭儀,排在二等妃子的第一個,也就享受正二品的待遇。正二品是什么待遇呢?在南宋,宰相是正一品,丞相是從一品或是正二品。王清慧這個昭儀,享受的是丞相的待遇。正二品是冠冕堂皇的二品,從二品是參照二品,比正二品低了一點(diǎn)。庶二品是依照參照的二品,比從二品又低了一點(diǎn)。

      岌岌可危的南宋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享受一品待遇和二品待遇的妃子們一大群。1276年,南宋的首都臨安,也就是杭州被元朝的軍隊攻破,被俘之后押解到元大都的三宮就有3000多人。

      原本一生一世的榮華富貴,在某一天早上醒來就縹緲如云煙。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以及宮女們誰也沒有心理準(zhǔn)備,忽然角色就轉(zhuǎn)換為女俘,離開臨安,被押解至元大都。

      這3000人里,就有度宗的昭儀王清慧。

      王清慧作為昭儀,不但漂亮,還具有才情。度宗寵幸的時候,王清慧也曾雄踞于三宮的女人之上。一夜之間,一切都遠(yuǎn)去了。臨安破,理宗的謝后和度宗的全后,決意帶著只有六歲的宋恭帝趙顯出降元朝。南宋晚年的進(jìn)士文天祥和張世杰極力反對這樣無意義的投降,無力回天,只能目送曾經(jīng)是臨安最榮華富貴的一群人離開杭州,無根飄零。

      一樹花朵的命運(yùn),就是一個人的命運(yùn),也是一個朝代的命運(yùn)。南宋到了枯葉西風(fēng)的日子,誰還會在枝頭上看到一朵盛開的花,一片如金的葉子呢?

      王清慧跟著女俘群北去,漂亮消解在煙塵里,才情飄散在孤苦里。三月,這個是江南鶯飛草長的日子,王清慧再也看不到杭州飛花。一個傍晚,到了北宋時的都城汴梁。黃河水城外兀自流,流煙不愁人自愁。夕陽暮色,照耀著驛站,也照耀著遠(yuǎn)處的汴梁城。任何夕陽都是為落寞者準(zhǔn)備的餅子,咬碎一口瞬間淚眼婆娑。

      王清慧面對夕陽西下,暮色沉沉,揮筆在驛站的墻壁上寫下了《滿江紅·太液芙蓉》:

      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得、春風(fēng)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簪妃后里,暈潮蓮臉君王側(cè)。忽一聲、鼙鼓揭天來,繁華歇。

      龍虎散,風(fēng)云滅。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盈襟血。驛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碾關(guān)山月。問嫦娥、于我肯從容,同圓缺。

      昭儀,在我接受的古典教育里,屬于宮女的系列,是一些商女不知亡國恨的人。誰料,王清慧不是這樣的商女,也不是那種工于心計的宮女,面對金甌缺山河破,她硬是把自己的命運(yùn)和南宋的命運(yùn)聯(lián)系在一起,把國家的命運(yùn)和個人的遭遇聯(lián)系在一起,把去國懷鄉(xiāng)和家國情懷聯(lián)系在一起。南宋滅亡了,王清慧對南宋命運(yùn)長歌當(dāng)哭。

      在北去的路途上,謝太后讀到了王清慧的《滿江紅》,吟哦一遍,不禁淚盈襟血。3000北去的三宮吟哦了,也是淚盈襟血。從此,一首《滿江紅》自北向南口口傳遞,留在中原的人,留在江南的人,吟哦之后,無限江山泣血而哭。

      在北去的人群里,有度宗的琴師,南宋凄婉的詞人汪元量。一個琴師,是為皇帝彈琴的人。皇帝需要風(fēng)花雪月的時候,他出來撥弄一下琴弦而已。但是汪元量不是這樣的琴師,他是一個詩人,在南宋降元之后,他和南宋的皇室共命運(yùn)起來。杭州萬里到幽州,三宮的悲慘結(jié)局讓他全部體驗(yàn)到了?!氨蓖嘣撇槐M頭,大江東去水悠悠。夕陽一片寒鴉外,目斷東南四百州?!彼陌賯€州,就是南宋的國土,琴師目斷處,何地不狼煙。琴弦斷裂歌喉喑啞,讓汪元量在北去的煙塵里一邊感嘆一邊哀怨。

