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書法作品
褚遂良(596—658或659)是初唐有名的“四大書法家”之一,除了在書法上見長,更以博學聞名。褚遂良一生之中,經歷了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三朝,可謂是三朝元老,更因為忠直義勇被唐太宗臨終時任命為托孤的輔政大臣之一。比博學多識更可貴的是,褚遂良在大是非面前始終能堅持己見。
貞觀十七年(643),晉王李治在褚遂良、長孫無忌等大臣的擁護下成了皇太子,并在貞觀二十三年(649)正式接班成為皇帝,史稱唐高宗。因為有感于褚遂良在唐太宗在位時對自己的擁護,一開始高宗皇帝對褚遂良還是非常尊重和感恩的。他先封褚遂良為河南縣公,第二年又封為河南郡公,永徽四年(653)更是拜褚遂良為尚書右仆射(相當于宰相) 一職。在短時間內,君臣二人齊心協(xié)力,兢兢業(yè)業(yè),倒也開創(chuàng)了一番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
但沒多久,在改立皇后一事上,高宗李治和褚遂良意見不合起了爭執(zhí)。永徽六年(655),高宗李治想廢掉當時的王皇后,改立自己寵愛的武昭儀為皇后。為了得到大臣的支持,高宗便先傳召褚遂良、長孫無忌、于志寧等幾位重臣入殿商議。
因為武昭儀曾經做過太宗皇帝的妃子,且王皇后出身于太原王氏,屬名門望族,更是太宗在世時為高宗李治定下的原配妻子。高宗廢王皇后改立武后的做法于禮于法都不合。但當時很多大臣都不敢提出反對意見。見此情形,褚遂良主動站出來說:“我奉先帝遺命全力輔佐圣上,如果不盡責盡忠,實在有負先帝所托,將來也沒有臉去見先帝。那就由我先去勸說陛下吧?!闭f完,褚遂良獨自一人去面見高宗。
見到褚遂良,高宗李治就提出了廢黜王皇后的最重要理由:“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屎缶梦瓷?,而武昭儀生有皇子,正是皇后的合適人選?!泵鎸Ω咦诘摹俺浞掷碛伞?,褚遂良聽后卻毫不退讓:“皇后系出名門,是先帝為皇上慎重挑選的佳婦。臣沒聽說過皇后犯過什么過錯,皇上怎么能輕言廢立呢?!?/p>
不僅如此,在第二天眾大臣都在場的集議上,面對高宗再次提出的廢后提議和百般解釋改立武昭儀的原因,褚遂良再次毫不猶豫地堅持“武后曾侍奉過太宗”的歷史污點,堅決反對立武昭儀為后。他甚至把頭上的帽子和上朝時所執(zhí)的手板放到臺階上,以決絕的態(tài)度要求告老還鄉(xiāng)。
褚遂良的態(tài)度徹底激怒了高宗,同時也徹底得罪了武后。后來高宗不顧所有人的反對立了武昭儀為后。褚遂良也因為立后一事被高宗所不喜,先后被貶為潭州都督、桂州都督、愛州(今越南清化)刺史,直至在流放中死去。
雖然因為貌似拎不清現(xiàn)狀而沒有得到好的結局,但在一百年后,也就是貞元五年(789),唐德宗下詔給褚遂良平反。唐德宗不僅恢復了褚遂良忠正義勇的名譽,還下令將他的畫像供于凌煙閣,享有初唐開國功臣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