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 ? ?要]? 近年來,信息化教學不斷得到推廣和應用,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也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探討了基于SPOC模式的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改革模式應如何構建,闡明了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并以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計算機類專業(yè)為例,討論了該校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的方式,針對其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和建議。
[關? ? 鍵? ?詞]? SPOC;高職;英語教學;混合式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52-0093-03
一、引言
一直以來,傳統(tǒng)的“教師—學生”點對點的課堂教學模式即為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盡管在授課課堂中融入了一些多媒體教學手段,但是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漸漸不能適應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發(fā)展趨勢。隨著網絡和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信息化教學(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慢慢得到推廣和應用,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和靈活性得到不斷的提升。從最初出現的慕課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到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再到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都為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徑。在英語教學改革的進程中,教育理念、教師角色、教學手段、教學方式、教學資源、教學模式、考核評價方式等都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不斷利用互聯網的巨大優(yōu)勢,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教學模式從以教師為中心漸漸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學生的學習模式也從最開始的被動學習逐漸向主動學習轉變。SPOC教學模式正是很好地融合了線上資源教學與線下課堂教學,對最初的MOOC模式進行了更契合的本土化改進,更能適應目前英語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本文以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計算機類專業(yè)的英語教學為例,探討在高職院校內開展基于SPOC的英語混合式教學。
二、理論概述
胡建平(2016)指出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最早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MOOC負責人阿曼德·??怂梗ˋrman-do Fox)教授提出,是與MOOC相對應的一個概念,主要目的是為了彌補MOOC在學校教學中的不足,讓MOOC資源可以應用于小規(guī)模用戶群,甚至是可以應用于某個學?;蛘吣硞€教學班級,SPOC將線上學習與線下教學相結合,即“SPOC=lass-room+MOOC”。該模式是通過設置參與準入條件(主要針對本校學生)而形成的小規(guī)模私有在線課程,由微視頻、即時練習、互動討論和學習測驗等要素構成,是MOOC本土化的一種學習模式,克服了MOOC無法與現有課程的教學對象、課程目標、難度和學生已有知識積累相匹配的問題,其中文含義為“小規(guī)模限制性在線課程”。國內學者對SPOC教學模式已經開展了較深入的研究,李偉容(2019)認為SPOC模式的英語教學突出學生自主學習,采取任務驅動的教學策略,更好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加強師生互動,更好地強化訓練。通過對SPOC模式的研究和分析,金瀏河(2019)認為該模式具有針對性強、模式自由度高、實現全程關照等特點。SPOC模式既能將信息化教學模式融入教學中來,又能很好地克服本土化問題。
三、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的必要性
高職英語課程在高職院校一般是作為公共基礎課來開設。以筆者所在的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目前全校范圍內英語課程正在實施全面的教學改革?;旌鲜剑╞lended learning)教學模式的構建是在教育教學改革背景下應運而生?;旌鲜浇虒W實際上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一次課堂重構,更好地利用大量的教學資源和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幫助學生鞏固自主學習的能力,適應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赟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相較于MOOC模式具有更大的優(yōu)勢,在與本土教學內容相結合之后,更具有針對性,從而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這一教學模式實際上是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其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不斷克服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激發(fā)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首先,這一教學模式實施的過程實際是一個教學過程的重構和創(chuàng)新過程,使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再單一,并且能夠幫助他們及時查漏補缺,鞏固所學的知識點,學生的學習效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次,在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與學生進行線上教學互動,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中的師生互動不足的缺陷,增強了師生之間的聯系和感情,更利于教學活動的實施。