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江西科技學院校級人文社科項目“美國少數(shù)族裔文學中主人公身份的‘覺醒、探尋與構建研究——以亞裔與非裔文學為例”(編號:RW1915)。
摘? 要:在上個世紀的美國華裔作家之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便是湯亭亭女士。在她的作品中,常常是以女性少數(shù)民族的視角出發(fā)進行描寫,表達出自己在美國這個社會環(huán)境中針對種族、文化、性別等方面的思考。本文主要分析湯亭亭《女勇士》一書中的“母親”形象和神靈、鬼怪形象,著重探究在《女勇士》一書中,湯亭亭超現(xiàn)實敘述的具體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湯亭亭;《女勇士》;超現(xiàn)實敘述;策略
作者簡介:譚淑林(1986-),女,湖南郴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21--02
一、簡述湯亭亭與《女勇士》
作為上個世紀具有較高影響力的美國華裔作家,湯亭亭女士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會講述那些從長輩口中聽到的故事,也會改編一些美、中神話傳說,使整個西方社會能夠通過她的書籍更為真實的了解中國。在過去的那些年,很多評論文章都會從多個角度對湯亭亭女士進行探討,但是受到傳統(tǒng)經典文學的影響,很多人并未將其的作品當作是文學作品,認為其作品僅僅是不真實的偽小說。在現(xiàn)實生活之中,湯亭亭女士曾經遇見過一些啟示,這成為她創(chuàng)作《女勇士》的靈感,就像是《女勇士》一書中描寫的那樣,湯亭亭女士也非常勇敢站出來發(fā)聲保護自己,她認為美國華裔群體也必須擁有屬于自己的神話傳說,能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社會讀者對于這類文學作品的需求。
文章結合《女勇士》中講述的故事,著重分析書中超現(xiàn)實敘述策略,探索文中那些精靈鬼怪背后所象征的含義,尋找出現(xiàn)文化斷層現(xiàn)象的原因,使人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在湯亭亭女士的想法中,全球化的環(huán)境中,美國華裔群體該如何更好地構建自我身份。
二、結合故事分析湯亭亭《女勇士》一書中超現(xiàn)實敘述策略
(一)無名女人——追求平等
作為《女勇士》這本書開篇講述的一個故事,也是其中最為優(yōu)秀的內容之一,整個故事最開始便是一位母親說出的告誡的話語,而后講述了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一個故事:這是一個縈繞在“我”心頭的關于鬼魂的故事,“我”的姑姑在姑父前往美國工作之前與其舉行了婚禮,但是這場過于匆忙的婚禮除了讓她的身份發(fā)生了名義上的變化,其他的什么都好像沒有變化,她沒有一個陪伴的孩子,也沒有明白婚姻為她帶來了什么,又需要她改變什么。她的心理有對于愛情、婚姻的向往和憧憬,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這些向往和憧憬只能被孤獨和寂寞打敗。于是,在姑父去了美國幾年之后,姑姑身上發(fā)生了一件對于其他人來說非??膳碌氖虑椤龖言辛???墒枪酶脯F(xiàn)在還在國外,所以,知道姑姑懷孕的人都意識到,姑姑和別人通奸了,這種行為在當時是非常可怕的行為,姑姑也在分娩那天被村里集結在一起的人直接抄家,而姑姑則是直接抱著孩子跳進水井之中,在她死了之后,家里的人也禁止再提起這個人,于是,這個姑姑的名字開始被人遺忘,最終,姑姑變成了一個“無名女人”。
開頭提到告誡的母親講述這件事情,其實是希望“我”能夠引以為戒,但是“我”卻從中看到了一個敢于在傳統(tǒng)男權社會中執(zhí)著追求平等、自由的女性。姑姑用自己的死亡向這個充滿桎梏的男權社會宣告自己的解放,而那個和姑姑發(fā)生了關系但是卻始終被隱藏的很好的男人,那個結婚之后就出國自此再未出現(xiàn)的姑父,相比較而言就失色許多。在這個故事中,母親是希望能通過講述這樣的故事來操控女兒的命運,告訴她這樣做可以,這樣做不行,而這并沒有將女兒馴服,反而讓她萌生了反抗的思想,也使一個個的故事流傳下來。雖然只能以傳說的故事流傳下來,但是能帶給人無盡的思考。
(二)現(xiàn)代花木蘭——努力拼搏
