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試析鳩摩羅什譯《金剛經(jīng)》中的“思量”

      2020-09-06 13:51:25董納
      青年文學(xué)家 2020年24期
      關(guān)鍵詞:金剛經(jīng)思量

      摘? 要:本文通過對比《金剛經(jīng)》的同經(jīng)異譯和梵漢對勘,認(rèn)為經(jīng)文中“思量”的實際含義并非“考慮;思考”,應(yīng)將其看做一個述賓短語,理解為“思考其容量”。漢魏六朝時期,復(fù)音詞大量出現(xiàn),“思量”作為其中之一,最初以短語形式出現(xiàn),結(jié)構(gòu)和用法不穩(wěn)定,后期在發(fā)展中迅速固定下來,作為雙音節(jié)詞使用。

      關(guān)鍵詞:《金剛經(jīng)》;思量;同經(jīng)異譯;梵漢對勘

      作者簡介:董納(1993-),女,白族,云南人,華東師范大學(xué)碩士,研究方向:古代漢語。

      [中圖分類號]:H13?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24--02

      一、引言

      “思量”最早見于魏晉南北朝時期,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jīng)》中也出現(xiàn)了“思量”,讀經(jīng)者大都默認(rèn)經(jīng)中的“思量”是一個雙音節(jié)詞,意為“思考;考慮”。有的書更是直接將“思量”對應(yīng)梵文manas(意;心思)作解釋。江味農(nóng)先生在講解《金剛經(jīng)》時說:“‘思是窺測,‘量是度量,言不可以心思去窺測,不可以數(shù)目去度量。”對比直接將“思量”看做“思考”或“心思”的解釋,江先生的解釋無疑更準(zhǔn)確。通過對比《金剛經(jīng)》的同經(jīng)異譯和梵漢對勘,筆者認(rèn)為該詞應(yīng)理解為“考慮其容量”更為合適。

      二、《金剛經(jīng)》中“思量”的同經(jīng)異譯對比

      《金剛經(jīng)》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jīng)典,在佛教史上被多次翻譯,現(xiàn)存六本,分別是:鳩摩羅什譯本、菩提流支譯本、真諦譯本、笈多譯本、玄奘譯本和義凈譯本。其中,以鳩摩羅什譯本流傳最廣。

      對比《金剛經(jīng)》存世的六個譯本,羅什譯作“思量”的部分,在其他譯本中不盡相同:

      菩提流支譯為“思量”,與羅什同。

      真諦譯作“數(shù)量”?!皵?shù)”作動詞,讀作“shǔ”,“量”為名詞作賓語,“數(shù)量”是動賓結(jié)構(gòu),意為“數(shù)得其量”。

      玄奘譯作“取量”,義凈譯作“知量”,均是動賓結(jié)構(gòu)的詞語,可謂是最精準(zhǔn)的翻譯,既符合梵文原意,同時也符合漢語表達(dá)。

      笈多譯作“量受取”,笈多的翻譯多忠于梵文原文,“量”提前至動詞前,是受了梵文原本詞序的影響。雖不符合漢語表達(dá),但大致也可看作動賓的結(jié)構(gòu)。

      對比同經(jīng)異譯,“數(shù)量”、“取量”、“知量”和“量受取”,“量”均為名詞成分做賓語,可見“思量”中“量”也應(yīng)作名詞解。

      三、從梵文《金剛經(jīng)》看“思量”

      《金剛經(jīng)》中“思量”主要集中在《妙行無住分第四》,參考黃寶生先生的《梵語佛經(jīng)讀本》,其梵漢對勘如下:

      tat? kasya? heth (何以故)yah(那樣的)subhūte(須菩提) boddhisattvo(菩薩)‘pratisthito(不住著)dānam(布施物)dadāti(給)tasya(他)subhūte(菩提須)punya-skandhasya(功德的聚合;功德藏)na(否定詞)sukaram(容易)pramānam(量)udgrahītum(舉起;受持)

      【羅什譯】何以故?若菩薩無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菩提流支譯】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聚不可思量

      【真諦譯】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無執(zhí)著心行于布施,是福德聚不可數(shù)量。

      【笈多譯】彼何所因?若善實,菩薩摩訶薩不住施與彼所,善實,福聚不可量受取。

      【玄奘譯】何以故?善現(xiàn),若菩薩摩訶薩都無所住而行布施,其福德聚不可取量。

      【義凈譯】何以故?由不住施福聚難量。

      【今譯】為什么?須菩提??!不住著而布施的菩薩,他的功德藏的量難以被知曉。

      通過對梵語文法的分析可知,復(fù)合詞“功德的聚合”(punya-skandhasya)的語法范疇是陽性單數(shù)屬格,在句子里作中性單數(shù)業(yè)格“量”(pramānam)的定語?!笆艹?舉起”(udgrahītum)為動詞不定式,這里也可以理解為“把握;得知;獲得”。這一部分要表達(dá)的是:不住著相而布施的菩薩,他(菩薩)的功德的聚合的量不容易把握。所以,“思考”真正的對象是“量”。