最后,這一教學模式采用了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學的教學評價方式,評價手段更加豐富和多元化,學生的參與度更高,能更好地開展“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等等。強調和量化“形成性評估”,弱化“終結性評估”,這能更科學地促進教學過程的實施,更好地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
四、混合式教學實施方式
基于SPOC的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基于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全新的教學模式,著重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目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側重與專業(yè)相結合,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圍繞“專業(yè)融合”這一中心的基礎上,實施“發(fā)現問題”“交流問題”和“探究問題”的教學過程。以筆者所在的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計算機類專業(yè)開設的英語課程為“IT職場英語”,授課對象主要為計算機類相關專業(yè)(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的大一新生,本課程分為兩學期完成。本階段的計算機英語教學在其作用和功能上趨于“實用化”和“專業(yè)化”,其目標也逐漸側重學生“面向當前的行業(yè)、企業(yè)崗位需求,在真實工作環(huán)境中的英語交際能力、應用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以提升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職業(yè)核心競爭力?;旌鲜浇虒W分為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兩個階段同時進行。線上階段:教師通過“超星學習通教師端”整合和提供發(fā)布豐富的相關教學資源,并通過后臺管理,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過程,發(fā)起話題討論等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教學內容。學生通過電腦或手機上的“超星學習通學生端”實現自主學習,完成學習過程中的自我檢測和評價,并通過線上學習的方式完成學習反饋。線上學習的過程貫穿于整個教學階段(課前階段、課中階段以及課后階段)。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各種網絡社交媒體進行互動交流以及溝通。教師還可以利用“超星直播”的功能,為學生開展在線答疑解惑,對線下教學進行有機補充,相輔相成。線下階段:教師通過對本門課程的教學重難點的把控,設計教學內容,在課堂授課環(huán)節(jié)實施教學引導和查漏補缺,利用豐富的課堂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加深和鞏固所學知識。學生在線下階段主要對所學知識進行“再加工”以及內化,通過參加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對學習成果進行展示。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通過多種評價方式實現教學反思。
為了更好地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我校負責該門課程的英語教師通過與本校計算機類專業(yè)的帶頭人和骨干教師進行研討,重新設定了課程標準。根據信息化教學規(guī)律以及教學目標,重新篩選了教學內容,并在“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的基礎上增加了“素質目標”,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將不同的教學內容根據需要重新整合,分成不同的模塊進行,在線下的教學階段突出情境教學。利用“超星學習通”平臺不斷構建和豐富教學資源以及教學內容。以“IT職場英語”這門課程為例:該課程在超星平臺發(fā)布的相關模塊任務點共75個。教學資源包含視頻資源30個,音頻資源20個,文檔資源40個,圖片資源35個,微課資源10個,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發(fā)布的相關討論主題32個。由此可見,混合式教學平臺上的相關教學資源是很豐富的,便于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教師除了可以利用超星平臺發(fā)布任務之外,還能通過“學習通”監(jiān)控學生自主學習的進度,實施課堂隨堂檢測以及章節(jié)檢測,并通過監(jiān)控后臺數據(“課堂活動”“作業(yè)統(tǒng)計”“課堂積分”等功能模塊)實現“教學預警”的功能。
“IT職場英語”的教學內容共10個板塊。我們在搭建平臺時,把每個板塊又分成5個小模塊:單元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模塊、導入與閱讀訓練模塊、聽說訓練模塊、寫作訓練模塊、游戲娛樂模塊。在課前階段,教師通過“學習通”發(fā)布新模塊的學習任務,學生通過學習平臺自主預習,完成平臺上的視頻學習環(huán)節(jié)。按要求收集學習內容并上傳到“學習通”平臺。期間,如果學生碰到問題,可以在線與教師互動,溝通交流解決問題。課中階段分為:準備階段、展示階段、知識梳理階段、教師答疑階段以及評價階段。在準備階段,教師通過發(fā)布課堂測試或是快速搶答等活動,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學習的狀態(tài),完成課前預習的相關內容。在展示階段,主要是由學生將預習內容通過口頭報告或圖片展示等方式在課堂上分組呈現。教師在這個階段可通過“搖一搖”隨機選人的功能開展各種教學活動,如課堂辯論、小組討論等。學生通過PPT展示等方式,共同學習和掌握相關內容。期間,可開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等評價互動。在知識梳理階段,主要由教師有針對性地幫助和引導學生掌握所學內容,在這一階段教師主要起到點撥作用。在教師答疑階段,教師對學生在線上或者是線下提出的相關問題進行逐一答疑,系統(tǒng)地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課后階段,學生對所學章節(jié)進行學習反思,并利用“學習通”提交學習反饋,教師則根據學生提交的內容進行教學反思,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平臺的相關內容。同時,學生也可以利用“學習通”討論區(qū)的功能發(fā)布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以及解決途徑,開展“生生交流”和“師生交流”。在教學平臺上的每個章節(jié)之后,我們都設置了拓展環(huán)節(jié)和游戲環(huán)節(jié)模塊,幫助學生寓教于樂,加深學習。
