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江天云鳥自來去

      2020-08-31 01:39周萬水
      湖南文學(xué) 2020年6期
      關(guān)鍵詞:龍場陽明王陽明

      周萬水

      去坡頭是一個很偶然的想法。沿洞庭湖平原一條狹窄的公路曲折而行,路程過半,空氣逐漸潮濕,不斷有各種飛鳥掠過頭頂,又消失在一片葦草之中。行至路窮之處,視野驟開,洞庭湖豁然闖入我的眼底。

      坡頭是西洞庭湖旁一個不知名的小鎮(zhèn),水邊的船比我看到的人還要多。我尋得一位漁夫,他答應(yīng)用他的船送我去湖里轉(zhuǎn)一圈。漁夫乃獨(dú)臂,立在船尾,如在平地。一只手熟練地扳著槳,一只空袖管像古人的長袖在風(fēng)中飛舞。他不解地問我為什么要到這么一個偏僻的地方來看洞庭湖,我說我想找個人,他問我找誰?我說:王陽明。漁夫望著我,一臉的迷惑。

      多年前,當(dāng)我第一次翻開《傳習(xí)錄》,沒讀幾頁其實也是一臉迷茫。

      我不知道為什么要讀王陽明,或許像我這樣的讀書人不讀王陽明是一件沒面子的事,至少不好說自己是讀書人吧。集哲學(xué)家、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于一體,王陽明也算是古今第一人了,還需要其他理由嗎?

      那就讀吧,結(jié)果卻有些尷尬:在那個空曠的周末,我無比自卑地迷失在一片云霧里,雖然窗外陽光很任性地彌漫著,天空也藍(lán)得很遼遠(yuǎn)。

      我承認(rèn),要讀懂王陽明不是件太容易的事。

      我也可以選擇從陽明先生的書里找些似懂非懂的句子,加上自己模糊的解讀,熬成類似雞湯的東西給自己一些安慰。因為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陽明先生的“心學(xué)”肯定不是生活必需品,就算我的理解離他的本義相去十萬八千里,那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我揣摩有不少人就是這么干的,反正陽明先生也不會知道,但這個念頭很快讓我羞愧不已。

      不管陽明先生愿不愿意,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后世膜拜成一座山,成了半人半神的圣者??墒俏矣X得面對一座高山,除了仰望,我們還是可以選擇走近它的。就像一條河流,你可以選擇繞過一座山,但你仍然躲不開山的注視,這種注視多少會讓你的流動有些不安或不甘。所以我想知道的王陽明,不必是我在畫像中見到的那個高冠修眉、豐額異骨的圣者,而是我能走近的、我自己心目中的王陽明。我希望在我想象的世界里,他是個敦厚慈善的長者,捋著須髯朝我微笑,面前案上的清茶和線裝書清香撲鼻。

      我決定按自己的方式走近王陽明,從我身邊的一條與陽明先生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河流開始,那條河就是沅江。

      沅江,發(fā)源于貴州都勻市苗嶺山脈斗篷山,全長一千零三十三公里,是湖南省的第二大河流。五百一十三年前,正德元年,王陽明因御史戴銑案觸怒劉謹(jǐn),被杖四十,入獄,繼而遠(yuǎn)謫貴州龍場驛。明代,進(jìn)入大西南有兩條重要的古道。一條是廣為人知的滇川藏古道,生發(fā)于民間,以易茶為主要目的,以馬為運(yùn)輸工具,故稱“茶馬古道”。另一條則是滇楚古道,生發(fā)于官方,東起湖南沅陵,西至云南昆明,途經(jīng)辰州、錦屏、鎮(zhèn)遠(yuǎn)、黃平、貴陽、普安。滇楚古道在文獻(xiàn)中也稱為湖廣入滇“東路”。明代以后又常冠以“一線路”之稱。王陽明便是選擇這條路線沿沅江,經(jīng)這條古道入黔的。三年后,當(dāng)他結(jié)束貶黜,又是沿這條路線順沅江而下,再歷洞庭和湘水前往江西廬陵的。

