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十七
不久前,韓國影片《寄生蟲》火爆網絡。主角一家四口擠在地下室里生活,貧困至極。一次偶然的機會,哥哥和妹妹靠著偽造學歷,成為一戶富人家的家教。父母知道之后,非但沒有阻止兩個孩子的行為,反而配合孩子利用陷害、欺詐的非法手段,使爸爸成為富人家的司機,媽媽成為富人家的金牌保姆。一家人貪婪地享受著在富人家的生活,沒想到,窮人之間的爭食,窮人和富人之間的矛盾,很快就爆發(fā)了。富人家的前幫傭出于忌恨,殺死了妹妹。父親因為不滿富人瞧不起自己,憤恨地殺掉了富人,變成了殺人犯。整個家庭就這樣血淋淋地破碎了。
這一切悲劇的根源,來源于父母的不負責任與貧欲,成為孩子錯誤的幫兇,最終一錯再錯,不可挽回。父母的作用,是讓孩子在犯錯時懸崖勒馬,而不是包庇、縱容孩子的錯誤行為。一個小小的錯誤或許無法改變什么,但如果父母不加以教導和修正,孩子的錯誤會越來越難以收拾,最終害了孩子的一生。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戈爾丁曾寫下小說《蠅王》,告訴世人一個道理:一個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教育和制止,很容易釋放體內的惡意,產生巨大的破壞力。因此,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絕對不能袖手旁觀,更不能包庇縱容,讓孩子在歧途上越走越遠。
及時改正孩子之所以會犯錯,有時候是因為他們的人生閱歷尚淺,還不能很好地分辨是非。這時候,早已明事理、知善惡的父母就應該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讓孩子吸取教訓。
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犯錯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逃避責任。當孩子犯錯之后,父母一定要鼓勵孩子勇于承擔,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這是培養(yǎng)孩子責任心的關鍵,也能讓孩子更加深刻地改正錯誤。
樹立榜樣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犯錯之后,可以端正態(tài)度、知錯能改,那么,你首先自己要做到。所以,父母一定要端正自己的行為,如果自己犯了錯,應該學會道歉和承認錯誤,言傳身教。只有這樣,孩子未來在犯錯時,才會想起父母的處理方法,勇于擔當,敢于承認,最后在錯誤中不斷地改正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莎士比亞說:“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一個人往往因為有一點小小的缺點,將來會變得更好?!?/p>
孩子擁有知錯能改的品行,說明他們在犯錯之后,認真地審視了自己,并且具有自知之明,這都是孩子在錯誤中進步的表現。只要孩子知錯能改,錯誤就會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的墊腳石,他們在錯誤中反省自己,糾正品行,從而生長為更加優(yōu)秀端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