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曉霞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各中學及時意識到了自身的教學局限性,反省自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根據現(xiàn)代學生的實際學習要求,來進行靈活的教學模式設計,消除學生的厭煩心理,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打造高質量的現(xiàn)代語文課堂。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應及時反思自身教學的不足,進行積極的教學探究,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訴求,不斷調整自身的教學實踐方法,進而提升自身的教學綜合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誤區(qū);改善方法
隨著素質化教育的不斷推進,我國初中語文教學整改迫在眉睫。初中語文教師應深入進行教學分析,通過不斷的教學探討來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使教學內容與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大趨勢相適應,保障教學的綜合效果。教師應從學生發(fā)展出發(fā),反省自身不足,不斷調整自身的教學思維,進行多方面的教學探索,將新型的教學模式應用到語文課堂當中,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出現(xiàn)的誤區(qū)
1.教學形式僵化
長期以來,我國初中語文教學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往往采用灌輸式教學,與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缺乏溝通,只是單一進行知識的講述。學生只是進行固化學習,缺少探究與質疑意識,只是進行講授內容的記錄,缺乏對所學內容的靈活思考。教師也缺乏教授的熱情,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遲遲得不到提升。教學形式的僵化給初中語文教學帶來了諸多的弊端,教師缺乏教學探究意識,只是延續(xù)前人的教學經驗,對學生進行教材知識的講解,學生缺乏學習的欲望,只是按部就班進行基礎知識的記憶,教學氣氛沉悶,教學內容缺乏吸引力,學生的學習欲望遲遲得不到激發(fā)。
2.教學方法單一
初中部分教師還是延續(xù)傳統(tǒng)的板書教學,對相應的教材內容進行板書書寫,學生通過筆記記憶、課堂學習、課后鞏固的模式進行知識的鞏固與學習,教師的教學內容也往往是以考試為中心,缺乏教學拓展意識。此外,教師著重于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固化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產生疲憊感,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傳統(tǒng)初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xiàn)代教學的要求,教學方法多以鞏固學生基礎為主,缺少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過于片面化,使學生往往會出現(xiàn)“瘸腿現(xiàn)象”,綜合能力不足。
3.教學理念落后
傳統(tǒng)教師的教學重點往往是放在提升學生考試成績上,對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以及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比重相對不足,教學投入也相對較少。隨著現(xiàn)在社會的發(fā)展,社會對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也逐漸提升,僅僅學會語言基礎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顯然,傳統(tǒng)教學方式在學生能力培養(yǎng)方面還有諸多不足,語文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學重點的偏差,不利于學生全面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二、初中語文教學改善的具體措施
1.拉近師生距離
根據相應的實踐表明,教學效率不高的普遍原因是教師與學生在學習觀念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由于長期的不溝通,教師無法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教師往往處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學生也不敢向教師提出質疑,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隨著現(xiàn)代教育的不斷推廣,廣大教師應不斷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管理理念,重視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位學生,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學會傾聽,了解學生真正的學習需求。教師應采用教學鼓勵和教學肯定的方式,激勵學生不斷突破自身,使學生感受到自身的努力被肯定,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使教師與學生如同朋友,友好相處,共同推動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2.改善教學觀念
現(xiàn)代教育的推廣為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多種可能性,語文教師可充分借鑒優(yōu)秀教師的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扭轉自身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不斷擴充自身的教學范圍,豐富課堂綜合內容,積極構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知識的學習積累過程中。語文教師在保證學生學習知識牢固的同時,可適當加快教學節(jié)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提問教學、情景教學等多種模式融入現(xiàn)代語文課堂當中,提升語文課堂的信息量和趣味性,使學生在固定時間內可以積累到更多的寫作知識,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
3.豐富教學手段
現(xiàn)代語文教學進步的一大特點就是將科技手段融入語文課堂當中,廣大教師應熟練運用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圖片教學等教學方式,將有趣的視頻、豐富的圖片、內容多樣的課件融合到語文教學當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拓寬學生的眼界。廣大教師在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時,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學習興趣,在與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之后,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案,依托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基礎,來制定合理的學習進度,保障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
廣大語文教師不應停止探索教學的步伐,而應不斷反思自身傳統(tǒng)教學的誤區(qū),不斷進行自我的提升,通過前期的反省總結與規(guī)劃來制定合理的教學調整方案,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基礎,來進行教學進度的科學調整,立足實際,把握教學重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鼓勵學生不斷進行知識的探索與積累,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艷花.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qū)及改善對策分析[J].名師在線,2019(33):55-56.
[2]高俊影.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qū)及改善策略分析[J].才智,2019(18):7.
[3]李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qū)及改善對策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8(20):87-88.
[4]毛建霞.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qū)及改善對策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