      一五〇七年初春,王陽明由江西入湖南,過醴陵,到長沙。他知道真正的流放即將從沅湘之間開始,那里是屈原、賈誼、李白、王昌齡、劉禹錫諸多前賢的漂泊之地,他的憂思在湘水的風(fēng)中,消融掉了最后一絲早春的溫暖?!磅妨晡鱽砩嫦嫠?,信宿江城沮風(fēng)雨。不獨(dú)病齒畏風(fēng)濕,泥潦侵途絕行旅?!保ā队卧缆磿隆罚?shù)月前被杖擊的屁股似乎還在隱隱作痛,在岳麓書院短暫的停留,拜謁偶像理學(xué)泰斗朱熹和張栻獲得的那些欣慰,還遠(yuǎn)遠(yuǎn)不能抵消他對未知行旅的惶然與落寞,五首《去婦嘆》道盡了心中的酸澀。明月江風(fēng)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那只裝滿失意和疲憊的木船,載著王陽明一路漂泊向西,沿湘水,到湘陰,在岳陽樓的注視下一頭扎入洞庭湖。他將從這里上溯沅江,沿滇楚古道抵達(dá)流放他的那塊蠻荒之地,而他與沅江最初的邂逅和不解之緣,差不多就開始于洞庭湖邊這個名叫坡頭的地方。

      坡頭是沅江注入洞庭湖分界處,這個分界只有地圖上的一條虛線。現(xiàn)實中,沅江尾閭與大湖卻沒有明確的界線。這里是真正的江湖,湖即是江,江也是湖,江和湖就像兩個緊密交融的生命體,血脈相連,不分彼此,一同構(gòu)成了天地之間那無邊的浩渺與蒼?!?/p>

      我站在坡頭堤岸上,空氣中夾雜著湖腥和藜蒿、岸芷的氣味。大湖的風(fēng)把我黑白雜揉的頭發(fā)吹得如堤岸邊紛亂的蘆葦,一些小鳥停在蘆葦之上搖晃著。我很驚訝那些纖柔的蘆葦,居然承得起天空和鳥的重量,天地間,總有一些我們無法理解的事物以其尋常的方式存在著。在渾無際涯的湖面上,一只孤舟從低曠浩渺的天心湖蕩過坡頭,高冠嵯峨、衣帶飄逸的王陽明直直地站在船頭,孑孓地眺望著天那邊陌生的沅江。江湖之上,一只大鳥沿著他目光遠(yuǎn)眺的方向飛去,翅膀和水的盡頭便是云貴高原逶迤的群山……當(dāng)然,這只是我的想象,我只能以這種方式站在坡頭,虔誠地迎接數(shù)百年前的王陽明。

      那一年,王陽明三十五歲,年輕,完全沒有后世畫像中時??吹降哪欠N長者的肅然和圣人般的莊嚴(yán)。

      在進(jìn)入沅江之前,王陽明經(jīng)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湖上風(fēng)暴。那天,大澤之中黑月驚濤、暴雨迅雷,云霧溟溟、涯涘渺然,這一切似乎預(yù)示了他此去龍場的困頓與兇險。王陽明心有余悸把這些記錄在《天心湖阻泊既濟(jì)書事》詩中,并冷靜地把此行的未知與兇險告訴了他的隨從,一行人頓時陷入悲壯。好在在這條河上,他也并不算太孤單。地處五溪蠻地的沅江,之前還曾經(jīng)流放過屈原、酈道元、王昌齡、劉禹錫、黃庭堅等諸多大師,他們深刻的足跡和不絕的詠嘆還是可以稍稍安慰一下他當(dāng)前的失意。他感同身受地還原著命運(yùn)的某種輪回,在猿猱凄清的啼聲和江湖夜雨的蕭瑟中與那些至今還在江上漂泊的靈魂為伍,在晚舟如豆的燈火下隔空對視或作一夜長談。只不過,這一次王陽明要比這些遷客騷人走得更遠(yuǎn)?!敖葸h(yuǎn)連云夢澤,楚云長斷九嶷山”(《桃源東禪寺》),前方不可預(yù)知的命運(yùn)跟接下來艱難的旅程一樣不可捉摸,他要像一條受傷的魚一樣在自己不熟悉的河流里,逆行千里,抵達(dá)沅江的源頭。

      舊滇楚古道的起點(diǎn)是沅陵,是我現(xiàn)今居住的城市,因沅水而得名。傳說水邊的武陵山上埋葬著蚩尤的頭顱,酉水的匯入使這里江面開闊,江水豐沛。北岸的虎溪山有一座建于唐代的古寺——龍興講寺,王陽明曾寄居這里。寺中立有一尊陽明先生的雕像。站在虎溪山落日的余暉里,透過寺廟的微翹的飛檐,把目光折向西南,群峰綽隱的那邊,就是“遠(yuǎn)客日憐風(fēng)土異,空山惟見瘴云浮”的五溪蠻地和古夜郎國了。

