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社會網絡視角下東北朝鮮族村莊的人口流動

      2020-08-04 09:21汪蔓
      青年生活 2020年23期
      關鍵詞:親緣人口流動社會網絡

      汪蔓

      摘要:東北的朝鮮族因為語言的便利會選擇去韓國務工,這就造成了他們的流動,這一現(xiàn)象在朝鮮族村莊也較為普遍。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相互介紹工作、遇到困難的時候互相幫助,帶來“家庭式”流動。本文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探討了這一人群流動中的特點和功能,以及社會網絡的具體運作方式,為深入了解朝鮮族的人口流動提供了視角。

      關鍵詞:東北朝鮮族;社會網絡;人口流動;親緣

      一、引言

      中國的朝鮮族主要集中在中國的東北部,最典型的是朝鮮族聚居的村落。因為農村的工資水平相對較低,加上朝鮮族語言的便利,所以他們會選擇去韓國務工。在較高工資的誘惑下,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出生地而是在打工的地方定居。朝鮮族去韓國務工已經有很長時間的歷史,第一批赴韓務工的人為后來者探清道路,這樣一批又一批的人在韓國也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他們之所以能夠順利的流動和遷移是社會網絡在起著作用,那么對于這一群體來說,社會網絡具體是如何運作的?在流入地又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二、文獻回顧

      1.理解解釋

      社會網絡的基本觀點是將個人或組織之間的社會聯(lián)系所構成的系統(tǒng)視為一個“網絡”,并認為整個社會就是由這些網絡所構成的大系統(tǒng)(侯鈞生,2010)。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的理論是息息相關的。布迪厄把場域與資本聯(lián)系起來并認為社會資本并不是天然產生的,而是通過持續(xù)性的構建、經營和反復的協(xié)調才能形成??茽柭纳鐣Y本理論較成體系,他指出社會資本是由構成社會結構的要素組成,有五種表現(xiàn)形式:義務與期望、信息網絡、社會規(guī)范、權威關系、社會組織(科爾曼,1999)。林南讓社會資本理論真正發(fā)展為社會網絡的一種理論模型。他通過對社會網絡的研究而提出社會資源理論,并認為社會資本產生于社會網絡也只存在于社會網絡。社會資本作為一種資源是人們?yōu)榱双@得回報才把社會資本投資在社會關系中。

      格蘭諾維特的強弱關系理論也有很強的解釋力。他指出,影響社會網絡作用大小的關鍵因素就是社會網絡的同質性和異質性。真正有效的溝通要求個體之間的異質性,相似個體之間的溝通是沒有效率的。他的理論建立在這樣一種假設上:因為強關系的分布面較小,因此不太可能充當跨越社會界限的橋梁 (Granovetter,1973)。邊燕杰對改革時期中國的求職情況進行了強關系與弱關系的實證分析,發(fā)現(xiàn)求職者們的第一份工作多是通過“強關系”來獲取的,強關系在華人求職中具有很大的作用(邊燕杰,1997)。他的研究說明在求職者的社會網絡中,具有強關系的親屬和朋友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們主要是為求職者提供人情或傳遞有效信息(邊燕杰,張文宏,2001)。至少在中國的獨特的人情社會關系下,人們更注重感情交流和信任程度,所以強關系更有效用 (邊燕杰,丘海雄,2000)。

      2. 社會網絡與朝鮮族相關研究

      安成浩(2016)通過總結在日朝鮮族舉辦的活動、開創(chuàng)的網站等,指出在日朝鮮族社會形成過程中,社會網絡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并已經形成了各種規(guī)模的社會網絡。在日常生活中,在日朝鮮族社會更為普遍的是基于學緣、血緣、地緣關系的非正式的、規(guī)模不等的社會網絡。這一社會網絡更加多元化,不存在中心人。徐瓊(2010)認為國外朝鮮族之間的感情不方便通過祭拜祖先來加深,但可以以父母為核心增進親屬之間的聯(lián)絡。通過一起過春節(jié)和祝賀生日等習俗來進行聯(lián)絡。他們通過參加民族之家的一系列活動,形成了全新的社會網絡。同時朝鮮族企業(yè)家組織和沙龍等活動為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奠定了基礎。樸光星(2009)認為走出家鄉(xiāng)的朝鮮族并沒有 “各自為政”, 而是以家族、 地緣等為基礎形成了新的城市族群共同體。 社會資本得到了強化并直接促成了成員的 “跟進式流動”。樸海英(2013)進行了個案的跟蹤,并把在韓國的社會網絡劃分為親屬、義務、私人網,并考察了在這種社網絡下在韓朝鮮族跨文化適應的情況。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在社會網絡視角下,學者主要研究了這一網絡的特點,在外務工朝鮮族加強社會網絡的做法以及在韓朝鮮族的適應。并沒有單獨分析社會網絡是怎樣運作到人口流動中的以及這一網絡的功能,也沒有進行更加深入和詳細的分析,本文旨在這些還未深入研究的方面進行探討。說明社會網絡怎樣促進了東北朝鮮族村莊的人口流動,這一網絡的特點、功能以及運作的方式。