      汪元量和昭儀王清慧,同時宮中人。在杭州的宮中,他讀過王清慧的詩詞,王清慧聽過他的琴聲。在北去的路上,汪元量讀了王清慧的《滿江紅》,不自覺地把王清慧去國離家的情感和自己去國離家的情感并聯(lián)在一起。很快就寫出了《滿江紅·和王昭儀韻》:

      天上人家,醉王母、蟠桃春色。被午夜、漏聲催箭,曉光侵闕?;ǜ睬Ч冫[閣外,香浮九鼎龍樓側(cè)。恨黑風(fēng)吹雨濕霓裳,歌聲歇。

      人去后,書應(yīng)絕。腸斷處,心難說。更哪堪杜宇,滿山啼血。事去空流東汴水,愁來不見西湖月。有誰知、海上泣嬋娟,菱花缺。

      樹倒了猢猻都要散去的,南宋這棵大樹倒了,汪元量是可以不扮演殉葬者這個角色的。然而汪元量這個琴師,忘卻了自己僅僅是個琴師,而把自己歸于詩人的行列。把南宋歸于自己的南宋,把南宋的宮廷歸于是自己的宮廷。讀到王清慧的《滿江紅》,汪元量很快找到了自己精神世界的一個載體,他和昭儀王清慧的《滿江紅》,寫到“更哪堪杜宇,滿山啼血。事去空流東汴水,愁來不見西湖月”的時候,可能真的是魂靈啼血了。

      元世祖忽必烈,只是把汪元量看作是一個琴師,并沒有把他看作一個對于南方懷念至深的詩人,更沒有把他看作是一個南宋最徹底的忠心耿耿者。忽必烈聽到汪元量的琴聲如泣如訴,就讓汪元量成為自己的琴師。汪元量,情愿不情愿之間,搖身一晃,就成了元朝皇宮的琴師。

      琴聲如訴,卻掩蓋不了汪元量內(nèi)心對于南宋的留戀和忠貞。當(dāng)汪元量得知南宋抵抗三君子之一的文天祥從金陵押解到了元大都的時候,竟然對忽必烈提出要求,到獄中探望文天祥。忽必烈沒有想到一個琴師會去探望文天祥,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啊。忽必烈此時才知道,面前的琴師,是一個漢子,是一個不可能被征服的男人。哪怕他的琴聲充滿了迎合,也掩埋不了他骨子里的火焰。

      忽必烈答應(yīng)了汪元量。

      這是南宋最后的一朵火花,點(diǎn)燃在汪元量和文天祥之間。兩個男人,一個是南宋的進(jìn)士,一個是南宋皇宮的琴師。而詩人的身份讓這兩個男人在傷心的地方相遇。四只眼睛相對無語,淚眼婆娑。

      文天祥說:“我在金陵羈押時,讀到了昭儀王清慧的《滿江紅》,也讀到了你和王昭儀的《滿江紅》。汪元量啊,王昭儀的《滿江紅》是淚盈襟血,你的《滿江紅》是滿山啼血,我也和王昭儀兩首《滿江紅》,是滿襟清血啊?!?/p>

      文天祥在獄中吟哦起來自己在金陵和王昭儀的兩首《滿江紅》:

      《滿江紅·燕子樓中》

      和王夫人《滿江紅》韻,以庶幾后山《妾薄命》之意。

      燕子樓中,又捱過、幾番秋色。相思處、青春如夢,乘鸞仙闕。肌玉暗銷衣帶緩,淚珠斜透花鈿側(cè)。最無端、蕉影上窗紗,青燈歇。

      曲池合,高臺滅。人間事,何堪說。向南陽阡上,滿襟清血。世態(tài)便如翻覆手,妾身元是分明月。笑樂昌、一段好風(fēng)流,菱花缺。

      文天祥的詩人氣質(zhì)很是濃烈,吟哦第二首的時候,已是淚流滿面:

      《滿江紅·試問琵琶》

      代王夫人作。

      試問琵琶,胡沙外、怎生風(fēng)色。最苦是、姚黃一朵,移根丹闕。王母歡闌瑤宴罷,仙人淚滿金盤側(cè)。聽行宮、半夜雨淋鈴,聲聲歇。

      彩云散,香塵滅。銅駝恨,那堪說。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回首昭陽辭落日,傷心銅雀迎新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甌缺。

      汪元量別了文天祥,要求離開元朝的皇宮,去當(dāng)?shù)朗俊:霰亓艺f:“汪元量,我很喜歡你的琴聲。你留在皇宮不是很好嗎?”