      如果把譯經(jīng)中的“思量”當(dāng)做一個復(fù)音詞理解為“思考”義的話,“思考”或“受取”的對象就變成了“福德”而非“量”,這與梵文原義不符。

      tat(它)kim(何如)manyase(思維)subhūte(菩提須)sukaram(容易)pūrvasyām(東)di?y(方)ākā?asya(虛空)pramānam(量)udgrahītum(舉起;受持)

      【羅什譯】須菩提!于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菩提流支譯】須菩提!于汝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真諦譯】須菩提!汝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數(shù)量不?

      【笈多譯】彼何意念?善實,可前方虛空量受取。

      【玄奘譯】佛告善現(xiàn):“于汝意云何?東方虛空可取量不?”

      【義凈譯】妙生!于汝意云何?東方虛空可知量不?

      【今譯】你認(rèn)為怎樣?須菩提!東方虛空的容量容易得知嗎?

      該句梵文原意為:“東方虛空的容量容易得知嗎?”句義中“考慮”的對象是“容量”,“虛空(ākā?asya)”作為陽性單數(shù)屬格,只是修飾“量(pramānam)”的定語。將“思量”理解為“思考”,該句被理解為“東方虛空可以去思考嗎?”,“思考”的對象變成“虛空”,與經(jīng)典原義不符。

      如上文所述,《金剛經(jīng)》中的“思量”不表示“思考”,那鳩摩羅什怎么翻譯“思考”義呢?同樣根據(jù)梵漢對勘,筆者發(fā)現(xiàn)經(jīng)文中“不可思議”的“思議”對譯梵文的“思考”:

      (1)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jīng)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督饎偨?jīng)·持經(jīng)功德分第十五》

      【梵文】:api tu khalu punah subhūte ‘cintyo ‘tulyo ‘yam dharmaparyāyah

      其中,acintyo 一詞意為“不可去思考的”。a表否定,cint 意為“想;思考”,羅什翻譯為“不可思議”。

      可見,鳩摩羅什譯《金剛經(jīng)》中“思量”與“思議”分工十分明確,“思量”對譯“pramānam udgrahītum ”,而“思議”對譯“acintyo”,不出現(xiàn)混譯。

      四、羅什譯經(jīng)中“思考”義的翻譯及“思量”的使用情況

      “思量”在羅什譯經(jīng)中使用頻率很低。據(jù)考證,羅什于弘治四年開始翻譯經(jīng)書,弘治四年完成的經(jīng)書有:《坐禪三昧經(jīng)》(弘治四年)、《阿彌陀經(jīng)》(弘治四年二月),《彌勒下生經(jīng)》(弘治四年二月),《賢劫經(jīng)》(弘治四年三月)、《思益梵天所問經(jīng)》(弘治四年十二月)、《金剛經(jīng)》(弘治四年)等。 這些作品中幾乎不出現(xiàn)“思量”,而多用“思”、“思惟”、“思議”、“思念”來翻譯“思考”義。如:《坐禪三昧經(jīng)》中,以“思惟”譯“思考”;《阿彌陀經(jīng)》用“思議”表示“思考”義;《彌勒下生經(jīng)》中,用“思惟”表示“考慮”義;《賢劫經(jīng)》中,用“思念”、“思惟”和單音節(jié)詞“思”表示“思考”義。例證如下:

      (2)一心思惟生滅故老死滅,有滅故生滅,愛滅故取滅……——《坐禪三昧經(jīng)》

      (3)如是思惟不令外念,外念諸緣攝之令還,是名生忍?!蹲U三昧經(jīng)》

      (4)舍利弗。如我今者,贊嘆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栋浲咏?jīng)》

      (5)汝等眾生,當(dāng)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

      (6)汝等比丘,當(dāng)思惟無常之想?!稄浝障律?jīng)》

      (7)阿難,汝還就坐,聽我所說。彌勒出現(xiàn),國土豐樂,子弟多少。善思念之,執(zhí)在心懷?!稄浝障律?jīng)》

      (8)心思眾生由犯穢行墮在惡趣,為之愁悒愍傷雨淚,是曰一心?!顿t劫經(jīng)》

      弘治四年十二月譯成的《思益梵天所問經(jīng)》中“思量”僅出現(xiàn)三例,且這三例均可釋為雙音節(jié)詞,表示“考慮;思考”。除此,仍多用“思念”、“思惟”和“思”表示“考慮;思考”義。

