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目的:探析奧拉西坦與吡拉西坦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治療效果,加以對比。方法:從科室內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患者中遴選130例,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入院。以隨機數字表法為依據,完成分組。對照組(65例,予以患者吡拉西坦)與實驗組(65例,予以患者奧拉西坦)。結果:實驗組治療有效率高達93.85%,ADL、MMSE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9.23%、6.15%;數據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奧拉西坦治療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效果更好,患者生活依賴性低,無嚴重不良反應,值得推廣。
【關鍵詞】奧拉西坦;吡拉西坦;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96【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288-01
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可影響患者多個領域的認知功能,最終導致無法正常工作,日常生活依賴他人[1]。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奧拉西坦為一種促智藥,用于腦損傷及引起的神經功能缺失、記憶與智能障礙的治療[2]。吡拉西坦是一種新型促思維記憶藥,可保護腦缺氧損傷[3]。本研究予以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奧拉西坦與吡拉西坦,現匯總其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科室內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患者中遴選130例,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入院。以隨機數字表法為依據,完成分組,每組65例。對照組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齡48-77歲,平均(59.6±3.5)歲;實驗組男性40例,女性25例,年齡47-80歲,平均(60.8±3.1)歲?;颊哔Y料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確診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身體狀況良好;自愿參與研究。排除:對所用藥物過敏;腎功能不全者。本研究已通過院內倫理委員會的審核。
1.3 方法
對照組予以患者吡拉西坦片(杭州民生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967,規(guī)格0.4g),口服,1.6g/次,3次/d,持續(xù)用藥6個月。實驗組予以患者奧拉西坦膠囊(石藥集團歐意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033,規(guī)格0.4g×24粒),口服,0.8g/次,3次/d,持續(xù)用藥6個月。
1.4觀察指標
利用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能力,百分制,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強。利用簡易精神狀態(tài)評價量表(MMSE)評估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30分制,<27為認知功能障礙。21-26分為輕度障礙;10-20分為中度障礙;≤9分為重度障礙。
1.5統(tǒng)計學方法
依靠SPSS19.0處理數據,其中ADL、MMSE評分以(±s)的形式納入,予以t檢驗;治療有效率以n(%)的形式納入,予以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ADL、MMSE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ADL、MMSE評分間差異較?。≒>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ADL、MMSE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實驗組治療有效率高達93.85%,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詳細數據見表2。
2.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9.23%、6.15%;數據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詳細數據見表3。
3 討論
吡拉西坦入血后可增加大腦對于氨基酸、蛋白質、葡萄糖等物質的吸收[4]。本藥物還具有保護、修復腦細胞的作用,能改善患者腦缺氧癥狀,增加血流量,從而提高記憶及思維活動的能力。臨床資料顯示,患者用藥后出現的常見不良反應包括惡心、腹脹、腹痛等,其輕重與服藥劑量直接相關[5]。奧拉西坦入血后可迅速分布到全身體液,發(fā)揮藥效,且臨床用藥未見毒性反應、致癌作用。結果中,實驗組患者的ADL、MMSE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其生活能力較強,精神障礙較輕。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達93.85%,且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
綜上所述,奧拉西坦治療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效果更好,無嚴重不良反應,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力陽.奧拉西坦與吡拉西坦的藥理分析及臨床效果[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21):37+39.
[2] 姜洪偉.奧拉西坦與吡拉西坦的治療腦卒中臨床效果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20):11-12.
[3] 胡雪麗.奧拉西坦與吡拉西坦的藥理分析及臨床療效與安全性對比研究[J].北方藥學,2019,16(05):176-177.
[4] 陳啟沃.奧拉西坦與吡拉西坦治療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隨機對照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8,39(06):1095-1097.
[5] 許曉東.奧拉西坦與吡拉西坦的藥理分析及臨床比照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2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