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經(jīng)康
去年秋季的一個周末,我到一家大型商場購物。商場里顧客比平時多。我在里面轉了大約一個小時。離開商場后,在公交車站等候時,我突然打了幾個噴嚏。上了公交車,不一會兒咽部就感到不適,稍有異物感。我頓時意識到可能要感冒!
趕緊喝些溫開水!但我發(fā)現(xiàn)竟然沒有隨身帶水。我忽然想到中醫(yī)書籍中記載的“養(yǎng)生十六宜”,其中有“舌宜舔顎,津宜常咽”的養(yǎng)生之道。于是,我就用舌尖輕輕舔顎,嘴里口水漸漸增多,待滿口時便緩緩地咽下去。就這樣,周而復始地進行了多次,直至下車。到家喝了些溫開水,午飯后睡了一覺,我的感冒癥狀便基本消失了。
古人對唾液極為重視, 稱唾液為“金津玉液”,認為咽口水能灌溉五臟六腑,潤澤肢體毛發(fā)。雖然唾液中99%是水,但其中有些成分卻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如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皮質(zhì)醇、褪黑素、鈣等。這些成分讓唾液具有了一定的黏稠性,從而在口腔黏膜上形成一種保護層?!吧嘁颂螂瘛迸c“津宜常咽”,兩個動作相互配合,交替進行,在無水可喝時可解“燃眉之急”。
現(xiàn)在仍處于病毒防控階段,專家指出,平時應多喝水,經(jīng)常保持喉嚨濕潤,避免干燥。而且,可以讓口腔中可能存在的新冠病毒隨水流入胃里。由于胃液具有較強的酸度,可以有效地殺死病毒。也有人認為,多喝水對防范病毒無濟于事,理由是病毒在胃里并不能被完全殺死。
其實, 各人的胃液酸堿度有所不同,而且每個人的胃酸濃度也是變化的。事實上,飲食對胃液酸堿度有一定的影響。
當你攝取酸性食物如魚、肉、糖、米飯、甜食時,胃液的酸度就比較大;相反地,你攝取的如果是堿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豆類、奶類等,胃液的酸度就可能有所減弱。正常情況下,人體具有自動調(diào)節(jié)胃液酸堿度的功能。在胃液酸度較大的情況下,病毒就有可能被完全殺死。
據(jù)報道,研究人員曾在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病毒的活體,于是有人認為病毒也能從消化道傳播。但后來相關專家明確指出,新冠病毒經(jīng)糞口途徑傳播的可能性很小。從這一點似乎可以推測,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病毒在胃液中基本上被殺死。
不管怎樣, 在當前防疫意識不可松懈的特殊時期,古人留下的寶貴經(jīng)驗——“舌宜舔顎,津宜常咽”,還是值得我們借鑒的。不僅有利于身體健康,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病毒,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