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瑞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這就需要做好食品相關參數(shù)檢測。而在整個檢測過程中,樣品前處理是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所需時間較長,前處理水平會直接影響食品最終檢測結果。在科技不斷發(fā)展的今天,食品前處理技術也在逐步更新,本文主要談談食品檢測中前處理技術的原則以及幾種前處理技術。
1.在對食品樣品進行前處理時,操作人員需要全面分析樣品的特性、檢驗的要求、所用分析儀器的性能等多方面,判斷樣品是否需要進行預處理,通過什么方法處理。
2.采用分解法處理樣品時,操作人員需要確保分解過程完全,降低被測組分的損失,提升待測組分的回收率。
3.檢測食品樣品時,操作人員要盡量避免使用預處理方法,減少操作程序,提高對食品樣品的分析檢測速度,同時也可以減少在預處理過程中發(fā)生問題的概率,進而避免影響食品檢檢測結果,比如待測物損失、檢測物受到污染等情況。
4.操作人員在檢測過程中需要保證樣品無污染,防止出現(xiàn)待測組分以及干擾測定的物質(zhì)進入。
5.操作人員在檢測過程中要盡量減少使用試劑,通過簡便易行的方法提高檢測速度,減少對環(huán)境污染以及對人員的傷害。
(一)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
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主要指的是在超臨界流體獨特的性能作用下提取待測物質(zhì)。超臨界流體指的是當溫度和壓力處于臨界點以上,介于氣體與液體之間的流體,具有氣體和液體的雙重性質(zhì)和優(yōu)點。超臨界流體會受到溫度和氣壓的影響,對這二者非常敏感,如果處于臨界點附近,即使溫度、壓力出現(xiàn)微小變化,也會引起流體密度出現(xiàn)較大的變化。所以,該技術可以分離物質(zhì),達到萃取的目的。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操作人員需要綜合考慮超臨界流體的溶解度以及可能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或者其他情況。
(二)吹掃捕集技術
此種技術主要是利用氣流吹掃樣品中的揮發(fā)性待測物,再用低溫或吸附劑捕集的方法收集凈化待測物的樣品前處理方法。吹掃捕集技術主要應用于提取溶解度小、沸點低(沸點小于200℃)、具有一定揮發(fā)性的疏水性有機物。吹掃捕集技術的使用優(yōu)勢相對較多,在操作上無需任何有機溶劑,非常簡便,也不容易受到基體的干擾;此種方法污染很低,避免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
(三)固相微萃取技術
固相微萃取技術是由固相萃取法發(fā)展出來的一種集采樣、萃取、濃縮和進樣于一體涂層萃取分析物的無溶劑樣品微萃取新技術。固相微萃取有三種基本的萃取模式,即直接法、頂空法、膜保護法。直接法主要應用于提取氣體、較潔凈的液體樣品,頂空法主要應用于提取大氣、水、土壤等基體樣品,膜保護法則應用于揮發(fā)性較差且較復雜的樣品提取中。
(四)微波輔助提取技術
微波輔助提取技術主要用于提取固體、半固體樣品,可以同時提取多個樣品,即利用提高溶劑提取率的特性提取待測物。微波輔助提取技術提取待測物主要是在密閉容器中完成的,因為容器無法吸收微波,所以可以強化溶劑提取率。在密閉的容器中,在溶劑中放入樣品,而后利用微波,使得容器內(nèi)呈現(xiàn)高溫高壓狀態(tài),提高溶劑溶解度,進而提升提取率。微波輔助提取技術具有很多優(yōu)點,如速度快、溶劑用量少等,在自動化儀器設備的作用下,操作更加便捷。
(五)快速溶劑提取技術
快速溶劑提取技術提取待測物,主要利用的是高溫不銹鋼提取池、收集瓶、特定溶劑,對提取固體、半固體樣品非常有利。操作人員將樣品放入溫度在50℃~200℃的提取池中,注入溶劑后保持持續(xù)加壓狀態(tài),壓力達到100標準大氣壓以上。等待5~15分鐘后,打開靜壓閥促使溶劑流入收集瓶中,減少提取池中的壓力并完成剩余樣品的沖洗。快速溶劑提取技術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污染小、提取速度快和使用性能好。如果將此種方法應用于蔬菜水果等含有水分的樣品提取中,則需要添加硅藻土,以防止水分對提取結果的影響。
總而言之,樣品前處理環(huán)節(jié)對食品檢測工作具有重要影響,前處理技術可以直接影響食品檢測結果。人們應不斷更新技術并應用于食品檢測中,希望可以為檢測工作提供參考價值,做到正確選擇和使用前處理技術,進而全面提升食品檢測水平,為人們健康生活做好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