      (9)當(dāng)知是人能善思量起于善業(yè)?!端家骅筇焖鶈柦?jīng)》

      弘治五年及以后,“思量”的出現(xiàn)頻率增多,用于翻譯名詞和動詞的“思考”,此處不再舉例。

      當(dāng)“思量”用來表示“思考”后,羅什換用“不可計數(shù)”、“不可稱量”來表示“受取量”,如:

      (10)其佛國土以閻浮檀金琉璃為地,純以菩薩為僧,無諸魔怨,所須之物應(yīng)念即至,佛壽無量不可計數(shù)?!端家骅筇焖鶈柦?jīng)》

      【同經(jīng)異譯1】:以斯光明而照菩薩因作佛事,其佛國土無有魔事無所妨廢。佛言迦葉:又彼如來壽無有量。——《持心梵天所問經(jīng)》(竺法護 譯)

      【同經(jīng)異譯2】其佛國土閻浮檀金琉璃為地,純菩薩僧,勇猛降伏諸魔怨敵,所須之物應(yīng)念即至如兜率天,佛壽無量不可計數(shù)?!秳偎嘉╄筇焖鶈柦?jīng)》(菩提流支譯)

      “思量”在羅什的譯經(jīng)中經(jīng)歷了從無到有、從詞組到復(fù)音詞的變化,這一變化過程十分迅速。

      中原典籍中,“思量”較早出現(xiàn)在魏晉時期寫就的《三國志》中,意為“志趣和氣量”,這一用法在雖然少見,但在清代的作品中也有出現(xiàn):

      (12)黃權(quán)弘雅思量,李恢公亮志業(yè)……咸以所長,顯名發(fā)跡?!度龂尽な裰尽S權(quán)傳評》

      (13)怎麼今日就這樣驕其妻妾,思量高尚?——《一片石·宴閣》(清·蔣士銓)

      后世的文獻(xiàn)中,“思量”固定為一個復(fù)音詞,表示考慮、商量、想念、相思、心思等意義。

      五、結(jié)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大致可以推斷出“思量”一詞或成詞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由短語發(fā)展而來。在成詞之初,可能有三個用法:一個是表示“志趣與氣量”的聯(lián)合短語;一個是述賓短語“思考其容量”;還有一個是聯(lián)合式短語“思考和衡量”。

      根據(jù)語料庫信息,我們大致可推導(dǎo)出這三個用法出現(xiàn)的時間先后,第一個和第二個用法出現(xiàn)的時間較早,第三個意義出現(xiàn)時間相對較晚。

      第一個意義雖然少見,后世文獻(xiàn)中也有所保留;第二個用法如曇花一現(xiàn),很快就消亡了;而第三個結(jié)構(gòu)與意義逐漸固定,發(fā)展成了“思量”一詞常用的“思考”等義。

      “思量”由詞組變成雙音節(jié)詞的過程,也大致體現(xiàn)了中古時期復(fù)合式復(fù)音詞發(fā)展的規(guī)律之一:詞組—固定結(jié)構(gòu)與意義—雙音節(jié)詞。

      參考文獻(xiàn):

      [1]《漢語大詞典》編纂委員會.漢語大詞典[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1994.

      [2]丁福保.佛學(xué)大詞典[Z].上海:中國書店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金剛經(jīng)思量
      但我始終誠懇如初
      貢嘎山(2023年2期)2023-06-16 01:40:28
      牡丹(2020年14期)2020-08-31 14:54:11
      從敦煌寫經(jīng)看唐代《金剛經(jīng)》的版本與流傳
      豪放之后益思量——論蘇軾離別詞對悲感的超越
      《金剛經(jīng)》六種譯本差比句式研究
      “金剛經(jīng)”煉成記
      秋夜小酌
      鄭淑萬
      中華書畫家(2018年2期)2018-03-01 07:35:21
      英藏西夏文《金剛經(jīng)》殘片考辨
      西夏研究(2017年1期)2017-07-10 08:16:55
      縱橫聯(lián)系揭本質(zhì) 反復(fù)思量定優(yōu)解
      萨嘎县| 鹤壁市| 龙陵县| 汶上县| 定陶县| 广宗县| 高邑县| 南丹县| 清水河县| 杭州市| 兰溪市| 富阳市| 敦化市| 杂多县| 宣威市| 永宁县| 新乐市| 沂源县| 新余市| 西贡区| 祁阳县| 治多县| 同德县| 类乌齐县| 孟津县| 重庆市| 汉源县| 中宁县| 灵石县| 佛教| 波密县| 佛学| 赤城县| 浑源县| 霞浦县| 安陆市| 定兴县| 宁陕县| 泰安市| 光泽县| 石柱|