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屹
(湖南省邵陽市綏寧縣第二中學 422606)
例1將Mg條、Al條平行插入一定濃度的NaOH溶液中,用導線連接成原電池.此電池工作時,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Mg比Al活潑,Mg失去電子被氧化成Mg2+
C.該電池的內外電源中,電流均是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的
D.Al是電池正極,開始工作時溶液中會立即有白色沉淀析出
錯解A、D
錯因由于在教材和絕大多數(shù)教輔資料中介紹的原電池都是較活潑金屬作負極,因此,學生往往直觀地、以偏概全地認為是較活潑金屬作負極,從而導致誤選.
錯因教材中介紹的氫—氧燃料電池是在中性溶液中進行的,學生易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忽視了電解質溶液酸堿性的影響.(1)小題,堿性電解質溶液中,H+不能與OH-共存,負極反應式錯誤;(2)小題,酸性電解質溶液中,OH-不能與H+共存,正極反應式錯誤.
錯解升高
錯因在解題過程中思維不夠全面,只考慮到正極反應中生成OH-,忽視了負極反應中還會消耗OH-.
例4將1L含有0.4mol CuSO4和0.4mol NaCl的水溶液用惰性電極電解一段時間后,在一個電極上得到了0.3mol Cu,在另一個電極上析出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 ).
A. 2.8L B. 5.6L C.6.72L D.13.44L
錯解C
錯因計算過程中只考慮到根據(jù)離子放電順序來計算,忽視了Cl-不足量這個隱含條件.
通過這些電化學典型解題錯例的歸納分析不難看出,造成學生錯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提高解題的準確率,必須理解原電池電解基本原理,牢固掌握基本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注意聯(lián)系與之密切相關的氧化還原反應、電解質溶液、離子反應等相關知識點,靈活運用守恒思想,開拓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才能不斷提高綜合應用電化學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