      汪元量說:“對于我,當(dāng)個道士也是很好的。琴弦早晚有斷的時候,琴師早晚有離開琴的那一天。”

      忽必烈準(zhǔn)許汪元量當(dāng)?shù)朗?。在到元大都十年之后,作為道士的汪元量回到江南的杭州。臨走前,他和度宗寵幸的另一個宮女金德淑告別。金德淑,曾是南宋皇宮的才女,知道自己一輩子是再也回不到江南了,再也找不回宮中的歲月了。她寫了一首《望江南》,既是寫給汪元量的告別詞,也是寫給已經(jīng)滅亡了的南宋王朝的告別詞:

      春睡起,積雪滿燕山。萬里長城橫縞帶,六街燈火已闌珊。人立薊樓間。

      空懊惱,獨(dú)客此時還。髻壓馬頭金錯落,鞍籠駝背錦斑斕。腸斷唱門關(guān)。

      金德淑是個宮女,南宋滅亡十年之后,在《望江南》里流露出那么深厚的家國情懷,讓人們很難理解,甚至還有羊脂球愛國那樣的嗤之以鼻。但是這是歷史的真實(shí),一個宮女是可以深愛南宋的,也是有資格給南宋寫一首《望江南》的。

      金德淑的《望江南》,在宋詞的各種選本里,都會出現(xiàn),只是我們沒有給予太多的關(guān)注罷了。王清慧、汪元量、金德淑這樣的宋詞寫作者,留給宋詞的,也是宋詞,也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汪元量回到江南云游天下,王清慧在北方出家當(dāng)了尼姑,金德淑嫁給山東章丘人做了凡人之妻。文天祥放棄了元世祖讓當(dāng)宰相的許諾,寧死也不會二仕,自己提議早點(diǎn)動刑,被斬殺于元大都。

      和王清慧《滿江紅》的,還有文天祥白鷺書院的同學(xué)鄧剡。他是1262年進(jìn)士,謝絕做官,隱居老家江西吉安。文天祥起兵救宋,鄧剡帶著全家參戰(zhàn),一家十二口死于廣東。崖山海戰(zhàn),陸秀夫抱著南宋的小皇帝投海而死,一起投海的還有鄧剡。被救后和文天祥一起押送元大都。到了金陵鄧剡病重,就留在金陵治病。文天祥和鄧剡同時讀了王清慧的《滿江紅》,同時也和王清慧一首《滿江紅》:

      《滿江紅·王母仙桃》

      王母仙桃,親曾醉、九重春色。誰信道、鹿銜花去,浪翻鰲闕。眉鎖姮娥山宛轉(zhuǎn),髻梳墜馬云欹側(cè)。恨風(fēng)沙、吹透漢宮衣,余香歇。

      霓裳散,庭花滅。昭陽燕,應(yīng)難說。想春深銅雀,夢殘?zhí)溲?沼信脗鞒鋈?,更無環(huán)佩鳴歸月。又爭知、有客夜悲歌,壺敲缺。

      相同的命運(yùn),相同的性格,在第一時間都和了王清慧的《滿江紅》。命運(yùn)的唏噓也罷,命運(yùn)的嘲弄也罷,兩個進(jìn)士,兩個抵抗者,最后的共識,來源于同一首《滿江紅》。這就是同學(xué)一場,戰(zhàn)爭一場給予他們的心理聯(lián)袂。文天祥死后,鄧剡給文天祥作傳,郁郁寡歡之中于元大德七年去世。

      王清慧的《滿江紅》,南宋和者甚多。到了明代,和王清慧《滿江紅》的不下10人,每一首都各有短長。一個昭儀一首詞,穿越時間存留于《宋詞》浩繁里。幾百年過去,人們編纂宋詞的選本,都不會忘掉王清慧的這個《滿江紅》,也不會忘記汪元量、文天祥、鄧剡和王清慧的《滿江紅》。一首詞的不朽,就是時間的不朽,就是家國情懷的不朽。假若不是這個《滿江紅》,誰會記住南宋有個昭儀叫王清慧呢?

