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琴 何韻彬
【摘要】 目的:探討快速康復理念在腹腔鏡結直腸癌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方法:擇取2018年9月-2019年10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102例結直腸癌患者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并依據不同的治療方案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1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而研究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以實施快速康復理念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研究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食欲、精神及體力、睡眠、疼痛、家庭支持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IL-6、IL-8、TNF-α、CR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臨床采用腹腔鏡結直腸癌術后護理過程中采用快速康復理念,不僅可以降低患者機體疼痛感、炎癥反應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還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 快速康復理念 腹腔鏡 結直腸癌 并發(fā)癥
doi:10.14033/j.cnki.cfmr.2020.21.040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20)21-00-04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in the Postoperative Nursing of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HU Huiqin, HE Yunbin.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0, 18(21): -1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in postoperative care of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 A total of 102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8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regimens, 51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to implement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study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concep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 The VAS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ores of appetite, mental and physical strength, sleep, pain and family support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IL-6, IL-8, TNF- and CRP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oncept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in the postoperative nursing process of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ain, inflammation and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but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oncept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Laparoscopy Colorectal cancer Complications
First-authors address: Huangshi Aikang Hospital, Huangshi 435000, China
結直腸癌在臨床上屬于腫瘤疾病的一種,目前,在臨床上還無法確定該病的發(fā)病機制。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該病的發(fā)生可能與遺傳、飲食習慣及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日常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下,結直腸癌在臨床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嚴重的還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在加強對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治,能夠有效地降低臨床的死亡率,同時也是臨床治療的重點。在臨床上對于該病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手術為主,為了促進預后情況,臨床還可適當?shù)丶右宰o理干預[2]。而本文主要探究快速康復理念在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術后護理中的應用及對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9月-2019年10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102例結直腸癌患者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無心臟、腎臟等重要器官疾病的;(2)近3個月內未行過腹腔手術的。排除標準:(1)患有精神性疾病的;(2)患有先天性心腦血管疾病的[3]。依據不同的治療方案分為對照組、研究組,各51例。對照組男32例,女19例;年齡35~78歲,平均(55.2±5.2)歲;病程6~22個月,平均(15.2±6.1)個月。