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埃達克巖來自高壓背景
      —— 一個科學的、可靠的、有預見性的科學發(fā)現(xiàn)

      2020-08-12 09:07:4634
      巖石學報 2020年6期
      關鍵詞:埃達克南嶺加厚

      34

      1. 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2. 巖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293. 中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發(fā)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4. 自然資源部地質(zhì)信息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北京 1000371.

      埃達克巖(adakite)最早是由美國學者Defant and Drumoond(1990)發(fā)現(xiàn)的,而中國最早涉及埃達克巖的報道晚了整整10年(王焰等,2000;王強等,2000)。其實,比上述作者更早知道adakite的人很多,只是沒有發(fā)表文章而已。埃達克巖是一種獨特的巖石類型,主要根據(jù)地球化學標志定義(Defant and Drummond, 1990; Castillo, 2006)。學術界對埃達克巖的形成機制存在許多不同的認識,如俯沖板片熔融、拆沉的下地殼熔融、有石榴石參與的高壓分離結(jié)晶作用、在正常島弧背景角閃石的熔融以及異常富水的原始巖漿的高壓分離結(jié)晶作用等,還有人認為,玄武質(zhì)巖漿經(jīng)過同化-混染作用(AFC)或MASH過程的含水和氧化作用也可以形成埃達克巖(Kay and Kay, 2002; Castillo, 2006, 2012; Richards and Kerrich, 2007; Gaoetal., 2009; Lietal., 2013; Zhangetal., 2013; Maetal., 2015)。許多人認為埃達克巖的形成不需要高壓條件,C型埃達克巖沒有特殊的含義(張超等,2012; Lietal., 2013; Zhangetal., 2013; Maetal., 2015)。有人堅持埃達克巖形成于島弧背景,是消減的板片MORB部分熔融形成的,把埃達克巖與島弧/俯沖緊密聯(lián)系起來(Defant and Drumoond, 1990; Kay and Kay, 2002)。其實,埃達克巖只是一個術語,泛指具有一定地球化學特征的中酸性巖石,其主要指標是:Sr>300×10-6,Y<20×10-6,Yb<2×10-6,MgO<3%(Castillo, 2006; 張旗等,2008)。埃達克巖高鍶低釔的特征主要與部分熔融之后留下的殘留相組成有關,埃達克巖與榴輝巖處于平衡,形成于高壓背景,要么產(chǎn)于板塊俯沖帶的深部,要么產(chǎn)于加厚地殼的底部(Atherton and Petford,1993; Rapp and Watson, 1995; 張旗等,2001a, b)。Defant一直堅持埃達克巖產(chǎn)于島弧背景,后來在出席了2001年在北京召開的全球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埃達克巖學術研討會上,他在了解了中國各地埃達克巖的情況后轉(zhuǎn)變了認識(Defant, 2002),承認埃達克巖除了產(chǎn)于島弧環(huán)境之外,還可以處于加厚地殼的底部,例如中國東部和安第斯(據(jù)張旗等,2008)。

      自筆者提出埃達克巖產(chǎn)于高原的見解(張旗等,2001b)以來,筆者查閱了全球和中國許多地方報道的埃達克巖的資料,分析了各種各樣不同的見解,發(fā)現(xiàn)埃達克巖形成于高壓背景的結(jié)論不僅可信,而且已具備條件從假說上升為理論了。什么是理論?理論是科學的、可靠的、具有預見性的。本文認為,“埃達克巖形成于高壓背景”是一個近似正確的理論。為簡便起見,筆者稱其為“埃達克理論”,其含義即 “埃達克巖形成于高壓背景”。一個理論是否正確,不取決于有多少人承認它,不決定于是否存在激烈的爭論,在學術界也不存在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一個理論是否正確取決于它是否反映了真實的情況,是否符合真理,是否經(jīng)得住實踐的檢驗。因為,實踐,而且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筆者相信,埃達克巖理論是符合真理的,是經(jīng)得起實踐的反復的檢驗的。當然,在檢驗中也可能出現(xiàn)各種復雜的情況,即也可能出現(xiàn)違反上述理論的實例,對此,則建議對這些實例進行認真的再研究(包括詳細的野外研究,巖石年代學和地球化學的精細研究),如果經(jīng)過認真的核實,的確出現(xiàn)違反上述理論的情況,那可能是又一個“黑天鵝事件”。由于地質(zhì)條件的千變?nèi)f化,什么情況都可能發(fā)生,出現(xiàn)小概率事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我們的認識也應當隨著更多現(xiàn)象的揭露而改變。

      1 埃達克巖究竟受什么因素控制?