      王陽明的雕像被安放在古寺高地的一片茂盛的竹林旁,神態(tài)安詳,就是有些蒼老,一副圣人的模樣。古寺中無尼無僧,也沒有佛像(據(jù)說原來是有的),空空蕩蕩的,王陽明成了這里唯一的主人。雕像底座上刻的是王陽明的名字和寫于寺中的詩《辰州虎溪龍興寺聞楊名父將到留韻壁間》,很多字已經(jīng)有些模糊。所以,大多數(shù)來這的人也不知道這老頭是誰,偶爾,頑劣的孩子還會爬上去摸他堅硬的胡須。五百多年前,王陽明就在他眼前這條流放過屈原的江上寫下《吊屈平賦》“逝遠(yuǎn)去兮無窮,懷故都兮蜷局……累不見兮涕泗,世愈隘兮孰知我憂!”吟罷,王陽明黯然登舟,開始了滇楚古道到龍場的旅程。宋朝詩人方翥的一首詩:“晝出陽關(guān)已斷腸,那堪真別更凄涼。癡人刻水方求劍,一息舟行過夜郎”,道出了他此時的倉皇。

      發(fā)端于云貴高原的沅江,無疑是王陽明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條河流,我認(rèn)為這也是促使王陽明哲學(xué)思想發(fā)生重大轉(zhuǎn)變的一條河流。從沅江的河口到上游的黔東南的舞陽河,一千多里水路,正如屈原在《九章》中所描述的那樣“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猨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曲折西向,山漸峭,灘漸險,舟困人疲,遠(yuǎn)謫龍場僅在沅江上就要耗費(fèi)了三個多月時間。我無法想象這一旅程的艱難,但還是可以從王陽明在此期間寫的詩中,窺見他的內(nèi)心世界儒、釋、道人格的糾結(jié)與掙扎。漂泊在千里沅江上,看著閑云卷舒,江鳥渡灘,王陽明倍感身心雙困的疲憊;羈留驛站,更夜聽雨,王陽明清晰地觸摸自己無奈的孤獨(dú)和絕望;借宿山寺,獨(dú)對青燈,王陽明在空寂中品悟著佛法“戒能生定,定能生慧”的要義……

      很小的時候王陽明就要做圣人,所謂“讀書做圣人,方為人生第一等事”。我想他所理解的“圣人”不過常人眼里的“立言、立德、立功”、學(xué)以致用和出將入相、兼濟(jì)天下。這跟一個鄉(xiāng)下窮孩子一心想做個“有錢人”吃香喝辣也差不了多少,誰還能沒個理想呢?王陽明是官二代,自然希望在仕途上做一番雄心勃勃事業(yè)??烧卤甑哪穷D亂棍,打爛了他的屁股,也幾乎打碎了他的圣人夢。既然打爛的皮肉會流血,也證明王陽明還是個凡胎肉身。比之其他文字,我更喜歡讀王陽明的詩。康熙年間平定“三藩”的功臣李光地,對王的“心學(xué)”頗不待見,卻也贊譽(yù)王陽明的詩“信手寫來,便有唐人風(fēng)韻”。他的詩能讓我們看到一個更加真實的、血肉飽滿的王陽明。

