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育棟
[摘? ? ? ? ? ?要]? 文體活動是做好中職班級管理的重要抓手,通過組織豐富的文體活動,為中職生搭建展示舞臺,幫助他們更加自信自尊,對理順班級管理工作意義重大。從班級文體活動的意義、組織文體活動的主要原則以及注意事項三個維度分別進行闡釋。
[關? ? 鍵? ?詞]? 中職生;文體活動;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51-0202-02
中職生正處于青春期,身體和心理發(fā)育比較迅速,思維比較活躍,精力旺盛,但還很不成熟,很不穩(wěn)定,容易沖動。青春期最突出的心理表現(xiàn)是產(chǎn)生了較強的獨立意識,渴望被信任、被尊重,特別是來自師長的這種情感。中職生由于學習成績不理想甚至落伍,在當前過于注重應試成績的學校教育環(huán)境下,他們自然就成為事實上的被忽略者,同時遭受到來自家庭、學校及社會各方面的消極心理壓力,由此產(chǎn)生的內心渴望和現(xiàn)實之間的巨大沖突,往往會造成一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學生走向自我封閉,或變得麻木不仁,甚至走向自暴自棄的極端,給班級管理帶來嚴重挑戰(zhàn)。
因此,中職學校的班級管理需要理清思路,找準突破口,而文體活動則是做好中職班級管理的一個重要抓手。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舉行有針對性、目的明確的文體活動,給他們搭建自我展示的舞臺,幫助他們重拾自信自尊,可以從根源上緩解和消除學生內心和現(xiàn)實的矛盾,對理順班級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班級文體活動的意義
(一)符合學生的生理需要
中職院校的學生學習任務相對輕松,學習壓力較小,學生自主支配時間較多,而他們所處的年齡段是人生最活躍期,精力旺盛,適當?shù)亟M織些班級活動有助于學生釋放過盛的精力,同時占用部分學生自主時間,防止閑來生事。
(二)符合學生青春期的心理需要
中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在中學階段多少會遭受到來自師長和社會的忽視甚至歧視,因而存在一些消極的心理障礙,而青春期的他們又有強烈的被認可、被尊重的欲望。而文體活動給他們提供了展示自身才能、恢復自信的機會。
(三)符合樹立班主任班級核心的需要
通過文體活動的舉行,讓學生親身感受到班主任對他們的關注和關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親師情節(jié),有助于樹立班主任的威信,因關愛而生威嚴,因威嚴而生信任,從而促進班主任在班級工作中核心地位的確立。
(四)符合樹立班干部學生核心的需要
班干部是班主任核心的威信核心,多數(shù)班級工作要靠班干部組織帶動,幫助他們樹立在學生群體中的權威是班主任應當重視的事情,班干部在文體活動中除了參與,更多是組織和服務作用,既鍛煉了工作組織能力,又因與學生活動交流及服務于同學打下了群眾基礎,從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贏得同學的認可。同時,班干部學生核心的形成來自于班主任的栽培信任,必然又會促使班干部向班主任核心靠攏,班級內部凝聚力增強,合力增大,班級工作自然會更易于開展。
二、組織文體活動的主要原則
班級文體活動多種多樣,某一項活動的具體內容和目標也各有側重。每種活動要達到預期的效果,除了活動本身的特點、組織者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遵循相應的活動組織原則,從而確保班級活動開展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和有效性。
(一)針對性原則
任何班級活動的開展都要遵循針對性原則。首先,要依據(jù)學生年齡、愛好特長、身心發(fā)展需要開展針對性的活動,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熱情,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只有學生真正對文體活動全身心地投入和熱愛,活動才可能實現(xiàn)預期目標。其次,活動的開展要結合班級建設中的問題,在班集體建立和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阻礙集體健康發(fā)展的問題,通過開展文體活動來解決這些問題,活動本身才更有價值。
(二)教育性原則
學校育人的根本目標在于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班級是教育的最小單位,班級管理工作的本質必然也是以德、智、體、美、勞全面育人為核心,文體活動作為班級管理的重要抓手,必然應當具有強烈的教育屬性。中職班級文體活動的開展應當融合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感恩意識、工匠精神、傳統(tǒng)文化、健康審美等多種教育意義,好的班級活動應發(fā)揮教育的綜合功能,而不能單純?yōu)榛顒佣顒印?/p>