      王清慧、汪元量、文天祥和鄧剡,他們處在同一個暴雨來臨的南宋之末。此時,哪一朵花都不能說自己是暴雨下的幸存者,因?yàn)楸┯甏蚵湟欢浠ㄊ菦]有商量余地的,也是沒有選擇的。此時,哪一片葉子都不能說自己是暴風(fēng)的幸存者,因?yàn)楸╋L(fēng)來臨時每棵樹上的葉子都可能為暴風(fēng)的肆虐付出飄零的代價。飄零了,脫落了,有一聲嘆息,也是值得記憶的。王清慧的《滿江紅》,就是南宋結(jié)束時的一聲嘆息。汪元量、文天祥和鄧剡和王清慧的《滿江紅》把一個女人的嘆息引申為自己的嘆息,也是需要勇氣和智慧的。所以過了很多年還有人記住了四個人的嘆息之聲,還有人在宋詞的典籍里找到他們的嘆息:這就是記憶,或者是個人的記憶,或者是群體的記憶。

      只有記憶是不會死的。

      2、櫻紅蕉綠僧廬雨

      蔣捷,與周密、王沂孫、張炎一起,構(gòu)成了南宋末年的四大家。

      四個才子,生不逢時,宋詞成為他們生命最后的土壤。最后,他們和他們的詩詞一起,埋葬在這塊土壤里。經(jīng)年之后讀蔣捷,會有一種感覺:不論是苦風(fēng),還是凄雨,總有一剪梅花,在江南開放。

      蔣捷,江南世家之子,他們家族屬于宜興巨族,從周朝祖上南遷之后,宜興蔣家到蔣捷,已在江南定居九十六代,代代繁花似錦。

      江南的土壤,孕育巨賈,也孕育詩書人家。蔣捷的家族,既有良田,也有爵位,更有詩書。只不過歲月嬗變,留下來的是蔣捷的詩詞,而不是蔣捷家的田疇與阡陌。很多老院落,經(jīng)過歲月變遷也已物是人非。人們對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樣的家族興衰很感興趣,其實(shí)是房子已經(jīng)走了,走進(jìn)了燕子的巢穴里。

      只有蔣捷的詞是不會走的,不論哪個朝代印刷宋詞,蔣捷的就是蔣捷的,誰也不好意思把蔣捷印刷為王捷或是張捷。對于蔣捷來說,一首詞就是一間永遠(yuǎn)不倒塌的房子,老院落沒影了,蔣捷的詞還在。

      西周,蔣家從河南固始遷徙到江南,到了南宋,已不知繁衍多少人家。南宋紹興年間,蔣璨是戶部侍郎,揚(yáng)州知府,更是臨安府內(nèi)著名的書法家,這個蔣璨,就是蔣捷的祖父。蔣捷出生在這樣的世家,雖然到了南宋末年,還把皇家的科考功名,作為衡量一個家族功名成敗的唯一度量衡。

      1274年,南宋岌岌可危,杭州岌岌可危。蔣捷在鐵蹄臨近杭州時,風(fēng)雨無阻地參加了科考。進(jìn)士及第的榮光還沒有褪去,杭州就成了元軍的杭州。南宋的皇室北去,把蔣捷這樣的進(jìn)士,留在了江南。

      蔣捷成為南宋遺民之后,就隱逸在江南的山野之中,做一個兵荒馬亂年代的隱逸者。在古代,隱逸者,都有一個輝煌的過去,也都有一個足以支撐自己隱逸生活的背景。隱逸者需要的兩個條件,蔣捷都具備。他就成了一個江南著名的隱逸詩人,如一朵云,如一滴雨,也如一片葉。

      或許蔣捷說:隱逸者,不需要根,只需要飄。

      蔣捷的飄,是一個詩人之飄。他飄的距離很近,就在江南宜興和無錫。他隱居的地方叫柯山,有林無竹。蔣捷和所有儒雅的江南貴族一樣,喜歡居住在竹林里。蔣捷就在柯山栽植竹子。栽植的竹林茂密了,柯山就被人們叫作竹山。

      唐代王維的獨(dú)坐幽篁里,是佛系的獨(dú)坐。蔣捷的獨(dú)坐幽篁,是飄逸的獨(dú)坐。一條竹下小溪,雨季蔣捷踽踽獨(dú)行,腳上沾著竹葉。雪花飄搖,蔣捷跟著雪花走在竹林里,衣襟落滿潔白。明月之夜,杜宇啼血,蔣捷聽著杜宇飛過江南大地,忽然潸然淚下。

      偶爾,蔣捷砍下一根斑竹,做一根竹簫。半夜吹響,如泣者,淚從心出。如訴者,淚洗魂魄。如泣如訴者,都是蔣捷一人。跟著他如泣如訴者,是竹山的竹子。斑竹一支千滴淚,加上嗚咽的簫聲,蔣捷夜半慟哭,沉入無邊江南月色。在簫聲里,蔣捷對于故國南宋,何止是斑竹一支千滴淚,而是國破城深草木悲。