      從文化角度來說,能流放到沅水流域,也不是一件很壞的事。憂憤出詩人,從屈原開始,這塊傳統(tǒng)的流放地還真不缺少詩和詩人,詩中也不缺少像“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樣的佳句。寫詩大約也是流放路上最能自慰和消解無聊的一件事,王陽明也不例外。在到達(dá)龍場前,王陽明在沅江上留下的詩大約有三十余篇,幾乎完整地記錄他的行程和心跡?!拔矸罨?,中道成棄捐。蒼蠅間白璧,君心亦何愆!”(《棄婦嘆》)在流放之初,王陽明自比棄婦,可見他有多沮喪和失落。這也是所有同命運(yùn)者相同的屈原式的自憐自艾。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總是徘徊在儒、釋、道的交叉路口,要去哪里,能去哪里,很難自己去決定。這就不難理解他們早上可能還是天下大儒,沒準(zhǔn)晚上就成了被拋棄的黃臉婆。既然不能濟(jì)世,哀怨之后,還要活下去,老子、莊子和釋迦牟尼就成了很自然的選擇?;驗樘K東坡的曠達(dá),或作李太白的狂放,再不行那就找個有山有水的僻靜南山之地,結(jié)個草廬、筑個籬笆、種點(diǎn)菊花,作悠然的陶公。在我看來,此時的王陽明身上除去李白的狂放不羈,道家和儒家人格是他心內(nèi)自然生出的兩條河流,這一次,他沒辦法做一只同時穿越兩條河流的鳥。失意之際的王陽明在詩中嘆到:“道意蕭疏慚歲月,歸心迢遞憶鄉(xiāng)園。年來身跡如漂梗,自笑迂癡欲手援”(《閣中坐雨》),岔又生出“也知世事終無補(bǔ),歸向東皋學(xué)耦耕”(《霽夜》)和“卻憶鹿門棲隱地,扙藜壺榼餉東皋”(《沅江夜泊》)的歸隱之心,間或還有“卻幸此身如野鶴,人間隨地可淹留”(《沅水驛》)那種蘇東坡式的曠達(dá)。但這些只是他人生無奈選擇中的一種狀態(tài),或許他做圣人的心依然執(zhí)著,可茫茫四顧,在顛沛流離的流浪中,那顆內(nèi)圣外王的心又將到哪里去安身呢?在王陽明之前,還沒有人能從那個三岔路口完美突圍,即使蘇東坡也不例外。

      其實,在匯入洞庭以前,沅江,也是一直在突圍的。在黔東南陡峭幽深的峽谷里,繚繞的云霧、巖石間滲出水珠,匯集成無數(shù)涓涓細(xì)流和大大小小的支流,從云貴高原逶迤的群山峻嶺中蜿蜒東流,始趨盈滿,終成浩蕩之水。在那個近乎神話般的“悟道”之前,王陽明是從沅江這條河流抵達(dá)龍場的。人生的一次低谷,讓這條曾經(jīng)邂逅于酈道元《水經(jīng)注》文字中的河流,真實地奔流在眼前。上古堯舜時期隱于武陵的高士善卷、那些憂憤的流放在湘沅之間的詩人、還有沅江邊的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馬援將軍馬革裹尸的壺頭山。我相信三年后,如果他真是在龍場悟出了什么,一定是從這條河流獲得了某些解讀人生的密碼,并通過這條河流為三年后“龍場悟道”開啟了一扇通往智慧與覺悟的大門。

      曾經(jīng)有一個愿望,約二三好友,尋一條船,沿沅江上行,從滇楚古道取道貴州修文。這個有預(yù)謀的想法終因太過浪漫,且操作性復(fù)雜而放棄,當(dāng)然,最后我還是一個人到了修文。

      懷化,是沅江支流舞水旁的一座城市,王陽明當(dāng)年就是從這里經(jīng)芷江、新晃進(jìn)入當(dāng)時的興隆衛(wèi),到達(dá)貴州境內(nèi)的,如今從這里去貴州已經(jīng)有一條高速鐵路。我花了171塊錢買了一張去貴陽的票,上車,放好行李,沖了杯都勻毛尖,喝著茶,看著車窗外被蒼翠掩映的卡斯特地貌在眼前匆匆閃過,還沒來得及醞釀情緒和打個盹,貴陽就到了。雖然是第一次來貴陽,但我還是無心逗留,從一幫殷勤的拉住宿客的婦女中脫身后,便直接上了去修文的大巴,一小時后又到了龍場鎮(zhèn),如此,三小時不到我便走完了王陽明當(dāng)年兩個月的路程。