      Martinetal. (2005)將埃達克巖分為低硅埃達克巖和高硅埃達克巖兩類,其中,低硅埃達克巖富鎂,而高硅埃達克巖貧鎂。本文討論的是SiO2>56%的所有埃達克巖,無所謂低硅高硅,不包括贊岐巖(張旗等,2008)。

      對埃達克巖的形成機制存在許多不同的認識,如俯沖板片熔融(Kay and Kay, 2002)、拆沉的下地殼熔融(Xuetal., 2002)、有石榴石參與的高壓分離結(jié)晶作用(Castillo, 2006; Macphersonetal., 2006; Gaoetal., 2009)、在正常島弧背景下角閃石的熔融(Richards and Kerrich 2007)等等。Richards (2002)評論了埃達克巖的俯沖大洋板塊熔融模型,強調(diào)埃達克巖也可以由來自正常軟流圈的拉斑玄武巖和鈣堿性弧玄武巖巖漿經(jīng)由地殼的相互作用和分離過程或加厚地殼的熔融形成,而無需板片熔融模式(該觀點見Rabbiaetal., 2002; Richards and Kerrich 2007)。許多人認為玄武巖巖漿的同化-混染結(jié)晶(AFC)作用即可形成埃達克巖(Macphersonetal., 2006; Richards and Kerrich, 2007; 張超等,2012; Lietal., 2013; Zhangetal., 2013; Maetal., 2015),還可以由經(jīng)過MASH過程的含水和氧化的弧巖漿作用形成(Richards and Kerrich, 2007)??磥?,關于埃達克巖的形成機制,學術界還很難取得共識。

      巖石模擬和實驗研究表明,鎂鐵質(zhì)下地殼或主要以玄武質(zhì)巖石為主的下地殼的部分熔融物的成分主要取決于熔融時的壓力,源巖如果主要由榴輝巖組成,大體處于≥45~50km深處(Kay and Kay, 1993; Rapp and Watson, 1995; Petford and Atherton, 1996; Rappetal., 1999; van Westrenenetal., 2001)。筆者強調(diào)指出,實驗研究非常重要,實驗的結(jié)果除了要重視殘留相中石榴石是否出現(xiàn)外,還應考慮斜長石的出現(xiàn)與否。1.0GPa壓力下的石榴石出現(xiàn)線只表明與之平衡的熔體是貧Yb的。如果石榴石出現(xiàn)的同時斜長石消失了,熔體就貧Yb富Sr(斜長石全部進入熔體,Sr與斜長石的Ca呈類質(zhì)同象被帶進熔體),這才是埃達克巖的特點(圖1;張旗,2014);如果石榴石出現(xiàn)的同時斜長石沒有消失(殘留相可能為含石榴石的痳粒巖相),則熔體既貧Yb也貧Sr,就不是埃達克巖的特征了(而是喜馬拉雅型花崗巖,張旗等,2008;張旗,2014)。因此,實驗研究得出的一個重要的結(jié)論應當是:與榴輝巖平衡的熔體才是埃達克巖,而不是只與石榴石平衡的熔體(圖1)。

      圖1 不同類型花崗巖形成的溫度-壓力條件(據(jù)張旗,2014)Fig.1 Pressure-temperatur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granite (after Zhang, 2014)