      正依稀,夢到故人家,誰橫笛?那個橫笛吹出故國情仇的,正是蔣捷自己。

      自己種竹,自己拿竹子做笛,吹著故國東風(fēng)破,這就是一個詩人的故國離愁。

      漸漸,蔣捷被稱為竹林先生。

      漸漸,蔣捷的語境里,生長出修竹一片。

      唐朝的王維,無亡國之恨。他的竹子,和蔣捷的竹子,是兩個朝代的竹子。王維說:竹溪?dú)w浣女,蓮動下漁舟。蔣捷說:淚點(diǎn)染衫雙袖翠,修竹凄起又暮。蔣捷在冬日對著竹子說:空掩袖,倚寒竹。在秋日,蔣捷說:空斂袖,倚修竹。

      蔣捷何嘗不想和王維一樣,對竹說靜。他這個南宋末梢的進(jìn)士,只能吟哦:

      楓林紅透晚煙青。客思滿鷗汀。二十年來,無家種竹,猶借竹為名。

      春風(fēng)未了秋風(fēng)到,老去萬緣輕。只把平生,閑吟閑詠,譜作棹歌聲。

      蔣捷種竹,不止一處。蔣捷隱逸竹下,也不止一片竹林。他說的無家種竹,不是無地種竹。蔣捷的江南貴族生活,在宜興在無錫,種竹的地方多的是。他要隱逸,就要離家種竹。他說借竹為名,也是一種高度的謙遜。蔣捷的竹林先生,是自己種出來的。雖然他沒有王維的曠遠(yuǎn),但是在竹林里譜出江南的一河棹歌,就是秋風(fēng)蕭瑟春日來,對閑吟者的槳聲也是無可奈何。

      空山新雨后的秋日,王維不但渴求明月松間照的寧靜,還渴求蓮動下漁舟的喧嘩。王維沉入到了唐代詩人那種深邃的自然,蓮動了,不是自己動的,是漁舟從蓮中鉆過,搖晃了蓮葉。那些蓮是從明月里流出來的清泉澆灌的,那些漁舟行走的溪水,是石上清泉匯集起來的。蔣捷的《風(fēng)蓮》,卻是另一種風(fēng)情:

      我夢唐宮春晝遲。正舞到、曳裾時。翠云隊仗絳霞衣。慢騰騰、手雙垂。

      忽然急鼓催將起,似彩鳳、亂驚飛。夢回不見萬瓊妃。見荷花、被風(fēng)吹。

      蔣捷是南宋晚年的人,卻把風(fēng)蓮放在唐宮的背景里。搖曳萬種風(fēng)情的宮女,裙帶如流云如彩霞,舞衣如虹霓如風(fēng)蓮。唐代盛世的太平,是南宋末年的進(jìn)士蔣捷夢想里的往事。越過幾百年,往事的輝煌也是一瞬間的事情,也是南柯一夢的短暫。夢醒時,一塘荷花竟成雨后殘荷,風(fēng)吹過滿塘凄然,一地?fù)u擺。那些宮女們舞女們,都如云煙而散。一夢之間,從春到秋,從浮華到隕落。春夢唐宮給蔣捷留下的,只是一塘荷花,被風(fēng)吹亂,被風(fēng)吹殘,一切歸于虛無。

      不是蔣捷生性頹廢而憂傷,而是南宋到了最后,遺留給詩人的只有頹廢和憂傷。在一個頹廢的朝代,詩人不頹廢是不正常的。在一個憂傷的朝代,詩人不憂傷是不正常的。蔣捷雖然后半生歸于元朝,但是他把自己劃在已經(jīng)滅亡了的南宋,他的詩詞,都是他寫給南宋的挽歌,與元朝無關(guān)。

      蔣捷被稱為竹山先生,或許是因?yàn)橹褡痈唢L(fēng)亮節(jié),或許是竹子寧折不彎,或許是竹子山高風(fēng)青,都集蔣捷于一身。蔣捷身處湖邊山野,元朝并沒有忘記這個江南的進(jìn)士,也沒有忽略這個詩人的才華。元朝吏部曾推薦蔣捷出來做官,蔣捷在推薦的信箋上簽了自己的名字,卻決然斷絕。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名號預(yù)測了一個人的命運(yùn)與歸宿。蔣捷被譽(yù)為竹山先生,死后便葬于竹山的竹林里。那些竹子是他自己種植的,竹影落在墳?zāi)股?,給蔣捷的魂靈披上了衣裳。竹風(fēng)在他的墳?zāi)顾倪叴捣?,那是蔣捷的竹簫留下的余韻。時光荏苒而過,埋葬蔣捷的竹山,現(xiàn)在叫作竺山。不知江南讀書人到了竺山,會去看看蔣捷否?不知江南的詩人們到了竺山,會想起南宋詩人蔣捷否?

