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玲 梁麗梅
【摘要】目的:探討研究活血逐瘀湯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治療中的臨床應用于研究。方法:選取我院自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入院的8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4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采取孕三烯酮類的藥物治療,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上活血逐瘀湯調理治療,治療一個療程后通過判斷患者的情況,分析活血逐瘀湯是否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有效果。結果:治療一個療程后,兩組的患者情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對照組患者雖然有改善,但其恢復情況比實驗組稍差,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選擇活血逐瘀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可活血祛瘀,行氣止痛,對臨床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有很大的裨益,可在臨床上廣泛推廣使用。
【關鍵詞】活血逐瘀湯;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 R2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098-01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有活性的內膜細胞種植在子宮內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種女性常見婦科疾病,常見于卵巢和盆腔腹膜等處并引起疼痛等不適[1]。子宮內膜組織原本應該生長于子宮腔中,不過因子宮腔和輸卵管、盆腔相連,令部分子宮內膜細胞順著輸卵管進入盆腔之中異位生長,進而引發(fā)痛經、不孕和月經異常等癥狀,影響患者健康[2]。此次本研究采用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活血逐瘀湯治療此類女性患者,探究中藥調理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否有更好的療效,可以幫助廣大女性患者脫離痛經等的苦惱,也借此研究探討中藥護理的機理,若是有效,臨床診療可以在此方面大大發(fā)展。
1?基本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入院的8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4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40例,年齡均在22~43歲之間,平均年齡(28±1.46)歲,且對照組患者采取孕三烯酮類藥物治療,實驗組患者40例,年齡均在23~43歲之間,平均年齡(29±1.19)歲,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主要應用了活血逐瘀湯。所有患者均經過腹腔鏡檢查,確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家屬及患者均知曉此次研究項目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除治療方法不一樣外,其他條件和身體情況均無顯著差別,研究結果具有可比性和可信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對照組的40例患者采取孕三烯酮藥物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患者口服孕三烯酮,每次2.5㎎,每周兩次,月經周期第一天開始用藥,隔三天用一次,在整個療程中每周服用藥的時間應保持不變,如果發(fā)現(xiàn)有一次漏服,應立即補服2.5㎎,接著繼續(xù)用藥,若是有多次漏服的患者,則從下一次月經周期的第一天重新開始服藥,一個療程即為六個月[3]。
1.2.2?實驗組?實驗組的40例患者除了服藥孕三烯酮外,還要加上活血逐瘀湯對患者進行調理治療,活血逐瘀湯的所用中藥材:白僵蠶3錢,三棱4錢,莪術4錢,白芥子4錢,厚樸3錢,橘紅4錢,土貝母4錢,沉香7分。若是患者還有腹痛的情況可以再加延胡索3錢,如果患者經期血量多則加入紅蚤休2錢,如果患者存在血虛情況,則根據其寒熱癥狀分別加入山茱萸2錢或生地2錢[4]。
1.3?療效判定
根據兩組分別用藥后患者的用藥效果,疼痛情況和副作用情況等,可將患者的恢復情況分為三種情況,一是有效,有效是指患者情況明顯好轉,漸漸恢復疼痛癥狀與體征完全消失,盆腔觸痛結節(jié)消失。二是顯效,顯效則是患者情況輕微好轉,疼痛癥狀減輕,盆腔觸痛結節(jié)變小和變軟。三是無效,患者情況沒有得到改善,疼痛與體征仍然存在,有些不僅沒有消失反而存在加劇的風險,盆腔觸痛結節(jié)也沒有改善。根據三種情況可分類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情況從而確定活血逐瘀湯的效果。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應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均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X2檢驗,P<0.05表示差距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六個月后,兩組患者的癥狀有明顯的改善,兩組相比較,對照組的無效人數(shù)更多,實驗組的有效人數(shù)更多,說明對照組的恢復情況比實驗組的恢復情況差,兩組的治療結果存在顯著的差異性(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育齡期女性常見的良性疾病,也是引起繼發(fā)性痛經的主要原因之一。異位癥雖然在組織學上是良性的,但臨床表現(xiàn)和惡性腫瘤一樣,增生、浸潤、擴散,甚至經血管播散和遠處轉移,從而引起一系列的臨床表現(xiàn)[5]。在生育年齡婦女中約10%左右的發(fā)病率,且有明顯上升趨勢,成為一種“現(xiàn)代病”。一般的治療方法就是用一些激素類藥物治療,但效果不是太好,因此本研究采用了活血逐瘀湯的中醫(yī)調理方法一起治療。在中醫(yī)學上,子宮內膜異位癥屬于痛經,月經失調等范疇,治療應調理肝之疏泄,以活血化瘀為主。而活血逐瘀湯里的各種藥材能夠阻斷微循環(huán)障礙的病理過程進展并促其恢復,還能擴張?zhí)幱谖⒀h(huán)障礙狀態(tài)下的大量微血管,加快血流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6]??傊?,選擇活血逐瘀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可有效緩解并治愈癥狀,可在臨床上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李爽爽,曹陽,張婷婷,趙心韻,杜塵.子宮內膜異位癥寒熱辨證相關因素的比較研究[J].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0,34(02):31-36.
[2]?楊玲.腹腔鏡聯(lián)合活血化瘀湯治療輕型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患者療效觀察及對氧化應激狀態(tài)的影響[J].新中醫(yī),2016,48(05):177-179.
[3]?李改非.腹腔鏡聯(lián)合活血化瘀湯治療輕型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及對機體氧化應激狀態(tài)的影響[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6,8(21):61-62.
[4]?張路野.活血化瘀湯聯(lián)合抑那通對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卵巢功能及血清EMAb、MMP-9、TIMP-1、APN水平影響[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8,20(05):219-221.
[5]?林益,李詠倩,齊聰,張勤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免疫學病理機制及中醫(yī)藥治療策略[J].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0,34(02):101-106.
[6]?馬建國.活血逐瘀湯治療毛細血管擴張性環(huán)狀紫癜[J].山東中醫(yī)雜志,1990(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