      舉例來說,在華北如果出露了一個140Ma左右的花崗巖,由于該時期華北正處于高原,因此,不論花崗巖是否經(jīng)歷過結(jié)晶分離、混合、混染、交代作用,也不論源區(qū)是富鍶還是貧鍶、地幔熱狀態(tài)如何、與地殼有沒有發(fā)生過殼/幔相互作用等等,形成的中酸性巖應當統(tǒng)統(tǒng)是埃達克巖。如果經(jīng)過研究認為埃達克巖發(fā)生過上述作用,那么,這些作用都是在高壓背景下發(fā)生的。上述作用可能對其他元素影響很大,但是對Sr和Yb兩個元素的影響很小,Sr和Yb主要受壓力的控制。相反,如果在南嶺也出露了一個140Ma左右的花崗巖,由于該時期南嶺處于地殼減薄時期,因此,不論花崗巖是否經(jīng)歷過上述種種作用,也不論源區(qū)鍶含量多少、地幔熱狀態(tài)如何、與地殼有沒有發(fā)生過殼/幔相互作用等等,所形成的花崗巖一定是南嶺型的,而不可能是埃達克巖。如果經(jīng)過研究認為花崗巖發(fā)生過上述作用,那么,這些作用都是在低壓背景下發(fā)生的。

      2 由埃達克巖引申出來的不同類型的花崗巖

      Defant and Drummond (1990)的貢獻不只是提出了埃達克巖,他們根據(jù)Sr/Y關系還區(qū)分開了兩類中酸性巖:埃達克巖和正常的安山巖-英安巖-流紋巖兩個系列。前者是高鍶低釔的,后者是低鍶高釔的。后來我們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還有一類低鍶低釔的類型,在喜馬拉雅地區(qū)最多,我們稱其為喜馬拉雅型。隨后我們發(fā)現(xiàn)還有一類花崗巖的Sr特別低,而Yb特別高,且具有明顯的負銪異常,該類花崗巖在南嶺地區(qū)非常普遍,與鎢、錫成礦有關,我們稱其為南嶺型(大體類似A型花崗巖)。最后,經(jīng)過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發(fā)現(xiàn)還有一類高鍶高釔的花崗巖,于是在Sr-Yb圖上(部分還需要考慮銪異常資料)就可以分出五類花崗巖(圖2):埃達克型、喜馬拉雅型、浙閩型、廣西型和南嶺型(張旗等,2006,2008; 張旗和李承東,2012;張旗,2014)。

      圖2 花崗巖的Sr-Yb分類圖(據(jù)張旗,2014)Fig.2 Sr-Yb diagram of granites classification (after Zhang, 2014)

      南嶺型大體相當于A型花崗巖,為什么還要起一個新名詞?因為:(1)A型花崗巖有不同的指標,學術界比較青睞(K2O+Na2O)和Zr對10000Ga/Al以及FeOT/MgO和(K2O+Na2O)/CaO對(Zr+Nb+Ce+Y)的指標(Whalenetal., 1987)。這兩個圖件有時好用,有時并不好用,會產(chǎn)生矛盾的結(jié)果(Lietal., 2017)。(2)本文的南嶺型不是按照上述標準,而是按照Sr-Yb的含量:Sr<100×10-6,Yb>0.5×10-6,Eu/Eu*<0.3。符合上述標準的是南嶺型,不符合上述標準的不是南嶺型。經(jīng)過筆者多年的實踐,南嶺型大致即沒有疑義的A型花崗巖,代表地殼減薄的產(chǎn)物。

      上述五類花崗巖的差別可以統(tǒng)一用殘留相組合解釋:埃達克型花崗巖富Sr貧Yb,指示源區(qū)有石榴石無斜長石,殘留相為榴輝巖;喜馬拉雅型貧Sr和Yb,暗示源區(qū)既有石榴石還有斜長石,殘留相為含石榴石的麻粒巖;浙閩型貧Sr富Yb,源區(qū)無石榴石有斜長石,殘留相為斜長角閃巖;南嶺型非常貧Sr富Yb,源區(qū)富高鈣的斜長石和輝石,也為斜長角閃巖;廣西型富Sr和Yb,源區(qū)既無石榴石也無斜長石,殘留相為角閃石巖或角閃輝石巖(張旗,2014)。

      圖2很有用,它僅采用Sr和Yb兩個元素,無需其他標志(如La/Yb、Sr/Y、Sr/Yb等),卻適合全球全部花崗巖類(SiO2>56%)。其地質(zhì)意義是反映了花崗巖形成時源區(qū)的壓力狀況,而不論源區(qū)是由什么物質(zhì)組成的,也不論源區(qū)形成花崗巖時的條件如何、部分熔融程度如何、熔融時含水量如何以及花崗巖形成后經(jīng)歷了什么改造、改變、混合、混染、蝕變、風化等等(當然,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變化的程度使花崗巖面目全非就很難說了)。一組樣品或一個巖體或一套火山巖的樣品,大部分落入哪個區(qū)域,即屬于該區(qū)域的花崗巖類型,即反映了其形成時的壓力條件。且不論花崗巖形成在什么時代(太古宙除外),這是從大概率角度說的。