      竺山現(xiàn)在是個江南的鎮(zhèn)子,河流湖泊都曾被蔣捷的詩詞記憶,但是竺山鎮(zhèn)在介紹自己鎮(zhèn)子的時候,一個字也沒有提起蔣捷。其實(shí)詩人是沒有故鄉(xiāng)的,一本宋詞就是蔣捷的故鄉(xiāng)。竺山人偶爾讀到蔣捷的詞,或許會說一句:原來蔣捷是我們鎮(zhèn)上的啊——但愿這不是我一個人的臆想。有人說秦朝的宮殿,漢朝的城郭,如今都是草野,任牛羊啃噬,誰知那曾是秦漢的城闕?蔣捷足夠幸運(yùn)了,宋詞的幾個頁碼,就是他的城闕。留下的近百首宋詞,就是他的故鄉(xiāng)和故居。

      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對于竹子賦予的高潔情感,是情有獨(dú)鐘的。但是像蔣捷這樣,在一座山上栽滿竹子的,也是獨(dú)一無二。蔣捷和另一個江南詩人陸游一樣,除了竹子之外,還喜歡竹外梅花三兩枝,不點(diǎn)春色只點(diǎn)愁。

      蔣捷有一座竹山,就在竹林邊栽植梅樹。過些年梅花開時,江南幾片雪落,幾點(diǎn)紅破。蔣捷穿過竹林小徑,踩一層薄雪,訪問自己栽植的梅樹,也訪問枝頭上的梅花。他想起了陸游的驛外斷橋,梅花如愁。零落做泥,梅香如故。陸游的一首《卜算子·詠梅》,極盡南宋詩人的落寞孤寂。蔣捷竹外尋梅,尋到的除枝頭幾點(diǎn)梅花,也尋到了陸游無邊無際的孤寂落寞。

      詩人的心緒是最近的路徑,陸游走過的雪梅之路,蔣捷又踏上了腳步,刻印出腳印。陸游的梅花之愁,便如雪花和梅花,交織著飄搖,落在竹外梅邊。蔣捷的吟哦,沒有陸游那樣是南宋末年讀書人群體的吟哦,不論誰讀了陸游的梅花之愁,都會落寞。畢竟陸游活著的時候,南宋還在,江南依舊是南宋的江南,梅花依舊是南宋的梅花。就連那座驛外斷橋,也是南宋的驛外斷橋。到了蔣捷,南宋灰飛煙滅,他就只能吟哦出一個人的孤寂落寞。

      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盡管蔣捷的世界里,梅花是自己在栽植的,他看到那些梅花:白雪里帶香,更添奇絕。梅花太孤潔。蔣捷理解的梅花,和世人不同。他只有把感慨送給自己那一片梅園:誰解倚梅花。是的,一個隱逸漂泊于一身的詩人,家國情仇無人知曉,只有倚于梅樹旁,對雪說愁,對梅說愁。

      一個人,可以說出來的愁,都不是愁。那些掩埋很深,說不出來的愁,才是愁。蔣捷的愁是掩埋很深的,蔣捷的愁才是不可言喻的愁:更有何意緒,憐他半夜,瓶破梅愁。插一支梅花的瓶子破了,梅花能不愁嗎?金甌缺了,詩人能不愁嗎?南宋就是一個青花瓷瓶,在鐵蹄下破了,梅花也祭祀了鐵蹄,梅花苦愁,空留芳香何如?金甌殘缺,空有一樹梅花何如?蔣捷的梅花之愁,也就空留一樹芬芳而已。

      蔣捷愁梅,梅花更愁。他說:浩然在心,我逢著,梅花便說。梅花已不是昨日的梅花,你說給它聽有何益呢?只能給自己些許寒冷。蔣捷說:更深凍損梅花也,聽畫堂,簫鼓方歇。輕羅扇小,桐華又飛么風(fēng)。記寒吟,沁梅霜凍。作為南宋遺民的蔣捷,作為江南貴族的蔣捷,只有喝醉才能對得起那些竹外梅花。只有作為一個醉翁,才能與那些竹外寒梅對話:醉不知何處,驚翦翦,凄緊霜風(fēng)。夢醒尋痕訪蹤,但流殘星掛穹。梅花未老,翠羽雙吟,一片曉峰。

