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珊 陳玉葉 劉 芬
(新興縣人民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廣東新興527400)
進行氣管插管時,可能會出現(xiàn)非計劃性拔管的現(xiàn)象。非計劃性拔管有許多危害,包括增加患者身心痛苦、損傷患者機體組織、引發(fā)醫(yī)患矛盾、危及患者生命[1]。為了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發(fā)生的可能性,本科室正積極尋找方法,包括采用氣管導管咬口器,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我院的60例氣管插管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21~75歲,平均年齡(48.12±6.13)歲;對照組男性 14例,女性 16例,年齡 22~74歲,平均年齡(48.14±6.16)歲。兩組患者的年齡和性別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操作方法:觀察組:醫(yī)生插管成功后,一名護士以握筆式固定好氣管導管,確保氣管導管置于口腔正中位,另一名護士將氣管導管咬口器套入氣管導管,并用配套的鏈繩式固定束帶,鎖緊氣管導管與咬口器。最后用白色棉帶繞過頸后在面部打結固定,松緊度以容納兩指為宜,最后醫(yī)生退出喉鏡。對照組:醫(yī)生插管成功后,一名護士以握筆式固定好氣管導管,確保氣管導管置于口腔正中位,另一名護士將改良后的注射器放入上下門齒之間,醫(yī)生退出喉鏡,并用長10cm,寬2cm的白膠布將注射器與氣管導管纏繞固定。然后用扁帶繞過頸后進行面部打結固定,松緊度以容納兩指為宜。
1.3 部分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患者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插管后的咬堵管、脫管,口腔清潔度,口腔舒適度,口腔黏膜損傷例數(shù)和護理滿意度??谇皇孢m度:評價患者口腔自我感覺的舒適程度,以0~4分積分,0分為嚴重不適,1分為明顯不適,2分為略有不適,3分為基本舒適,4分為十分舒適??谇磺鍧嵍龋涸u價患者口腔的清潔情況,以0~4分計分,0分為重度不潔,1分為中度不潔,2分為輕度不潔,3分為基本清潔,4分為完全清潔。
1.4 統(tǒng)計方法:運用SPSS21.0軟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護理結果對比: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出現(xiàn)多次咬管1例,多次堵管3例,多次脫管2例,口腔黏膜損傷1例;對照組出現(xiàn)多次咬管12例,多次堵管13例,多次脫管8例,口腔黏膜損傷6例,兩組臨床護理結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結果對比
2.2 兩組護理術后指標對比:實驗組的口腔舒適度(2.82±0.31)明顯高于對照組(2.25±0.26),口腔清潔度(3.04±0.35)也明顯高于對照組(2.52±0.28);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3.33%,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63.33%,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術后指標對比 (±s)
表2 兩組患者護理術后指標對比 (±s)
口腔舒適度 口腔清潔度 護理滿意度滿意 不滿意實驗組 2.82±0.31 3.04±0.35 28 2對照組 2.25±0.26 2.52±0.28 19 11 t/χ2 值 7.716 6.354 7.954 P值 <0.001 <0.001 0.005
在臨床工作中,有許多癥狀和手術需要使用氣管插管。經口氣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氣道最常用的方法,也是開展機械通氣治療的基礎,有助于為危重患者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2],提高生存率。呼吸出現(xiàn)困難的危重患者,其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就是氣管插管和機械通氣。氣管插管成功搶救了很多患者,但也給患者帶來了很多不適。從而容易導致自行拔除氣管插管,即非計劃性拔管。非計劃性拔管也增加了
患者的生理痛苦,甚至導致嚴重的并發(fā)癥[7]。采用科學合理的氣管導管固定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舒適度,防止發(fā)生插管移位、口腔潰瘍以及唇面部損傷等情況,同時可以有效降低護理人員的工作量[3]。
氣管導管咬口器可以防止氣管導管滑動、松脫,增加患者舒適度,降低因放置氣管導管而導致的口腔黏膜損傷機率;另外,咬口器還可以減少患者因長期使用氣管導管而形成壓瘡。在本研究中,實驗組的咬堵管、脫管、口腔黏膜損傷的例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這充分證明了氣管導管咬口器的積極作用;同時,實驗組的口腔舒適度、口腔清潔度、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證明氣管導管咬口器不僅提高了醫(yī)療工作的客觀成功率,也提高了患者的主觀舒適度,符合醫(yī)護工作的進步理念[4]。另外,當患者遇到危急情況時,氣管導管咬口器可以讓患者非計劃性拔管的概率大大降低,急救成功率大大提高。
綜上所述,氣管導管咬口器對預防非計劃性拔管具有顯著作用,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護理滿意度,臨床護理工作可以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