      3 埃達克理論的預見性

      埃達克巖來自高壓背景,上述認識是否符合實際,是否科學,取決于它是否具有預見性。理論是什么?理論即是可靠的科學。一個理論要成為可靠的科學的理論,它首先必須給出可檢驗的預言,且必須使其多項預言被證實,并且沒有一項是不成立的。只要有一項不正確,就將迫使該理論被修正或放棄。埃達克理論可能就具有這樣的特點,埃達克巖還可以再爭論20年、50年,但并不妨礙它是一個近似正確的理論。當然,地質(zhì)實驗不能簡單地與物理實驗進行對比,物理實驗大多是可控的,地質(zhì)實驗大多在大自然進行,情況比較復雜,干擾因素較多。因此,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不確定性,這就需要我們更加謹慎小心和認真對待。

      據(jù)筆者考察和研究,埃達克理論的預見性主要表現(xiàn)在下述三個方面。

      3.1 埃達克理論預言之一:埃達克巖不與南嶺型花崗巖伴生

      這個預言來源于圖1和圖2,從上述兩個圖看,埃達克巖與南嶺型花崗巖沒有接觸。埃達克巖來自加厚的地殼,而南嶺型來自減薄的地殼。因此,埃達克巖與南嶺型花崗巖不可能在同時同地出現(xiàn),因為,地殼不可能同時既加厚又減薄。如果一個地方既有埃達克巖也有南嶺型花崗巖,則二者必是不同時代的(張旗等,2008;張旗和李承東,2012)。最近,Jietal. (2019)報道在東北松遼盆地同一地區(qū)出現(xiàn)同一時代(102~115Ma)的A型花崗巖和埃達克巖。進一步研究表明,上述埃達克巖屬于O型的,可能與太平洋板塊向西俯沖導致的板片熔融有關。有時在一個巖體中有不止一種花崗巖類型,例如八達嶺巖體,就出現(xiàn)了四類花崗巖,詳細研究發(fā)現(xiàn)它們每個不同類型的花崗巖之間都是侵入接觸關系,它們的時代都不相同,反映了地殼厚度由薄變厚和由厚變薄的過程(張旗等,2008;焦守濤等,2013)。此外,在文獻檢索中也發(fā)現(xiàn)過一些很難解釋的現(xiàn)象。看來,對于此類問題可能還需要加強野外研究,查明具有不同類型花崗巖數(shù)據(jù)是否同一個巖體、同一個時代,這是非常關鍵的,說明野外關系的研究和年代學的研究是地球化學研究的前提和基礎(張旗等,2008;張旗和李承東,2012)。

      3.2 埃達克理論預言之二:C型埃達克巖形成于高原或山脈

      C型埃達克巖來自加厚地殼,如果地殼加厚的范圍具明顯的方向性,則稱之為山脈;如果加厚地殼沒有明顯的方向性,則稱之為高原。高原和山脈可以隨著地殼所受應力的變化而變化:從伸展變?yōu)閿D壓,地殼加厚;從擠壓變?yōu)樯煺?,地殼減薄。加厚多少,大致可以用花崗巖的不同類型來判斷,雖然并不是非常準確。