      詩人喝醉了,在很多時候是詩人的無奈。不如醉去,也是自己對自己的抵抗和投降。蔣捷還能怎樣呢?對于江南的梅花,他最后只能說:

      擔(dān)子挑春雖小。白白紅紅都好。賣過巷東家。巷西家。

      簾外一聲聲叫。簾里鴉鬟入報。問道買梅花。買梅花。

      這是世俗的梅花,也是民間的梅花。一支白梅如雪,很好。一支紅梅如炬,也很好。白白紅紅都好,蔣捷的一支白梅,已做江南鷗鷺飛。蔣捷的一支紅梅,也做南宋晚霞去。在被歲月折磨了很久之后。蔣捷的梅花已是隱逸者的梅花,走進(jìn)了民間的街巷深處。一個詩人在亡國之痛和隱逸之情里,度過一生,刻骨銘心的愁,說與誰聽?梅落處,說與梅聽,雪落處,說與雪聽。梅落雪落時的心緒,寫在紙上,為宋詞,說與時間來聽。這才是蔣捷。

      蔣捷還有一個名號,叫作櫻桃進(jìn)士。他的一首《一剪梅·舟過吳江》有句“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而得此名。櫻桃進(jìn)士,是民間給的,是詩詞給的,這是蔣捷生命里最高的榮耀。

      吳江點(diǎn)點(diǎn)愁,是一個千古名句。那個點(diǎn)點(diǎn)時是什么呢?是吳江里的船帆過于稠密,一點(diǎn)點(diǎn),恰似憂愁。有這個名句在上,蔣捷的小舟過吳江,也只是點(diǎn)點(diǎn)愁里的一個小點(diǎn)罷了。蔣捷卻要在這個小小的點(diǎn)子上,寫一句和吳江點(diǎn)點(diǎn)愁一樣的名句,不然就對不起南宋末年四大才子之首的聲譽(yù)。

      此時,蔣捷在舟上,正過吳江。一首《一剪梅·舟過吳江》就誕生在小船上。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fēng)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diào),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蔣捷飄零的時候,去的都是名山秀水。他從太湖之濱歸家,江南依舊稱佳麗。只是朱顏已改,佳麗依舊只能勾起無限春愁。風(fēng)又飄飄雨又蕭蕭的時候,更有渺茫無系之感,隨著小船《舟過吳江》,認(rèn)為小船上裝的是離家的人,是一個隱逸者沒有殆盡的世俗情結(jié)。今日再讀,才明白那只歸家的船,一半裝的是匆忙而去的時間,一半裝的是對于時光逝去的感嘆。對于時間,蔣捷也不能置之度外,他不得不把自己丟在時間的船里,管它飄向何方,都是萬不得已。何況詩人都是敏感的,時間的離去悄無聲息,他也能觸及到時間的內(nèi)部,抓住那些無根的日子。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在那些流光里,蔣捷也是被拋卻出去的一個凡夫俗子,那些櫻桃紅了就是紅了,不必有懷念逝去的青春之類的膩歪。就是那些綠了的芭蕉,也是綠了就綠了,也不必故意刻度一些歲月的痕跡而說聲懊悔。一紅一綠,色彩轉(zhuǎn)換之間,人就老了,就被流光拋棄了。蔣捷面對流光,也會說:不是生活所逼,誰愿才華橫溢。

      由于流光拋棄的不僅僅是一個蔣捷,而是和蔣捷同一時代的每一個人,也是蔣捷之后的每一個人,所以一句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讓很多人動容,蔣捷也就有了櫻桃進(jìn)士的名號。從隋朝科考以來,進(jìn)士也是很多的,櫻桃進(jìn)士大概只有蔣捷一個。他的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也和吳江點(diǎn)點(diǎn)愁一樣,成為吳江的絕代名句。在蔣捷之后,還沒有一個句子和蔣捷的并列。

      莫名的惆悵,莫名的憂傷,莫名的寂寥,都被丟在吳江的煙波里。這個《一剪梅·舟過吳江》卻和蔣捷一起下船,走過江南大地,走過櫻桃林,走過芭蕉林,比蔣捷活得更加久遠(yuǎn)。就是蔣捷的墓地從竺山消失,這首流光紅櫻桃的宋詞也不會消失。