      許多赴韓的人都是通過中介(會社)機構辦理出國手續(xù)的,但是中介機構不負責找工作,只是負責把人送出國門,所以下了飛機后還需要通過其他人介紹找到合適的工作。由此可見,對于外出的朝鮮族來說至少需要兩次介紹(一次是介紹中介,一次是介紹工作)才能到流入地生活。根據(jù)強弱關系理論,弱關系聯(lián)系的人較廣泛,也能提供更多信息,所以為了能夠走出國門和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工作,需要連接弱關系的人來提供信息。在出國務工、國際移民等巨大的經濟利益面前,往往會出現(xiàn)欺詐、騙錢等事件,同時在國外沒有合法的身份也難以保證工資的獲得,這時就需要由彼此牽制的強關系來提供保障。與雙方都無牽絆的弱關系相比,強關系更值得信賴和依靠。由此提出假設一:東北朝鮮族村莊的人口流動既依賴強關系又依賴弱關系,但是強關系更加可靠。在流入地安頓好之后,與介紹的中間人并沒有利益和生活上的交集,再加上工作繁忙,所以聯(lián)系減少。他們主要與同事接觸較多,且能共同解決困難,所以關系更加親密。因為在韓有很多親屬,在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上會相聚,再加上中國人比較重視親緣關系,因此他們與親人之間聯(lián)系較多。所以提出假設二:在韓東北朝鮮族的社會網絡是依據(jù)新的業(yè)緣和原有的親屬網絡建立的,親緣關系在他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分析與結論

      為了證明以上假設,筆者選擇了朝鮮族村莊S作為調查點,對兩位外出者和兩位外出者家屬進行了深度訪談并進行了記錄。訪談結束后反復閱讀訪談資料,不斷提取關鍵信息,深刻了解了社會網絡對當?shù)厝丝诹鲃拥淖饔煤凸δ堋?/p>

      對于首次出國的東北朝鮮族來說,都是聽了普通朋友或者親密親友的介紹找到了中介機構進而走出國門,但是也不乏被騙的情況。如果是相互有羈絆的關系則比較穩(wěn)妥。如果有較強的親密關系則信任感增強,增加出國的可能性,也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我在韓國從事木工的工作,需要專業(yè)的資格證書,這樣賺的會多些。我第一次出國被騙了,當時是經過朋友介紹的,結果我的那個朋友也被騙了,錢、護照、身份證都沒有了。第二次是大女兒工作飯店的經理介紹的,因為信任,不著急要介紹費和幫助辦理簽證等的費用,這次非??炀统鋈チ?。但是他們只負責把人帶到韓國,工作是不管的。我的工作是由做木匠的好朋友介紹的。在外的延邊人就是一家人,主要干活的能力強就會有好的工作。”

      根據(jù)強弱關系理論,弱關系的效力在不同地區(qū)可能不同,在中國根據(jù)邊燕杰等人的調查證明,強關系在找工作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中國人比較重視親緣關系,如果因為利益的誘惑而違背了強關系則會損失掉這一關系中連帶的其他強關系,這被認為是不值得的。所以,強關系往往更能起到約束的作用,因而有更好的效力。利用強關系的求職者會比較放心且流動的意愿較強。

      “我主要從事建筑行業(yè),有實在親戚在韓國,是韓國人,所以去韓國比較方便,因為在建筑隊有哥哥,不擔心要不回來錢,所以可以放心跟著干,現(xiàn)在的程序比較規(guī)范了,兒子和老婆也因為便利的條件去了韓國。”