      例如,中國東部高原的形成可能與燕山運動的擠壓事件有關(張旗等,2001a, b),而高原的減薄(垮塌)則與燕山運動的伸展構(gòu)造事件有關(董樹文等,2007)。從理論上說,在地球演化史上,在某個地域、某個時期,肯定出現(xiàn)過許多的高原、山脈、盆地,現(xiàn)在統(tǒng)統(tǒng)消失了。如何恢復它們?國外沒有現(xiàn)成的實例、方法和思路。而中國東部高原問題很早就有學者提出,除了埃達克巖外,還有不少沉積的、地層的、構(gòu)造的、同位素的、古生物的以及古環(huán)境的等方面的證據(jù)(任紀舜等,1990;任紀舜,1999;鄧晉福等,1996,2000;董樹文等,2000,2007;李祥輝等,2008;王清晨,2009;張旗等,2001a, b, 2008;張旗和李承東,2012;吳根耀等2002;徐寶亮等,2007;焦守濤等,2013;王東坡等,1996;程守田等,2002;夏國清等,2012;許歡等,2013;李三忠等,2013;溫常貴等,2017;Valerevnaetal., 2017),雖然這些證據(jù)鏈并不完善。這個高原是否存在?什么時候抬升的,什么時候垮塌的,對周邊環(huán)境有什么影響?其地球動力學意義是什么?是否值得作為一個創(chuàng)新性的課題進行研究呢?

      圖3 新生代全球埃達克巖分布圖(據(jù)馬珊珊等,2017)Fig.3 Global Cenozoic adakite distribution map(after Ma et al., 2017)

      最近,馬珊珊等(2017)收集了全球數(shù)據(jù)庫的資料,按照前文所提埃達克巖的劃分標準,從中提取出所有屬于埃達克巖的數(shù)據(jù),借此來研究全球埃達克巖的時空分布。研究發(fā)現(xiàn),在新生代時期全球埃達克巖主要集中在兩個地區(qū):一個在太平洋東岸,另一個橫亙于歐亞大陸。它們分別相應代表兩個巨型的山脈:一個是太平洋東岸的安第斯山脈,可以從南美延續(xù)到北美;另一個是歐亞巨型山脈,可以從中國中部一直向西經(jīng)過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高加索到喀爾巴阡山到比利牛斯山(圖 3,馬珊珊等,2017)。安第斯巨型山脈可能與太平洋板塊向東部美洲大陸的俯沖有關,而歐亞巨型山脈則可能與特提斯洋盆在中新世時期的最后閉合事件有關(馬珊珊等,2017)。

      3.3 埃達克理論預言之三:埃達克巖與金銅成礦作用有關

      埃達克巖與金銅成礦作用有關最近取得不少進展,學術界早已知道斑巖礦床是金銅成礦的主要來源(Sillitoe, 1997),而這些斑巖大多是埃達克巖(Thiéblemontetal., 1997;Kay and Kay, 2002; 張旗等,2008)。許多大型斑巖銅礦床產(chǎn)于太平洋周邊,形成于第三紀和第四紀的大陸弧和島弧背景(Kerrichetal., 2000;Richards, 2003, 2011;Cookeetal., 2005)。成礦作用起源于殼/幔邊界(Richards, 2003),成礦巖漿經(jīng)歷了MASH(熔融、同化、儲存和均化;Hildreth and Moorbath, 1988)過程。而岡底斯的斑巖銅礦則可能與碰撞和地殼加厚的地球動力學背景有關(Houetal., 2004, 2015)。大的斑巖銅礦的巖漿通常具有高氧化狀態(tài)(fO2>NNO+1;Mungall, 2002;Richards, 2003),斑巖銅礦可能主要來自交代的氧化的地幔楔體的部分熔融(Oyarzunetal., 2001;Mungall, 2002;Richards, 2003;Cookeetal., 2005)。然而關于斑巖銅礦初始巖漿的氧化還原狀態(tài)仍存在許多爭論(Dauphasetal., 2009; Mallmann and O’Neill, 2009; Kelley and Cottrel, 2012; Leeetal., 2012)。早先認為,弧下地幔的氧化程度弱于來自MORB源區(qū)的地幔。另一方面,人們對斑巖銅礦弧下地幔源區(qū)的普遍理解是,相對于地幔的其余部分,玄武巖原始巖漿被氧化了(Mungall, 2002; Jugo, 2009; Kelley and Cottrell, 2009)。上述結(jié)果是通過全巖Fe3+/Fe2+分析(Blevin, 2004)、全巖化學比值(Laubieretal., 2014)、礦物平衡(Ballardetal., 2002; Dillesetal., 2015)和巖石和礦物REE含量(Trailetal., 2012; Shenetal., 2015)等方面的研究得出來的。Leeetal.(2012)認為,斑巖銅礦可能與加厚的島弧底部的含硫化物的堆晶巖的重熔有關,埃達克巖是太平洋邊緣和岡底斯金銅的重要來源(Thiéblemontetal., 1997; Oyarzunetal., 2001; Houetal., 2004; Wilkinson, 2013)。許多研究都提出,大型斑巖銅形成在大陸地殼變厚的地方(Kay and Mpodozis, 2001; Cookeetal., 2005; Chiaradia, 2014; Houetal., 2015; Shenetal., 2018)。