      和《一剪梅·舟過吳江》并列的,是蔣捷的《虞美人·聽雨》。它們站在一起,是蔣捷的詩詞雙嬌。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diǎn)滴到天明。

      蔣捷這個江南貴族,少年時代金粉世家的生活,聽雨的時候,是在江南的歌樓上。紅燭幾支,歌妓幾人,羅帳里,不乏風(fēng)流韻事。每個貴族少年的生活,蔣捷都可以模仿和重來。少年貴族生活的懷念,放在南宋滅亡之后,對于蔣捷來說,真的是流水落花春去也,都是桃花謝了春紅,太匆匆。一切的丟失,都讓蔣捷猝不及防。一切的遠(yuǎn)去,都沉入到了蔣捷的悲歡離合里。

      蔣捷中進(jìn)士的1274年,有三十歲了。過了二年,南宋就消失了??椭塾曛?,何況一只離群的孤雁,在西風(fēng)里叫著,是那樣的無助,那樣的無系。人到了中年,國破的悲涼,旅居的悲憤,離愁的悲傷,交織在一起,被深秋的雨滴打碎,平添的凄涼,就把聽著秋雨的蔣捷掩埋在了西風(fēng)里。

      然后,蔣捷在江南自己的竹山里老了。在竹山深處,有一座福善寺,蔣捷就隱居在僧廬里。雨滴落在斑竹上,天空之淚和竹子之淚,融合在一起,話不盡的凄涼之雨,就落在僧廬的屋脊上。竹子蒼青,雨滴也蒼青,只是鬢邊的白發(fā)已如星星,閃爍著歲月的斑點(diǎn)。老了,國家的悲歡,人家的悲歡,都無情地柔和在飄飄搖搖的雨滴里。先是落在竹子上,然后落在僧廬的石階上,拍打出曠世的悲涼。長夜無眠,一任雨水點(diǎn)點(diǎn)滴滴,在石階上響到天明。

      一生三聽雨,次次都不同。世事變遷的無可奈何,命運(yùn)變遷的無可奈何,沉淀在一起,雨滴不但融化不開,反而會使悲涼之情越來越濃烈。悲歡的說悲歡,離合的總離合,人啊,絕對不是幾次聽雨就泯滅了性靈的,也不是幾次聽雨就澆滅了憂愁的。所以,蔣捷活得很貴族,也很苦愁。

      一生如此,蔣捷也算是有了一個福報吧。特別是蔣捷一生雖然零落,卻不失貴族生活的典雅。南宋遺留下來的宋詞遺民,蔣捷是生活最優(yōu)渥的。擱到現(xiàn)在,我們也不得不說,蔣捷的一生是貴族的一生,他的盛名來源于他的詩詞,是不可復(fù)制的,他的生活來源于世襲的貴族,也是南宋的很多遺民不可復(fù)制的。

      蔣捷沒有仕元,也就沒有官爵,雖然是個進(jìn)士,身世卻異常模糊。有人說他活了55歲,也有人說他活了61歲,還有人說他活了89歲。不管他活了多少歲,只要讀到了他的詞,他就活了。因而,竹山先生和櫻桃進(jìn)士的歲數(shù)是個活的歲數(shù)。

      他晚年的一首詩詞,最后是這樣的:便一葦漁航,乘煙載雨,歸去半寒鷺?;畹竭@個份上,也是不容易的。

      猜你喜歡
      蔣捷滿江紅文天祥
      除夜①
      《北京測繪》編委蔣捷教授當(dāng)選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xué)會秘書長
      滿江紅·賀新年
      清代中后期詞壇對蔣捷及其《竹山詞》的接受——以常州詞派為核心
      正氣文天祥
      正氣文天祥
      正氣文天祥
      承德县| 和顺县| 肃北| 中阳县| 沿河| 双鸭山市| 黄大仙区| 松溪县| 彭州市| 永昌县| 游戏| 天镇县| 德清县| 和平县| 旬邑县| 马公市| 浑源县| 固原市| 财经| 阿鲁科尔沁旗| 攀枝花市| 儋州市| 梅州市| 衡阳县| 赤壁市| 武城县| 遂川县| 大洼县| 阿鲁科尔沁旗| 盖州市| 平山县| 横山县| 乌拉特前旗| 大连市| 定兴县| 吴旗县| 大洼县| 岑溪市| 井冈山市| 泊头市| 华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