      在修文,我看到的龍場是一個熙熙攘攘的小鎮(zhèn),與陽明有關(guān)的遺跡都擴(kuò)建在一個宏大的“中國陽明文化園”。園中的廣場上佇立著一尊陽明先生的雕像和一尊王陽明與弟子們的群像,神態(tài)莊嚴(yán)滄桑,眼神透著憂患。創(chuàng)作者大約認(rèn)為非老不足以稱圣吧,所以我們見到的古代先賢莫不老態(tài)龍鐘,要知道王陽明離開龍場時也不過三十八歲。文化園里能稱得上陽明遺跡的,是王陽明居住的被他稱為“陽明小洞天的”山洞和附近那幾棵相傳是他親手所植的“文成柏”。廣場上立著八根大方石柱,分別寫著“浙中王門”“南中王門”“北方王門”“泰州學(xué)案”“黔中王門”“江右王門”“楚中王門”“粵閩王門”,門前牌匾赫然書著四個大字“知行合一”。一切都表明,我沿沅江一路追尋的那個流放的王陽明,已經(jīng)在這里成了圣人,我除了膜拜,還能再作一次像洞庭湖口那樣的走近嗎?我不敢肯定。眼前的龍場已非當(dāng)年的龍場,當(dāng)年的那個歷經(jīng)磨難的王陽明又在哪里呢?“陽明小洞天”里游客有些吵鬧,我不堪其擾,一個人獨(dú)自坐在一個寫有“培養(yǎng)元?dú)狻钡耐ぷ舆呁垐龅奶欤蝗挥行┣榫w低落。

      龍場驛是貴州明代西南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為溝通滇、黔、湘在貴州境內(nèi)建立的九個驛站之首。位于黔西北的峻山叢棘之中,蛇虺魍魎,蠱毒瘴癘,加語言不通,生存環(huán)境極其惡劣。我要找的那個王陽明一路顛沛,終于到了他的流放地。面對邊鄙的荒蠻和未來的兇險,王陽明想必是有足夠心理準(zhǔn)備的,雖然眼前這個所謂的驛站只是幾間破草房加一個老驛卒,其荒涼和破敗已遠(yuǎn)遠(yuǎn)超出了他的想象。但我相信,數(shù)月羈旅,他的沮喪、失意、憂思在山重水復(fù)的磨礪和思考中也趨于平靜,內(nèi)心深處“天降大任于斯人”的追求早在幼時就已滲入骨髓,此前曾經(jīng)篤志的釋、老之學(xué)此時又能恰到好處的維持他內(nèi)心的恬淡。對之前家境優(yōu)越、仕途通達(dá)的“官二代”王陽明說來說,沒有斃命于廷杖之下,已是幸運(yùn),向死而生,活著才是當(dāng)下的圣人之道。

      王陽明搭個了茅草棚,開始了他在龍城的謫居生涯。他頗為自得,賦詩到“草庵不及肩,旅倦體方適。開棘自成籬,土階漫無級。迎風(fēng)亦蕭疏,漏雨易補(bǔ)緝。靈瀨響朝湍,深林凝暮色。群僚環(huán)聚訊,語龐意頗質(zhì)。鹿豕且同游,茲類猶人屬。污樽映瓦豆,盡醉不知夕。緬懷黃唐化,略稱茅茨跡?!保ā冻踔笼垐鰺o所止結(jié)草庵居之》)不久,王陽明又在龍場東北的“龍崗山”上發(fā)現(xiàn)一個山洞,頗有天然之趣,“營飲就巖竇,放榻依石壘。穹窒旋薰塞,夷坎仍灑掃”,稍加收拾后王陽明就搬去居住,過起“穴居生活”,并得意地謂之“陽明小洞天”,并為之賦詩《始得東洞遂改為陽明小洞天三首》,野趣自然之樂躍然。貶居生存環(huán)境惡劣的龍場,王陽明在洞庭和沅江漂泊時的那種消沉、憂郁、壓抑、孤憤,竟然煙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身心的自由與超脫,他就像是經(jīng)歷一場疾風(fēng)暴雨,風(fēng)雨之后,閑云從容,山色空濛。

      在最艱難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親切、自然、豁達(dá)而堅韌的王陽明,他走在龍場的崎嶇的山道上,背著一大捆柴禾,回到他簡陋的茅屋,生火、燒水、做飯,山風(fēng)讓他灶前青煙迷亂。清早,他負(fù)著禾耜踏著惡蛇毒蟲出沒的荒徑,開荒種田,“謫居履在陳,從者有溫見。山荒聊可田,錢镈還易辦。夷俗多火耕,仿習(xí)亦頗便。及茲春未深,數(shù)畝猶足佃。豈徒實口腹,且以理荒宴。遺穗及烏雀,貧寡發(fā)余羨。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這種絕境里的“晨興理荒穢”雖然沒有了陶淵明式的悠閑,但王陽明心態(tài)依然安詳,像山月當(dāng)空,清澈而澄靜,好像天下萬物和人生從來沒有這般的美妙。這絕不是一種偶然,它預(yù)示著一次蛻變,一次涅槃,一次大徹大悟即將來到。