研究組男30例,女21例;年齡37~79歲,平均(55.9±6.2)歲,病程7~23個月,平均(15.7±6.3)個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已簽署同意知情書,筆者所在醫(yī)院倫理委員會也予以批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guī)護理。做好術后的基本的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1)心電監(jiān)護、管路護理、液體護理;醫(yī)生查房。(2)活動。醫(yī)護人員向患者說明早期活動;依據患者的個人意愿情況,醫(yī)護人員或者患者家屬協(xié)助患者下床活動。(3)輸液治療。給予患者靜脈輸補液,葡萄糖250 ml、轉化糖電解質250 ml,均為2次/d;氨基酸注射液500 ml,1次/d;中/長鏈脂肪乳250 ml,1次/d等。依據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及進食情況來對補液量進行調整。(4)術后飲食護理。向患者說明需要少量進水,依據患者的腸道功能康復狀況,由醫(yī)生來決定患者進食半流質飲食的時間。(5)術后疼痛護理。對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評估,針對鎮(zhèn)痛措施沒有統(tǒng)一性的要求。(6)了解患者術后是否出現(xiàn)胃腸道的相關不適癥狀,發(fā)生相關并發(fā)癥的相關前兆癥狀,并及時干預。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快速康復理念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成立專門的小組。由護士長作為小組組長,以及護士為成員的護理小組,并開展相關護理培訓,確保臨床護理人員了解護理意義及相關護理步驟等。(2)制定護理流程。以以往護理經驗為基礎,列舉出術后并發(fā)癥的影響因素,并需探索造成并發(fā)癥的原因,通過查閱文獻資料或者是互聯(lián)網資料等并進行確認,對相關護理方式進行有效的分析,并結合臨床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臨床護理流程。再由護理小組確認后進行應用與實踐。(3)術后切口護理。要定期觀察患者術后切口情況,切口是否存在滲血。如若發(fā)生滲血,要立即對切口敷料進行更換,并進行有效的止血,滲血停止后,為其更換新的無菌敷料包扎。(4)術后心理護理。臨床護理人員要正確地引導患者認識自身疾病情況,并幫助排除患者焦慮及抑郁等不良的心理,引導其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并積極地配合臨床醫(yī)護人員治療,還需加強對自我的護理。(5)術后1 d,護理人員將患者尿管拔除,引導患者飲用1 000~2 000 ml的水或橙汁,隨著患者病情的好轉逐漸增加;在不影響切口的前提下,護理人員可以幫助患者進行適量的床上活動。針對疼痛劇烈者而言,可以利用硬膜外途徑進行鎮(zhèn)痛,且盡可能少量使用阿片類藥物,從而降低對機體胃腸功能的影響;依據患者具體的體溫、血常規(guī)和凝血功能等多種指標的檢測結果選擇是否停止使用抗感染藥物,普遍情況下在術后24 h停止使用。(6)術后 2 d,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指導,先從流食狀態(tài)逐漸過渡到半流食,最后位患者提供普食;在運動方面,提倡患者在床邊進行10~20 min的適量站立活動。(7)術后3 d,依據機體具體的疲勞感知度對患者的下床活動時間進行控制,普遍持續(xù)20~30 min,同時對術后補液量進行限制。(8)術后無菌操作。在臨床操作過程當中,必須按照要求進行無菌操作,從而有效地防止感染發(fā)生。(9)出院指導。叮囑患者術后一定要定期的復查,相關醫(yī)護人員需了解其創(chuàng)口愈合情況,若有疼痛不適,則需立即到醫(yī)院進行復診檢查。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3.1 疼痛情況 采用VAS評分量表對兩組的疼痛感進行評估。疼痛評估標準:0分:無痛感;1~3分:輕度疼痛感;4~7分:中度疼痛感;8~10分:重度疼痛感[4]。
1.3.2 生存質量 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QOL)對兩組生存質量情況進行評估。QOL評分量表包括食欲、精神及體力、睡眠、疼痛、家庭理解5項,每項維度的評分范圍0~14分,總分70分,評估數(shù)值越高表示生存質量越好。
1.3.3 炎性反應情況 炎性反應指標包括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壞死因子-α(TNF-α)、C反應蛋白(CRP),IL-6、IL-8、TNF-α檢測采用使用酶聯(lián)免疫法;CRP使用免疫透射法。試劑盒均購自南京森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按照說明書嚴格執(zhí)行操作。
1.3.4 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主要包括腸梗阻、切口感染、吻合口瘺等。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shù)據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前后VAS評分情況對比
護理后研究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前后QOL評分對比
護理后研究組食欲、精神及體力、睡眠、疼痛、家庭支持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前后炎癥因子對比
護理后研究組IL-6、IL-8、TNF-α、CR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
護理后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日常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下,結直腸癌在臨床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嚴重的還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在加強對直腸癌的早期診治,能夠有效地降低臨床的死亡率,同時也是臨床治療的重點。臨床對于該病的治療方式主要就是通過手術治療,而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是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在臨床上療效顯著,能夠有效地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控制,延長其生存期[5-6]。