      卡林型金礦是一種重要的金礦成礦類型,是從對美國內(nèi)華達州微細粒浸染型金礦的研究提出來的。筆者發(fā)現(xiàn),內(nèi)華達卡林金礦是始新世的(42~36Ma),與始新世的火山巖和淺成侵入巖有關(Ressel and Henry, 2006),這些侵入巖和火山巖大多具有埃達克型的特征,少數(shù)是喜馬拉雅型的(Sr=55×10-6~892×10-6,Yb=0.9×10-6~2.2×10-6,Ressel and Henry, 2006)。有些礦區(qū)未見淺成侵入體,推測深部有隱伏巖體(Ressel and Henry, 2006)。內(nèi)華達與卡林型金礦有關的埃達克巖說明卡林型金礦的形成與地殼加厚有關,在內(nèi)華達州可能存在一個山脈(張旗等,2008;張旗和李承東,2012)。

      在南美安第斯山的阿根廷境內(nèi)有一個Gualcamayo金礦,是卡林型的,與金礦有關的是中新世的英安巖小巖株(Bruno and Thompson, 2019),化學分析表明該巖株為埃達克巖,與本文的認識一致。

      一些文獻經(jīng)常有鎢銅礦或錫銅礦以及鎢錫金銅鉛鋅銀成礦帶等的報道,例如云南個舊的錫銅礦以及最近在江西發(fā)現(xiàn)的儲量極大的朱溪和大湖塘鎢銅礦等。筆者認為,如果一個礦區(qū)內(nèi)的鎢銅、錫銅都具有中到大型的規(guī)模,則它們不可能是共生的,應分別來自不同的時代或具有不同的成因(張旗等,2008,2010;張旗和李承東,2012)。這是一個重要的規(guī)律,無論對礦區(qū)擴大找礦和礦床成因研究來說都是有參考價值的,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

      如果一個礦區(qū)以鎢錫為主,有少量或微不足道的金銅礦化;或一個礦區(qū)以金銅為主,有少量的或微不足道的鎢錫礦化,則可用巖漿熱場學說來解釋(張旗等,2015),反映隨著距離巖體的遠近成礦溫度的變化而導致的礦產(chǎn)種類變化的情況。但是,如果鎢錫和金銅都具有相當?shù)囊?guī)模,則巖漿熱場就解釋不了了。

      上述實例表明,埃達克巖與金銅有關,南嶺型花崗巖與鎢錫有關,這個規(guī)律非常有用,尤其對區(qū)域性和戰(zhàn)略性找礦部署來說,我們可以在埃達克巖發(fā)育區(qū)布置金銅找礦,在南嶺型花崗巖分布區(qū)部署鎢錫找礦。

      4 結(jié)語

      (1)埃達克巖是有確切地球動力學含義的,并可上升為理論。埃達克理論之所以可以稱為理論,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埃達克巖經(jīng)歷了20年實踐的檢驗。雖然關于埃達克巖的形成和演化還有許多問題并不清楚,雖然埃達克巖仍存在激烈的爭論。

      (2)埃達克巖之所以能夠成為理論,還在于殘留相理論不僅適合解釋埃達克巖的成因,還能包容和解釋全部地球上出露的中酸性巖漿巖。由于殘留相組成與Sr-Yb之間存在相關關系,因此,利用Sr-Yb圖即可識別地球上出露的全部中酸性巖(埃達克型、喜馬拉雅型、浙閩型、廣西型和南嶺型等五類),其地球動力學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它們各自不同的壓力背景上。

      (3)埃達克巖之所以能夠成為理論,還因為它具有預見性。本文由埃達克理論推導出以下三個預言:1)埃達克巖不與南嶺型花崗巖共生;2)C型埃達克巖形成于高原和山脈(與加厚地殼有關),O型花崗巖形成于板塊俯沖帶的深部(O型埃達克巖部分也可形成于加厚地殼的底部);3)埃達克巖與金銅成礦作用有關(反之,埃達克巖與鎢錫成礦作用無關)。