      根據(jù)訪談發(fā)現(xiàn),強弱關系在出國和找工作方面都發(fā)揮了作用。對于需要提供復雜幫助的事務,強關系是更有效力的。而對提供幫助者要求不高且只需要提供個“消息”的事務,弱關系也起到了作用。在韓打工的外國人從事的是對技術要求不高的工作,因而對求職者沒什么太大要求,提供幫助者不需要核實受助者的能力,反而會讓受助者欠他一個人情,所以即使是利用弱關系,還是比較容易獲得幫助。這既借助了在國內已經形成的社會網絡的作用,又因新人的加入形成新的網絡。

      “我們家他是通過會社出國的(會社即中介機構),當時經熟悉可靠的朋友介紹去的這個會社,我們辦的是三年一簽的這種,也可以隨時回國,比較方便。出國后也是經由從事本行業(yè)的人人介紹做了建筑工人?!?/p>

      “我父親出國的時候也是聽說有個中介不錯,就通過中介去的。因為之前有親戚已經在韓國,所以通過這種親戚的親戚介紹了工作,在韓的延邊人很多,很多人都能通過各種關系聯(lián)系上,找工作也比較方便?!?/p>

      這四位外出者都是先通過或弱或強的關系走出國門的,在到達韓國后,又通過各種關系找到了合適的工作,但是可以看出弱關系有被騙的可能性,不是很牢靠,而強關系給予人很強的信任感,能夠更加便利地走出國門,促進了東北朝鮮族村莊的人口流動。因此可以證明了假設一:東北朝鮮族村莊的人口流動既依賴強關系又依賴弱關系,但是強關系更加可靠。

      在有穩(wěn)定的收入后,東北的朝鮮族忙于自己的工作,減少了與中介人朋友的聯(lián)系,更多的是和同事、親屬進行娛樂活動,有困難時也樂于尋求他們的幫助。形成了在韓朝鮮族獨特的社會網絡。

      “在國外主要和家人聯(lián)系較多,之前的中國朋友和交際的網絡較少,跟同事的韓國朋友一起喝酒,家里很多親屬也去了韓國,遇到困難更多的是尋求家人的幫助?!?/p>

      如果是通過弱關系找到的工作,這種關系的持續(xù)性不長,僅僅是在找工作的初期會進行頻繁的聯(lián)系。在韓外國工人的工作量是很大的,當工作步入正軌時,沒有多余的時間去維持這種弱關系。而與他們相處最多的是新的同事,他們往往是有同樣背景的中國人,有共同的煩惱和困擾,交流更加方便,關系更加親密。同時能夠共同面對和解決困難,因而,圍繞著這種新的業(yè)緣關系建立了新的社會網絡。

      “我家他出國后也是經由從事本行業(yè)的人介紹做了建筑工人,但是在工作后就基本不和介紹人聯(lián)絡了,和中國的同事聯(lián)絡的比較多,當老板不給工錢的時候,他們一起去韓國負責勞務的部門要錢,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找他們解決,平時也在一起娛樂?!?/p>

      在訪談中發(fā)現(xiàn),被提及最多的是:親屬。他們都提及了在外的親屬網絡的重要性。這與中國人重視親緣關系的傳統(tǒng)一致。有些流動者是通過強關系的親屬介紹來的,自然在到達目的地后和介紹人親屬保持了更親密的關系。有些是在到達目的地后聯(lián)系到了先來到的親屬,因為在外生活艱難,所以更加珍惜難得的親屬關系。他們普遍的觀點是親屬關系更加可靠,且是可以被麻煩和尋求幫助的對象。

      “我父親在工作后跟中間人也沒有什么聯(lián)系,還是跟親戚聯(lián)系較多,主要是以親緣關系進行娛樂,在有困難時也尋求他們的幫助?!?/p>

      “我們家他家里很多親人都在韓國,有節(jié)日的時候會聚在一起,主要還是中國的同事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多,要是真的有事情也會找親屬幫忙?!?/p>

