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博
(東北林業(yè)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150040)
目前,交叉路口標志常設在視線不良的平面交叉路口駛入路段的適當位置以及在沒有信號燈的交叉路口,從而以警告車輛駕駛人謹慎慢行,注意橫向來車相交。然而,現(xiàn)有的交叉路口提示牌的指示面大都是平面,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粘貼小廣告,進而失去警示效果。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文預設計一種無信號燈交叉路口安全提示裝置,以解決上文所提出大平面交叉路口提示牌易因廣告遮擋而失去警示效果的問題。
本設計提供了一種無信號燈交叉路口警示裝置,改裝置由若干合理設計的機械裝置組合而成,主要包括底座、支柱、交叉路口警示牌以及趙可等部分,該裝置具體結構示意圖如圖1 所示。詳細地,底座上端面呈圓周方向均勻分布若干地腳孔,以實現(xiàn)和地面的牢固連接;裝置支柱通過三角鐵實現(xiàn)與底座的可靠焊接連接,提升機械強度;罩殼安裝于交叉路口警示牌后端面處,罩殼內部三個棱角處均固定內螺紋柱;交叉路口警示牌呈正三角形,于前端面三個棱角處開設圓孔并內置連接螺栓,且連接螺栓通過螺紋嚙合在罩殼內螺紋柱內。
圖1 結構示意圖
如圖2 裝配圖所示,交叉路口提示牌前端面沿正三角形外輪廓均勻開設多個第一通孔,罩殼內部后端面均勻固定多個細桿,細桿穿過第一通孔延伸至交叉路口提示牌前側,進而將罩殼安裝在交叉路口提示牌上。此外,將細桿穿過第一通孔,可使得交叉路口提示牌的指示面呈突兀感,使小廣告等雜物難以粘貼在交叉路口提示牌的指示面上,達到防交叉路口提示牌被粘貼小廣告而失去警示效果的目的。罩殼后端面均勻開設多個第二通孔,該第二通孔可與交叉路口警示牌上的第一通孔形成空氣流通通道,進而提高交叉路口警示牌的抗風性能。此外,罩殼內部下端面開設有漏水口,當雨水通過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進入罩殼內后,雨水能夠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從漏水口排出。
圖2 裝配圖
此外,罩殼后端面固定兩個半圓卡環(huán),分別定義為第一半圓卡環(huán)和第二半圓卡環(huán)。第一半圓卡環(huán)通過螺栓連接第二半圓卡環(huán),支柱上端固定在第一半圓卡環(huán)和第二半圓卡環(huán)之間。將第一半圓卡環(huán)和第二半圓卡環(huán)套在支柱上后,利用螺栓連接第一半圓卡環(huán)和第二半圓卡環(huán),進而實現(xiàn)罩殼與支柱的固定連接,提高交叉路口警示牌安裝穩(wěn)定性。具體連接方式如圖3 所示。
圖3 罩殼后視立體圖
與現(xiàn)有用于無信號燈交叉路口的大平面形式的警示裝置相比,本文所設計的該種新型交叉路口警示裝置通過將罩殼安裝在交叉路口警示牌上,并利用細桿穿過第一通孔,進而使交叉路口提示牌的指示面呈突兀感,使得小廣告難以粘貼在交叉路口提示牌的指示面,達到防交叉路口提示牌被粘貼小廣告而失去警示效果的作用;此外,罩殼上所開設的第二通孔與交叉路口警示牌上的第一通孔能夠形成空氣流通通道,從而提高交叉路口提示牌的抗風性能。因此,該裝置更加適宜當前社會現(xiàn)狀,對防止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具有一定的有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