(三)主體性原則
從長期的角度審視班級文體活動,其主體是全體學生,優(yōu)秀的班主任應該發(fā)揮主導作用。班主任要千方百計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應大包大攬,但也絕不是不管不問,而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閱歷特長進行指導把關。在制訂計劃直至活動組織管理的全過程中,班主任都應對學生給予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權,大膽放手,容許試錯,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責任心,讓他們在活動中施展才華,鍛煉提高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使活動真正成為學生自我教育的途徑。
(四)多樣性原則
班級文體活動的設計,應注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應力戒千篇一律。從活動內容上來說,要結合班級學生的不同特長,兼顧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教育性,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加自己擅長的活動,人人都有出彩的機會,避免出現(xiàn)“邊緣人”。從活動形式來說,可以開展演講比賽、辯論會、歌舞才藝大賽、知識競賽、體育活動、電子競技等,盡可能滿足學生求知、求新的需要。
除以上原則之外,還有整體性原則、易操作性原則、連續(xù)性原則等等。
三、組織文體活動的注意事項
任何班級工作都要結合班級實際情況來組織開展,適合本班的文體活動才是最好的。作者在前述活動原則的指導下,在先后擔任班主任的多個班級開展文體活動的實踐中,深切感受到文體活動對學生成長和班級建設的良好促進作用。在具體施行的過程中,還必須要注意三個重要事項。
(一)制訂長期活動計劃
即制訂貫穿學生整個中專學習生涯的長期活動計劃。學生入學起就應根據(jù)班級建設的長期目標以及學生心智發(fā)展的不同特點,研究安排針對性強、目的明確的文體活動,具體到每個學期的側重點雖有所不同,但總體上要一脈相承。計劃的制訂,既要參考人才培養(yǎng)方案對學生提出的成人成才要求,又要適當結合教師已有的工作經(jīng)驗,同時也要注意征求學生的意愿。當然計劃不是一成不變的,應當根據(jù)實際相應調整,保持與時俱進的特點。
(二)活動的組織權要逐步下放
學生入校初期,因為中學階段活動鍛煉機會較少,普遍缺乏組織能力,此時更是班主任核心地位急需確立的時期,這時的文體活動最好由班主任親自組織操辦,以身示范言傳身教,需要重點培養(yǎng)的班干部只作為配角在活動中體現(xiàn)作用,這樣既有利于迅速確立班主任核心,又有利于班干部的選拔和培養(yǎng);這個時期一般以半個至一個學期,或者以兩次至三次活動為宜。學生在校中期,班主任核心已經(jīng)確立鞏固,此時班干部的能力和威信都足以擔當要務,班主任就應退居其次,由班干部具體負責活動的組織工作,班主任只需起到參謀、輔助和把關的作用;這個時期一般以兩至三個學期為宜。學生在校后期,班級核心及學生干部核心都已鞏固確立,班級內部應當比較穩(wěn)定了,這時應當考慮把活動交給那些相對有較強工作能力又有熱情的非班干部學生來具體負責,可以采取多人競選的方式來確定最適合的組織人選,在活動的實施過程中,班主任和班干部應當以輔助者、參與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其中,切不可越俎代皰;這一時期一般以一至兩個學期為宜。
(三)重視活動總結、表揚和獎勵
由于各種主觀、客觀因素的影響,文體活動的效果可能比較理想,也可能不太理想。這時候就要考慮,用總結、表揚和獎勵這三件法寶來促使活動效果向積極層面深入,同時抵制和消除可能的消極影響。有必要注意獎勵的三個原則:一是獎勵面要相對大一些,尤其不要忽視那些平時表現(xiàn)較一般,但在活動中卻很積極的學生,可能你的一句言詞不多的表揚、一件小小的獎品會勝過千言萬語的說教。二是獎勵的長效性原則,學生對待獎勵的情感更多是一種被認可的激勵,我們需要這種激勵保持較長時間且能廣為人知,相比于口頭表揚或是直接獎錢而言,獎物是最能符合這種需要的方式。三是獎品要兼具獨享和共享特性,因此除了發(fā)放獎狀、獎杯、文體用品這種獨享品外,還會同時發(fā)放水果、干果、小零食等方便共享的獎品,引導鼓勵獲獎者與其他同學分享。
中職學校的班級管理工作就像是一門藝術,通過班主任的管理與引導,激發(fā)學生向上向善、向真向美的熱情,讓更多的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雖任重道遠,但卻是職責所在,也是初心所系。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