快速康復應用于臨床,通過結合多種護理模式控制圍手術期變化,可改善手術效果,促進患者康復。充分體現(xiàn)以患者為中心的醫(yī)療服務理念,能夠有效地控制醫(yī)療服務的質量,深化優(yōu)質醫(yī)療保健的理念??焖倏祻屠砟钍窃趥鹘y(tǒng)圍手術期添加新技術的護理概念,科學并且合理地指導手術進行,降低手術的風險,提高手術的成功率[7-8]??焖倏祻屠砟畎ū卮胧?、飲食護理,康復訓練,與傳統(tǒng)方法相比,縮短了禁食時間,以確?;颊叩哪芰啃枨?,采取提升溫度來控制手術室而減少應激反應,盡早進行康復鍛煉,以防止并發(fā)癥[9-10]。實施快速康復手術的概念,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還可以促進患者的快速恢復??焖倏祻屠砟钍亲罱鼛啄瓯容^流行的一種護理理念。有縮短康復時間及改善術后傷口愈合的特點,并使得很多患者在術后恢復期間效果顯著改善[11]。主要就是在手術后進行的有效護理,不僅能減少患者的臨床并發(fā)癥,還能緩解患者的臨床病癥,有效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長。
CRP是機體炎癥產生的重要表現(xiàn),有研究表明,CRP與免疫系統(tǒng)啟動、白細胞吞噬有關。因病程時間較長,血管炎癥反應弱,因此,在體內合成CRP的含量就比較低[12]。IL-8主要來源于機體內的多種細胞,在機體的正常狀態(tài)下,能夠有效地調節(jié)免疫應答情況,但是當機體處于病理狀態(tài)情況下的時候,能夠導致血清因子的水平大幅度的上升,從而造成了炎性炎性反應或者是免疫性的病理損傷。TNF-α作為炎性因子,在機體內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能夠有效地刺激白細胞介素-8的釋放,還能夠促進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的分泌,還能引發(fā)氣道的高反應性[1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研究組IL-6、IL-8、TNF-α、CR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證實在臨床中加以采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護理干預,可改善機體炎癥反應情況,改善預后。
本研究結果表明,快速康復理念干預的護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術后疼痛,且能加速患者術后恢復進程。這種模式既能使臨床護理人員明確護理流程及護理工作,且使得工作更有條理性、預見性,避免發(fā)生經驗主義錯誤的風險;又能使護理人員對快速康復理念操作過程認識更深刻,更好地為患者提供高質量護理服務[14-15]。同時,研究還發(fā)現(xiàn),快速康復理念有利于減少手術對患者生理心理的不良影響。本組數(shù)據中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更低也能支持這一論點。
綜上所述,在臨床采用腹腔鏡結直腸癌術后采用快速康復理念,不僅可以降低患者機體疼痛感、炎癥反應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還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張良清,黃安振,高海鴻.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于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的臨床效果研究[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7,6(2):47-51.
[2]張宇飛.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直腸癌的臨床效果及并發(fā)癥對比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17,33(4):353-356.
[3]辛志強,任雙義.快速康復外科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中的應用[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7,32(1):34-36.
[4]何國林,洪合,程遠,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腹腔鏡肝切除術中的應用[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8,33(8):635-637.
[5]關亞偉.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結直腸癌的療效對比觀察[J].安徽醫(yī)藥,2018,22(5):875-877.
[6]黃花香.快速康復護理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后康復中的效果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18):2791-2793.
[7]伏潔,王琛,樊勇,等.快速康復模式在腹腔鏡結腸癌切除術圍術期的應用[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7,17(10):899-901.
[8]李國偉,蔡劍鋒,袁年勇,等.快速康復外科結合臨床路徑管理模式在腹腔鏡膽道探查術中的應用[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18,24(9):604-608.
[9]安洋,王奕智,陳曉光.加速康復外科理念下腹腔鏡結直腸手術鎮(zhèn)痛方式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9,42(2):185-189.
[10]吳勁松,張弢.結腸直腸癌手術的快速康復外科[J].外科理論與實踐,2017,6(6):535-537.
[11]沈忱,帥敏,唐穎,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老年結直腸癌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7,23(28):3606-3609.
[12]張改珍.快速康復外科對結腸癌患者術后恢復較常規(guī)術后處理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師雜志,2017,19(11):1741-1742.
[13]馬曉杰,顏時姣,陳云強,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急診開腹術中的應用[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19,28(3):405.
[14]曹廣,梁杰雄,李洋,等.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不同分期結直腸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醫(yī)藥,2017,12(4):566-570.
[15]高懷軍,余偉.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結直腸癌臨床療效及對患者胃腸功能的影響[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9,11(8):990-993.
(收稿日期:2020-02-24) (本文編輯:郎序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