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離異家庭由于家庭環(huán)境突變、性別角色缺失、社會偏見及家庭教育方式不當等原因,導致其子女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作為一所全寄宿制高中,江蘇省啟東市第一中學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構建“面線點”一體的心理輔導模式及融學校、年級、班級、宿舍于一體的完整工作體系,形成育人合力。
【關鍵詞】全寄宿制高中;離異家庭學生;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444【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6009(2020)48-0016-02
【作者簡介】黃曉軍,江蘇省啟東市第一中學(江蘇啟東,226200)教師,高級教師,南通市心理學科帶頭人。
江蘇省啟東市第一中學是一所全寄宿制高中,目前有2830名學生。調研中發(fā)現,部分問題學生來自離異家庭,如何做好這部分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當務之急,也是學校的責任和良心所在。
通過開展問卷調查、布置有關個人成長經歷的作業(yè)等,建立全校學生心理檔案,初步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見表1)。對離異家庭學生,根據不同的家庭情況采取不同的調研方式,包括座談調研、抽樣調研、問卷調研和個別訪談調研等,確保深入細致地了解、掌握每一名離異家庭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方式。
堅持做好一個講座、一本書、一份簡報、一個課題、一個公眾號、一個宣傳櫥窗、一堂課、一個心理健康宣傳月的“八個一”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工作,讓學生在積極的氛圍中得到熏陶。根據全寄宿制高中生的心理特點,確定心理課的主題;再根據離異家庭學生的心理特點,在主題內滲透相關的內容,上好每一堂團體心理輔導課。
(一)培養(yǎng)自信開朗的心理品質
離異家庭學生常常帶有主觀化的自我認識傾向,喜歡與同齡的完整家庭學生進行比較,在意別人的評價,常放大自己的缺點,忽視自己的優(yōu)點及長處。因為寄宿在學校,與家長、朋友的溝通交流較少,更增加了他們的自卑、偏激傾向。為此,我們設計了一系列以“認識并塑造自己”為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通過“我的花生”活動,讓學生感悟每一個人都能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通過“自畫像”活動,讓學生對自己重新認識、系統(tǒng)反思;通過“戴高帽”活動,讓學生知道原來在別人眼里自己有這么多的優(yōu)點。活動時特別關心離異家庭學生的參與度,引導他們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點,接受現在的自己,培養(yǎng)自信、開朗的心理品質。
(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1.親子關系。
我們有意識地在感恩、生命等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中,組織學生交流討論有關離異家庭的話題,引導學生學會與離異的父母和諧相處。如果有需要,我們還會在學生允許的情況下,與他們的父母進行個別交流,做好家長的家庭教育指導,讓學生時時感受到學校和家庭的關愛。
2.同伴關系。
部分離異家庭學生由于家庭變故及自身的性格因素,會變得孤僻、不合群,內心煩悶,學習效率不高,要幫助他們建立和諧的同伴關系。一方面,教會他們一些同伴交往的方法,如學會傾聽、多幫助別人、多稱贊同學的進步、學會寬容、學會換位思考、與同學交往時更加積極主動等;另一方面,讓這些學生學會悅納自己,多給予他們表揚和肯定,避免他們因為被同學拒絕而完全否定自己。
我們還特別關注宿舍內的人際關系建立,以宿舍為單位組織開展多種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讓離異家庭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宿舍的溫暖和舍友的關心,以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勇敢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
(一)學校層面建立黨總支委負總責,政教、團委具體實施的領導組織
學校將學生關愛工作確定為學校的“一把手”工程,對離異家庭的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創(chuàng)造機會與這些學生溝通交流。政教與團委通力合作,在配備導師時,將責任心強、正能量足的教師優(yōu)先配給離異家庭的學生。
(二)年級層面建立“陽光社團”輔導團隊
每個年級成立陽光社團,每個班級男女生各一名參加,學校定期向陽光社團的成員傳授心理健康知識與心理輔導技能。參加陽光社團的學生同時擔任班級的“陽光使者”,對班級同學進行日常的朋輩輔導。
(三)班級層面建立班主任、任課教師、“陽光使”者育人小組
班主任建立家長聯(lián)系單,及時與家長溝通孩子的情況,利用班會課、課外活動時間組織演講、歌詠、書法、作文等系列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風采、樹立自信的舞臺,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任課教師擔任學生的生活與學習導師,一名任課教師負責5~6名學生,通過談心、共餐等方式與學生溝通交流,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班級“陽光使者”運用在陽光社團學習到的心理健康知識去幫助班級中的同學,特別是離異家庭的同學,在他們有心理困惑或煩惱時伸出友愛之手。
(四)宿舍層面建立室長、生管老師的關愛群體
全寄宿制學生有較多時間是在宿舍里度過的,我們把朋輩輔導的方法進一步延伸到宿舍中。宿舍中的陽光委員關心舍友的心理狀態(tài),生管老師照顧他們的生活,為學生營造一個保護性、支持性的寄宿生活環(huán)境。
在離異家庭學生的個案輔導中,引導學生從積極心理出發(fā),看到離異使整天吵鬧不停的家歸于安寧,父母能重新尋找新的幸福,站在父母的角度理解他們、體諒他們?!爸挥惺チ瞬艜谜湎А保x異家庭的學生因為失去變得更加敏感,但也會因為失去更懂得珍惜。引導他們微笑面對生活,將家庭的不利變?yōu)榭朔щy、發(fā)奮圖強的動力。
[1]邱小艷,王育坤.離異及離異家庭子女問題的重新審視——基于積極心理學的視角[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5,36(12):108-1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