      (4)根據(jù)埃達克理論開展對已經(jīng)消失的高原和山脈的恢復的研究。在地質(zhì)歷史上,不斷地發(fā)生著地殼加厚和地殼減薄的過程,如何追蹤它們和恢復它們,早先由于沒有合適的方法,無法開展這項研究?,F(xiàn)在國內(nèi)在這方面也已經(jīng)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雖然問題還比較多。這個方法是中國的原創(chuàng),國外學術界并不了解中國在這方面研究的深度。因此,我們?nèi)绻軌驈母鱾€角度去探索,必將開辟大陸構(gòu)造學研究的一個新的領域。

      (5)建議根據(jù)埃達克理論部署區(qū)域性和戰(zhàn)略性找礦工作,開展對全國、全球中酸性巖的大普查,重點查明埃達克巖和南嶺型花崗巖的時代和分布,劃分地殼加厚和地殼減薄的區(qū)域,在埃達克巖發(fā)育區(qū)部署金銅找礦工作,在南嶺型花崗巖發(fā)育區(qū)開展鎢錫找礦工作。

      后記埃達克巖問題一直爭論不休,筆者幾乎已經(jīng)灰心喪氣了,但想不到的是,筆者在了解了關于量子糾纏的近百年來的爭論后發(fā)現(xiàn),二者之間可能有許多相通的地方,這給予筆者以啟示,使筆者對什么是理論有了新的認識,并觸類旁通地開啟了筆者對埃達克理論的新的思考。看來,不同學術領域是能夠互相融通的,本文就是在上述基礎上擬就的,是量子力學理論推動了埃達克理論的確立。筆者在這里鄭重聲明:筆者歡迎全球科學家對由埃達克理論推導出的上述三個預言進行檢驗,如果檢驗否定了埃達克理論,筆者建議:1)重新檢視檢驗的結(jié)果,重新回到野外,重點查明有矛盾的若干巖體之間的接觸關系;2)重新采樣做精細的同位素定年和地球化學測試。如果再次的檢驗仍然證明埃達克理論是錯誤的,那可能是又一個“黑天鵝事件”,我們將認真予以對待之。筆者相信,學術界對埃達克巖的爭論仍然會繼續(xù),這無關緊要。因為,科學是不忌諱爭論的,真理會越辯越明。

      致謝感謝所有支持過和反對過筆者的學者;感謝三位審稿人對本文的評論與建議。

      猜你喜歡
      埃達克南嶺加厚
      套管加厚對套損的影響分析*
      淺談中國現(xiàn)代加厚幣
      中國錢幣(2020年3期)2021-01-07 06:14:42
      高拱壩壩底加厚位置對拱壩穩(wěn)定性影響數(shù)值研究
      胡明華、張南嶺數(shù)字插畫作品
      藝術評論(2018年10期)2019-01-02 12:59:36
      南嶺栲葉黃酮類成分的研究
      中成藥(2017年10期)2017-11-16 00:50:11
      鉆桿管端加厚工藝及設備的發(fā)展
      重型機械(2016年1期)2016-03-01 03:42:03
      南嶺山區(qū)“生態(tài)立縣”的實證分析
      試論埃達克巖與斑巖銅礦的成礦關系
      科技視界(2015年30期)2015-10-22 10:06:56
      埃達克巖成因研究進展概述
      埃達克巖的種類及拉曼實驗討論
      泗洪县| 西贡区| 安阳县| 宁强县| 石林| 游戏| 柳河县| 南部县| 库尔勒市| 六枝特区| 滨海县| 民丰县| 武隆县| 务川| 中山市| 许昌市| 泰宁县| 黄山市| 多伦县| 光山县| 西盟| 缙云县| 宜州市| 谢通门县| 娄底市| 澳门| 东丽区| 石城县| 高淳县| 沁源县| 始兴县| 阳城县| 永德县| 出国| 兰考县| 阿瓦提县| 南涧| 乌鲁木齐市| 萍乡市| 佛冈县| 清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