此外,除了每個單元的章節(jié)檢測和練習發(fā)布,我們通過“學習通”的“學習積分”模塊中的積分累計功能,鼓勵學生更多地參與到學習的整個過程當中來。期末的測試通過“口試+手機機試”來完成。學生將相關主題的口試內容通過錄制視頻或音頻的方式上傳到“學習通”后臺來完成,無論是口頭匯報還是分組對話都可以在“學習通”上實現。期末的測試也是通過“學習通”的題庫隨機組題,運用“手機端答題”來實現,在保證測試的信度和效度的前提下,很好地檢測了學生本學期所學。教師也能根據教學平臺統(tǒng)計的考試數據,對本學期的教學進行合理的評估并做好教學反思,從而更好地改進教學手段和繼續(xù)豐富教學資源的內容。
五、混合式教學實施需要注意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以我校計算機類專業(yè)實施英語混合式教學改革為例,在教學實施開展的過程中,主要面臨以下三個問題:(1)學生自主學習的自覺性還需要不斷提高。高職院校的非英語專業(yè)類的學生本身就面臨英語基礎薄弱、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是“填鴨式”的被動學習的過程,如何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學習過程中來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教師應該利用好網絡教學平臺這一優(yōu)勢,開展好“實時互動”溝通交流;利用“積分制”正面鼓勵學生參與到各個教學活動和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經常開展線上“直播”教學互動,避免單一的線下課堂教學模式。(2)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和信息化素養(yǎng)也需要不斷提高。高職英語教師很多之前從事的都是公共英語教學任務,目前在“專業(yè)融合”的背景下,除了需要不斷掌握和了解相關的學科專業(yè)知識外,還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部分英語教師并未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資源和功能,很多時候僅僅只是使用了“簽到”模塊方便考勤,在教學過程中還是繼續(xù)使用“PPT+Word”的模式。因此,高職英語教師應盡快完成信息化教學的教師角色轉變,不斷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轉變觀念,敢于創(chuàng)新。信息化教學平臺的構建,需要大量的精力來完成,因此教師應秉承“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理念,組建同一專業(yè)授課的相關教學團隊,共同完善混合式教學平臺的構建。教師還應該積極參加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提升的培訓以及信息化教學比賽等。(3)教學管理與支持的力度還應繼續(xù)加大。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無論是從學校層面還是教務處層面,都已經開始盡可能多地對信息化教學進行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持。但是也還有些院校甚至才剛剛起步實施信息化教學的摸索,需要完善的方面還有很多?;旌鲜浇虒W模式的構建以及教學平臺的搭建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不斷對其進行完善更新和提高。筆者所在的院校在這方面一直走得比較靠前,學校先是與“超星”公司合作,共同打造本校的信息化教學平臺;為了鼓勵教師提高和完善混合式教學的構建,開展了相關的系數認定,通過績效獎勵傾斜、信息化比賽獲獎獎勵力度加大等方式,鼓勵教師投身到信息化教學中來。還有許多傾斜鼓勵政策也在不斷完善和實施中。只有這樣,整個學校的混合式教學才能形成一股合力,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六、結語
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是目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這是“專業(yè)融合”的需要,也是信息化發(fā)展的要求。在混合式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我們不斷去完善和改進,也出現了許多值得我們發(fā)揚和推廣的寶貴教學經驗。充分利用好網絡教學平臺,構建適合本校教學需要的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將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升教學效果。希望本研究能為推進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特別是從“公共基礎英語”向“專業(yè)融合”轉變這一過程積累經驗。
參考文獻:
[1]李偉容.基于SPOC模式的職業(yè)英語混合式教學實證研究[J].高教學刊,2019(21):113-116.
[2]胡建平.高職院校SPOC課程建設研究[J].教育探索,2016(4):124-127.
[3]金瀏河,柴啟陽,馮毅輝.SPOC混合教學模式在高職酒店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9(98):43-45.
[4]覃鍇.基于SPOC模式的高職英語教學與“思政元素”的有機融合:以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計算機類專業(yè)為例[J].英語廣場,2020(10):89-92.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