      王陽明的心從來沒有停止過飛翔,在龍場,他有足夠的時間梳理自己的思考。遠(yuǎn)離了官場內(nèi)斗,看到黔黎蒼生的疾苦,追尋歷代儒家之道,回首自己“格物致知”的困惑。他與當(dāng)?shù)孛缧U土人相守如親,與慕名而來、向他求學(xué)的年輕人席坐論道。龍場的夜,寂然而幽冥,不斷傳來野獸凄厲的嘯聲,王陽明在黑暗中意靜洪荒,端居澄默,參悟著古今之理、世道人心、功名利祿、苦厄疾難和生死之念。那個從小立志做圣人的王陽明,那個曾七天七夜不吃不喝“格竹子”的王陽明,那個曾在儒釋道三家之間反復(fù)徘徊的王陽明,那個為論道而忘記新婚的王陽明,那個被廷杖打得皮開肉綻,血肉橫飛的王陽明、那個在沅江上漂泊無助的王陽明,終于為自己的心打開了一扇大門,原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

      這是一扇向死而生的門,這是一扇歷經(jīng)磨難、幻滅、恐懼、無奈,于黑暗中洞開的門,像一道閃電刺破亙古沉重,像一個驚雷震醒了萬古空寂。那是無數(shù)行者苦苦尋找的智慧之門,鑰匙竟藏在自己內(nèi)心深處。原來,他所有的顛沛、所有的苦難、所有的混沌、所有的磨礪都是在引導(dǎo)他走向那扇大門:光明在前,月霽風(fēng)清,一個如嬰兒般通透純凈的王陽明誕生了!

      在后世人的眼中,“龍場悟道”,是很有傳奇小說的色彩的,仿佛王陽明一夜頓悟。在一棵樹下冥思、在一個山洞里面壁、在石槨里苦苦修行,一念之間,便大徹大悟。這樣的故事被渲染成傳奇和神話,更多是信眾造圣的結(jié)果,如釋迦牟尼和達(dá)摩祖師一般,王陽明也不例外。龍場之行的那個晚上,在“陽明文化園”旁的小酒館,老板向我推薦一種當(dāng)?shù)氐拿拙?,言之鑿鑿地說是“陽明古方酒”。明知是瞎說,還是喝了幾杯,味道一般,很上頭。我問老板王陽明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他操作西南官話一臉崇拜地說:“那是條狠角色呢?!?/p>

      王陽明的確是條“狠角色”,他從小就想做圣人,如果是真的,這念頭的確讓他走了很多彎路。因為在小孩眼里,做圣人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孩子的心是通透的,纖塵不染,他們身上那些美、善、和諧都與生俱來,所以他們的世界才會那么陽光、安靜,這大約就是所謂“赤子之心”吧。比如,突然邂逅一只猛虎,大人會恐懼萬分,而小孩子則充滿欣喜。王陽明說“人須在世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也定,動亦定”,可見“大道至簡”,能在苦難中回歸自己“赤子之心”。尋得從容和安靜,大概就可以稱之為圣吧。此時此刻王陽明才明白:世上哪有什么圣賢,只有心中裝著萬物天理的人??!在痛苦的“格物”路上徘徊了二十年之后,王陽明終于找到了答案,這個答案原來一直就在他身邊,如此明了、如此簡單。在一片神化、圣化王陽明的氛圍里,我倒覺得在龍場,越到后期,越是接近圣人之道,王陽明反而越像一個真實普通的人,他的心變得寬厚而柔軟。

      正德四年秋天,一個陰雨昏沉的日子,一位從京城到貴州赴職的吏目,攜一子一仆路過龍場,因旅途勞頓、不堪瘴瘟,先后死于蜈蚣坡下。吏目一行的慘死,觸碰到了王陽明“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敏感神經(jīng)。他悲憫萬分,含淚掩埋了死者,長歌當(dāng)哭,寫下了凄婉的《瘞旅文》:“嗚呼傷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龍場驛丞余姚王守仁也。吾與爾皆中土之產(chǎn),吾不知爾郡邑,爾烏為乎來為茲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鄉(xiāng),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竄逐而來此,宜也。爾亦何辜乎?”這種傷感在王陽明謫居龍場的日子里是絕無僅有的!這是我看到的最率性、最哀傷的王陽明,是周身散發(fā)著人性光芒、真實的王陽明。可能有人覺得這應(yīng)該是他初到龍場尚未“悟道”時的凡夫之態(tài),而事實是,在這個故事發(fā)生后的兩個月之后,王陽明便結(jié)束了謫貶,踏上了前往廬陵的旅程。三年的貶謫生涯結(jié)束,一旦離開,歸心和別意又化作王陽明的百轉(zhuǎn)柔腸。

