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昕
8月11日,北京市防汛指揮部的一條提示刷爆了各大社交平臺,提示稱:8月12日早晨至夜間,北京市將有大到暴雨,倡議各單位實行彈性工作制、居家辦公,建議市民減少出行,停放車輛注意安全,避免到山區(qū)、景區(qū)、河邊和危險地帶。建議全市在建工地停止施工。
這條提示竟讓北京市民對下雨有了一絲期待,也許純粹是出于好奇:究竟什么樣的大雨才能讓政府發(fā)出居家辦公的倡議?
8月12日早晨,晴,很多人失望了,在朋友圈調(diào)侃龍王不給力。下午,各地區(qū)開始降雨,不過與預報中的暴雨相比,更像是“意思意思”,不禁令人感嘆:就這???直到傍晚,這場雨才算正式拉開序幕。
這場大雨讓北京的路變成了“河”,讓車變成了“船”。有些燃油車車身低矮,但為了回家,面對積水也不得不硬著頭皮上,于是水灌入進氣管,造成發(fā)動機熄火甚至損壞。
有人擔心,普通燃油車進水會熄火,電動汽車碰到水是不是會導致更嚴重的后果?其實每年到了雨季,類似話題都會成為關注的焦點。但《新能源汽車報》想告訴各位: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從某些方面來說,電動汽車甚至比燃油車更安全。
根本結(jié)構(gòu)差異
電動汽車與燃油車最大的差異就在于兩者的動力來源是不同的,與電動汽車相比,燃油車的內(nèi)部構(gòu)造更為復雜。以動力總成為例,一臺燃油車的動力部分包含發(fā)動機、進/排氣系統(tǒng)、變速箱、油箱等多種組件,其需要進氣系統(tǒng)吸入空氣并與燃油混合才能工作,一旦進氣口或者排氣管的設計存在缺陷或者位置低于水位的時候,水就有可能進入發(fā)動機并導致故障。
而大多數(shù)電動汽車的動力部分只有電動機、電池、控制器三大件,電池為電機供電;電機驅(qū)動車輛;控制器的作用類似燃油車中的傳動系統(tǒng),但是更高級,配合油門、剎車、換擋的信號,可以控制車輛啟停、進退、加減速等等。同時,控制器還承擔著保護整臺車電子部分的重任,具有過流保護、短路保護、電機過熱保護等重要功能。
由于動力系統(tǒng)相對封閉,理論上,純電動汽車擁有著比燃油車更強的涉水能力。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能在網(wǎng)上看見一些視頻中的電動車能像船一樣在幾乎要沒過前機蓋的水中前進。但相比于擔心傳統(tǒng)汽車的損壞,一些民眾更擔心電動車“下水”會不會短路、漏電導致乘員受傷。
在這方面,用戶其實是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的。在電動汽車設計制造之初,企業(yè)就考慮到用戶一定會面臨涉水行駛的情況,而電池包的位置正好在汽車的底盤位置,在行駛中,無論是飛石還是水濺,對電池包來說都存在一定威脅。這就不得不提到IP67這一標準,“IPxx”即國際通用的防護等級認證(Ingress Protection),第一位數(shù)字代表固體防護等級,第二位數(shù)字代表液體防護等級。而在電動汽車采用的IP67級標準中,6表示該車高壓部件能完全抵御灰塵侵入,7表示該車相關高壓部件在浸入1米深的水下時,可堅持至少30分鐘不受影響。目前,市面上合規(guī)的電動汽車基本都能達到IP67安全等級,純電動汽車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樣脆弱。
上汽捷能更是在2016年把榮威e550的動力電池組和幾條金魚一起,扔在魚缸里泡了5天,結(jié)果令人欣慰,電池數(shù)據(jù)一切正常,拆解之后的電池組也看不到任何進水或受潮的跡象。最主要的是,魚沒事,所以咱也不用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多重安全保障
今年5月12日,工信部制定的三項電動汽車強制性國家標準正式發(fā)布,分別為:《電動汽車安全要求》、《電動客車安全要求》、《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
《電動汽車安全要求》主要規(guī)定了電動汽車的電氣安全和功能安全要求,其中強化了整車防水、絕緣電阻及監(jiān)控要求,以降低車輛在正常使用、涉水等情況下的安全風險;優(yōu)化了絕緣電阻、電容耦合等試驗方法,以提高試驗檢測精度,保障整車高壓電安全。
《電動客車安全要求》針對電動客車載客人數(shù)多、電池容量大、驅(qū)動功率高等特點,在《電動汽車安全要求》標準基礎上,對電動客車電池倉部位碰撞、充電系統(tǒng)、整車防水試驗條件及要求等提出了更為嚴格的安全要求。
《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在優(yōu)化電池單體、模組安全要求的同時,重點強化了電池系統(tǒng)熱安全、機械安全、電氣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試驗項目涵蓋系統(tǒng)熱擴散、外部火燒、機械沖擊、模擬碰撞、濕熱循環(huán)、振動泡水、外部短路、過溫過充等。特別是標準增加了電池系統(tǒng)熱擴散試驗,要求電池單體發(fā)生熱失控后,電池系統(tǒng)在5分鐘內(nèi)不起火不爆炸,為乘員預留安全逃生時間。
這三項強制性國標將于2021年1月正式實施,新國標完善了電動汽車以及配套零部件的檢驗標準,也對企業(yè)的設計和制造能力提出了更大的考驗。但從另一方面講,電動汽車安全性的提高能夠打消消費者顧慮,吸引更多人購買。
但是要提醒各位車主的是,即便是純電動汽車具有多種安全保障,咱們也不能按照開船的方式去開車。雖然各企業(yè)在車輛的高壓部分下足了功夫,但長時間的涉水行駛或者進入積水量過大的道路行駛都會造成車輛車廂進水,那里面的電子元件就不一定頂?shù)米×?。畢竟,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