      通過以上的訪談可見,東北朝鮮族在流動中的社會網絡并不是持續(xù)和一塵不變的,當?shù)竭_目的地后,他們很少與之前社會網絡中的人聯(lián)絡,而是與新的同事和原有的親屬在遷入地建立了新的社會網絡。在新的網絡中加強彼此的聯(lián)系和尋求幫助。因此可以證明假設二:在韓東北朝鮮族的社會網絡是依據(jù)新的業(yè)緣和原有的親屬網絡建立的,親緣關系在他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他們并沒有完全切斷了原有的聯(lián)絡,而是讓原有以己為中心的網絡處于靜止狀態(tài),在這之上又形成了更有利益關系的新的網絡。當有新的流動者靠近社會網絡中他們所處的這一點時,新的朝鮮族流動者會通過各種網絡聯(lián)系到他們,而他們也會為新的流動者提供有效的信息。

      東北朝鮮族村莊的人口流動有自身的特點,在社會網絡視角下可以發(fā)現(xiàn),強弱關系都起到了相應的作用,但是強關系更值得信任且能提供更多的保障。他們在流入地形成了新的以業(yè)緣和親緣為基礎的網絡,讓原來以己推開的社會網絡更加復雜。但是因為在外生活的艱難和傳統(tǒng)的觀念,他們把親屬關系放在重要的位置,可以讓這一網絡形成很多支鏈,為東北朝鮮族的人口流動提供了更多信息,因而加快了這一地區(qū)的人口流動與遷移。要想減少這種流動,為本地創(chuàng)造更多活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流動者的親緣意識很強烈,他們之所以流動一部分原因是很多親屬都在外地,他們感到在外地也是一種“團圓”。很多東北朝鮮族在外打拼多年,積攢了一定的財富。他們可以選擇留在韓國,也可以選擇回來。如果能為他們的回流提供更多的便利或采取措施刺激他們的回流,則可以讓這一親屬網絡的人都進行跟進式的回流。這些措施可以是:購房優(yōu)惠政策、經營公司的技術支持和稅收減免、子女戶口問題的解決、子女入學的辦理、提供安全的工作崗位等。

      參考文獻

      [1]侯鈞生.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第三版)[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499-503.

      [2]科爾曼.社會理論的基礎.鄧方譯[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338.

      [3] Granovetter, M. (198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 Network Theory Revisited. Sociological Theory, 1, 201-233.

      [4]Bian,Yanjie. (1997).Bringing Strong Ties Back In: Indirect Connection, Bridges, and Job Searches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2,366-385.

      [5]邊燕杰,張文宏.經濟體制、社會網絡與職業(yè)流動[J].中國社會科學,2001(02):77-89+206.

      [6]邊燕杰,丘海雄.企業(yè)的社會資本及其功效[J].中國社會科學,2000(02):87-99+207.

      [7]安成浩.移民、社會網絡與文化適應──以在日中國朝鮮族社會為例[J].思想戰(zhàn)線,2016,42(04):13-18.

      [8]徐瓊.上海外來少數(shù)民族的社會適應——從朝鮮族社會網絡的視角分析[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8(05):122-125.

      [9]樸光星.跨國勞動力流動與中國朝鮮族的全球性社會網絡[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6(05):18-24.

      [10]樸英梅. 在韓朝鮮族的社會網絡與跨文化適應研究[D].延邊大學,2013.

      猜你喜歡
      親緣人口流動社會網絡
      移民與文化認同:土家族民歌《吳幺姑》探析
      《黑駿馬》:個體生命特殊的孤獨與親緣
      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及路徑探究
      城市新移民社會適應與社會網絡協(xié)同模擬框架研究
      旅游目的地合作中網絡治理模式研究
      通向城市戶籍制度改革的階梯
      企業(yè)管理中社會網絡的運用及相關問題闡述
      大湘西地區(qū)人口流動對經濟發(fā)展的影響研究
      西歐又有新發(fā)現(xiàn) 半數(shù)男性結“親緣”
      遷徙的鳥兒懂“外語”
      长治市| 江城| 平舆县| 固镇县| 图片| 镇江市| 江油市| 永昌县| 湘潭市| 大宁县| 洱源县| 冀州市| 惠东县| 西畴县| 澄迈县| 洪洞县| 新乡市| 康马县| 孝昌县| 南雄市| 克东县| 怀远县| 凤凰县| 东兰县| 醴陵市| 延寿县| 潮安县| 绥中县| 千阳县| 瑞安市| 承德市| 宜丰县| 阜新| 五常市| 齐河县| 九龙城区| 贵溪市| 宁波市| 洞口县| 重庆市| 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