      正德四年除夕,在沅水上游的鎮(zhèn)遠(yuǎn),空氣中彌漫著節(jié)日的祥和,舞陽河上少了許多船來船往。在有些冷清的驛館里,王陽明思念故人,寫下了《鎮(zhèn)遠(yuǎn)旅邸書札》?!皠e時不勝凄惘,夢寐中尚在西麓,醒來卻在百里外也。相見末期,努力進(jìn)修,以俟后會。即日已抵鎮(zhèn)遠(yuǎn),須臾舟行矣,相去益遠(yuǎn),言之慘然……”在這封書札里除了“凄惘”、“夢寐”、“慘然”的愁緒,王陽明還仔細(xì)交代了一些日常生活的瑣事,諸如錫、碟、碗、鹽、醬、梨木板和如誰患病,誰甚可憐可憫,應(yīng)該如何給予方便、調(diào)理將息等等。這還是那個在龍場悟道的圣人王陽明嗎?分明是一個在孤旅中多愁善感、有些嘮嘮叨叨的、有血有肉的鄰家老頭。他離我們是那樣近,就如我們身邊熟悉的、親切而敦厚的長者,完全沒有所謂圣人的光圈和逼格,這就是我要尋找的那個圣者:一個真實的王陽明,即使面對后世的神化與造圣,他也一定心如止水,捋須一笑。

      王陽明又回到了沅江上,這是他第二次面對這條河流。三年前,突兀而至的厄運(yùn)讓他結(jié)識了這條曲折的河流。他從浩渺寬廣的洞庭湖,蜿蜒千里,一路追蹤到它的的源頭。他終于明白,原來所有的江河湖海,都發(fā)端于那些細(xì)小的涓流,點(diǎn)滴匯聚,沛然汪洋,那是因為每一滴水都隱藏著一個江河湖海的本心。讀懂河流的智慧,王陽明知道那些失意、那些困惑、那些磨難、那些苦難的歷程,都是為了讓自己抵達(dá)自己的內(nèi)心。從心出發(fā),他找到了自己,也就找到了世界。那個被后人渲染得神奇玄幻的“頓悟”,不過是王陽明最后的抵達(dá)。

      從云貴高原沅江的源頭順流而下,王陽明再度體驗到是沅江東去帶給他的不斷的豁然開朗,不斷的百折不撓,不斷的豐盈和寬廣。他沒有“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豪邁,沒有“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的欣喜,更沒有“逝者如斯”的感傷?!澳陙硪碾U渾忘卻,始覺羊腸路亦平”,此刻穿行于山水之間的王陽明不悲不喜,云淡風(fēng)輕,從容而安詳。就像他在坡頭遇見的那只大鳥,在江天之間獲得了任意翻飛的自由!

      江天云鳥自來去!王陽明又回來了。此心光明,夫復(fù)何求?在他的面前,云夢大澤浩浩湯湯。

      責(zé)任編輯:易清華

      猜你喜歡
      龍場陽明王陽明
      高中生物錯題集建立的實踐研究
      真正心平氣和
      王陽明龍場悟道
      王陽明在精神層面上對禪學(xué)超越境界的融會
      陽明海運(yùn)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威寧小黃姜帶富一方
      陽明海運(yùn)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良知
      佛教| 桃源县| 光泽县| 平顶山市| 晋城| 大姚县| 黑水县| 巫山县| 盐亭县| 云南省| 沛县| 平果县| 丹巴县| 吕梁市| 海城市| 桦甸市| 上饶市| 松溪县| 博野县| 乐陵市| 瓮安县| 华坪县| 莱芜市| 高邑县| 德阳市| 双牌县| 资源县| 秭归县| 莱芜市| 民和| 依安县| 科尔| 顺昌县| 溧阳市| 乌拉特后旗| 阜新市| 勃利县| 炉霍县| 静海县| 荃湾区| 正镶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