《女勇士》這本書的第二部分被命名為《白虎山學藝》,在這個故事中,湯亭亭將花木蘭與岳母刺字的故事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新的故事,使一個全新的巾幗女英雄的形象躍然紙上,在這個故事中,這位女性完全不會受到封建禮教的束縛,也沒有什么君臣等級觀念,與傳統(tǒng)的中國女性含蓄、婉約、柔美、內斂的形象相比,她更像是一個無往不勝的女戰(zhàn)士,具有自由無懼的行為,強烈的個人意識,渴望平等與成就。這是湯亭亭女士在作品中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也是其實現(xiàn)夢想的一種方式。在她看來,如果能像花木蘭一樣努力拼搏、奮勇前進,便可以為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打下堅實的基礎,也能在美國的白人社會中抗爭到屬于自己的地盤。在這個故事中,這位女性既能夠為自己拼搏事業(yè),也可以享受家庭的樂趣,承擔自己的責任,作者認為美國華裔女性群體應該像是花木蘭一樣努力地戰(zhàn)斗,抗爭種族與性別的其實,建立屬于自身的身份和地位。在這個故事中,湯亭亭女士利用自己的筆尖賦予這位女性,同樣也賦予自己反抗剝削與壓迫的力量,在她看來,這也是一種復仇的方式,只不過不是直接殺人報復,而是利用文字改變別人的思想,進而喚醒沉睡的靈魂,達到復仇的目的。
(三)母親英蘭——堅強倔強
湯亭亭女士塑造的母親形象——英蘭,是一個強悍有力的女性,她不僅僅是一位堅強的女英雄,也是一位倔強的幸存者。英蘭在丈夫背井離鄉(xiāng)的去往美國打拼之后,便打破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tǒng)思想束縛,先是去廣州學習了中醫(yī),學成之后回到家長給人接生看病,在十里八鄉(xiāng)也是非常有名的大夫。在四十五歲時,英蘭又克服了很多的困難和丈夫團聚,但是英蘭在到了美國之后,無論她曾經是一個多么優(yōu)秀的醫(yī)生,到了這里也無法繼續(xù)下去,所以她辛苦的同丈夫一起支撐洗衣房并且生養(yǎng)了六個孩子。由于自己身處于美國社會的邊緣群體之中,因此,英蘭會很想念曾經在國內聽到的那些和神仙鬼怪相關的故事,勾起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四)女主人公——打破沉默
小說的最后內容描寫的便是關于“我”的故事,“我”在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中成長,還經歷了重男輕女的家庭環(huán)境,周圍的人對于男孩子的重視以及對于“我”的蔑視嘲笑,使“我”開始萌生出了反抗的想法,這也是湯亭亭女士想要反抗的原因。而在故事中,這位名為蔡琰的女性始終游離在文化的邊緣處,在兩個差距較大的文化環(huán)境中尋找自我、反抗并思考,最終堅持自己的選擇,沒有自暴自棄或沉淪迷失,最終終于打破了“沉默”的束縛,唱出了自己的歌。在現(xiàn)實中被打擊的時候,便可以在傳奇故事與神話中得到補償,湯亭亭女士希望能夠得到神靈的保護,可以避開那些現(xiàn)實生活帶來的傷害,可以在神話中最終實現(xiàn)在自己想要報仇的欲望,利用對神話傳奇的改變,她積極的構建了一個屬于美國華裔群體的傳奇神話故事背景。
三、結語
在美國這個多元文化融合的社會環(huán)境中,華裔美國人屬于一個少數(shù)群體,其中部分人會選擇保持中華文化的特色,不會特意去做任何調整適應整個社會的環(huán)境;也有一部分人為了能夠和美國人更好地相處,撇除自己身上中國文化的痕跡,更好地融入到主流社會之中已獲得其他人的認可。每個人會根據(jù)自己家庭的情況、周邊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價值觀等方面的思考做出自己的選擇。而在湯亭亭女士完成的作品之中,這種超現(xiàn)實的敘述方式本身便和英美那些傳統(tǒng)文學敘述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別,但是其描述的內容卻與女性、種族等較為敏感的話題關系密切。湯亭亭女士試圖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表現(xiàn)出自己對于男權社會的反抗,希望能夠勇敢的表達女性的自我。而這種較為特殊的超現(xiàn)實敘事方式,也是作者勇敢的對傳統(tǒng)敘事方式、模式進行挑戰(zhàn)的一種途徑。
參考文獻:
[1]劉潔.《女勇士》中女性形象的反叛與融合探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17(04):96-98.
[2]周青青.湯亭亭的“雜糅”文化身份建構——后殖民語境下的《女勇士》[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20,39(04):142-147.
[3]張麗麗.美國華裔文學中女性身份的建構——以《女勇士》和《喜福會》為例[J].現(xiàn)代農業(yè)研究,2019(11):123-124.
[4]雷玲.湯亭亭《女勇士》中女性人物的構建[J].校園英語,2019(38):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